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作品創作時代性和創新性研究
時間:2022-05-06 09:34:27
導語:聲樂作品創作時代性和創新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聲樂是一種極富時代性與民族性的音樂,也是對時代生活的一種反映。演唱者通過聲樂對自我情感以及當代生活進行表達,觀眾通過聆聽感受聲樂中的精神文化內涵。聲樂的表達是人的情感與作品的高效統一,在創作與演繹中需要人的有效控制。因此優秀的聲樂作品不僅需要滿足時代性,更要有創新性,這樣才能為人民大眾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本文通過對當代聲樂作品創作的時代性和創新性進行研究,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當代聲樂作品;時代性;創新性;意義
當代聲樂藝術的發展是對傳統聲樂作品的繼承與創新,在滿足當代人們對藝術需求的基礎上,還在不斷創新。優秀的聲樂作品只有滿足時代性與創新性才是有靈魂的作品,才能對當代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等進行良好的反映。因此聲樂藝術在進行創作時不能脫離社會,一定要建立在時代性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樣才能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作品。
一、聲樂作品創作的時代性
(一)鮮明的時代性。1.建國初期。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藝術呈現出百家齊放的特性,在蓬勃的發展中對時代進行有效的反映。建國初期的作品通過對傳統聲樂作品的繼承,吸收國外的有利因素,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音樂形態。在這個時期最有特征的聲樂作品莫過于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該歌曲大氣滂沱,且充滿革命的氣息。在整首音樂中G大調進行合理的貫穿,而這也符合進行曲的特征。該作品的節奏也十分有力,前奏部分是由一個大三和弦1、3、5構成主旋律,對當時軍號吹響一起戰斗的氛圍進行很好的渲染。在末尾部分,具有短促有力的特征,觀眾聽到后能夠感受到中華兒女團結一致,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在該作品中,在對“中華兒女”處理時,采用重音記寫,而這也是整部作品最為出彩的地方。2.時期。1966年在我國爆發,無產階級大革命對我國的文化藝術造成致命性打擊[2]。當時“”對我國文藝界進行肆意的殘害,使得文藝成為政治斗爭的工具,也失去文藝該有的為人民大眾服務的特性。但就在這種環境中,依然有《打起手鼓唱起歌》這樣的優秀作品。當《打起手鼓唱起歌》響徹華夏大地時,極具時代特性的民族音樂家施光南出現在人們眼前。該歌曲是對“”的一種挑戰,也在當時顯得尤為耀眼。在整首歌曲中手鼓貫穿全曲,手鼓更是作為新疆特有樂器在該音樂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該歌曲熱情歡快的曲風,有效表達了人們的心情。但就是這樣優秀的歌曲徹底惹怒了“”,他們認為該歌曲有“資產階級”傾向?!洞蚱鹗止某鸶琛肥沁@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在作品中表達了人民大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并通過人情歡快的旋律對我國勞動人民的形象進行合理的表達[3]。該作品在當時是勞動人民的最強音,也是我國勞動人民的精神所在。(二)聲樂作品的時代性研究的意義。1.對藝術價值實現的意義。我國在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聲樂藝術在交流中出現不同的元素,同時也為實現我國音樂藝術的繁榮,并在不斷豐富中為世界音樂藝術的多元與繁榮做貢獻[1]。因此在進行聲樂作品創造時,要與社會發展相適應,并在發展中不斷推陳出新。這就要求聲樂藝術創造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社會閱歷,這樣才能在作品中更好的表現時代性,為時代與人民發聲。2.作品二度創作的意義。創造者在進行聲樂藝術的二次創作時,要在保證時代性的基礎上,靈活創新,再次激活作品的時代靈魂。聲樂作品的時代性在二次創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賦予傳統作品新的生命與價值。
二、聲樂作品的創新性
