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加強高校美術質量的探討

時間:2022-04-25 10:39:00

導語:有關加強高校美術質量的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關加強高校美術質量的探討

[摘要]:由于傳統美術教學的慣性,以及學生學習美術的動機不夠純正等問題,目前我們國家高校美術教學的質量不容樂觀。如何提高高校美術教學的質量,培養專業過硬的美術從業者,是我們目前亟待考慮的重要問題。本文試從五個方面的分析入手,為高校美術的教學提供自己的一些粗略想法。

[關鍵詞]:高校教師教學質量美術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社會對高校美術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不僅僅要評價教師的“教”,還要評價教師的“德”等等。要想成為一名高素質的高校美術教師,除了要不斷地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地努力實踐、反復探索,才能快速提高教學質量。然而傳統的美術教學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重視美術學習的結果而忽視美術學習的過程。更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某位藝術家才華橫溢、成就突出,但作為一名大學教師來說,卻是無法把自己豐富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其結果自然令人失望。的確,從事高等教育的教師應該具備豐富、博學的知識以及較高的學位,但具有這些條件并不意味著他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我們經常聽說這樣的例子:某人具有博士學位,科研成果亦頗豐,但在課堂上卻沒有辦法把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講課離題萬里,結果可想而知。作為一名有著多年大學教學經驗的教師,對提高高校美術教學的質量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下便談談自己粗略的想法和建議。

一、重視自我發展

作為一名教師,必須首先重視提高自我的發展。因為教師在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他們掌握著教學全過程的變化和發展。任何教學思想與活動都是以教師為中介貫徹到教學過程中的,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盡管教材和教學大綱對教學活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在實際的課堂中,很多問題都沒有現成的答案。例如如何備課,教學內容如何組織以及以什么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把知識信息有效的傳遞給學生、布置怎樣的課外作業最合適等等。只有提高教師自身的水平,他們才能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做到心懷不亂,鎮定自如的教學。教師肩負著培養一代新人全面發展的歷史重任,他們的一言一行學生都會看在眼里,勢必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正如教育家加爾寧所說:“教師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鏡子里,外面有幾百雙精明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窺視出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著他?!彼?,美術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樹立起良好的形象達到“為人師表”的標準,唐太宗曾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以銅為鑒,可以整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1]”為人師表體現在教師的一言一行和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品行高尚、敬業精神和博學多才等等。好的教師應通過儀表、語言、板書、范畫、演示、輔導,評定成績等一系列活動得到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在這競爭激烈的年代,只有不斷學習,多多創造自己的作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責任和教科研意識,在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方面,不斷地進行新的探索,不斷獲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觀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藝術創造和教學活動的青春活力,這樣也就能更好的把自己豐富的知識信息準確地傳達給學生。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的教育,更多地注重學生知識的傳授和智力的發展,而忽視了學習興趣對人的作用和發展。所謂的學習興趣是指在美術學習中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內在心理傾向,它是美術學習中最大的情緒力量。實踐證明,興趣是學習的直接動力,能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打開學生心扉、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捷徑,只有學生對美術感興趣,才能主動地去吸收美術知識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觸優秀的美術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才能最終獲得成功。正如美國生物學家貝弗里奇所說:“只有那些對發現抱有真正興趣和熱情的人才會成功。[2]”然而從現在美術院校學生的現狀來看,不少學生不是發自內心地熱愛美術專業,而是高中時很多學校為追求升學率或者個人認為實在成績較差沒有出路,才報考了藝術院校,導致現在的很多大學生竟然連三原色、三間色、復色相互之間的關系以及什么叫做色彩的肌理都分不清楚,實在令人啼笑皆非。因此,為了有效而快捷地提高高校美術教學質量,就得首先從興趣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利用美術學科形象性的這一特點優勢來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方法,讓學生去感受事物并對事物產生充分的聯想,展現給學生美的教學內容,運用美的教學手段,傳遞美的教學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把他們帶入向往美和創造美的境界。例如教師可以采取與學生積極互動,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鼓勵富有個性的學習,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再例如可以在美術教室注意環境布置營造氣氛,教學中除了運用實物教具和掛圖等簡單手段,還可以運用音樂、幻燈、投影儀、電視錄像、多媒體等電教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美術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三、鼓勵學生自我表達,尊重其個人經驗

