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皮茶具藝術傳承與審美價值

時間:2022-09-17 10:16:24

導語:樹皮茶具藝術傳承與審美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樹皮茶具藝術傳承與審美價值

摘要:樺樹皮茶具藝術的誕生與發展和鄂倫春族的自然資源與傳統文化有特別緊密的關系,體現出鄂倫春族文化的鮮明特點。但是,隨著鄂倫春族文化環境及生活環境的改變,繼承與保護樺樹皮茶具藝術面臨很大挑戰。本文分析繼承與保護樺樹皮茶具藝術現狀、意義及審美價值,并探討鄂倫春族樺樹皮茶具藝術保護與傳承的策略。

關鍵詞:鄂倫春族;樺樹皮文化茶具藝術;審美價值;傳承

1鄂倫春族樺樹皮茶具藝術傳承現狀

新世紀后,黑龍江省更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揚和保護工作,進行很多實踐性、調查性工作,獲得顯著成績。鄂倫春族樺樹皮制作技藝是首批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隨著時代進步和生活生產方式變革,樺樹皮工藝制品逐漸適應少數民族發展要求和市場需求,將傳統的生活用品逐步轉變為體現裝飾性的藝術品,例如鄂倫春族樺樹皮茶具制作傳人,仍使用傳統工藝制法,在制作樺皮茶具時以白樺樹原有紋理為基礎,選擇現代制作方式進行修飾,在繼承中進行創新,在發展中體現創意?,F階段,鄂倫春族制作樺樹皮茶具的工藝由于范圍性、區域性等限制,只有鄂倫春族人才能學習和繼承此技術,造成技藝傳承逐步衰退。在繼承與發揚民族文化遺產方面依舊面臨巨大挑戰,因為其圖案內容體現出文化圖騰模式,創作方式瀕臨滅絕,加之鄂倫春樺樹皮茶具制作者的不斷減少,在市場大潮和社會文化經濟進步過程中面臨特別困難的境地。鄂倫春族樺樹皮茶具制作工作,表達出鄂倫春民族熱愛生活、崇尚自然的精神,是他們孜孜不倦追求器型美、造型美、藝術美、自然美的表現,從中我們也能夠窺探到黑龍江流域鄂倫春民族藝術的發展與傳承線索,也能夠更多了解到鄂倫春人特有的生活形態與審美情趣。

2鄂倫春族樺樹皮茶具藝術傳承的現實意義

樺樹皮技藝在黑龍江及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聚居的地區,是狩獵民族獨創的手工技藝,近幾年專家學者深入研究鄂倫春民族文化,廣泛挖掘樺樹皮藝術,使更多人了解鄂倫春族文化發展,對于持續保護和發揚鄂倫春文化,維護社會和諧發展及民族多樣性有特別積極的作用。鄂倫春族居住地擁有多樣化的自然資源,其中樺樹和鹿是該民族文化傳播的有效載體。鄂倫春族人將樺樹皮進行二次加工,使其成為生活用品,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樺樹皮文化成為鄂倫春族文化特別重要的一部分。獨特自然環境誕生了舉世無雙的樺樹皮文化,傳承與保護此文化,既能深入認識鄂倫春族文化魅力,也能促進鄂倫春族優秀文化的進步與發展。因為鄂倫春大多數地區位于北溫帶,擁有特別豐富的森林資源,尤其適合白樺樹生長,樺樹皮藝術的制作工藝和裝飾圖案具有鮮明的特色。樺樹皮茶具平凡、自然的彰顯出民間淳樸的情感與民風。鄂倫春人了解樺樹皮的韌、薄、易刻畫切割的特性,應用燙、雕、剪、編、折、縫等工藝手法制作出紋飾精美、造型復雜、種類豐富的樺樹皮茶具。樺樹皮茶具藝術品在實用前提下發展起來的,先重視實用性后關注審美性。樺樹皮茶具藝術,承載了鄂倫春樺樹皮藝術及茶文化的魅力,所以在繼承、保護、發展樺樹皮茶具藝術的環境下,分析保護樺樹皮茶具藝術的重要性和繼承策略,具有特別突出的現實意義。

3鄂倫春族樺樹皮茶具藝術的審美價值

3.1材質淳樸的自然美.從石器時代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鄂倫春族一直以狩獵為生,所以將人的民眾信仰、狩獵生活、生存繁衍等生活審美和大自然密切聯系起來,形成獨特的審美行為、審美個體、審美價值、審美主體?;诖藢徝酪庾R,鄂倫春族人在樺樹皮藝術中體現出自然因素,逐步建立起獨特的民族特色和自然淳樸的樺樹皮藝術。樺樹皮茶具藝術以樺樹為主要材料,使用手工制作,體現出渾然天成的美。樺樹皮茶具的花紋大部分是由花草“水波紋’、“同轉紋”構成,利用樹皮自然紋理色澤和自然疤結,體現出狩獵時代誕生的樺樹皮茶具藝術天然、拙樸的風格。

3.2造型經典的風格美.鄂倫春族樺樹皮茶具制品的造型,是否有強烈的感染力,其重點關鍵因素是其在原始生產中產生的。形狀藝術是能夠讓人們感受到、意識到、進而創造出的美學元素。在制作樺樹皮茶具時,鄂倫春族人首先考慮其使用功能,而后不斷生成對美的追求,讓體現實用性的樺樹皮茶具,不斷增加審美元素,兼顧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茶具在外形上小巧玲瓏,體現出多變的造型特點,制作成方、圓、短、長等形態,全面彰顯出鄂倫春族人民的卓越的工藝技巧和非凡的想象力。

