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奧尼爾的悲劇人物
時間:2022-05-09 06:01:00
導語:小議奧尼爾的悲劇人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了美國戲劇之父尤金奧尼爾的悲劇人物悲劇的產生原因和悲劇的精神內涵的異同,指出了奧尼爾的悲劇人物的三大種類,并對應了奧尼爾創作的三個時期。同時在分析精神內涵時與戲劇史上的一系列悲劇做了比較,指出其傳承和創新之處,并試圖簡略分析悲劇人物內涵變化的原因。尤其強調奧尼爾后期悲劇的現代性和獨一無二的歷史地位,指出了它對后代荒誕派戲劇和存在主義戲劇的影響。
關鍵詞奧尼爾悲劇人物精神內涵宿命
尤金奧尼爾是美國現代著名戲劇家,在美國眾多劇作家中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迄今只有他一人。他被認為是美國戲劇的奠基人。奧尼爾是一位對悲劇具有偏執的狂熱的劇作家,在他一生中創作了50余部劇作,除了《啊,荒野》是喜劇外,其它劇作幾乎全部是悲劇。他常把那句話掛在嘴邊“生活就是一出悲劇”,從這句口頭禪我們可以窺見他寫下了如此巨大數量的悲劇的原因?!八€說過‘只有悲劇才具有那種有意義的美,才能與生活深處的節奏相協調’,才能‘強烈地感受人的存在和發展的重大價值’”(1)
在這批悲劇作品中,奧尼爾為我們塑造了上百個鮮活的悲劇人物,他們彷徨、困惑、掙扎,乃至死亡,可以豪不夸張的說,奧尼爾的悲劇人物(尤其是悲劇主人公)是奧尼爾悲劇的骨架,奧尼爾悲劇的精神內涵在他的悲劇人物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許多評論家都引用這句話來評價和分析奧尼爾的悲劇及其悲劇人物?!氨惊劷鹗谟杷?,以表彰他的富有生命力的、誠摯的、感情強烈的、烙有原始悲劇概念印記的戲劇作品?!保?)這是瑞典學院在1936年頒給他諾貝爾獎時的授獎詞。
誠然這句話點出了奧尼爾悲劇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即烙有原始的印記,奧尼爾戲劇中的很多悲劇主人公稟承了古希臘悲劇英雄的衣缽。奧尼爾的妙筆生花將普羅米修斯、俄底普斯的悲劇精神在現代戲劇中復活了。然而對奧尼爾悲劇人物的理解如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無疑是片面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發時,奧尼爾的悲劇創作全盛時期還沒有到來,這句經典的評語無法涵蓋紛繁蕪雜的上百個奧尼爾的悲劇人物形象。
細細分析奧尼爾眾多的悲劇人物形象,我們可以把他們大致分為三類,這三類人物也大致對應了奧尼爾創作的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的悲劇人物
從1912年奧尼爾開始嘗試寫戲劇到二十年代初,是奧尼爾戲劇創作的早期,也基本上是奧尼爾的青年時代。在這個階段,具有著詩人般氣質的奧尼爾比較忠實的塑造了一批古希臘式的悲劇人物形象。這其中的悲劇人物又往往帶有作者自己的烙印,顯示出青年劇作家對社會與外來環境強烈的不滿和批判。這一組悲劇人物的悲劇性根源在于內在性格和外界環境的極端沖突與對立。悲劇主人公往往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天分,雖然他們身上也有一些缺陷,但這些缺陷并不足以導致他們的悲劇。真正的悲劇性來源于人物以外的力量,特別是宿命,奧尼爾是一個篤信宿命者。
