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的環境下及美學涵養研究

時間:2022-05-10 10:34:00

導語:文藝復興的環境下及美學涵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藝復興的環境下及美學涵養研究

摘要:中華文藝復蘊藏著深刻的美學內涵主要表現在體現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讓中華兒女崇尚崇高;與崇高緊緊相連的新中華理性美的光芒照耀;非同一般的重視藝術、藝術美;包括有“復美”、“興美”、“創美”環節的“創造新美”。我們應深入開掘這些美學內涵,使它們在中華文藝復興,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發揮積極作用。如果說地理大發現是人類向未知的物質世界進軍的話,那么文藝復興則是人類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進軍,是在精神世界中進行的探索。這個探索在文學、藝術、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學領域內創造了豐碩的成果。

關鍵詞:文藝復興;美學內涵;藝術

TheWorldBackgroundOftheChineseRenaissanceandAestheticIntension

Abstract:ThereentailsprofoundaestheticconnotationintherejuvenationofChineseliteratureandarts.Theembodimentofloftyspirit.ItsloftybeautyexertsanedifyinginfluenceontheChineseyouth.Thebrightnessofsensewhichiscloselyrelatedwithloftiness.Artisticbeautywithspecialattentiontoart.Thebeautyofcreation,includingtherecovery.rejuvenationandrecreationofbeauty.Soitissignificanttoexploretheseaestheticcontentstomakethemplayactiverolesin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TheRenaissancewasthehumanitycarriesonintheunknowninnerworldsearches,thisexplorationtocreatethesubstantialachievementinthearticle,art,politicsdomain.

Keywords:Renaissance;Aestheticintension;Arts

中華文藝復興的涵義是以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為價值取向的,以中華科技文化藝術的普遍持久高漲為突出表現和主要特征的,體現新中華理性主義并且旨在創造新的中華先進文化的思想文化運動、時期和潮流[1]。中華文藝復興的產生受到了歐洲文藝復興的巨大影響。

一、中華文藝復興的背景

“文藝復興”一詞,原意系指“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是,當時西歐各國新興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運動包括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其中主要的是:“人文主義”的興起;對經院哲學和僧侶主義的否定;藝術風格的更新;方言文學的產生;空想社會主義的出現;近代自然科學的開始發展;印刷術的應用和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等等。這一系列的重大事件,與其說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說是近代文化的開端;與其說是“復興”,不如說是“創新”?!拔乃噺团d”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標志著一個偉大的轉折。它是新文化,是當時社會的新政治、新經濟的反映,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思想和文化領域里的反封建斗爭。

(一)人的發現

與中世紀對比,文藝復興在意識形態領域內帶來了一系列巨大的變化。最突出的變化是關于人價值觀念的轉變。在中世紀,理想的人應該是自卑、消極、無所作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義不足稱道。文藝復興發現了人和人的偉大,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創造力,提出人要獲得解放,個性應該自由。重視人的價值,要求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及創造性潛力,反對消極的無所作為的人生態度,提倡積極冒險精神。重視現世生活,藐視關于來世或天堂的虛無飄渺的神話,因而追求物質幸福及肉欲上的滿足,反對宗教禁欲主義。在文學藝術上要求表達人的感情,反對虛偽和矯揉造作。如: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談》。重視科學實驗,反對先驗論;強調運用人的理智,反對盲從;要求發展個性,反對禁錮人性;在道德觀念上要求放縱,反對自我克制;提倡“公民道德”,認為事業成功及發家致富就是道德行為。提倡樂觀主義的人生態度。這種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對一切事物都要研究個究竟,決不滿足于一知半解的精神,為創造現世的幸福而奮斗的樂觀進取精神,把人們從中世紀基督教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資產階級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創造近代資本主義世界的。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現,就是這種人文主義精神的外在表現。

(二)文藝復興打破了宗教神秘主義和經院哲學

1.文藝復興打破了宗教神秘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

有力地推動和影響了宗教改革運動,并為這個運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文藝復興提倡重視現世生活,反對權威,在當代人中間喚起了對天主教會及神學的懷疑和反感。如:比克的坎特伯雷贈予的辯偽,導致宗教改革運動爆發。從路德的思想也可見一斑,”他個人從獨身到結婚,都表明他重視人的價值,重視世俗的享樂。這說明他接受了文藝復興的強烈影響。文藝復興中的人文主義者通過文學、藝術等形式諷刺、揭露天主教會的腐敗和丑惡。如:伊拉斯謨《朱利葉斯被拒絕》、《愚頌》揭露教會的丑惡,為路德攻擊天主教提供了大量有力的炮彈。以上事例都充分說明文藝復興對宗教改革的助力。從此,世界從不可知、不可為、不可能變為可知、可為和可能。