3.3精巧細致的裝飾美.隨著鄂倫春民族生活質量與生產能力逐步提高,人們審美角度和審美水平不斷發展,既要求制品的實用性和美觀性,也有意識的增加色彩、圖形等裝飾。在樺樹皮茶具中,以各種植物紋樣為主要裝飾,不同紋飾所體現出的意思不同。例如將南綽羅花紋飾加入樺樹皮茶具中,體現出對愛情的贊美;加人牡丹體現出對情侶深切的祝福;加入奎熱格音花紋,是對夫妻恩愛與團圓的期許。一些喪失愛人的婦女,在樺樹皮茶具中增加藍、白顏色,以表示自己的心事和經歷。鄂倫春族人偶爾將馬、鹿等紋樣裝飾在樺樹皮茶具中,說明其與馬的親密和對鹿的精神崇拜。

3.4象征寓意是意境美鄂倫春樺樹皮茶具大部分使用骨質工具制作出古樸優美的圖案,圖案疏密有致、繁簡對比,以云形紋、水波紋、抱子、蝴蝶、花草等為裝飾。樺樹皮茶具上經常能看見將興安杜鵑進行藝術變化而形成“南綽羅花”,或者“云卷紋”及其他花草的變形組合。例如“阿達瑪勒”,以天然紋理、細密質感,裝飾著由密集點孔結合而成的優美圖案,使其具質樸天然中夾雜細膩精巧民族美。鄂倫春族茶具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前提下充分體現樺皮藝術,形成了精美、華麗的新風格。鄂倫春族是長期和自然親近的民族,在茶具制作上,將自然與人和諧相處的思想體現在茶具上,使其彰顯出不可湊泊、天然純凈的意韻。

4鄂倫春族樺樹皮茶具藝術保護與傳承的策略

4.1提高保護樺樹資源的力度.鄂倫春樺樹皮茶具藝術以樺樹資源為生存基礎,而目前樺樹森林面積一再減少,降低樺樹皮茶具的生存空間,所以保護樺樹資源是傳承與保護鄂倫春族樺樹皮茶具的重要條件。為了讓樺樹皮茶具藝術和鄂倫春族經濟穩定、協調發展,要把砍伐樺樹與栽植樺樹結合趕來,通過制定法律與政策來維護樺樹資源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首先,通過制定法律、制度對天然樺樹森林資源進行管理與保護,明確砍伐一株樺樹要多種2-5株,使樺樹林永遠處在發展中,通過政府各職能部門的監督、落實及連帶責任予以管好;其次,建立健全采伐樺樹林的法律制度。此制度規定要以樺樹林經營的目的來調整樺樹采伐及培育期限,而采伐商品林的限額要有別于其他林種;最后,制定全面的樺樹林補償機制,既要明確補償標準與補償程序,也要聲明監管與保護生態樺樹林的主體及其法律責任。

4.2推動樺樹皮茶具藝術產業化.為實現鄂倫春樺樹皮茶具藝術的持續發展,促進樺樹皮茶具文化建立現代化產業,進而更好的保護與傳承此藝術,既要全面認知、深入挖掘樺樹皮茶具藝術及相關文化,也要探索經濟發展與樺樹皮茶具藝術的契合點,進而為設計和傳承樺樹皮茶具藝術找出更好途徑,讓此藝術煥發出更強的發展動力及生命活力。作為重要文化遺產的樺樹皮文化,樺樹皮茶具的遺產觀光和手工技藝是其主要經濟功能,尤其是當今茶文化持續發展的環境下,借助茶經濟發展樺樹皮茶具藝術能夠獲得更多市場及關注度。目前,鄂倫春族樺樹皮茶具依然體現傳統文化色彩,其做工更加精細、裝飾更加繁瑣,對工藝的重視高于實用型的重視。盡管部分作品特色鮮明,但仍有一些作品卻粗制濫造,無法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所以,樺樹皮茶具藝術要妥善處理審美性與實用性的關系,更好的把控與調整市場需求。

4.3重視培養與保護樺樹皮茶具傳承人.首先,要建立樺樹皮茶具傳承人名錄。文化保護部門要全面調查樺樹皮茶具傳承人,記錄其基本資料、所傳承的項目,統計其作品,收錄傳承人制作樺樹皮茶具的文字及圖片。其次,以認定傳承人為前提,保護傳承人的精神權益和物質權益:政府部門要為傳承人提供經濟補貼,防止其由于經濟原因拒絕傳承樺樹皮茶技藝;通過專利方式保護傳承人樺樹皮茶具作品的修改權、發表權及署名權。另外,政府要引導傳承人整理樺樹皮茶具藝術的經驗與相關知識,并對傳承人進行樺樹皮茶相關的傳統文化、技術及藝術審美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張曉麗.黑龍江省鄂倫春族樺樹皮工藝品保護與傳承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8):5-6+29.

[2]劉洋.黑龍江流域鄂倫春族樺樹皮工藝文化傳承調查研究[J].大眾文藝,2017(9):270.

[3]張曉麗,張焱,陶丹丹.黑龍江省鄂倫春族樺樹皮藝術的起源及傳承探析[J].藝術科技,2016(11):45.

[4]張曉麗,王玉云.鄂倫春族樺樹皮茶具藝術的保護與傳承[J].福建茶葉,2016(3):194-195.

作者:遲艷 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