《天邊外》里的羅伯特是奧尼爾早期悲劇人物中的代表人物。他是個大學生,酷愛詩歌,耽于美好的幻想,身上富有詩人氣質,他尤其渴望進入天邊外美好的生活?!皬乃砩嫌心贻p奧尼爾的影子,不僅體型外表,連一些經歷,包括只上過一年大學,長年多病,富有詩人氣質等都跟作者相似。”(3)
奧尼爾塑造了羅伯特這個理想主義的詩人形象,卻把他置于卑瑣的生活環境中,無休無止的農莊勞動讓本不善務農的羅伯特筋疲力盡,一籌莫展,而原本使他放棄出海尋找理想世界的愛人露絲也不再愛他,反而用言語不斷折磨他本已脆弱的神經。然而面對生活中種種的艱難困苦,羅伯特沒有退縮沒有逃避,他堅信天邊外有一片樂土,有一個理想世界存在。雖然生活不斷的折磨他,繁瑣而卑下的農活一次次摧毀他的詩人的神經,但羅伯特以死亡對他們進行最強烈的抗議和離棄。全劇的高潮部分就是羅伯特死亡的那一場。在舞臺提示中奧尼爾就把天邊外的象征意義點了出來?!皷|方的天空已有亮光,一條細細的、顫動的紅線正沿著暗色小山的邊緣慢慢鋪開”(4),這是理想世界的象征。羅伯特就坐在山上望著天邊外的亮光,說出了死前的一段臺詞。
“你不要為我難過了。你沒有看見,我最后得到幸福了——自由了——自由了!——從農莊里解放出來——自由地去漫游……自由的開始——我的航行的起點,我得到了旅行的權利——解放的權利——到天邊外去!”(5)
在這里羅伯特對于和理想主義格格不入的環境并沒有妥協而是抗爭,并沒有委曲求全而是傲然挺立。他以死亡為對抗外來環境的最極端的手段,興奮的宣布死亡是一個起點,駛向理想國度的起點。
在這個人物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高貴善良的品德和詩人的才華,是外在猥瑣的環境和他內在的理想主義的性格產生了沖突,產生了悲劇的根源。奧尼爾認為這種沖突是宿命,是對不尊天意者羅伯特的懲罰。但正像俄底普斯一樣,羅伯特沒有被宿命嚇倒,勇敢的與宿命抗爭,肉體上的死亡并不能征服羅伯特的精神,悲劇主人公在毀滅時表現出來的是信心、勇氣、頑強的品質。
“這樣一些質樸莊嚴的英雄形象,他們反抗命運的頑強態度,他們為正義和幸福而斗爭的意態,以及那種義無返顧的犧牲精神,都是很感人的?!保?)這是對俄底普斯的評價,如果我們把他放在羅伯特身上無疑是非常貼切的。因此可以說以《天邊外》中羅伯特為代表的早期悲劇人物和古希臘悲劇英雄的悲劇內涵是基本一致的。
我們還可以舉出許許多多的例子,《安娜.克里斯蒂》中的安娜也是堅定的理想主義者形象。和羅伯特向往“天邊外”一樣,安娜的理想的象征是海,“她認為海是他心目中自由的天地,能使他洗刷掉過去的恥辱,凈化掉自己的罪孽”。(7)海在他心目中是樂土,是理想王國。雖然面對重重阻撓,包括父親的堅決的反對和自己以前淪落為妓女的歷史被情人知曉,這些外在的力量都以宿命的名義出場,妄圖阻撓安娜奔向海的懷抱,然而她“不顧父親的再三阻撓,一心要嫁給麥特(一個水手),更是她決心一生投靠大海的標志?!保?)安娜在面對宿命的挑戰時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風范,可以讓我們隱約感受到古希臘女英雄安提戈涅的氣息,這又是一個屬于古希臘傳統悲劇人物的精神譜系中的一員。
這樣的悲劇人物還包括奧尼爾早期獨幕劇中的一系列人物形象,《早點前》的丈夫,《網》中的蒂姆和露絲,《東航卡迪夫》中的揚克等等,他們都與擺脫不了的宿命爭斗著,對抗著,試圖找到一個理想的王國去過平靜的生活,希望避開外來環境的控制,而在這里與這些主人公的內心渴望對抗的外來勢力的象征又恰恰還是海,所以奧尼爾的劇作中海的意象是多義的,有時象征自由、光明,有時又象征神秘、危險。
在奧尼爾早期劇作中我們清楚的看到古希臘悲劇對奧尼爾的影響?!氨瘎∮⑿叟c不公正的命運展開堅決的斗爭,雖然失敗,卻令人感到崇高悲壯,因激起人的恐懼和憐憫而起凈化作用。”(9)但與古典悲劇不同,奧尼爾戲劇的悲劇主人公是普通人,身份往往是水手,妓女,但他在這些人身上賦注了英雄的情操但不像古希臘那樣再給他們一個貴族頭銜,他的劇作證明“普通人在最高意義和國王一樣也適合悲劇的主題?!保?0)
