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的自然漫談論文
時間:2022-10-22 11:57:00
導語:歌唱的自然漫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歌唱的自然狀態,是聲樂學習中時刻要強調的。本文通過自己的親身體會,結合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對歌唱的自然含義作出了自己的解釋并詳細說明了怎樣才能做到真正的歌唱自然。
[關鍵詞]歌唱自然作品理解及表達
一、歌唱自然的含義
歌唱者要求的自然狀態,可分為初級自然和高級自然兩種狀態。如果把歌唱的自然狀態列一個簡單公式:自然不自然自然。初學歌者最好的狀態應該是自自然然地進入練聲和歌唱,勿需過多的胡思亂想。這就猶如一張白紙能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不扭曲自己的聲音,怎么方便、舒服、自然就怎么唱。當然,就在以這樣的狀態的學習過程中,可能還會發生某種不自然的問題,特別是遇到歌唱中的難點,如換聲區、高音等。這是學習的一個自然過程,就像過河需搭橋一樣,它要求歌者在聲樂老師的正確指導下和自己摸索中,逐步過渡。也就是說,這是以科學方法開始充實、滲透,并作用于初級自然發聲的必然反映。一旦這種原有的初級自然發聲經過科學的引導,會逐漸解決和完善歌者發聲中存在的問題與難點。作為一個歌者,常常就是如此這般地從自然不自然又回到習以為常、得心應手的高級自然狀態的歌唱。這種狀態的歌唱既不是模仿別人而來,更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根據自身的實際條件,在本色基礎上經老師指導,自己努力、在實踐中不斷挖掘釋放出來的。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個人,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聲帶。常有這樣的情況,同一曲目,不同演唱者的演唱,即使是風格相同,效果也不盡相同。這說明文化藝術修養的不同和個人生理上的差異,都會形成不同的歌唱效果。如果你是一位小號抒情男高音,就應該多唱一些小夜曲之類的抒情歌曲,這絕對有益無害。但是,假若你非要反其道而行之,拼命向大號戲劇男高音挑戰,那不但可能會失掉原有自然的本色,而且還會得不償失。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正如有人喜歡堅持冬泳,來鍛煉身體,任憑風吹雪打都其樂無窮;而你連用涼水洗臉都感冒,那你何苦還要奢望冬泳呢?再如春捂秋凍”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經驗之談,可有人秋風乍起,便覺得寒氣浸肌,那你就別信這個經了。有人解釋順其自然的自然二字說:自就是指自己,然就是指這個樣子。那么順其自然的歌唱,就是要順乎自身的自然生成的那個樣子來演唱。不做作、不勉強、不模仿,既不這山望著那山高,也不吃著碗里的還望著鍋里的。不要硬拿自己的腳去穿別人的鞋。
二、對作品的理解及其表達
理解了歌唱自然的含義,怎樣才能使自己處于自然的歌唱的狀態呢?最主要的是對作品的理解及如何表達。
(一)內涵的理解
所謂內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內在含義即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內涵,是演唱的基礎。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于唱譜,而應該將歌詞反復朗誦幾遍,以便從中了解主人公所處的時代背景、特定環境和思想感情。一首歌曲或長或短,都凝聚著作曲家的強烈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蘊藏在每個音符之中,歌唱者需要認真地去發掘和領會。對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時的表達則越純真,越完美。要知道對作品內涵有無深刻的理解,結果是大不一樣的,因為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才可能做到真情的表達。
(二)意境的想象
意境的想象,就是要盡量去啟發音樂的想象力,演唱者應根據歌曲的內容和音樂形象,在自己的頭腦中化為一幅幅活動畫面,把自己化為作家、詩人,也變成作品的主人公。換句話說,就是要像戲劇演員進入角色一樣去身臨其境。想象和意境會很快幫助你確立起正確的音樂形象或者說歌曲的主人公的形象來,歌曲的主人公形象完整、統一了,歌曲的主題思想也就明確了,這樣就會達到情真意切。當然歌唱者解釋音樂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種生活的積累,記憶的積累,情感的積累,這種積累越多,越豐富,“靈感”也越活躍,越豐富。因此作為歌者,應隨時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傾聽各種生活的畫面和聲音,去感受生活,從而增強我們對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內涵。(三)風格的掌握
