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藝術師范的編舞教學
時間:2022-07-03 04:24:00
導語:透析藝術師范的編舞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開展學生的編舞活動,要根據師范教育的特點、學生的具體情況來擬定內容與方法,既要滲透結合課堂教學活動進行,也要開設專門的編導課時,系統地、由淺入深地、有效地進行。
【關鍵詞】師范教育;課堂教學;編舞教學
隨著我國舞蹈教育不斷的進步和發展,舞蹈教育雖沒被納入小學全面素質教育的正常軌道,但對于開展第二課堂,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及藝術審美、豐富活躍學生的文娛活動等,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中師音樂專業生的舞蹈教學不能僅是單純的傳授技能,更要注重學生編舞能力的培養。
開展學生的編舞活動,要根據師范教育的特點、學生的具體情況來擬定內容與方法,既要滲透結合課堂教學活動進行,也要開設專門的編導課時,系統地、由淺入深地、有效地進行。編舞,實際就是在音樂旋律下的人體動作編排。我認為,結合課堂教學,狠抓動作的創編是引導學生邁進編舞大門的根本。在此基礎上,通過樂感的培養、動作的訓練和理論的提高,外行的師范生一樣可以成為舞蹈表演和舞蹈創編的人才。
一、從模仿入手的啟蒙訓練
模仿是一切創造活動的最初的啟蒙,舞蹈動作的創作也常常是從模仿開始的,創造也是在模仿中逐漸改進發展起來的。對于舞蹈知識不多的師范生來說,更是如此。模仿課堂里學過的動作重新組織小組合及模仿課堂里學過的兒童集體舞重新編排兒童集體舞,是師范生編舞活動的開始。在第二學期后階段結合課堂教學,以課外作業形式開展啟蒙訓練是較為恰當的。因為在這個階段里學生經過將近一年的舞蹈基本技能訓練,此時可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布置不同程度的樂曲,要求學生根據樂曲的節奏、情緒和內涵,從所學的課堂內容中,選擇適當的動作,組織小組合或兒童集體舞,形成一個嶄新的組合式舞蹈。這樣,既減輕初學編舞的難度,又促使學生在編排中為了配合音樂,而自然產生創造意識,在模仿原來動作的基礎上產生一些聯想和改動,從中得到一點創作啟迪。這種方法,培養了學生對現有舞蹈詞匯的運用,鍛煉了組織能力。利用這種以模仿為主的簡易方法,引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就可以較輕松地邁進編舞的大門。
二、重組動作練習
在第三個學期拿出一至二個課時進行重組動作練習,以課堂中一個熟練的單一動作為例,引導學生開展重組動作練習。即在原有動作上進行變化,擴展派生出幾個動作來,這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創作方法之一。變化發展動作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幾個方面進行,一是進行節奏變化;二是改變部分動作;三是改變方向;四是夸張變形;五是改變順序。
教師對以上變化規律分別作出解釋和舉例示范,在學生模仿之后,再由學生自行選定動作進行練習。除課堂練習外,還要強調課后自行練習,采取“回課”的辦法,進行對比評講,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使學生的創作思維得以開拓,逐步達到培養創作能力的目的。
三、掌握和運用肢體配合變化進行創編
舞蹈是人體動作的藝術,人體是表演舞蹈的工具,人體各肢體關節相互流動的配合,自然本能地演變出多姿多彩的形態。舞蹈動作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加工創編出來的。為了使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在課堂練習中讓學生體驗肩、腰、胯、膝等幾大關節交替變化的形態,以及體驗身體部位相互流動的配合,即上、下、左、右、圓線、折線、波浪線、點與線的交織等曲回婉轉形成的千姿百態。這一切的出現,往往會有一種使學生驚訝叫絕、忽然醒悟的感覺——原來動作的產生是如此奇妙、有趣,人體的一抬手、一投足都能產生婀娜多姿的體態,肩腰胯膝的點滴變化都能產生奇妙不同的舞姿。從而加深學生對人體動作表現力的認識,拓展挖掘人體動作的視野,激發學生對動作創編的欲望,當初的那份憂慮恐懼感也隨之消失了。
四、加強編導理論的學習
學習編導理論知識是推動編舞實踐、培養學生手腦并用能力、提高技能的不可缺少的一課。在畢業前的最后學期,開設編導理論講座,選擇簡單、淺顯、相關的內容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具備一定感性知識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編舞理論。主要講述內容為舞蹈的特征、舞蹈的種類、舞蹈的表現手法,即動作、動作組合、姿態造型、構圖、手勢、啞劇等。同時講述兒童舞的特點,兒童舞的形式,兒童歌舞的創作過程與方法。結合舞蹈欣賞與具體節目分別論述舞蹈構思,確立主題動作,高潮處理,舞蹈畫面,開頭結尾的巧妙安排等內容。在講授過程中,以一個典型的舞蹈節目為例,以提問的方式啟發解決一些編舞理論的問題。通過視覺感官的體驗而升華到理論的初步理解和認識,使學生對編舞的構思程序有了一個較完整的概念。
五、練習與實踐
編舞能力的培養,實踐是關鍵。為取得更佳效果,可采取兩步走的做法,第一步為習題練習,課上課下結合,集體與個人編舞結合的形式,由教師在課堂上選定統一的樂曲進行講解分析之后,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集體編舞活動,并以之進行表演講評,鍛煉學生編群舞的技能。另外,結合學校內每年一次的娛樂性集體舞比賽,強調學生自編自演的實踐。習題練正常的課外安排外,還應利用假期作業,讓學生在假期中自找樂曲,進行個人編舞。編舞實踐的第二步為實習創作,從二年級開始與附屬小學的班級掛鉤,讓學生每周作一次輔導小學生的課外文藝活動編排歌舞節目,并組織兒童文娛晚會,這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方式。特別是畢業班,在畢業實習結束之后,要強調編舞成果的驗收,以此作為編舞實結內容之一,通過實習,學生的編舞能力一般都有較大進步,基本達到了編舞教學的要求。
總之,培養師范學生的編舞能力,不僅是為了單純的編舞,更主要是把舞蹈創作納入小學的美育課之中,作為對兒童進行教育,培養新一代人才的手段和途徑。因此,應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創編兒童舞要面向全體兒童,貫徹為兒童舞蹈事業興旺發達服務的宗旨,這才是師范舞蹈教學的方向和目的。我們的編舞教學必須緊緊地圍繞著這個方向和目的,以培養出符合二十一世紀新時代要求的合格師資人才。
- 上一篇:石油企業機械設備管理詮釋
- 下一篇:鋼管混凝土結構特點及應用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