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業稅收途徑
時間:2022-09-11 05:06:00
導語:施工企業稅收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施工企業主要從事建筑工程、安裝工程及其他專門工程的施工活動。建筑業改革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就是經濟收益水平低下,我國建筑業從未脫離過低收益產業行列。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施工企業存在的經濟效益低下的突出問題,施工企業更應該加強改革和發展力度,探索開源節流的有效途徑,提高經濟效益。筆者結合自身單位的實際,針對國有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如何開展稅收籌劃,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期對施工企業有所裨益。
關鍵詞:施工企業;稅收籌劃;途徑
稅收籌劃(TaxPlanning),就其目的和結果而言,又稱節稅(TaxSavings),是指納稅人在稅法規定許可的范圍內,充分利用稅法規定的優惠政策,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等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采取合法的手段,最大限度地采用優惠條款,以達到延緩稅負或減輕稅收負擔的合法經濟行為。它充分利用稅法中提供的一切優惠,在諸多可選的納稅方案中擇其最優,以期達到整體稅后利潤最大化。稅收籌劃是對稅收政策的積極利用,符合稅法精神,而且,稅收的經濟職能還必須依賴于稅收籌劃才能得以實現。稅收籌劃具有合法性、超前性、選擇性、綜合性和收益性等特點。施工企業要樹立稅收籌劃意識,用合法的方式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提高企業效益。從法律上講,依法納稅是納稅人應盡的義務,而依法進行稅收籌劃也是納稅人應有的權利。
稅收籌劃和避稅有一些共同特點,同時也有根本的區別。其共同點是:二者都是不違法行為(但程度上有差別),具有合理或合法性;二者都要經過事前謀劃和安排,具有事前性。其不同點表現在:二者獲取的利益同稅法宗旨的關系存在著根本性的區別,稅收籌劃合乎稅法宗旨,而避稅有悖于稅法宗旨;二者的行動側重點不同,稅收籌劃側重于研究和響應稅法導向,而避稅則側重于研究和利用稅法漏洞或缺陷。
一、在企業宏觀決策方面
1、從企業的設立地點、產業結構、從業人員結構等方面,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決策(1)新企業設立地點的選擇。企業設立地點的確定對企業稅收有較大的影響。如西部大開發期間,在西部設立企業或企業子公司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在民族自治地區、經濟特區、沿海開發區,以及國家指定高新技術開發區、邊遠山區和“老、少、邊、窮”地區設立企業都執行低稅率。如施工企業設在國務院批準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繳納所得稅。(2)產業結構方面。我國為了調整產業結構,對利用廢水、廢氣、廢渣等廢棄物為主要原料進行生產的內資企業,可在5年內減征或免征所得稅。施工企業可以結合自己的行業特點充分利用廢渣等廢棄物生產建筑材料,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可以充分享受稅收優惠。(3)從業人員結構方面。我國現階段為了鼓勵企業接收下崗職工再就業,對當年安置城鎮待業人員超過從業人員總數60%的企業,實行免征所得稅3年的優惠政策。對國有施工企業來講本身富裕人員就較多,甚至實際上也有相當一部分待崗、下崗職工,由于歷史的原因還有一部分醫院、職工學校等輔業和閑置資產等,目前完全可以結合國家有關主輔分離的優惠政策等一并考慮實施,既可以分流富裕人員也可以充分享受到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
2、企業經營方式及組織機構方面(1)企業通過內部機構分立、合并進行稅收籌劃。施工企業在分支機構的設立上有分公司和子公司。目前,我們的施工區域幾乎遍及全國各地,有的已經走出國門到國外施工。選擇哪種分支機構更合適,既要考慮企業的管理幅度問題等,也要考慮對稅收籌劃的影響。分公司和子公司主體資格不一樣,其稅收待遇差別很大,子公司承擔全面納稅義務,可享受當地稅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而分公司只承擔有限納稅義務,由于不是獨立法人很難享受到當地的優惠政策,但由于其與總公司損益共計,可以平抑自身經濟波動。(2)企業之間通過橫向聯合的稅收籌劃。不同企業之間為了獲取稅收上的優惠條件,加強橫向經濟合作。
這種作法在稅收上有以下益處:以經濟合作方式實現的利潤,采用“先分后稅”的辦法,由聯合各方按協議規定從聯合組織分得利潤,拿回原地并入企業利潤一并征收所得稅。
二、企業經營管理方面
1、成本費用列支充分但不超限額列支。在稅法許可的范圍內,企業要將可列支費用、損失及扣除額等充分列支來減少稅基,降低稅負。
