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鄧小平對我黨執政合法性轉型的探索

時間:2022-04-17 01:29:00

導語:試析鄧小平對我黨執政合法性轉型的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析鄧小平對我黨執政合法性轉型的探索

[內容提要]《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中包含了豐富的政治合法性思想。實際上,鄧小平從黨的工作重心轉移、意識形態轉型、領導權威重構等多方面探索了我黨執政合法性轉型,并取得極大成功。

中國共產黨領導民主革命的勝利,并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巨大的功績,贏得了人民的支持與擁護。但是,十年,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黨的政治合法性基礎。如何實現黨執政的合法性轉型,達到黨執政地位的鞏固,和國家的繼續發展,鄧小平做出了全方位的思索與探索

一、轉換執政績效觀念:實現黨的工作中心轉移

“‘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國吃了苦頭?!盵①]鄧小平總結以前的歷史教訓,指出“中國吃苦頭不只這十年,這以前,從一九五七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就犯了“左”的錯誤。總的來說,就是對外封閉,對內以階級斗爭為綱,忽視發展生產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盵②]因此,從“一九七八年我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對過去作了系統的總結,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針政策。中心點是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到各方面的改革?!编囆∑綇娬{,“要一心一意搞建設。國家這么大,這么窮,不努力發展生產,日子怎么過?我們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難,怎么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叫嚷要搞“窮社會主義”、“窮共產主義”,胡說共產主義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簡直是荒謬之極!”[③]因為,“在社會主義國家,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執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發展生產力,并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就是建設物質文明。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忽視了發展生產力,所以現在我們要特別注意建設物質文明?!盵④]“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就要肯定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逐步擺脫貧窮,使國家富強起來,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沒有貧窮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特點不是窮,而是富,但這種富是人民共同富裕。要發展生產力,就要實行改革和開放的政策。不改革不得,不開放也不行。過去二十年的封閉狀況必須改變。我們實行改革下放政策,大家意見都是一致的,這一點要歸“歸”于十年“”,這個災難的認識太深刻了?!盵⑤]“我們現在的路子走對了,人民高興,我們也有信心。”[⑥]

執政的合法性,其實就是人民對執政黨的支持與擁護。鄧小平牢牢地把握住這一點。他認為,“現行政策對不對,對國家來說對不對,對人民來說對不對,人民的日子是不是逐步好過一些。我相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F行政策只要一變,人民生活肯定會下降。如果人民認為現行政策是正確的,誰要改變現行政策,誰就要被打倒?!盵⑦]“人民有自己的親身經歷,眼睛是雪亮的。過去吃不飽,穿不暖,現在不僅吃飽穿暖,而且有現代化生活用品,人民是高興的。既然如此,我們的政策還能不穩定?政策穩定反映了黨的穩定?!盵⑧]

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鄧小平是對的。如果“不搞改革開放,就嗚呼哉了,哪里能有現在的中國?”[⑨]“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生活一天天好起來,特別是最近十年。是真好,不是假好。對改革開放,人民是擁護的,人民看到中國是大有希望的?!盵⑩]在90年代初,鄧小平就指出,“世界上一些國家發生問題,從根本上說,都是因為經濟上不去,沒有飯吃,沒有衣穿,工資增長被通貨膨脹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長期過緊日子。如果經濟發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難提高。人民現在為什么擁護我們?就是這十年有發展,發展很明顯。假設我們有五年不發展,或者是低速度發展,例如百分之四、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二、百分之三,會發生什么影響?這不只是經濟問題,實際上是個政治問題。”[⑪]“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韭肪€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這一點,我講過幾次。經濟發展是政治穩定的根本基礎。

二、調整意識形態取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在很大程度上將意識形態當作了根本政治合法性基礎。在“”中甚至發展到極端,被“”利用而提出“寧要貧窮的社會主義,不要富裕的資本主義”。因此,在政治合法性轉型過程中,鄧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的口號,提倡理論聯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肯定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只有解決好思想路線問題,才能提出新的正確政策,首先是工作重點的轉移,還有農村政策、對外關系政策,以及相應的一整套建設社會主義的政策?!盵⑬]“思想路線是什么?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也就是堅持同志說的實事求是,堅持同志的基本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十分重要,堅持社會主義對中國也十分重要?!盵⑭]

正確的意識形態建設過程,是一個有破有立的過程。一方面,要堅決反對“左”和右的思想。鄧小平反復強調,要“著重反對‘左’,因為我們過去的錯誤就在于‘左’。但是也有右的干擾。所謂右的干擾,就是要全盤西化,不是堅持社會主義,而是要把中國引導到資本主義。”[⑮]“幾十年的‘左’的思想糾正過來不容易,我們主要是反‘左’,‘左’已經形成一種習慣勢力?,F在中國反對改革的人不多,但在制定和實行具體政策的時候,總容易出現有一點留戀過去的情況,習慣的東西就起作用,就冒出來了。同時也有右的干擾,概括起來就是全盤西化,打著擁護開放、改革的旗幟,想把中國引導到搞資本主義。這種右的傾向不是真正擁護改革、開放政策,是要改變我們社會的性質。一旦中國全盤西化,搞資本主義,四個現代化肯定實現不了?!袊悻F代化,只能靠社會主義,不能靠資本主義。歷史上有人想在中國搞資本主義,總是行不通?!覀兗扔小白蟆钡母蓴_,也有右的干擾,但最大的危險還是“左”。習慣了,人們的思想不容易改變。對青年人來說,右的東西值得警惕,特別是他們不知道什么是資本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因此要對他們進行教育?!盵⑯]