作品的風格或者說音樂的風格掌握得好與壞,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樣的。我們常常聽一些獨唱音樂會的演出,有的人聲音相當漂亮,發聲技巧也很高超,但整臺音樂會從中國民歌唱到歐洲的古典藝術歌曲,聽起來聲音上也好,力度上也好,韻味上也好,但總是一個樣,一個味,讓人聽了過耳即忘,缺少心靈的共鳴和藝術的回味,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千人一面,萬人一腔”。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者沒有很好地在歌唱前對作品的時代風格、民族風格、地區風格、個人風格等進行細致的分析和了解,沒有能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來表達作品的風格。因此歌唱者要準確地表現作品的內涵還必須事先研究作品的風格(也就是演唱風格)。一個歌唱者文學修養的深淺,會直接影響他對作品的理解和風格的把握,因為風格的形成,主要就是建立在最深刻的認識基礎上的。成熟的歌唱家是能把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和作品的風格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能把音樂的全部涵義,讓聽眾“一耳了然”的。
(四)韻味的體現
演唱的二度創作是一個復雜的勞動過程,它對演唱者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好的演唱者不僅能準確地領會和傳達歌曲的藝術意境,同時還能通過自己的再創造,挖掘歌曲里某些潛在的、甚至作曲家沒有料想到的東西。一首作品,作曲家無法提供韻味,它必須由演唱者自己去體會和創造。好的歌者并不滿足于曲譜中所記下的音而必定會在音外的腔上下工夫(腔也就是韻味),并用得恰到好處。在唱熟了一首新歌后,根據語言的特點、感情的需要,就會自然而然地在音調的旋律音上增加一些其它的音,使之成為裝飾音、顫音、滑音、倚音等,唱起來就會更加動人和自然,就更有味道和美感,這就是韻味給作品帶來的新的生命力。
(五)藝術的處理
有了對歌曲的真情實感后,就應該對歌曲處理有一個全面的總體設想,這里包括整個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等問題。當然這些設想不是盲目的或是隨心所欲的,歌曲的結構、曲體、調式旋律的起伏發展,直到節奏、和聲等給演唱者以藝術表現的總啟示,它們可以指引歌者內在情緒的走向,找到全曲的高潮及歌曲的層次。在演唱中特別要把握好藝術的對比性,如一首歌的敘述性和歌唱性的區別,一首歌曲中強弱、輕重的變化,其中最關鍵的是要找到歌曲的高點(高潮處)和低點。一般來說要突出高點,一定要把低點放低,一定要有鋪墊的過程,否則一個勁兒地強或一個勁兒地弱是達不到藝術效果的。處理歌曲時,畫龍點睛的部分往往是一些重點句、字。重點的詞句要在咬字吐字上、感情上予以強調,要一句一字地,甚至在一個經過音上深下功夫,反復練唱,認真尋味,找到最適宜的表現手法。也就是說演唱者必須按照自己的總體設計反復演唱攻克難關,直到自己的處理化為真情的體現。
(六)忘我的演唱
我們講的“忘我的演唱”就是要演唱者丟掉一切來自思想上的或者聲音上的包袱,消除一切緊張因素,以既充滿激情而又放松自如的狀態進入演唱,要知道,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才能得到自然而舒暢的聲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達。歌唱藝術應該是“有聲又有樂”。
總之,一個歌者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需要專心致志地永遠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不背叛自己的本色,就地取材,方方便便、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地演唱,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 上一篇:歌唱狀態的研究論文
- 下一篇:市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