對于工資、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業務招待費、捐贈等超出國家規定的標準,稅法不允許在稅前列支,要并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所得稅。因此對稅法有列支限額的費用嚴格控制,盡量不要超過限額。
2、存貨計價方法的稅收籌劃。存貨的發出計價方法有加權平均、移動平均、先進先出、后進先出和個別計價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通常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選擇后進先出法計價,可以使期末存貨成本降低,本期銷貨成本提高,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相對減少,從而達到減輕企業所得稅負擔的目的;反之,在物價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則應選擇先進先出法計價,才能減輕企業的所得稅負擔。近一兩年來,建筑材料尤其是鋼材、水泥等的持續漲價給施工企業帶來了一系列的經營風險,選擇適當的存貨發出計價方法,進行合理避稅,就更應得到重視。
3、資產減值損失方面的稅收籌劃?!镀髽I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發生資產減值可以提取的減值準備有八項,不得刻意多計提或計提不足,充分體現了謹慎性原則在會計核算中的具體反映和應用,而稅法對資產的減值損失采用據實扣除的辦法,企業對各項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除了壞賬準備可以按應收款項總額的0.5%稅前扣除外,一律不得在稅前扣除。但同時規定,如果資產發生永久性和實質性減損,在規定的期限內報經稅務機關批準,可以確認資產損失,從當年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過期不報將不準稅前扣除,這是進行稅收籌劃應當引起重視的。
4、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方法的稅收籌劃。固定資產折舊是繳納所得稅前準予扣除的項目,在收入既定的情況下,折舊額越大,應納稅所得額就越少。會計核算可供選擇的折舊方法有多種。不同的折舊方法企業會產生不同的稅收影響:首先,不同的折舊方法對于固定資產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時間會造成早晚不同。其次,不同折舊方法導致的年折舊額直接影響到企業利潤額受沖減的程度,因而造成累進稅制下納稅額的差異及比例稅制下納稅義務承擔時間的差異。采用加速折舊法,可使固定資產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得到補償,同時延緩所得稅的納稅義務時間。由于資金存在時間價值,增加前期折舊額,把稅款推遲到后期繳納,相當于依法從國家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施工企業應結合自己的行業特點,根據科技發展和施工環境惡劣等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的折舊方法,并依照管理權限,報經有權機構批準后實施。
三、充分利用施工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施工企業要主動及時掌握充分用足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國家根據不同建設項目的情況,制定了一些具體建設項目的營業稅優惠政策,例如我們中鐵十六局集團參加了內(江)昆(明)鐵路建設,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9]263號文《關于減征內昆鐵路施工收入營業稅問題的通知》應繳納的營業稅,減按法定稅率的50%繳納。國家對奧運工程項目和國家重點工程青藏鐵路建設項目也給予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如對中標的施工企業從事青藏鐵路建設取得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等等。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對我們施工企業是莫大的福音。
稅收籌劃的方面還有很多,如國有大中型施工企業集團實施“走出去”戰略參加國際建筑市場競爭,國際稅收籌劃的問題就擺在面前。施工企業開展稅收籌劃的空間是巨大的,以前相當一部分國有施工企業對稅收籌劃是不重視的,大部分單位沒有安排專門的部門、專人去進行稅收信息收集、政策研究,錯失了許多大好良機。在目前整個施工企業普遍效益低下的情況下,誰注重稅收籌劃,誰做的到位,誰就能夠在稅收籌劃方面搶占先機,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 上一篇:風險導向審計之論
- 下一篇:透視大型工程項目風險管理
精品范文
10施工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