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怎樣培育學生的認識音譜能力

時間:2022-04-25 09:54:00

導語:淺析怎樣培育學生的認識音譜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怎樣培育學生的認識音譜能力

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感到最因難、最頭痛的就是視唱旋律。由于農村中小學音樂師資缺乏,使學生自小得不到系統的音樂教育。在我要求學生進行視唱練習時,發現學生的視唱能力相當差,很多應該掌握的音樂知識都沒有掌握。要想轉變這種狀況,使學生從被動消極的學習態度轉變為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我認為培養學生的視譜能力是一個重要環節。

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積累視譜知識。

1、補缺補漏,掌握讀譜知識。

由于多種原因,學生掌握的音樂知識缺乏系統性。一、二年級應該掌握的知識沒有較好的掌握,所以對學生的識譜帶來了很大的因難。因此,我在教學中就十分注重向學生講解最簡單的音樂知識,彌補學生音樂知識的不足。如:小節線、終止線、小節等。大部分的學生都不知道哪種音符要唱長,哪種要唱短。長多少?短多少?經過我的講解之后,很多學生明白了音符后的線段越多,時值越長,下面的線越多,時值越短,各音符之間是1:2的關系。如:X---=X–X-;X-=XX;X=XX等等。對于這一知識點的講解我是采取從單純音符到附點音符,從長音符到短音符的方法來解決的。就是根據學生的情況,一、二節課解決二、三種音符組成的節奏,讓學生明白它們各個音符之間的時值關系,并能準確的讀出它們組成的節奏練習。

2、唱準單音、音程。

在教學中,常常存在學生把握不住音高的問題,由于這種原因,導致了學生對視唱的膽怯心理。音高、音準、節奏是視譜的三大要素。所以在學生掌握好節奏的情況下,我首先解決學生的單音音準。

A、運用約翰•柯爾文的手號來訓練學生的音準。它的好處是利用手勢在空間的位置和運動方向來直觀表示音級的關系。我的做法是每一節課都用2、3分鐘的時間來唱幾遍音階、要求學生打手號邊隨琴唱出音高。

B、利用手號來練唱與該節課教學內容有關的音程練習。要求學生邊打手號邊隨琴唱出音高。通過練唱使學生對音高、音準進行了識記和加深鞏固。

這樣唱、動、聽兼顧,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音準的掌握。因為這種練習往往具有游戲的色彩,所以學生學習興趣也較濃。

3、用模唱的方法練唱旋律,培養識譜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辨和視唱能力,我在教學中就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讓學生聽辨一、二個小節的旋律要求學生用alalu等模唱出來,這樣既為學生視唱本節課的歌曲旋律做好民鋪墊又培養了學生的音樂聽辨力。加深了學生對音高、音準的識記。

二、激發興趣,持之以恒。

由于小學生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如果一味的要求他們認真聽課、練習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很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利用打擊樂器、身勢律動激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大多對敲打節奏、聲勢律動比較感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我總是會設法編寫與每堂課有關的節奏練習讓學生敲敲、拍拍、打打、這樣能調動學生手、耳、眼、嘴等多種感觀,使其興趣盎然。

如第五冊的《土撥鼠》一曲,為了讓學生掌握好它的節拍特點及歌曲節奏,我采用了多種方法來教授此曲。先讓學生用數123456的方法來練習。其次再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數123456一組讀節奏,這樣學生就能較準確的掌握歌曲節奏。接著再要求學生打著手號視唱旋律。最后再用打擊樂器來伴奏,譜例如下:

鈴鼓X00000

手板0XX000

木魚000X00

手板0000XX

這樣學生始終都保持著較高的學習興趣。

1、發揮榜樣作用,激發學習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我還注意利用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為課堂報務。由于我教的年級有幾名學生在學習電子琴、鋼琴等樂器,我在教學時常讓這些學生上臺用鋼琴或其它樂器來演奏當節課所學歌曲,樹立榜樣,引起學生的欲望。這時好多同學都在隨著彈琴同學的節奏在動手指。于是我因勢利導,出示該曲的旋律,告訴他們誰先唱會旋律,老師就可以讓他敲敲呂板琴,過一上彈琴的癮,這樣既增加了學生上課的興趣,又訓練了學生的視譜能力。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對培養學生的識譜能力的一些嘗試,通過這些嘗試,能很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視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