淺析鄉村振興農村人力資源開發
時間:2022-01-18 04:01:35
導語:淺析鄉村振興農村人力資源開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帶動農村產業經濟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面對現階段我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落后、保障機制不完善的現狀,應從根本上提高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整體素質,著力加大支持對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培育,形成現代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意識,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提供有利的保障。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村;農村人力資源;人力資源開發
鄉村振興戰略是適應時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農民生活水平的重大戰略決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人才的支撐,對于農村的發展還是應該從農村人力資源出發,開發熟悉當地情況的農民來推進農村的發展。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的原則,從農村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兩個方面抓好落實,從農業環境、農村生態工程建設等方面著手,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要求,逐步適應農業農村發展的需要。
1我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現狀
從我國現階段農村人力資源總體分布來看,城鎮化率在不斷提升,大部分地區城鎮人口也在逐漸增多,人力資源總量也不斷增加,社會發展水平也在不斷改善?,F階段農村人口的基數大、整體文化水平不高等問題仍然是阻礙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難點。當前,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扶持力度以及困難狀況有了改觀,但還需我們進一步努力,將農村人口基數大的現狀轉化為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優勢,必須逐步優化農村人力資源的配置結構。因此必須加強對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造就更多鄉村人才,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人力基礎。
2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薄弱、思想觀念落后,人力資源整體素質不高。我國的農村人口基數大且勞動力資源豐富,但是由于文化水平及其他因素種種限制,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并不完善。農民受教育程度低和思想觀念的陳舊、保守是制約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因素,他們大多滿足于現狀,不愿學習新的知識技能,缺乏積極上進的思想觀念。正是由于教育的落后、思想觀念的陳舊這些因素限制了農村的發展,也讓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難以發揮其關鍵作用。2.2農村人力資源結構配置不合理,農村剩余勞動力過多?,F今的耕作生產方式日益機械化,農民耕地的數量隨著生產建設在不斷減少,對原有農村勞動力的需求水平也在不斷下降,致使大量農村人力閑置,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多。盡管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發展改善進程卻比較緩慢,人力結構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農村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大多數人力為綜合素質較低且不能為現有農村環境帶來生機活力,難以為農村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剩余勞動力多和人力資源配置的不合理,讓原本并不占優勢的農村發展變得更為困難。2.3農村經營管理者人力資源開發意識淡薄,開發管理體系不完善。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結構體系以及管理的合理化還需進一步提升。雖然現今涉及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的職能部門很多,但大多職能界定不清且管理體系覆蓋過于廣泛,不能很好地深入基層展開人力資源開發的管理工作。農村經營管理者大多存在市場意識淡薄、管理方法不科學等問題,對整體人力資源開發把握不全面,缺乏現代化人力資源開發的前瞻意識,難以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現代化農業經營的需要。
3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建議
3.1加大農村基礎教育及技能培訓投入,提高農村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普及農村基礎教育是改善當前農村人力資源質量、提升農村勞動力素質的重要措施之一。相較于高等教育而言,基礎教育的投入占比相對較少,一些欠發達地區仍然存在著教育基礎設施差、教師人員不足等問題。盡管現在的新生代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上一代有了提升,但是整體提升幅度不是很大,對于社會整體綜合素質的需求還遠遠不夠。再者是針對農民需要的農業技術及其他的職業技能進行系統、跟蹤式的培訓指導,讓農民能夠應用所學技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擺脫原本單靠體力勞動的方式,真正實現農村勞動力的多元化發展,滿足市場的用工需求。只有將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需求問題優先處理得當,才是最為有效的幫扶途徑之一。只有通過不斷地加強農村的教育投入,提高農民整體水平,才能更好地實現鄉村振興,達到人民生活富裕的目標。3.2加強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管理,整合利用社會資源?!稗r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都是關系著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問題,而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對于國家經濟水平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政府及相關部門不僅要加大對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投入力度,還要通過整合可以利用的各類社會資源提高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水平,比如通過和農科類院校、相關農技站點或是各類農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利用各類專業人才及先進的專業技術開展“一對一”式或“跟進訂單”式幫扶,以此來培養農民現代化的種植技術,提升農村人力資源的素質和水平。除了整合利用社會資源來推進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外,還應注重加強對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管理。政府設立或是界定清晰關于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的職能部門,對其進行合理化的監督、調查以及考核,努力構建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幫助和指導。3.3加快城鄉融合進程,帶動農民群眾增收。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實現當地農村經濟多元化生產,為農村勞動力就業提供更多機會,促進農民就業。一是當地鄉鎮政府應加大對轄內鎮區企業扶持力度,定期聘請專家指導,增長企業家見識且能提高競爭活力,更好地發揮鄉鎮企業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作用。二是支持引導鄉鎮企業做大做強,向城市周圍聚集,建立專業產業園區,加快城鄉融合的進程,促進城鎮化建設。三是在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及經營體系的同時,實現當地農村經濟特色產業多元融合式發展,充分合理地利用農村人力資源,加大對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力度,加快城鄉融合進程,為農村帶來新的生機和出路。3.4加大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扶持力度,吸引大學生、青年創業者回鄉創業當地政府通過出臺對回鄉創業貸款優惠等相關扶持政策,支持鼓勵大學生畢業后回鄉創業,特別是農業相關專業的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所學內容來創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以及農民就業。其次是要提高農村基層工作的科技知識人才的薪資待遇,讓他們能夠長久地留在農村,還要增加引進農業相關科技人才投入,吸引科技人才來此就業、創業。國家現階段大力推崇創新創業,所以應適時地出臺相關支持政策來扶持創業者,吸引社會各界人士到農村創業,引領剩余勞動力就業,保證人才支撐強國振興戰略順利實施。
4結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力資本是農村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必須突破鄉村人才匱乏這一瓶頸的制約。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條件之一就是開發現有農村人力資源,動員全社會各行各業力量,帶動現有農民剩余勞動力創業致富增收,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不斷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能,培育新時代新型職業農民。因此只有不斷地讓農民參與進來,從中提升自己的水平,獲得更多的收益,才能真正地優化農村人力的配置結構,解決農民就業難的問題,從而保證農民長期穩定增收、生活富裕,才能讓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發揮其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建華.論農村人力資源開發[J].人力資源管理,2017(1):71-72.
[2]陳英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8(10):32-33,50.
作者:胡欽行 單位:云南農業大學
- 上一篇: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探析
- 下一篇:人力資源薪酬激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