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畫派藝術風格
時間:2022-12-25 11:12:00
導語:海上畫派藝術風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鴉片戰爭造成的“五口通商”之后,上海自19世紀60年代起,逐漸成為國內最大的商埠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心,號稱“十里洋場”。張鳴珂《寒松閣藝瑣錄》中記“自海禁一開,貿易之盛,無過上海一隅,而以硯田為生者,亦皆于于而來,僑居賣畫……”由于上海經濟漸趨高度發展和城市人口膨脹造成的市場繁榮,以及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各地畫家多來上海居住謀生和尋求發展,上海成為全國畫家最多最集中的城市。
政治和經濟的變化,帶動了審美觀點和創作思路的改變,使寓居上海的畫家群體萌發了革新要求和實驗新的創作實踐的愿望,新的畫風應運而起,形成清末民初著名的“海上畫派”。
近代的“海上畫派”,并不是狹指中國畫中的一個風格派別,而是泛指一群敢于破格創新,甚至吸收西方手法技巧的海上畫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共同開拓了海上新畫風。海派在總體上呈現以下風格: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開拓創新,個性鮮明;重視詩書畫印諸方面的修養,從民間藝術中吸取營養,雅俗共賞;借鑒吸收外來藝術。海上畫派最具代表性的畫家有趙之謙虛谷蒲華任伯年和吳昌碩等。
海上畫派在題材的選取上偏向于花鳥畫,其次是人物,再次山水。由于受繪畫商品化的影響,海派繪畫大多表現的是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現實性題材。海派畫家大多擅長畫花鳥,很少有人畫山水畫,這是因為花鳥畫更能贏得市民的喜愛,容易出售。與傳統的表現優游山水的林泉之志不同,其選取的多是月季玉蘭牡丹海棠菊花美人蕉等以及白菜蘿卜南瓜大蒜柿子蟠桃枇杷等具有吉慶色彩和生活氣息濃的題材入畫。這與上海的環境有很大關系。經濟的繁榮使市民有能力購買繪畫作品裝飾廳堂,這樣就推動了審美習慣的改變。那些寄托了人民富貴發財愿望色彩的繪畫作品很符合他們的需要,而畫家為了生存就必須根據主顧的需要而創作繪畫作品。
海派繪畫在色彩上非常鮮明,色墨濃郁而又熱烈,具有濃重的商業化色彩和強烈的世俗性特點。海派繪畫作品的色彩喜用民間繪畫中的大紅、青綠等鮮艷對比強烈的色彩作畫,使其風格與民間繪畫的色彩格調相似,這是因為市民們大多喜歡色彩鮮艷對比強烈的繪畫作品。一個畫家要想很容易地賣掉自己的作品,就不能不考慮市場的藝術趣味。海派畫家用色濃重的另一個原因可能和西洋繪畫的影響有關。由于上海是一個“十里洋場”,海派畫家的創作不可能不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在任伯年和吳昌碩的作品中經常用洋紅色,而洋紅顏料就是從西洋帶來的,而任伯年的人物畫受西方寫生法的影響,每當外出,必備一手折,見有可取之景,就鉛筆勾錄。酸寒尉像中吳昌碩所穿官服,均用大塊色彩渲染而成,不見一筆勾線,以沒骨法畫人物,憑借的是冼練而準確的寫生功力,才能將人物畫得形簡神全。而其畫的花鳥畫中呈現的光影效果也是受西方繪畫的影響。