2.文藝復興打破了經院哲學統一的局面

為以后的思想進步掃清了道路,使各種世俗哲學興起。其中有英國的經驗論唯物主義。它也推動了政治學說的發展,馬基雅維利以后,有格勞秀斯、斯賓諾莎、霍布斯、米爾頓和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發展起“自然權利”、“社會契約”、“人民革命權”以及“三權分立”等理論。所有這些為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三)文藝復興否定了封建特權和君權神授

1.否定了封建特權

在中世紀,封建特權是天經地義,門第觀念根深蒂固。文藝復興則使這些東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喪失了過去的重量。人的高貴被賦予新的內涵。在當時意大利的社會生活中,才干、手段和金錢代替了出身門第,成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會頂端的階梯。米蘭大公斯福查原不過是個農民;佛羅倫薩的統治者美第奇則出身商人。封建貴族被剝奪了特權,如果個人無能無為,在社會上也不再是最受尊敬的人,貴族作為一個階層也不是社會上最受尊敬的階層。

2.否定了君權神授

在中世紀,國家和君主被說成是上帝所賜,為的是拯求墮落的人類。君主是上帝的代表,對君主的服從是一種宗教義務。但人文主義者卻把國家看作世俗幸福的工具,它的基本任務是維護社會安全與和平。他們相信,君主如果成為暴君,必為人民所推翻,這是歷史規律。他們反對專制,提出自由和平等的口號。自由的概念不同于古代,具有了鮮明的政治內容。布魯尼把每個市民有同等機會參加政府管理和批評自由稱為真正的自由,平等也不再是早期基督教那種在上帝面前的平等,而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布魯尼明確地提出全體市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

(四)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文藝復興恢復了理性、尊嚴和思索的價值。雖然文藝復興在哲學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毀了僵化死板的經院哲學體系,提倡科學方法和科學實驗,提出“知識就是力量”,開創了探索人和現實世界的新風氣。人們堅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頭腦,相信實驗和經驗才是可靠的知識來源。這種求是態度、這種思維方式、這種科學方法為17、18及19世紀的自然科學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以上足以表明文藝復興確實在思想界帶來了一次大解放。它稱得上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內與中世紀的一場大決裂。如果說文藝復興已經建立起完整的資產階級思想體系未免夸大其辭,但是,文藝復興已為這種思想體系奠定了基礎,開辟了一個科學文化的新時代是不容否認的。它首先打破了中世紀神學和其他外界權威對思想的牢牢束縛。它不但拋棄了神的眼光而改用人的眼光,而且用自己的眼光來觀察人、社會和自然。達?芬奇說:“誰要靠引證權威來辯論,他就是沒有運用理智?!盵2](P47)運用自己的理智,運用自己的頭腦,運用自己的判斷力,而不是人云亦云,不加思考,把所謂神定論視為超越一切的絕對權威。這就是文藝復興樹立的思想原則。這樣,文藝復興就為以后的思想進步掃清了道路。從此,自然科學大踏步前進。從哥白尼到牛頓,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縮小?!岸Y拜堂日趨沒落,實驗室欣欣向榮。”[3](P32)人類開始向自然挑戰,向神學挑戰,向人類本身挑戰。

二、中華文藝復興的傳統美學內涵

在中國近代史上,正面臨著經濟衰敗,政治動蕩。一部分先進的中國人積極探詢中國的出路。梁啟超首先提出了在中國進行文藝的復興,后來胡適等人又把五四新文化運動稱為文藝復興。中華文藝復興是在歐洲文藝復興的成功經驗下啟迪出來的,它是以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為價值取向的體現新中華理性主義并且旨在創造創造新的中華先進文化的思想文化運動,中華文藝復興還蘊涵著深刻的美學內涵。

(一)中華文藝復興的崇高美學內涵

中華文藝復興深藏著的第一種美學內涵就是體現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要求中華民族兒女崇尚崇高。為什么這樣說呢?崇高是不同于優美的一種美的形態。這種美的形態“其文如霆,如電,如長風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決大川,如奔騏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鐵;其于人也,如馮高視遠,如君而朝萬眾,如鼓萬勇士而戰之”,[4](P47)能夠給人以特殊的陽剛性質的美感。在社會生活中,社會先進力量的勝利,往往要經過艱難曲折的斗爭,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而決不會輕而易舉、一蹴而就。正是在這種斗爭中,先進社會力量的崇高精神崇高美顯示出來了。人類歷史上的奴隸、農民起義、資產階級革命以及民族解放斗爭,都是先進社會力量起來反抗舊制度、反抗黑暗勢力的艱巨的斗爭,都付出了一定的英勇的犧牲,從而寫下了歷史上悲壯、崇高、偉大的篇章。無產階級革命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是人類歷史上最艱巨最偉大的歷史進程。人民群眾及其先進代表人物在這一進程中,更是體現了崇高的理想,顯示出了崇高的光彩。中華文藝復興是以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為價值取向的,“讓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我們的中華民族不斷壯大不斷發展”[1]的思想文化運動,當然就會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愛國主義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體現崇高精神,放出崇高美的光彩。

