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將人文色彩引入音樂教學
時間:2022-04-25 08:23:00
導語:怎樣將人文色彩引入音樂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有效途徑。那么中學的音樂課該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呢?我認為目前的中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驗,有一定的知識面(包括文學、歷史、地理等),對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在教學時,如果還照搬照抄原來的老方法,是絕對行不通的,應在音樂欣賞的內容和含意上作更寬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樂文化的高度上欣賞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樂欣賞更貼近學生已有的歷史、地理、文學知識,更容易被廣大的學生接受,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進而培養他們主動參與對作品的感受、體驗、分析和理解。而要采用“人文式”教學,相關文化之間的學科綜合是至關重要的。
一、音樂與相關學科之間的關系
音樂與文學的關系非常密切,根據文學作品創作的音樂數不勝數。雖然音樂不是對文學作品的再現,卻能使作品中所蘊合的情感與精神得到升華。學者趙鑫珊說:“莫扎特的音樂是旋律化、和聲化和節奏化了的唐詩。”他認為:莫扎特的慢板樂章是他音樂的精華和靈魂,他那幽深的意境同唐詩的鐘聲是如此的相似,如張悅的《山夜聞鐘》中的“夜臥聞夜鐘、夜靜山更響”或是“相思晚望山林寺,惟有鐘聲出白云”。音樂與繪畫是姐妹藝術,它們有許多共同點,從畫面的色彩、線條和構圖中可以感到音樂旋律、節奏及曲式的流動,從音樂的音響中也能聯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畫面。所以有專家指出:“聲音是聽得見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見的聲音?!币魳放c美術的意境竟是那樣的相近!同樣,音樂與歷史也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在歷史發展中起著一定的積極作用,歷史發展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都留下了音樂的聲音?!妒媛穹泛汀栋酝鮿e姬》雖是兩首不同的琵琶曲,但從不同的側面表現了我國古代的楚漢戰爭;丁善德的《長征交響曲》和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再現了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歷史,歌頌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通過欣賞學習,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歷史文化知識。以上主要談了三點,實際上音樂與各學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里就不再贅述。
二、重視音樂與相關學科的學習
任何一種音樂都首先是特定文化的產物,它本身就是受著文化定義的,離開了文化,音樂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重視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學習,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
1.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開拓學生的文化視野
在音樂教材中,許多音樂作品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既有瑰麗多姿的民族音樂文化,又有豐富的世界音樂文化。如《阿細跳月》、《快樂的羅嗦》是彝族的民間音樂,《杵歌》是臺灣高山族的民歌,《多快樂呀多幸?!肥遣刈宓拿窀?。通過演唱或欣賞這些音樂作品,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又如《雪絨花》是美國電影《音樂之聲》插曲,在演唱這首歌曲的時候,通過觀看電影,既可以了解美國的歷史文化,還有助于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感情?!恫菝备琛肥悄鞲绺枨?、《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亞的歌曲。欣賞這些作品可以使學生了解許多國家的風土人情,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還有教材中介紹的世界名曲,教師帶領學生沿著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音樂家的足跡,走過歐洲音樂發展史的長廊。通過這些音樂作品的學習,不僅開拓了學生的文化視野,還豐富了學生的文化內涵與底蘊。
2.可以豐富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受與體驗
音樂是最富情感的藝術。對音樂的情感體驗不僅來源于音樂的音響,也來源于與音樂相關的文化信息和具體的形象。例如欣賞《黃河船夫曲》,當學生了解到黃河的悠久歷史,看到壯闊的景觀時,必然會增加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學生聽著高亢激昂的《黃河船夫曲》,看著船夫們同風浪搏斗的畫面,朗誦著光未然激情澎湃的詩句,豐富的文化激活了音樂的情感,仿佛自己也置身在滾滾洪流之中,為黃河的壯闊所感動。《春江花月夜》是根據琵琶古曲《夕陽簫鼓》改編而成的,具有中國古典音樂美的特征。標題借用唐代詩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往往取酒還獨傾”的詩句,具有古詩典雅的神韻。《春江花月夜》的音樂優美、清新,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同名唐詩中“粼粼碧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明月”詩句,好似一幅清麗、淡雅的山水畫卷,它的審美意境同中國的山水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3.