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技能教學情境化的實踐
時間:2022-08-11 10:34:16
導語:護理專業技能教學情境化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分析概括了情境教學在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技能教學中的實踐意義和原則,重點探討了情境教學的展開策略,指出組建適合的信息化平臺進行護理情境教學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采用課堂情境—模擬情境—臨床情境三階梯多元化教學模式,能夠逐漸實現入境、入情、入理,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情境教學;技能教學
一、技能教學情境化的意義
護理是一個面對生命的職業,任何理論知識都不能紙上談兵,而要運用于實踐。但由于護理的對象是人,在進入臨床實習之前,護理專業學生很少有真人操作的機會,因此很難在校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對此,在護理技能教學中,教師可有目的地進行情境教學,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教材、掌握技能。護理專業技能教學的特殊性在于它一旦離開了某種特定情境,學生的技能操作就會失去本應具備的美好和溫度。因此,教師可在護理技能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沉浸在特定情境中,調動已學知識并融入人文關懷和溝通技巧,這時學生的行為能力是處于潛在的被開發狀態的,其表現力往往會超出預期。與傳統技能教學相比,情境教學更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訓練他們的思辨和應變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臨床工作中的變化??偟膩碚f,通過情境教學,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聯系實際,在操作過程中知其然,同時自身的人文素養也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技能教學情境化的實踐探索
1.組建信息化教學平臺。情境教學涉及臨床案例和基礎護理的操作視頻,所以教師可以組建信息化平臺,讓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地點不受限制,促使學生自主預習和復習。但平臺的教學資源需要團隊,有部分甚至需要第三方參與建設和開發。運用平臺開展教學是今后護理技能教學的一大趨勢,而且信息化技術也是提高技能教學水平的重要支撐。在此背景下,教師需組建適合的信息化平臺進行護理情境教學,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2.建構三階梯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實際的護理技能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課堂案例、角色扮演、臨床視頻等多種手段設置情境,開展課堂情境—模擬情境—臨床情境三階梯多元化教學。課堂情境、模擬情境教學,即讓學生對專業知識有初步的理解后進入實訓中心開展情境技能訓練,校內實訓中心在文化環境上應盡量與醫院接近,以便學生利用3G模擬人、CPR模擬人、靜脈穿刺模擬等仿真設備獲得情境體驗,熟悉技能操作流程,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同理心、溝通能力、人文關懷素養等都能得到一定的培養。臨床情境教學,即由校內專業教師和臨床教師共同帶教完成,從課程見習、集中見習到實習,讓學生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通過環環相扣的三階梯多元化情境教學,學生能逐漸實現入境、入情、入理,教師也能切實提升教學質量。此外,教師要結合三階梯模式,在五年制高職護理技能教學中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以情境體驗為主線,優化技能教學,突破傳統教學方法的局限,開展富有創意的課堂教學活動,帶給學生更好、更真實、更有情感和溫度的情境體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精神。在反復的情境教學中,學生能體驗美與愛,理解護理工作的平凡與偉大,感悟護理精神和以患者為中心的高尚情懷,同時加深對技能操作的理解和認識,為今后成長為優秀護理工作者奠定良好基礎。3.到醫院實習或見習。在院校合作基礎上進行“學徒制”探索更有利于情境教學的開展,這主要是因為離開臨床的護理教學是沒有生命的。院校合作是職業教育成功的原因之一,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學生到醫院實習或見習是最有效的,在醫院,學生能在不同情境中領會所學專業知識,促進知識內化。以靜脈輸液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設置情境,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校內情境學習基礎上,再到臨床一線走一走、學一學,面對真實的患者,學生的積極性就更高了,學起來也更有激情,效果更好?;诖?,院校應與多家教學醫院簽訂護理教學產教融合協議,明確雙方在合作教育中各自應承擔的職責,以及雙方在技能教學方面的權利與義務。醫院選拔優秀護士作為臨床帶教教師和學校兼職教師,以保證技能教學質量。在教學管理上,由護理系和教務處聯合進行教學質量檢查。師資隊伍是保障條件,校內專任教師也需利用假期進行臨床實踐。建構主義強調經驗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而經驗是由實踐派生的,它是體驗的固著、反思與重構。換言之,經驗是靠一種在場的體驗生成的,它在本質上是一種“做中學”的參與性活動。學習的過程是現實問題引導下的學生的主觀探索活動,因此,院校專業教師應引導學生實現“理學一體”,臨床帶教教師也應對科室現有教學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引導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于臨床工作,促使學生在真實的臨床環境與氛圍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4.加強對技能掌握情況的評價。目前,大部分院校對護理專業學生的評價主要基于理論考核,包括目前的職業護士資格考試也是如此,這導致學生的操作能力存在一定不足,難以勝任復雜的護理工作。對此,院校與教師應優化當前的評價體系,加強對學生技能操作情況的評價,引導其彌補自身的技能短板。以“基礎護理學”的情境教學為例,在評價環節上,教師應突破傳統的書面考核模式,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按照考評對接理論占50%、操作占50%來實施,同時將臨床教師的評分也納入評價體系。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教學方法越來越多樣化,在五年制高職護理教育中,如何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利用各種信息化教學平臺和設備,開展情境式技能教學,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好課堂情境—模擬情境—臨床情境三個臺階,幫助學生高效、牢固地掌握護理技能,值得護理教育者進一步探討和思考。
參考文獻:
[1]陳巧毅,張旭珍,沈凌雁,等.情境教學模式在血透室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11).
[2]郭瑜潔,姜安麗.論情境教學在護理人文關懷教學中的心理場效應[J].護士進修雜志,2019,(14).
[3]高穎.借助移動教學平臺對《護理學基本技術》進行翻轉教學的研究[J].護理學報,2016,(8).
作者:龔麗俐 陶鳳燕
- 上一篇: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技能提升策略
- 下一篇:專業技能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措施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