在時下的中國,體現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讓中華兒女崇高這一美學內容的開掘,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因為“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一種‘恥言理想、蔑視道德、拒斥傳統、躲避崇高、不要規則、怎么都行’的社會思潮(包括社會心理、大眾文化和學術思潮)正在引起人們深深的困惑與憂慮”,[5](P15)以文學創作為例,躲避崇高、拒斥崇高的“痞子”小說就引起了人們的困惑和憂慮:“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只不過是游戲人生的《頑主》,我們都希望《千萬別把我當人》,我們大家全都《玩的就是心跳》,并且全都《過一把癮就死》,‘人’就不是從‘神’回歸為‘人’,而是把人變成了‘蟲’?!x’的生存不是‘人’的生活,人不能忍受‘蟲’一樣的生存”。[5](P23)顯然,在這么一種躲避崇高、拒斥崇高的社會背景下,在人們的困惑和憂慮的情緒中,開掘“中華文藝復興”所蘊含的美學內容體現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要求中華民族兒女崇尚崇高,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你要躲避崇高、拒斥崇高嗎?我們就是要對著干,開掘中華文藝復興所蘊藏的崇高美學內容,重建崇高,崇尚崇高,讓追求崇高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風尚。

(二)中華文藝復興的理性美學內涵

中華文藝復興深藏著的第二種美學內涵就是與崇高緊緊相連的新中華理性美的光芒照耀。這種美學內容是在歐洲文藝復興成功經驗的啟迪下發現并開掘出來的。

歐洲文藝復興開始前后的情況是,面對千年中世紀黑暗時代的宗教教義、經院哲學教條以及教會、宗教裁判所的嚴酷,有識之士們從古希臘、羅馬文化那里,汲取有關“人的理性”的營養,形成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發展需要的反對宗教教義、經院哲學教條,提倡學術研究,主張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的“人文主義理性”思想、理論。爾后,他們又大力宣傳“人文主義理性”思想、理論,使許多人認同、接受人文主義理性思想、理論而成為了人文主義者。人文主義者出現后,就以“人文主義理性”思想、理論作指導,掀起了從神性走向人性,從信仰走向理性的歐洲文藝復興熱潮。熱潮掀起后,盡管“人文主義者從古代不同的思想家那里吸取自己所需的思想,他們的意見常常是分歧的”,[6](P33)但是共同的人文主義理性“把不同的認識貫穿起來,使之得以成為一個思想體系”。[6](P33)在這個思想體系的制約下,人文主義理性美的光芒照耀了歐洲文藝復興的整個歷史過程,使處在這個過程中的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與實驗代替了經院派的繁瑣思辨;感性認識得到了空前的重視,歸納邏輯打破了演繹邏輯的壟斷;因果律代替了目的論;理性代替了對權威的盲目崇拜,精神解放,人的地位提高了?!盵6](P36)開掘深藏在“中華文藝復興”里的新中華理性美具有明顯而深刻的現實意義,因為正如有些學者所指出的“今天,中國大陸人民缺失的是精神和信仰,是對理性的高度重視,封建迷信現象回潮、感情欲望粗俗化、理想追求虛無化、行為方式非理智化等等就是表現”。[7]推動集中體現新中華理性主義,讓新中華理性美的光芒照遍中國大地的中華文藝復興,“就是力圖以潛移默化方式向中華兒女,特別是青少年‘灌輸’包含民主精神、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和開放精神的新中華理性,就是對各種理性缺位、缺失的彌補、反撥”。[7]