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家莫里斯曾經說過:“如果人的潛力和人的差別得到尊重,自我創造的方法就必然是多種多樣的”。美國著名美術教育家羅恩菲德指出:“不能用別人的肺來呼吸而生存?!非笳胬淼慕逃闶墙倘俗非笞罡吆妥钌羁桃饬x的自我表現。[3]”而在藝術領域,自我的表達和個人的體驗更為重要,特別是在我們繪畫當中,顯得極為突出。因為我們教學的目的就是引導、啟發和幫助學生用自己的目光去看待生活,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將所看到的事物表達出來。這才是最關鍵的。所以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注意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努力挖掘每個人的才能和天賦,即所謂的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是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關鍵。創新是美術的精神,藝術貴在創新。學生階段正是思維和認識活動最活躍的時期,他們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熱情大膽,敢作敢為。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挖掘,讓每個學生順應自己的本性去發展、創造,鼓勵學生自我表達,將自己的內心世界以獨特的方式大膽地表現出來,同時能對他人的作品發表自已與眾不同的見解,逐步培養他們具備熱情、上進、敬業和奉獻的精神,這是最關鍵的也是最艱巨的挑戰。千萬不能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千篇一律一種風格或者對技法的東西過于癡迷以致日益遠離了自己內心感受,對寫實表現過分執著以致使對畫面的思維日益衰竭,對結果的過度追求以致忽視了過程中的欣喜。正如赫伯•里得所說:“藝術家不在于描寫世界客觀真實,而在于描寫其精神上或身體上對客體及事件所產生的感覺的主觀真實”[4]。我們在進入高等學府以前必須要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和基本的技巧。但我們進入學院后,就應該發揮出自己的個性和想法,找回自己的感覺,進行勇敢的自我發揮,自我表達。著名近代畫家莫蘭迪的繪畫精神就值得我們借鑒。他一生都畫那些瓶瓶罐罐,但他的貢獻在于創立了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來訴說自己的內心世界。又例如大名鼎鼎的沃爾特•迪斯尼,他上小學時,曾把老師留的作業“盆花”的花朵畫成人臉,葉子畫成手,這神奇的幻想非但沒有得到稱贊,反而得到老師的一頓毒打,差一點讓這位藝術家早年夭折。此例舉不勝舉,所以作為我們教師來說應該時刻保持足夠的敏感度去體察學生的細微變化,幫助學生將幾乎是一晃而過的閃光點撥亮放大,在放大過程中讓學生盡量看到自己本有的、特殊的靈性,充分激勵他們進行自我表達,并且以萬分的尊重對待學生的個人經驗,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在素描教學中,我們可以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認識和表現能力的培養,但不能成為教學的終結,而應把藝術觀念、藝術思維、藝術想象帶入素描教學,進行全面訓練和培養,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變為以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為中心,尊重他們的主觀感受和獨到的藝術見解,讓學生在造型藝術中懂得如何把線條、形體、結構、色調等組合在一起以表現某種情感,從而認識藝術語言的表達,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獲得信心去尋找自己的方向。

