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氣與聲的結合是正確發聲的基礎
時間:2022-07-03 04:46:00
導語:詮釋氣與聲的結合是正確發聲的基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發聲離不開氣息
要求必須喉頭低位穩定。唱歌時需要深呼吸的支持(即胸腹式的呼吸法)。當吸氣的時候,喉結就自然地放下來了。當然喉部的打開、喉頭的放下是與呼吸的支持相輔相成。當氣息進入肺部,兩肋和腰的周圍自然張開,這就是給肺部造成了一定的壓力,而此時要想保持喉結放下和喉部打開的狀態,并且唱出一定長度的音樂,就必須繼續保持吸氣的狀態來邊吸邊發聲。這就是“有氣就有聲”。練習時收腹挺胸。唱歌時吸氣,可以用口鼻同時進行,但有時可單用鼻吸或口吸。但切忌有吸氣聲。無論是哪種吸氣方式,要感到橫膈膜向下,下腹部收緊(指小腹),吐氣時不能放松下腹部肌肉,使氣息在有控制的狀態下要集中、徐緩、均勻而出。只有通過訓練將呼吸的“本能”轉化為“本領”。吸氣越多反而會憋氣。在這種狀態下根本發不好音,也無法歌唱,即使你唱出來,聲音也是緊而粗糙的,而且音準也不一定會好。例如普利司曼在他的《喉頭生理學》中認為:呼吸是聲音的生命力。歌唱家卡魯索說:“為了能正確地吸滿氣,必須挺胸收腹,而在吐氣時則進行相反的過程。
可以把橫膈膜的功能比做風箱,它執行著風箱的工作?!蔽以趯W習發聲時(也就是吐氣),努力想著吸著唱,體會到這樣做時聲帶會主動地去工作、去擋氣,去達到你所想需要的氣息。同時,喉頭的位置也是自然打開的,因此,連續發聲二個多小時,我的聲音不會變得“沙啞”或“吊起來”的感覺。而是感到非常輕松自然。正像潘恩澤先生所說的那樣:“怎么吸氣,就怎么唱。一張嘴就把聲音吸住了,就像在嘴巴上吸著一張紙一樣,只要有氣息,這張紙就不會掉下來?!边@樣小腹(丹田)才能是始終收緊,只有在小腹用力控制氣息的同時,出氣才能做到均勻、集中、穩定、節省氣息、有控制、不會漏氣、橫膈膜、肋肌、腹肌、腰肌對氣息的控制作用,達到各個器官在呼吸時的相互協調,只有通過長期的刻苦訓練才能達到。根據樂句的長短、聲音的高低強弱,對氣息進行有效的調節。
二、運用氣息支持調整發聲共鳴效果
發聲離不開呼吸,同樣,發生之后也離不開對共鳴器官的運用。共鳴的作用是強化音色,調整音量。喉咽腔以上是上共鳴,喉咽腔以下是下共鳴,口咽腔是總共鳴。但是,現代的歌唱是要求運用整體的共鳴來歌唱。共鳴器官分為兩類,一是可調節的共鳴器官。如:喉腔、咽腔、口腔。一是不可調節的共鳴器官,如:胸腔、頭腔(蝶竇、額竇)等。單純用口腔共鳴,就會淺,會有“白聲”,會位置低。單純追求頭腔是不可能的,必然要經過鼻、額、蝶竇等腔體,否者就會產生“尖”、“擠”、“沙”的現象。共鳴運用:現代要求是整體共鳴來歌唱。但根據聲區的不同,運用共鳴的比例就不同,怎么個不同法呢?比如:唱高聲區時,高共鳴要占15﹪,中共鳴占據35%,低共鳴占25%;但在唱低聲區時,高共鳴占15%,中共鳴占35%,低共鳴占50%。這些比例也是靈活運用的,是一個相對值,不是一個絕對值。馬拉菲奧蒂博士在他著名的《卡魯索的發聲方法》一書中總結聲音共鳴問題時說:“整個身體是一件復合的共鳴器,它接受和增強產生自聲帶向各方輻射的聲音振動。歌唱者之間聲音共鳴的差別是由于人體骨骼空穴,肌肉組織的構成不完全一樣?!边@句話告訴我們,人聲的音質和共鳴是決定于人整個身體對聲音的反應,把自己的整個身體當做一件樂器來演奏它。潘恩澤老師常說:“聲音訓練過程就是制造樂器的過程,要不斷地努力去完善它。”她還說:“每個人的聲音就像每個人的長像一樣,都是不一樣的,必須唱出你自己的音色”。歌唱者即是樂器本身又是樂器的自我演奏者。氣息的運用也必須符合你自身樂器的每個部件,才能自如。
三、在氣與聲的結合基礎上發展較好的歌唱技巧
發聲技巧的原則是歌唱者得以控制他的嗓子,發出的聲音大體上包括:音高、母音、音質、音量、音色、力度、速度、語言的清晰等等。它們都是靠呼吸來控制調整的,除了腹部支持、胸部擴張以外,應該感到好像全身心都在支持你歌唱,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優美歌唱效果。正確的呼吸發聲方法可以長期保持嗓音的優美、圓潤。我在學習歌唱時體會到:聲音的音質、音域與音量在學了幾年之后有時發生了可觀的變化(也就是進步了)。是在歌唱的技巧上得到了提高,在不斷地鍛煉中更有效、更有樂感、更自信地使用嗓音。嗓子在發任何特定的聲音時,主要因素是基于思想上有這種聲音的明確形象概念。思想形象的形成,迫使我們的發音機構以一種最精細和最微妙的方式進行自我調整。在吸氣的一瞬間運用控制氣息支持,使聲音與氣息的平衡達到最精細的程度,歌唱時如果能達到同樣的自然自如的境界,將形成一個歌唱者最為可貴的特征。達到這種自然自如時,字意、字聲以及樂音同時在瞬間形成的單一形象是歌唱技巧的較高目標。
關于聲樂技藝的經典論段,有的是古人多年的歌唱經驗,有的是西洋歌唱者實踐的心得,還有是當今專家學者研究的體會。他們在藝術探索的道路上不謀而合地得到了不少共同認為是歌唱規律性的結論。
自然美好的聲音是我們每一位聲樂學習者和聲樂愛好者所追求的最終目的。歌唱家卡魯索、帕瓦羅蒂、多明戈、卡雷拉斯、全能女高音卡拉絲、花腔女高音地里拜爾等等,他們的美妙歌聲,證實了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雷茲克所說:“正確的歌唱決定于有節制地運用氣息?!苯o我們學習聲樂指明了方向。我愿意在長期的刻苦學習中,并取得它的意義。
- 上一篇:小議韓國民法的準占有制度
- 下一篇:洗煤廠職工代表大會書記發言稿
精品范文
1詮釋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