(一)聲樂作品的創新性特征。創新無論對一個民族還是國家都十分重要,可以說沒有創新的民族是沒有靈魂的。同樣在聲樂藝術創造中,沒有創新性的作品也是缺乏靈魂的。在一部聲樂作品中,作曲是根本,作曲的創新是激活作品生命力的重要內容。只有創新,才能實現藝術作品的生命。因此在作品創造中要對風格、內容、形式等進行創新,對作品進行創新性的表現。1.古為今用。在古代,詩詞與音樂是一起的,在古代也形成很多音樂藝術形式,而本文分析是借黃自的《卜算子》。在其中有桂月、幽人、孤鴻等,作品中的意境對作者的高風亮節不與世俗同行進行良好的表現,同時整個作品極具朦朧美,再加上五音節的利用,使得作品更具民族特色。給人營造出一種安靜舒適的氣氛。黃自的作品是對古代詩詞的一種有效利用與創新,通過創新使得聲樂的生命力得以展現,也給人一種朦朧美。作品在創作中進行大膽的創新,是對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也使作品的靈魂更加飽滿。2.中西結合。在我國音樂藝術界中西交融的典范是人們熟知的《梁?!?,該作品是利用小提琴對傳統作品的完美表現。作品在進行表達時,結構采用的是西洋奏鳴曲?!读鹤!吠ㄟ^鳴奏曲對梁祝的唯美愛情進行合理的演繹,在樂器選擇中大膽的選用西洋樂器,是對我國傳統樂器選擇的一大突破。也因為西洋樂器的選擇,也讓世界接受了《梁?!?,而《梁祝》也在國際上對我國民族文化進行良好的展現。3.聲樂與戲曲的結合聲樂與戲曲的結合代表作為《旗正飄飄》。在我國戲曲有著悠久的歷史,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4]。戲曲同時也是我國音樂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聲樂藝術與戲曲的結合,是對聲樂藝術的大膽創新。在作品的第一階段就應用大量的戲曲元素,在第二部分則是將音樂再次推向高潮。整部作品完全聽不出聲樂與戲曲的違和感,同時對我國男兒當自強的男子氣概進行有效的展示。(二)聲樂作品創新性研究的意義。1.對作品藝術價值實現的意義。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創新,聲樂藝術也是如此,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保證聲樂藝術的生命力與活力,也才能保證聲樂藝術得以發揚。在進行聲樂作品創造中不能只局限于傳統樂器,也要古為今用,結合西洋樂器與音樂形式,不斷創新聲樂藝術,進而提高聲樂作品的價值內涵。只有在不斷創新中,才能展現聲樂作品的內涵,并在世界舞臺上獨樹一幟,展現我國聲樂藝術的魅力。2.對作品二度創作的意義。聲樂作品只有在不斷創新中才能與當代社會發展相適應,也才能展現聲樂作品的生命力。二度創作是基于原作品基礎上進行的,是通過創作者對作品的理解,并增添新的內容與形式,賦予作品新的內涵。靈活的二度創作,是作品永葆青春的重要手段,也是激發作品生命力的重要方法。
三、聲樂作品時代性與創新性的關系
聲樂作品的時代性與創新性是作品創作的兩個重要內容,二者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也只有在作品創造中展現時代性與創新性,才能為人民大眾推出更加優質的作品[5]。在創新性中,時代性是其重要一面,也是創新性的重要表現方式之一。創新性的實現需要時代性作為基礎,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創作出更具時代性與創新性的作品。通過二者的完美結合,才能在聲樂創作中提升作品的價值內涵。聲樂作品的時代性使得作品具有時代性,而創新性則讓作品具有生命與靈魂。我國聲樂作品在創作中只要在時代性與創新性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提升聲樂作品在當代的價值,從而為人們奉獻更好的音樂藝術。
四、結語
在聲樂藝術創作中對時代性與創新性進行有效的理解,并通過理解認識到二者的重要性,能夠在人們創造聲樂作品時更好的展現作品的時代內涵與價值內涵。同時如果認識到二者的價值,也能更好的理解作品表達的內涵與意境。對當代聲樂作品創作的時代性和創新性研究,有助于實現聲樂藝術的繁榮,保證聲樂藝術不斷推陳出新永葆青春,同時也有助于我國聲樂藝術走向世界,被更多的人們所喜愛。
參考文獻:
[1]吳曉麗.聲樂作品———歌詞創作的時代性結晶[J].音樂創作,2017,(09):182-184.
[2]韓興.試析印青民族聲樂作品創作風格的多樣性[J].北方音樂,2017,(04):14.
[3]龔麗君.探析施光南聲樂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以《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立功喜報寄回家》為例[J].音樂時空,2016,(04):61-62.
[4]趙青.淺談新時代聲樂多元化的發展[J].黃河之聲,2018,(06):51.
[5]李妮娜.淺析聲樂作品的訓練價值———以亨德爾聲樂作品為例[J].音樂創作,2017,(04):182-183.
作者:鄭開元 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音樂學院
- 上一篇:音樂作曲創作藝術性研究
- 下一篇:民族民間音樂藝術傳承與保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