海派繪畫中具有強烈的金石趣味。海派起于趙之謙,他被公認為給“海上畫派”之形成以決定性影響的人物。趙之謙詩書畫印四絕,又精通古文字學。其書法初宗顏真卿,畫則學習南北兩派,書致力于篆隸八分以及北魏書,錘煉出流媚華妍的風格。其篆刻初學浙皖兩派,融會詔版碑刻磚文錢印鏡銘石鼓文之類的金石文字入印,是繼浙皖諸派之后大家。其印章法講究,古勁雄厚,凝練俊美,獨創新格,人稱“新浙派”或“趙派”,為篆刻藝術開創了廣闊前景。趙之謙的畫融徐渭石濤等人寫意法,用鮮艷的色彩來配合放逸的筆法,加上精巧的布局,對海派后來的畫家有重要影響。除了趙之謙以外,把篆隸筆法和篆刻刀法融入到繪畫創作中另一杰出人物當首推吳昌碩。吳昌碩學畫時博取陳淳徐渭朱耷石濤金農趙之謙諸家之長,尤其推崇徐朱趙三家,又繼承趙孟芾以來以書入畫的傳統,“以榴寫花,草書作干”。吳昌碩的畫講究詩書畫印整體的美,崇尚氣勢,筆力老辣而富有金石氣。他以篆隸筆法和篆刻刀法融入繪畫之中。吳昌碩一生最愛梅花,畫了多幅梅花圖,甚至將自己的性格思想和人品也融在高潔清雅的梅花之中。由于他有著堅實的書法和篆刻功底,又能將他們與繪畫藝術有機結合,在用色上大膽創新,形成獨特的藝術風貌,使作品具有濃郁的金石氣,別具一格,對后世寫意花鳥畫產生巨大的影響。
海派繪畫中任伯年的人物畫比較出色。任伯年出生于鴉片戰爭年代,其一生清政府都處于國弱民窮,落后挨打的風雨飄搖之中。任伯年用他的畫筆曲折寫出對祖國前途的擔憂和山河大地的深沉感情。他常畫的《關河——望蕭索》《故土難忘》《關山在望》為直抒胸臆之作。這些畫單人獨馬遠眺前方或跪拜地上,畫中蕭疏寒林荒漠大地一片蒼涼,表達了畫家的愛國熱腸和憂患意識。在《觀刀圖》中,畫面繪大樹和假山旁的兩個壯士和一位婦女,一位壯士正抽刀出鞘,女子則雙手抱刀,三人都怒目圓瞪,似面敵欲戰。畫中之景是豫園點春堂的環境,三人顯然是當年占據此地反抗腐朽的滿清當局和洋人槍隊的小刀會英雄。他在題款中特地指出為點春堂而作,分明是回憶當年和想象所見的人物及景象,用畫筆表達一股勇氣,表達自己對國家“恨鐵不成鋼”的怒氣。
海派繪畫的畫法簡練概括,運筆飛快。海派畫家作畫或沒骨暈染,或勾花點葉,皆粗筆闊墨頃刻而成。海派畫家這種快速作畫的方法與畫家的效益追求有密切關系,這種畫法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創作出大量的繪畫作品,以滿足供不應求書畫市場。
海派繪畫在審美境界上具有強烈的世俗情調和濃厚的生活趣味。由于海派深受繪畫商品化的影響,他們的作品具有強烈的迎合市民欣賞的口味。趙之謙畫上的“大富貴”虛谷的“松鶴延年”、“紫綬金章”等皆是代表,吳昌碩畫面色墨濃郁的富貴牡丹都具有很大的商業化世俗化味道。海派在題材與繪畫內容上,都與傳統的文人畫有了截然的區別。古代文人畫家所追求的超越世俗的藝術精神和優游山水之間的林泉之志在這個“十里洋場”中已沒有存在的社會基礎,傳統蕭條淡薄的藝術境界和孤芳自賞的高逸品格早已和當時上海商品社會的審美情調大相徑庭。色彩燦爛裝飾味濃的海派繪畫更多表現出的是一種大富大貴的市民精神和欣欣向榮的商業氣象。
以開放發展的眼光看海派繪畫,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從民間繪畫以及西方繪畫中吸取營養,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使繪畫更加符合社會的審美需要,從而成為繪畫史上的又一高峰,對后世繪畫藝術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和啟發意義。
- 上一篇:幼兒園飲事員管理章程
- 下一篇:學校會計崗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