四、培養學生多看、多觀察和創造性思維

美術觀察能力的培養具有其他科學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價值。這是由于美術以獨特的視角和獨特的語言使人們學會運用藝術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羅中立的油畫《父親》正是采取了這種視角,從農民面部的皺紋里發現了深刻內涵。石膏像在一般人眼里是白色的,看不到什顏色,而美術家卻發現黑白灰為主的復雜色調和層次。然而在實際的寫生過程中,學生往往注重的是“寫”而不是“看”。其實“觀看”比描繪更重要,你只有看懂了你所要描繪的對象,繪畫才具有意義,而繪畫的意義正是在于作者對于所描繪對象的觀看,看明白了才能畫得更明白,畫得更明確。所以在課堂教學及其他活動中應引導學生觀察社會和自然現象。要引導學生培養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善于觀察,準確觀察和敏銳觀察,提高創造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水平。在培養學生多看、多觀察的基礎上更要注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培養創造性思維可以說是美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創造性思維也就是思維活動的高級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從問題中找出新關系,尋求新答案的過程,這種思維具有新疑性、獨創性、發散性。在教授美術基礎知識時,提倡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可采用一個問題多種答案或多種解釋的具體做法;在美術技能指導中,應允許學生表現技法的自由性。而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自由的表達并非易事,因為以往他們臨摹作業較多,時間長了以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臨摹中逐漸減弱,已經習慣了照抄別人的思維模式。所以,當給學生布置命題創作時,學生會說:“這太難了”,“我什么也畫不出來”,出現這種狀況,原因之一就是一味讓學生機械的臨摹而導致的后果,這樣發展下去,只會使學生變成墨守成規,離不開課本,離不開老師。因此在教學中,每一節課先不急于完成作業,而應該圍繞每節課的內容,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去設想,看誰的想法最多,最有獨到之處。如裝飾畫中畫樹,我們可以畫綠樹,也可以畫灰樹,那么可不可以畫出如抽象派畫家蒙德里安所畫的肆意分割的抽象的樹呢?通過引導學生從光的角度看或者從裝飾寓意手法的表現入手,什么顏色,什么手法都可以去畫,以此類推,學生敢于用多種手法表現事物,表現內心的情感,所以只有學生多去實踐,多嘗試,才能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不僅能使學生得到形象思維訓練,而且能提高創造思維能力。創造思維的萌發,更取決于學生頭腦中接觸過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正如一位日本教授在美術手工課上,發給學生統一材料,要求每人根據所限材料想象出自己喜歡的椅子,結果全班每人設計出各式各樣新奇的椅子。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就得解放學生的思想,引導學生突破常規思維定勢。其次對學生的新思維給予即時肯定、鼓勵和正確引導。

五、重視基礎階段的教學,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

基礎階段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接受藝術教育的整體態度和今后的成長。學生造型基礎的深淺、審美品位的高低和創造性,決定學生的質量和前途,而這必須通過繪畫基礎課的反復訓練來培養,因不重視繪畫基礎課訓練而導致學生造型和設計水平平庸的事實已在很多院校獲得證實?;A繪畫課程是培養設計人員的審美觀和創造性的重要途徑。把繪畫基礎課看成是單純的技術訓練,這是片面的,應該是“藝”和“技”的全面訓練。因此,我們得加大基礎課程的分量,培養學生較強的造型能力和應對能力,在基礎課程教學中扎扎實實抓好素描、色彩的基礎訓練。同時,加強與各專業課程相關的專業基礎的基本訓練,保證學生在進入專業課程時有良好的基礎。如果在重視基礎階段教學的基礎上,教師若是再能創造一種自信、活躍、好奇和好學的氛圍,將會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研究方法和熱愛學習的精神。

當然提高高校美術教學質量的方法還不只這些,像師生的關系、學生的整體素質以及周圍的環境條件等,也是不可忽視的方面??傊?要想深入提高高校美術教學質量,要懂得課堂教學是“教”與“學”、教師和學生的統一體,要鼓勵學生互動的即興創造以超越預定目標。布盧姆曾經說過:“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成果的全部范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5]”對智慧沒有挑戰性的課堂教學是沒有生命力的。樹立創新精神,提高高校美術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3]程明太.美術教育學[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3.

[2]萬云英.學校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4]赫伯•里德.現代藝術哲學[M].香港:東大圖書公司,1989.5.

[5]教育部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編寫組.素質教育觀念學習提要[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