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抽象藝術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30 06:33:00

導語:我國抽象藝術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抽象藝術學研究論文

一、他自己把自己逼到一種絕境

我們十分欣喜地看到了一本圖文并茂的藝術理論專著《中國抽象藝術學》的出版。

《中國抽象藝術學》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抽象藝術理論學術專著。作者許德民,是一位跨領域的藝術家。作為抽象畫家,他從半具象、意象畫開始,在二十多年前走進抽象,堅持至今。作為詩人,許德民曾是復旦詩社第一任社長,他從寫哲理詩、抒情詩、城市詩、意象純詩到抽象詩,已經走過三十多年的歷程。匪夷所思的是,他的繪畫和詩歌竟然都在抽象境界中異途同歸——從情感型到非情感型到對情感的摒棄,從理性到非理性的探索與實踐,走過一條否定之否定的艱難崎嶇的藝術道路。

近十多年來,許德民除了繪畫、寫詩,還把更多的時間用于抽象藝術理論研究。我曾經和他聊過這事,按理說一個畫家的本分應該是畫好畫,少分些心。他說他的理想不是僅僅做一個好畫家或好詩人,而是要做一個有自己獨立學術思想的藝術家,做一個對歷史和社會有貢獻的學者型藝術家。一個沒有獨立學術思想的畫家是不能稱為藝術家的。同樣,藝術如果沒有學術的總結、歸納和引導,也影響藝術的深入發展,更不能轉化為社會成果讓更多的人接受和了解。

他說,中國的抽象藝術文化有五千年的歷史,但是我們在各種文本上都找不到它的蹤影。抽象文化、抽象審美、抽象思維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在中國卻沒有一個研究機構和單位,甚至沒有一個專職人員在研究它,這種巨大的文化反差也是他重拾理論的重要原因。他寧可花上幾年的時間不畫畫,或少畫畫,來做抽象藝術的學問?!拔沂窍刃姓撸姑泻吞摌s心都逼著我在這條路上一路走到黑?!卑耸甏睦硐胫髁x和英雄主義的社會理念,至今在他身上保存完好,他自己把自己逼到了一種絕境。

二、看了這本書,我們能得到什么?

如果是畫家或美術愛好者,你會全面了解抽象藝術的理論,知道抽象藝術應該具有完整而嚴密的審美和價值標準,它們是原創、審美、精致、中國文化元素、藝術家的素養和資歷。其中最重要莫過于原創。原創是一切藝術的靈魂,更是抽象藝術的靈魂。它的圖式、符號、材料、技法、題目、題材應是獨創性地運用。就像看到世界上第一幅架上抽象畫誕生于一次偶然性的顛覆:康定斯基以“構圖”、“即興”、“抒情”命名的作品,它的陌生化,和“這幅畫中無法辨認出構成我們日常生活的那種客觀真實?!保仔獱枴ど#┏删土丝刀ㄋ够橄笏囆g之父的地位。譬如,美國表現主義抽象藝術大師波杰克遜·波洛克,因其獨特的“滴灑法”創作了《1948五號作品》,并以1.4億美元的成交價格成為世界藝術的“標王”。

如果是一個不懂抽象藝術的讀者,看了這本書會知道抽象藝術是怎么回事了:他們不會再信口雌黃地說什么抽象畫看不懂,或太難懂;是“亂畫”,太簡單,小孩都會;早過時了,沒有標準等等。他會懂得什么叫抽象藝術,抽象藝術該如何審美和理解,并對它產生了一種敬畏。抽象藝術是人人可以進入的藝術,但是要畫好抽象畫,是十分艱難的。

如果是文化人士或者學者,這本書會告訴你中國五千年抽象文化的誕生、變化和發展。他會更深刻地理解抽象藝術的價值取向和對生命的意義?!跋笮挝淖殖霈F以前,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抽象符號和元素就出現在史前石器和用具上。從七千多年前中國仰韶文化時期開始,豐富多彩的彩陶紋飾就將中國人的審美帶入抽象美?!钡L期以來,中國抽象文化是“實證”大于言論,史料多,言論少,使得中國抽象文化一直以“潛在”的方式分散在工藝美術、書法、織錦、建筑、庭園設計等各個領域,沒有成為一個單獨的美術體系被人認識。因此在漫長的中國美術史上,抽象文化處在一個失語的狀態。我們雖為中國龐大的抽象文明而驕傲,卻又更為長期以來抽象文化沒有受到重視、得到珍惜而惋惜。

三、“抽象詩學”的學術含金量

書中有“抽象詩學”一章,這是許德民近年來研究抽象藝術的最新成果。作為詩人,他始終有著詩人情懷。當他把抽象藝術的研究推向一個高度之后,自然想到了詩歌。詩歌在美術的各個流派里:浪漫主義、超現實主義、荒誕主義、印象主義、意象主義、后現代主義等,都能夠找到對應的形式,甚至在很多學術流派里,是詩歌影響了繪畫。但是,當繪畫走到抽象繪畫階段,詩歌失語了。至今一百年,詩歌(文學)拿不出和抽象藝術對應的文學作品。許德民的抽象詩的出現,在理論上打破了這個僵局。他使得詩歌在創作和審美的理念上,有了和抽象藝術創作和審美相同的途徑和境界。抽象詩(抽象文學)的理論的出現,是許德民此書中學術含金量最高的一章。

四、許德民的若干“原創”

《中國抽象藝術學》糾正了中國抽象藝術是跟西方學、西方走的偏見。

抽象藝術被認為是西方的舶來品的原因之一是“抽象”是外來語,一百年前,西方人開創了“架上抽象畫”時代。作為20世紀最流行的抽象藝術,西方架上抽象繪畫也直接影響了中國當代抽象繪畫的集體萌發。但是,外來的激發和本土文化的傳承是不矛盾的。用外來的觀念審視和重新認識本民族的文化,并從中得到新的啟示,發現新的“大陸”,也是順理成章的。許德民在此書的“中國抽象藝術的民族化、本土化的研究”一章里,以圖文的形式雄辯地論述了中國抽象藝術源遠流長的歷史,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理應成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并以民族文化的形式與世界對話,顯示了一位中國抽象藝術家的雄心與抱負。許德民認為:抽象藝術是人類的審美藝術,審美是人的天賦,人的天賦怎么可能只屬于西方?中國人的抽象審美天賦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天賦極高,足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媲美!

從書中,我們還驚異地發現,作為抽象藝術家的許德民的許多“原創”——他在上海開設的“角度抽象畫廊”,是中國第一家抽象藝術的研究和文化推廣機構。舉辦講座、展覽,組織學術論壇,堅持至今已經十年,文化的意義遠大于市場的意義。他在書中第一次提出抽象藝術必須有審美和價值標準,并且建立以原創、唯美、精致、中國文化符號、中國人文精神和畫家的知名度等六大標準的價值體系。他創辦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唯一一本《中國抽象藝術》學術刊物,成為抽象藝術在中國發展和成長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