(三)中華文藝復興對藝術美的高度重視

對藝術這種人類掌握世界方式,這種美的高度重視是中華文藝復興的又一種美學的內涵。這種美學內涵也是在歐洲文藝復興成功經驗的啟迪下開掘出來的。

歐洲文藝復興普遍的表現是對科學、文化和藝術的高度重視,使得科學、文化和藝術高漲,不論是在自然科學領域,還是在社會科學領域,抑或是在文學藝術領域都取得了光照青史的突出成就,產生了一批成果累累、功績卓著、影響深遠的大師和巨人。然而,對藝術(包括文學)的非同一般的重視,使藝術發揮影響生活、改造生活的作用也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特點。對此,歐洲文藝復興研究專家早就指出過:“文藝復興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使視覺藝術取得了與‘自由藝術’并駕齊驅的地位,藝術家竭力對當時的生活與思想施加影響。顯而易見,人們在克服了中世紀那種把藝術視為手工藝活動的陳舊觀念后,進而把藝術看作能在精神和宗教方面發揮作用的寶貴的客體或形象的創作性活動。因此,文藝復興的藝術起了重要的文明作用?!盵8](P92)也正因為如此,歐洲文藝復興,特別是作為歐洲文藝復興的早期階段的意大利文藝復興,產生了眾多的成就卓越,名傳千秋的文學藝術巨匠,如詩人但丁、彼特拉克,作家薄伽丘,畫家喬托、波提切利、達?芬奇、拉斐文、提香,雕刻家米開朗基羅,建筑師魯涅列斯基,音樂家帕萊斯特里那、拉索等。

歐洲文藝復興,特別是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早期階段的意大利文藝復興非常重視文學藝術,使之發揮影響生活、改造生活的作用是有深刻原因的。文學是人學,是最能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而為人們所接受的藝術形式,“藝術以其感人的、莊嚴宏偉的氣魄,顯示了權威的力量,它仿佛施展了魔法,使人們對它著了迷”,“起到使公民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結合在一起的焦點作用”。[9](P67)這么一來,藝術就成了“人類生活的一種普遍機能”,成了“理解全部人生的鑰匙”,而往昔的偉大藝術品則成了“人們獲得審美愉悅的不盡源泉”,成了“催人向上的永恒動力”,成了“超越人世辛勞、爭斗、煩惱以及欲望的事物”,成了“絕對美的永恒領域的創造物”。[10](P27)藝術的這些特質和作用,就使得它成為最能被人接受的最受人歡迎的人文主義理性載體,而人們通過它比通過其他形式更能接受和認同人文主義理性,以及其他的文藝復興主張。一言以蔽之,藝術的內在特質和作用是人們特別重視藝術、藝術美的最根本的依據,也是開掘重視藝術、藝術美的這一美學內容的最根本的依據。

歐洲文藝復興過去了幾百年時間,但是,文學藝術及其內在特質和作用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因此,恰如對藝術、藝術美的重視是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的美學內涵一樣,對藝術、藝術美的重視也必定會是中華文藝復興的重要的美學內涵。我們理應開掘這一美學內涵,使曾經當過歐洲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理性載體的文學藝術,在我們時代里擔負起中華文藝復興新中華理性載體的重任?!拔乃囀敲褡寰竦幕鹁?,是人民奮進的號角。在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方面,文藝可以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古往今來,世界各民族無一例外地受到其在各個歷史階段上產生的文藝精品和文藝巨匠的深刻影響?!盵11]在這段話里所指出的文藝的“獨特的重要作用”、“深刻影響”,與我們所說的文藝“因其特質和作用而最能被人所接受”是一致的,因而,我們要充分利用文藝的“最能被人所接受”的“特質”,發揮文藝的“獨特的重要作用”、“深刻影響”,讓文藝當好新中華理性載體,使中華文藝復興的重視藝術、藝術美的美學內涵得到充分的開掘。

三、中華文藝復興美學內涵的發展延伸

中華文藝復興的實質、主旨是創造新的中華先進文化。從美學的角度看問題,這個“實質”、“主旨”里,蘊藏著中華文藝復興的創造新美的美學內涵。這“創造新美”指的是,給我們中華祖國、中華民族創造更多的美好的東西,使中華兒女得到更多的審美享受。“創造新美”可以通過三個環節來實現。這三個環節就是復美、興美、創美。

(一)復美

事物的發展是在高級階段上重復低級階段的某些特征、特性等等,并且仿佛是向舊東西的回復,美好的事物也是如此發展的,這是規律。因此,要創造新的美好的東西,就必須順應這條規律,重復、恢復低級階段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并且仿佛是向舊的美好事物的“回復”。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藝術大師、巨匠就是這么做的,他們挖掘古希臘羅馬的古典寶藏,發現古典世界的美。然后,“在斷壁殘垣的古代建筑的廢墟、年代久遠的雕刻塑像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希臘、古羅馬文學手稿啟發下”,[12](P57)結合現實情況而創造出新美的東西。雖然中華文藝復興不是復古,但是,同樣不是復古的歐洲文藝復興的上述做法,還是值得我們中華文藝復興效仿或借鑒的。這就是說,我國古代的某些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有必要恢復,并且傳承下去。