奧尼爾這些早期作品雖然有上述成就,徹底擊跨了某些人對現代社會能否產生悲劇的疑慮,然而他的悲劇人物畢竟還是沒有離開傳統的希臘悲劇人物,他們的精神內涵還處于幼稚的模仿階段,還只是對經典略作變動的重復,奧尼爾這個時期的悲劇人物并沒有表現出他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個性。究其原因,畢竟那只是奧尼爾的青年時期,劇作手法的不成熟,生活閱歷不夠豐富,以及青年人的激情與社會的碰撞都是造成他一頭扎進古希臘悲劇懷抱的原因。
奧尼爾自己的一段話最能體現他自己青年時代對這種古希臘式悲劇人物的鐘愛?!翱梢猿霈F的理想,不配叫理想。理想愈高,愈不可能實現,當人在追求不可及的東西時注定要失敗。但是,他的成功是在斗爭中,在追求中。”(11)這段話作為評論俄底普斯和哈姆雷特的評語也是很恰當的。
綜上所述,奧尼爾早期劇作的主人公與古希臘戲劇中的悲劇英雄在精神上是同構的。
二中期的悲劇人物
從20年代初的《瓊斯皇》到1934年完成的《無窮的歲月》,這是奧尼爾創作的中期,也大致是奧尼爾的中年時代。在這個階段奧尼爾塑造的悲劇主人公開始突破原先的模式,不再是對希臘式悲劇英雄的模仿而更呈現出一種現代悲劇人物的內涵。這種悲劇人物的悲劇內涵體現在“異化”這二個字上。在這個層次上的悲劇人物,他們的悲劇根源再也不能從外在環境上去尋找,而要深究他們的內心世界,而一旦你將他們的內心世界挖出來,上面無疑都有二個字,即“異化”。異化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因為財產占有欲而異化的,有因為情欲而異化的,有因為權力而異化的,但他們共同的本質是人因為某些東西無限制的膨脹而最終被其俘虜,放棄了人之為人的理性精神。
在這些作品中,《毛猿》是最杰出的代表作,而《毛猿》中的悲劇主人公揚克是典型的被異化的悲劇人物?,F代社會發達的經濟豐富的物質生活徹底異化了揚克,他沉溺于現代機器巨大的生產力,他對物質產生了不可名狀的崇拜,戲的第一場描寫揚克的火夫艙就是一排排的鋪位和支承它們的立柱交叉,像一只籠子的鋼鐵結構。顯然作者的意思是揚克完全被物質的牢籠所禁錮住了,這種禁錮不單單是物理意義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皳P克在劇中不止一次高呼‘我就是鋼鐵’而鋼鐵鑄造的籠子卻不僅僅囚禁了他的肉體,使他喪失了人性,成為‘沒有腦子的毛猿’,而且還囚禁了他的智力和思想?!保?2)他天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支配物質世界,“我是結尾!我是開頭!我開動了什么東西,世界就轉動了?!保?3)但是天真的幻想被董事長千金的一句話“骯臟的畜生”完全擊垮,他開始上下求索??墒且粋€被異化為物質機器的人又能找到什么精神寄托呢?最后他只好認為自己應該與大猩猩為伍?!八绨輽C器,和機械打成一片,機械的力量體現在他身上,使他產生幻覺。”(14)這就是機械對人的異化,最終他對機械的信心破滅了,他的生存也沒了意義,一個悲劇式的人物也展示了出來。
這種悲劇是內省的,是人格的扭曲,是人類自作孽。這類悲劇人物再也沒有古希臘英雄式的稟賦,他們的身上看不到崇高的品質,也不能起到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凈化心靈的作用,但是在某些層面上,他們與古希臘英雄人物還有繼承關系,比如悲劇人物強烈的反抗斗爭的欲望,揚克在機械信仰崩潰后與周圍扭曲的環境發生了一場劇烈的沖突,奧尼爾以表現主義的手法演來十分的震撼人心。再比如強烈的宿命感,奧尼爾的悲劇中無不體現著濃重的宿命感,雖然高貴的英雄式的悲劇和被異化的現代人的悲劇的內涵不盡相同,然而造成悲劇的原因奧尼爾還是把他歸納為宿命。所以這一個時期悲劇人物與前期絕非風馬牛不相及,還是有血脈聯系的。
