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城市社區矛盾協調機制

時間:2022-07-29 05:42:00

導語:現代城市社區矛盾協調機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城市社區矛盾協調機制

摘要:文章以上海市盧灣區田子坊郭英俊人民調解工作室為例,探討了調解制度在現代城市社區中調解糾紛的運行方式,揭示了社區調解的運行的核心所在,從而有助于政府更好地運用和發揮社區調解的作用,促進和諧社區的建設。

關鍵詞:調解;信任;信任資本

隨著中國改革的深入,在社區中社會利益群體開始形成,不同利益群體在對有限的社區資源爭奪中沖突不斷加劇。在現有的司法、行政等手段無法緩解沖突的情況下,政府大興具有中國傳統“止紛息爭”功能的調解,把社區調解制度作為當下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建設。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在維穩大局下復興的社區調解,更多地強調依賴調解人個人的信用,上海市盧灣區田子坊郭英俊人民調解工作室就屬此例。

一、調解工作室的運行方式

田子坊歷史文化風貌區位于上海市盧灣區打浦橋街道轄區內,是上海歷史街區中最具里坊風貌特色的社區之一。自1998年著名畫家陳逸飛率先在此開辦工作室后,田子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每年吸引著大量的中外游客進入田子坊參觀、游玩。在不斷開發的同時,田子坊依然保存著其率真的上海市民里弄生活的特點,是上海唯一的一家集居民和商家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至今在田子坊中還居住著幾十戶居民。

隨著游客的增多,許多酒吧、咖啡吧、餐飲類商家進駐田子坊,這些餐飲店鋪為增加營業收入,每天的經營時間常達凌晨一、兩點,酒吧音樂再加客人的喧嘩聲,嚴重影響了園區居民的正常休息。部分商家野蠻裝修,給樓上居民日常用水帶來困難。這些因商住混處引發的居改非、營業擾民等問題,使園區內的矛盾糾紛日益增多,居民與商家互相攻擊,還多次發生肢體暴力沖突。為調解和緩解園區內的各類矛盾糾紛,一個區域性、兼具專業性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郭英俊人民調解工作室2009年在田子坊正式成立。

調解員郭英俊是一位長期從事田子坊社區工作的退休老同志,具備擔任社區調解人的人格魅力,即人生閱歷豐富,責任心強、和藹可親,具有嫻熟的調解技巧,通曉法律政策和人情世故等,在田子坊的居民中具有一定的威信,社區居民對其的信任度較高。事實上,在工作室開展調解工作中,許多居民之所以愿意把糾紛交給工作室調解,就是基于對郭英俊本人的信任和信服。在糾紛調解中,郭英俊也正是通過運用自已在以往社區工作中長期與田子坊居民交往中建立的情感型信任,綜合靈活運用情理法,通過講鄰里之間的情分、緣分,講人際關系的處理方式,講“抬頭不見低頭見”、“冤家易解不易結”的傳統道理來化解矛盾,調停糾紛的。

二、郭英俊調解工作室:基于信任建立起的社區調解

中國傳統社會是個熟人社會,按費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理論來分析中國現代城市社會,我們可以看出城市中的每個人以自我為中心,按照自已與他人之間的信任程度,劃分出自已人和外人的圈界,并將這種信任格局運用于社會交往中,其基本原則是對自已人的高度信任,對外人則持懷疑和試探的態度。

作為社區新成員的商家在進入田子坊后,社區原有居民自然地把進入社區的陌生新成員商家劃為外人,同樣商家也把原來的居民劃為外人,雙方之間的信任度較低。當商家和居民彼此還未熟識信任時,隨后的利益沖突更進一步降低了雙方的信任度。在社區成員彼此不信任的環境下,任何沖突矛盾都會被當事人無限放大而引發更大的沖突。然而對于田子坊居民來說,調解員郭英俊卻是他們可依賴的社區干部。郭英俊作為一位長期和居民打交道的社區工作者,在與社區居民間長時間的交往中,雙方已經積累了關于對方的有意義的信息和知識,雙方的關系融入了情感,形成了感情的紐帶,使居民對其產生了高度信任和認可。對于進駐田子坊的商家來說,郭英俊及工作室又是在街道、田子坊管委會的努力下成立的一個組織,代表著積極招商引資,邀請他們入駐園區的街道政府,信任度也較高。

正是基于對郭英俊及調解工作室的信任,矛盾雙方愿意把糾紛交給工作室,愿意坐下來向郭英俊傾訴委屈、無奈,愿意聽取郭英俊的說理,愿意配合工作室的調解,實際上在調解工作室的成立、運行和成功中,信任始終是核心動力所在。

三、工作室的長久發展需要信任資本的不斷增加

從社會資本角度來說,信任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本和特定形式,而獲取信任的最佳途徑就是展示自身的社會資源。在調解中,調解人必須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值得當事人的信任,即作為社區調解人能夠幫助大家化解糾紛,而當事人就是由于調解人所展示的“社區調解信任資本”而產生了對他們的信任。在田子坊郭英俊調解工作室的啟動之初,主要的社區調解信任資本是來源于調解人郭英俊本人所建立起來的個人信任,但當工作室發展起來后,為提高調解的有效性就必須在原有的信任資本之上,采取各種方式不斷地增加工作室的社區調解信任資本,將這種個人信任轉化到對社區、對社會的信任上來。

為此上海盧灣區政府和工作室自身不斷通過各種方式增加工作室的信任資本。在工作室的性質、業務范圍、發展方向等方面區政府都作了大量的引導工作,如區司法局還專門為工作室配備了擅長處理房屋糾紛案件的三名執業律師作為工作室的法律顧問,為工作室調解人員提供業務培訓等,引導工作室走上社會主義法治化道路。當田子坊社區出現問題,需要政府部門出面協調、解決時,及時擔負起自身的責任,參與事件的處理和協調,有效地提升了社區調解的有效性,增加了人們對調解工作室、對政府的信任度。同時,工作室自身的建設也在不斷地發展完善,目前已形成了一套科學規范的調解工作機制和工作流程。在工作室工作人員的構成上,除首席調解人郭英俊外,還配備了2名熟悉園區內社情民意的專職調解干部。調解干部在調解工作中,在當事人自愿的前提下,嚴格依照法律法規、道德規范和風俗習慣,規范地進行調解,體現出調解的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