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教育在博物館中的運用及展示設計條件研究

時間:2022-10-29 04:32:00

導語:娛樂教育在博物館中的運用及展示設計條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娛樂教育在博物館中的運用及展示設計條件研究

博物館是人類文明記憶與傳承的重要陣地,是一個宣傳教育機構。如何解決博物館展示設計在傳達上沉悶乏味的問題,使博物館更好面向觀眾,成為了博物館設計改造中關注的焦點。本文就“娛樂教育”在博物館中的應用及其對館展示設計的要求進行論述,希望能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娛樂教育”在現代博物館中的應用

(一)上海城市歷史博物館

以世界的上海為主題,以提高市民素質為目標,充分發揮增識博聞的教育功能,在鄉土教育的基礎上,向考古知識、底層知識、科學常識等內容延伸,體現參與娛樂的休閑功能。

(二)世界宗教博物館

該博物館位于臺北永和市。以生命信念為主題,館內收藏包含了佛教、臺灣民間信仰、印度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等全球各地各式宗教文物展覽及其信仰介紹,同時通過從展示品和體驗設備,用心去感受不同生命經驗,針對不同年齡層的需求也做出許多設計,讓每個參觀者都能有切身的體驗。

(三)梅賽德斯——奔馳博物館

以螺旋結構中設計了兩種展區層,“傳奇之旅”展區層和日光照明的“典藏之旅”展區層。設計精巧之處在于將不同的空間設計理念相互結合,塑造了一種全新的空間概念。傾斜的面和線賦予空間以流動性與導向性,增加人與人之間交流。傾斜的線和面與規則的曲線相結合,使參觀流線相對靈活和便捷,并加強了不同主題展廳間的連貫性。

(四)德國通信博物館

德國通信博物館舉辦的“事務中的信息”專題展,大約270件精選生活方面的物品通過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陳列出來,參觀者在展廳中遇見由伸縮式支架支撐在地面上,好像來自于外星球的鋁制展具。在這樣的人與展具的一個互動過程中,參觀者的興趣得到了一定提升,展具不僅僅是展品的附屬,它同時也融入到展示的內容與主題中來,成為展品與人交流的一個重要載體。

二、“娛樂教育”對博物館展示設計提出新的要求

(一)展示內容設計

“展示內容設計是為了實現陳列的目標,根據陳列的客觀條件和觀眾的學習狀況,對已有的事物,即博物館的實物收藏、文獻、影像、自然標本等,以及人們對這些事實的認識,即有關事實的本質及規律的概念化、系統化的知識和對事實的價值及意義的評價等,進行重新建構,并選擇最適宜的交流手段?!?/p>

“一個展示設計的成功和失敗,展示內容的研究和設計是根本?!薄皧蕵方逃睂φ故緝热菰O計的要求,正是給予板塊結構的基礎上加以延伸,明確的展示目標,對目標觀眾群體有明確定位,有新穎的表達角度,生動和吸引人的情節,著重創新,突破固有內容衍生到其他領域內容中,充分發揮展示內容的內在價值,重點展示展品背后所傳達的文化內涵。

(二)展示空間設計

展示空間設計實質是有關信息傳播的環境設計,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流動性。人在展示空間中處于參觀運動的狀態,是在運動中體驗并獲得最終的空間感受的。這就要求展示空間必須以此為依據,以最合理的方法安排觀眾的參觀流線,使觀眾在流動中,完整地介入展示活動,盡可能不走或少走重復的路線,尤其是不在展示的重點區域內重復,在空間處理上做到像音樂旋律般的流暢,抑揚頓挫分明有致。因此,設計師中必須將空間問題與展示的內容結合起來進行考慮,不同的展示內容有與之相對應的展示形式和空間劃分。

(三)展具設計

展具是展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展品陳列的物質基礎。一方面有可安置、維護、承托、吊掛、張貼等陳列品所必備的形式功能,同時構成展示空間的形象創造獨特視覺形式的最直接的界面實體。從展品陳列的三項基本原則"觀眾至上、突出展品特性、適合的主題"出發,在滿足展品展示基本需求的基礎上,最大限度體現以人為本的個性化設計理念.所以,在展具設計中設計師要將展具設計與展品本身以及展品背后的文化相融合,充分表達設計主題,使不同類型展品都能得到獨特的、充滿趣味性的展示,這也是提升展示內容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四)展示方式

到了21世紀,博物館的活動與關切點隨著社會環境變遷而調整。如何充分發掘博物館的社會價值成了全世界博物館學界的研究重點。博物館概念再次變革,其不再是保存藏品的空間,而是為參觀提供全方位感知的合作者。與許多“我展、你看”的單向展示方法相比,互動式的展覽可豐富觀賞的內容,延長觀眾逗留的時間。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強調了展示者與觀者的交流,更易吸引觀眾的興趣.

三、對中國電影博物館展示設計改造的啟示

中國電影博物館展示設計的改造內容以電影文化為主線,結合目前電影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陳列形式上開拓創新,力求在展覽中將學術性與觀賞性、趣味性緊密結合,以達到雅俗共賞、深入人心的展覽目標。

(一)展覽定位注重現實針對性,展示內容具有創新性

通過調查得知中國電影博物館受眾,遍布各個年齡段但以青少年為主,改造時針對這一點提出"電影探夢"的主題,以輕松歡快氛圍吸引青少年同時,豐富的展示內容滿足不同人群需求。

(二)采用動態的、有節奏的的空間展示形式

“博物館疲勞”是近年來常提到的,在對中國電影博物館實地考察和現場調研后發現,“博物館疲勞”現象在中國電影博物館中尤為突出,針對這一特點,在改造設計中改變原來展示空間形態,縮短部分展線,設計主負兩條參觀流線.這樣的流線設計,讓參觀者有多種選擇,不同參觀路線體驗不同參觀感受。

(三)新穎立面版式設計,提升觀賞性

現有的中國電影博物館部分立面版式設計形式單一,“圖片+文字”的重復出現也是讓參觀者易產生“博物館疲勞”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改變這一缺陷在改造中,立面設計圍繞主題“電影探夢”提取每個展廳不同關鍵詞,行成個性鮮明的獨特設計。

(四)以最人性化的展具展示內容,使展具更好的服務于人

在展具設計方面重點放在人性化上,在常規展具基礎上添加一些輔助設施,如放大鏡,觸摸屏等。

趣味展示方式使觀者改被動為主動,探尋知識內容突破以“展”為主傳統觀念,提出以“思”為主的設計理念。以“電影是什么?”為首要問題,引發觀者思考,帶著問題參觀展覽,讓其在展館中尋找自己的答案,當時在每個展廳又有系列小問題,作為參觀引導,讓參觀者在展館內所收獲的不僅僅是看到的內容,更多的是展館過程中自己所思所想。

四、結論

“娛樂教育”是現代社會對博物館展示設計提出的一個新要求,處理好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設計師展示設計中在重視社會教育功能的同時,必須正視觀眾的娛樂性需求,并盡可能地滿足觀眾的娛樂性需求。博物館展示設計中的“娛樂教育”的加強,這不僅有利于博物館更好地面向社會、面向觀眾,而且也有利于博物館作為一種社會文化教育機構的作用在更寬的圍里得到有效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