在其他作品中異化的悲劇根源一再被寫到,《瓊斯皇》里的瓊斯是權力欲的奴隸,他受到別人權力的壓迫就轉而以權力壓迫別人,對權力的極端狂熱使他最終迷失在原始森林中不能自拔。奧尼爾寫的原始森林此時已是禁錮瓊斯心靈的權利桎梏。權力讓他異化為一個獨裁者。
《榆樹下的欲望》里女主人公愛碧的悲劇是人被情欲異化的悲劇,《上帝的女兒都有翅膀》里的埃拉是被民族偏執和宗教狂熱異化的悲劇,《奇異的插曲》是金錢和情欲對人的雙重異化的悲劇。在奧尼爾創作的中期異化的悲劇主題是比比皆是。
為什么奧尼爾中期的悲劇人物大都體現了異化主題和早期大不相同呢,原因就在于隨著奧尼爾年齡的增長生活閱歷的加深,戲劇手法的成熟,他的劇作逐漸顯露出自己獨特的創作個性,不再與古希臘悲劇平行,轉而描寫現實生活中實存的現代人的悲劇,這是生活的磨礪造就了奧尼爾悲劇人物風格的大變。
有趣的是很多劇作家都經歷過這種轉變,最典型的是莎士比亞。他的哈姆雷特寫一個人文主義英雄的悲劇,其精神遠承古希臘悲劇人物的神韻。然而在以后的幾部悲劇中,悲劇主人公不再是哈姆雷特式的高貴的人文主義王子,而是被權力異化的麥克白和李爾王。權力欲使麥克白喪心病狂,權力感使李爾王剛愎自用,這種在戲劇歷史上驚人的相似還應該歸納為劇作家對生活的理解、觀察的深入。
需要指出的是,這一階段奧尼爾大量的使用表現主義、象征主義手法,這和悲劇人物內涵的轉變有著重要的聯系。早期希臘英雄式的悲劇人物,人物性格比較單純、明朗,重點是人與環境的沖突,因此戲劇表現上多以情節劇出現。到了中期,悲劇人物的悲劇性源于異化,使得這些悲劇人物往往具有人格分裂的雙重個性。比如瓊斯的懺悔與欲望,埃拉愛情與遠怨憤,毛猿的人性與機械性,這些都完美的出現在一個悲劇人物身上,于是奧尼爾運用的表現主義手法就和悲劇人物的精神內涵相得益彰。大量的獨白,音效,夢幻的運用增強了分裂人格的表現,這是造成奧尼爾中期戲劇的感染力比前期大大提高的原因之一,這是形式與內容,主客觀統一的必然成果。
綜上所述,奧尼爾中期戲劇悲劇人物的精神內涵和早期相比有了極大的轉變,這些人物的悲劇性大大貼進了現代,貼進了現實。在這個階段奧尼爾的創作日益顯露出與以往各種戲劇都不相同的卓然不群的氣質,雖然仍然是對前人有所借鑒,但不再如前期那樣模仿的痕跡比較重,創造的比重大大超越模仿的比重。然而奧尼爾真正成熟是在后期,那才是奧尼爾創作的全盛時期,才是他創作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奧尼爾式的作品的時期,才是他塑造出真正完全屬于個人的悲劇人物的時期。
三晚期的悲劇人物
1934年1月奧尼爾創作中期最后一部作品《無窮的歲月》上演至1946年為止,作品不斷,產量巨大的奧尼爾忽然沉默了二十年,許多評論家認為奧尼爾創作進入了衰退期。然而歷史證明,這只是奧尼爾的一次蟄伏,是積聚力量的過程,在1946年他拿出了《送冰的人來了》一劇,在1956年他的悲劇的最高成就《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問世,這二部作品讓批評他的人啞口無言,人們才發現奧尼爾前面二個階段三獲普利策獎,榮獲諾貝爾獎的作品只是這二個作品的鋪墊。
從1939年到1943年是奧尼爾個人生命歷程最艱難的歲月,但他卻取得了創作的最高成就?!懊绹鴳騽∨u家諾曼.柏林教授認為,奧尼爾這一階段創作的是他‘最現代的作品’”(15)在這里這位評論家用了“最現代”的評語,非常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奧尼爾在這二部悲劇中刻畫了人數眾多的悲劇人物,這些人物的悲劇精神內涵是新鮮的,橫空出世的,是在以前戲劇中從來沒出現過的感性人物形象。我把這些人物又區分成二類,即知覺者和不知覺者。