恢復、傳承我國古代某些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在當今的中國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因為在中國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國家形勢不斷變好的情況下,出現了嚴重的本土商店“克隆”外國商店,中國人“克隆”美國生活,以至于美國報紙都要驚問“這還是中國嗎”的情況,而恢復、傳承我國古代某些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就有助于抵制上述“克隆”現象,有助于保持中華文化、中華美賴以立身的個性、特質。

(二)興美

所謂“興美”指的是讓某種美興盛起來。時尚、流行色之類的存在為興美提供了某種依據。歐洲文藝復興也給“興美”帶來了某種注釋或例證。

“喬萬尼?戴拉?科薩在他16世紀寫的一本有關禮儀的書籍里寫道:‘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年齡和社會地位穿著得體,否則就會受到別人的鄙視。’文藝復興時期,殷實富裕的意大利人崇尚這種觀念,雇用裁縫和繡工制作高雅精美的服裝”。[12](P62)諸如此類的“興美”例子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是很多的。這類“興美”例子啟示我們,在中華文藝復興時期,也應該發揮文學藝術工作者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能動性,使真正的屬于中華民族先進文化范疇的美的事物、現象興盛起來。只有真正的美興盛起來之后,反理性、反傳統的,諸如將10噸蘋果傾入廣場水池中,以“演澤生命從新鮮到腐爛的過程”的所謂“行為藝術”,和假冒偽劣藝術才會消失。

(三)創美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盵11]因此,在復美、興美、創美三個環節中,最重要的還是創美。恢復我國古代某些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也是希望在它們的啟發下創造出新的美的東西。

對創美的重視和要求固然與人們的審美心理有著求新求奇的成分有關,甚至可以說是由人們的求新求奇心理成分所決定的,然而,也與時展的要求緊緊相連。何以見得?當今和未來的時代是科技、特別是高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梢灶A見,科技、高科技的迅猛發展將伴隨著中華文藝復興的開展和進行。而這種伴隨中華文藝復興始終的科技、高科技迅猛發展,又必然會影響到文學藝術的發展,使得文學藝術的面貌、形態、存在方式都發生諸多的變化,使得許多新的藝術美品種能夠在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下產生。例如,高科技“計算機藝術作品中經常表現的超時空畫面,在審美中更增添了幾分玄奧的色彩和虛幻的空間效果,給人以神秘莫測的感覺。尤其是一些拼貼的圖像處理軟件,可設置出一些矛盾的空間,構圖元素的錯位能使畫面產生一種戲劇性的幽默或一種幻想中的世界,并能多視點欣賞,還可制作成動畫效果,表現出人類超越自然和自身局限的審美理想,折射出人類盡善盡美的渴望”。[13](P17)在科技、高科技迅猛發展的影響下,許多新的藝術美的品種、形式在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下產生出來了。顯然,擺在中華文藝復興中的藝術家面前的一大任務,就是“因”科技與藝術結合之“勢”而利導,創造出許多新的美。

綜上所述,中華文藝復興蘊藏著深刻的美學內涵,這些有著相應意義的美學內涵主要有:(1)體現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讓中華兒女崇尚崇高;(2)與崇高緊緊相連的新中華理性美的光芒照耀;(3)非同一般地重視藝術、藝術美;(4)包括有“復美”、“興美”、“創美”環節的“創造新美”。我們理應深入開掘這些美學內涵,使它們在中華文藝復興,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發揮出自己應有的積極的作用。文藝復興的重大歷史意義在于它促使人類從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在于人的覺醒,在于人們把重點從來世轉移到現世。它喚醒了人們積極進取的精神、創造精神以及科學實驗的精神,從而在精神方面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確立開辟了道路。

參考文獻

[1]蕭君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中華文藝復興[N].文藝報,2002-01-22

[2]顧良.外國自然科學哲學資料選輯[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3]Southfil.Thecapitalismdiscussestheclump[M].NewYork:Rine-hartWinston,1997

[4]王朝聞.美學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孫正聿.崇高的位置[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張椿年.從信仰到理性[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7]華力君.“亮出中華文藝復興的大旗”亮得好[N].文藝報,2000-04-16

[8]SandraJiangsuAttogirl.Renaissance[M].American:People’sFineArtsPublishingHouseinShanghai,2000

[9]白秀蘭.追尋古羅馬[M].長春:長春出版社,1995

[10]本內施.北方文藝復興藝術[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1

[11].在中國文聯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01-12-19

[12]美國“時代—生活圖書公司”.天才復生[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

[13]劉英杰.數字化時代構架起科學與藝術的立交橋[J].陰山學刊,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