可以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一文中指出:“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了..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創造性的活動?!币魳方虒W同樣擔負著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任務,這對傳統的以知識技能為主要內容的教學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轉變。音樂本身就是極富創造性的藝術,欣賞、演奏、唱的過程就是創造的過程。由于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質,在音樂教學中,處處都有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機會。如在感受《漁舟唱晚》情緒的基礎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聯想創編歌詞,其中很多句子都來源于古詩詞,例如:山蒼蒼、水茫茫、船似箭、槳激浪、歌聲隨風揚。魚滿倉、心歡暢、踏浪歸去月如霜,難見水天長..這些都是學生們在語文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學過的知識,既增加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又提高了語文水平,從而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文字的藝術,提高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學生在理解《漁舟唱晚》的基礎上,還可以創造出《漁舟唱晚》的繪畫作品。有的學生畫下這樣一幅圖畫!!“夕陽西下,湖面上泛起一片金光,岸邊,楊柳隨風搖曳,遠處,依稀可見朦朧的遠山,點點白帆?!睂W生把遠山、白帆、漁人的形象畫得非常生動,還有的同學加上海鷗、水的波紋,這充分體現出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學習音樂與相關文化知識
1.采取綜合性的學習方法
在音樂教學中進行相關文化的學習,必須以綜合的方式進行,既要有學科內各種形式的綜合(欣賞、唱歌、器樂等),又要有與多學科的綜合(語文、歷史、地理等)。如《伏爾加船夫曲》是一首俄羅斯民歌,這首歌曲相關的文化相當廣泛,有地理、歷史、繪畫、人物等等。首先可以介紹伏爾加河的地理情況,讓學生了解到伏爾加河就像是中國的黃河一樣養育了俄羅斯兒女。然后學生自己介紹俄羅斯的歷史背景,時的俄羅斯是沙皇統治,人民生活困苦,貴族生活卻非常奢侈。還可以找到列賓的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畫中作者精心描繪了十一個纖夫的形象,這些纖夫衣衫襤褸,遠處纖夫所拉的船卻非常豪華,畫面通過纖夫的形象和后面船只的對比反映出當時社會勞苦大眾的悲慘生活。還可以欣賞男低音的演唱,從歌聲中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悲憤、不平、抗爭的情感,學生通過綜合的方式,全方位地了解了歌曲的歷史背景和情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的文化內涵。
2.采取探究性的學習方法
探究的方法也是學習音樂與相關文化的主要方法之一。例如,在上課之前老師給每組同學留作業,請他們查找關于《二泉映月》的各種資料,資料來源的途徑不能少于兩個方面。在課上老師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手段,讓學生把自己查閱的資料講解給同學聽,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討論,進行知識的互補。如有的學生了解到樂曲的名字原來不叫《二泉映月》,是音樂家楊蔭瀏根據樂曲的意境后來加上的。由此,使學生對音樂的不具象性有了更具體的認識;有的學生了解到《二泉映月》原是一首二胡曲,后又被改編成很多種形式演奏,如民樂合奏、弦樂合奏、鋼琴獨奏等,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還有的學生找了許多與音樂意境相似的繪畫作品,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對音樂的體驗都是正確的。通過學生自己收集有關資料,培養了學生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與學生一起探討音樂,尊重學生的獨立感受和見解,鼓勵學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審美體驗,在師生共同參與下,探究音樂。
3.采取合作性的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開放性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關注。如在學習民間音樂之京劇部分時,可把學生分成四組,分別查找“生、旦、凈、丑”和“唱、念、做、打”的資料,然后集體排演。在課堂上同學把各自小組查閱來的資料與大家共同分享。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可以作介紹,會唱京劇的可以唱京劇片段,節奏感好的分發板鼓、鑼、鐃鈸等樂器進行伴奏,美術好的畫上幾個臉譜,音樂課上得生動活潑,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學們在相互討論和交流中學到了知識,增進了感情,提高了相互協作的能力。學生在組里各自發揮所長,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使每個學生的價值都得到了體現,每個學生都獲得了成功的喜悅。人文式教學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更生動,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使音樂教學真正達到了“為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目標,中學音樂課的人文式教學必將散發出更加獨特的魅力!
- 上一篇:小議兒童閱讀的去功利化與成人責任
- 下一篇:音樂教學活動課程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