所謂知覺者,就是明知生活是一出宿命的悲劇,等待人的只有徹底的死亡,于是這群悲劇人物采取了極端的方式來對抗這種悲劇,那就是折磨別人,互相折磨,讓不知覺一個個都成為眼睜睜看著悲劇發生而無能為力的知覺者。和以前的悲劇不同的是奧尼爾的后期悲劇人物失去了強烈動作的能力,他們無力對抗命運的乖張,只好沉溺于幻想或是以折磨他人為樂。
就像《進》一劇,“沒有強烈的動作,沒有曲折的情節,沒有緊張的沖突,一切都平淡無奇,然而就在這極其平凡、毫無驚心動魄事件發生的日常生活中,悲劇產生了?!保?6)在這出劇中四個人物詹姆斯,瑪麗、小詹姆斯、埃德蒙一家四口都是典型的知覺者。一個失敗的演員,一個酗酒的酒鬼,一個頹廢無所事事者和一個吸毒母親,他們四個人身上都有無法克制的缺陷。他們每一個人對對方都是既愛且恨,愛的深也恨得深,每個人譴責他人折磨他人后又馬上陷入悔恨,在一個幾乎封閉的環境中四個人倍嘗煎熬。
這個劇是奧尼爾“對他那個‘支離破碎,沒有信仰’失去了自己的靈魂的時代精神的曲折反映?!保?7),劇中人物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上演的一出互相折磨的悲劇。這個戲不禁讓人聯想起薩特的著名的存在主義戲劇名作《禁閉》。在這出戲中人與人的關系被旗幟鮮明的定義為“他人即是地獄”?!八_特的話表達了他對人與人之間在本質上是否能夠真正溝通,這個問題的悲劇態度。”(18)如果拿這句話來評價《進》劇人物之間的人物關系是十分貼切的,他們的悲劇精神內涵正是互相折磨,互為悲劇根源,奧尼爾對人與人關系的看法在此劇中與薩特極為相近。因此《進》劇的人物可以看作啟存在主義先聲的人物形象。當然《進》劇雖然已經顯現出一定的存在主義人物悲劇內涵,但它畢竟是一部現實主義力作,它不像存在主義戲劇那么多的說教,那么多的刻意安排,他更像生活的本身,它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無法比擬的。
在另一部作品《送冰的人來了》一劇中,除了?;蝗耸侵X者外,其余的都是典型的不知覺者。不知覺者便是意識不到自己的宿命悲劇,還抱有最后一絲幻想的精神沉睡者。奧尼爾說“世界上總會有一個夢存在,一個最后的夢,不等管你跌進多深的深淵,即使跌到深淵之底?!保?8)這些不知覺者就是抓住這個最后存在的夢麻痹自己的人。在這出戲里人各有幻想,哈普想重返政界,埃德.莫西想回馬戲團,杰米.托莫羅想回新聞界,喬迪特想當賭場老板,雨果.卡爾馬想重新領導革命,這些人命懸一線的夢想被一個叫?;闹X者一一打破,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每一個人的悲劇都平行的展示出來,表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多個悲劇人物的交響式的作品,他們每個人身上的悲劇內涵都有共性與個性,共性又顯然大于個性。這些不知覺者再向上走一步就是貝克特《等待戈多》里的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他們悲劇精神內涵有著驚人的一致,《送》劇中人等待的白日夢就幾乎是那個戈多,只是戈多是各種各樣白日夢的抽象組合體。
奧尼爾在此劇中幾乎是一只手秉承過去,一只手推向未來,《送》劇呈現出明顯的現實主義向荒誕戲劇過渡的狀態,差不多處于中間。人物的悲劇內涵則和荒誕派戲劇幾乎完全一致。這種悲劇人物精神內涵就是“人與自己的宗教的,形而上學的,先驗的根基隔絕,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為顯得無意義、荒誕、無用。”(19)
悲劇精神實質上的契合不能說明《送》劇可以列入荒誕派戲劇,有人指出,原因是“它尚不具備荒誕派戲劇……特征:實驗極端化?!保?0)這個觀點我不能茍同。《送》劇和荒誕派戲劇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荒誕派戲劇的高度抽象性,這是《送》劇不具備的又是荒誕派戲劇最重要的特征。像荒誕派戲劇那樣一個人代表人類,一個舞臺代表世界的象征手法在《送》劇中完全不存在,《送》劇中的人物是極端個人個性化的,這是奧尼爾的偉大之處,他于極端個性化的人物中寫出其共同的悲劇內涵:世界存在的終極荒誕意味。
綜上所述,在代表奧尼爾最高成就的二部悲劇作品中,奧尼爾徹底擺脫了仿作的痕跡,寫出了獨一無二的悲劇樣式,那是一種情節弱化的,以人物日常生活為基礎的悲劇樣式,而其中的悲劇人物更是開未來出現的戲劇流派人物之先,可以看出他對后人深刻的影響。
奧尼爾后期悲劇為什么達到如此高的成就,用他妻子卡洛塔的話說“他向我解釋他不能不寫這部關于他青年時代和他家庭的戲。這些往事就像幽靈一樣糾纏著他,逼著他非寫不可。就像在他心靈深處跟他作崇,不傾吐出來他便永遠不能安寧?!保?1)從這段話中我深深了解到奧尼爾是真正的現實主義巨匠,在他這里現實主義只是一種創作態度,完全忠實于生活的態度,而不是一種固定的戲劇模式。這就是奧尼爾創作的全部秘密。
從奧尼爾三個時期塑造的上百個栩栩如生的悲劇人物來看,他們無非是三種人:早期寫偉人的悲劇宿命,中期寫凡人的悲劇宿命,晚期寫非人的悲劇宿命。盡管造成他們悲劇的原因千姿百態,然后奧尼爾卻用二個字來總領概要——宿命。
(1)(9)(10)(11)(18)(20):《尤金奧尼爾戲劇研究論文集》廖可兌主編河南文藝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2)(4){5}(17)(21):《天邊外》尤金奧尼爾漓江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3)(7)(8):《美國戲劇史》郭繼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
(6):《西歐戲劇史》廖可兌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三版
(15)(16)(19):《當代美國戲劇》汪義群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
(12)(13)(14):《尤金奧尼爾戲劇研究論文集》廖可兌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參考書目
《尤金奧尼爾戲劇研究論文集》廖可兌主編河南文藝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尤金奧尼爾戲劇研究論文集》廖可兌主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美國戲劇史》郭繼德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
《西歐戲劇史》廖可兌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三版
《當代美國戲劇》汪義群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
《天邊外》尤金奧尼爾漓江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奧尼爾集》尤金奧尼爾三聯書店1995年5月第一版
《奧尼爾創作論》汪義群
- 上一篇:透析居住建筑底部的架空層設計
- 下一篇:十一五經濟增長的矛盾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