另一方面,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拔覀兡X子里的四化是社會主義的四化。他們只講四個現代化,不講社會主義。這就忘記了事物的本質,也就離開了中國的發展道路。這樣,關系就大了。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讓步?!绻覀儽臼兰o內達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們清醒一點;到下世紀中葉我們建成中等發達水平的社會主義國家時,就會大進一步地說服他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才會真正認識到自己錯了?!挥邢麡O因素,才能更好地實現發展。消極因素主要表現在理論、思想、文化領域。因此,我們特別強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同時提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說服教育工作,同社會不良風氣包括特權思想進行斗爭。”[⑰]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還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廣大人民有共產主義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國際主義、愛國主義都屬于精神文明的范疇。”[⑱]“實行開放必然帶來一些壞東西,影響我們的人民。要說有風險,這是最大的風險?!盵⑲]“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禍國誤民。它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極渙散、離心離德的情緒,腐蝕人們的靈魂和意志,助長形形色色的個人主義思想的思潮?!绻覀儾患皶r注意和采取堅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濫,就會影響更多的人走上邪路,后果就可能非常嚴重。從長遠來看,這個問題關系到我們的事業將由什么樣的一代人來接班,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命運和前途。”[⑳]因此,“我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開放政策,同時也要求剎住自由化的風,這是相互關聯的問題。不剎住這股風,就不能實行開放政策。要搞四個現代化,要實行開放政策,就不能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盵21]一定要“使馬克思主義的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宣傳,特別是在一切重大理論性、原則性問題上的正確觀點,在思想界真正發揮主導作用?!訌婞h對思想戰線的領導,克服軟弱渙散的狀態,已經成為全黨的一個迫切的任務?!诠ぷ髦匦霓D到經濟建設以后,全黨要研究如何適應新的條件,加強黨的思想工作,防止埋頭經濟工作、忽視思想工作的傾向?!盵22]“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貐^搞建設,花了十幾年時間才有現在這個樣子,垮起來可是一夜之間啊??迤饋砣菀祝ㄔO就很難。在苗頭出現時不注意,就會出事。”[23]

事實證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黨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這是最根本的撥亂反正。不徹底糾正‘左’的錯誤,堅決轉移工作重點,就不會有今天的好形勢。同樣,不認真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不能保持安定團結的局面,還會把糾‘左’變成‘糾正’社會主義和馬列主義,也不會有今天的好形勢?!患訌娋裎拿鞯慕ㄔO,物質文明的建設也要受破壞,走彎路。光靠物質條件,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可能勝利。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真正優勢?!盵24]“現在中國局勢穩定,一個是由于處理一九八九年那場動亂時堅持社會主義,一點也不動搖;……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還是要講。我們搞改革開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沒有丟馬克思,沒有丟列寧,也沒有丟。老祖宗不能丟??!”[25]從合法性角度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保證了價值取向與政治權力的合法性基礎,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保證了政治結構的合法性基礎,堅持馬列主義思想保證了政治意識形態的合法性基礎。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改變權威的型態:從個人權威到集體與法理權威

政治合法性不排斥個人權威。在某種程度上,領袖的個人權威為一個黨,一個政權奠定政治合法性基礎。在我黨歷史上,的個人權威就是如此。鄧小平認為,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是這絲毫不排斥人民對于杰出的個人的尊敬;而尊敬,當然不是迷信,不是把他當作神。同志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立下的偉大功勛是永遠不可磨滅的。說沒有就沒有新中國,這絲毫不是什么夸張。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我們黨能夠平安度過,某種程度上也因為“我們黨和由于長期斗爭歷史形成的威望很高”。[26]在總結黨的歷史時,鄧小平一再指出,多次從危機中把黨和國家挽救過來。沒有,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對同志晚年錯誤的批評不能過分,不能出格,因為否定這樣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意味著我們國家的一段重要歷史。這就會造成思想混亂,導致政治不穩定?!盵27]

但是,隨著國家的發展,這種個人權威必須轉型。鄧小平一再告誡:“個人是集體的一分子。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個人做得出來的。所以就我個人來說,我從來不贊成給我寫傳?!盵28]“我有一個觀點,如果一個黨、一個國家把希望寄托在一兩個人的威望上,并不很健康。那樣,只要這個人一有變動,就會出現不穩定?!艺J為,過會夸大個人作用是不對的。人總是要死的。哪一天我不在了,好像中國就丟了靈魂,這種看法不好。我在有生之年還可以做一些事,但希望自己從政治舞臺上慢慢消失?!盵29]在對待自己的評價上,鄧小平為后人作出了榜樣。“現在看來,我的分量太重,對國家和黨不利,有一天就會很危險。國際上好多國家把對華政策放在我是不是病倒了或死去了上面。我多年來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一個國家的命運建立在一兩個人的聲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險的。不出事沒問題,一出事就不可收拾?!盵30]“一九八七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我是出了力的,但不只是我一個人。所以,不能把九年來的成績都寫在我個人的賬上,可以寫我是集體的一分子。過分夸大一個人的作用并不有利?!盵31]鄧小平真正所做的就是使政治合法性的權威基礎,從個人轉向集體,樹立中央權威,樹立一個有核心的領導“班子”。他認為,“中國的未來要靠新的領導集體。近十年來的成功也是集體搞成的?!盵32]鄧小平一再強調人民對于領導“班子”的認同問題,說到底,就是政治合法性問題。他指出,“人民是看實際的。如果我們擺一個陣容,使人民感到是一個僵化的班子,保守的班子,將來鬧事的情形就還會有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無寧日。……這個領導班子要取信于民,使黨內信得過,人民信得過。不是說對班子里的每個人都滿意,而是對這個集體滿意。人們對班子里的每個人都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意見,但對整個集體表示滿意就行了?!盵33]同時,鄧小平不斷強調,一個班子也要有一個核心,“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是。因為有作領導核心,‘’就沒有把共產黨打倒。第二代實際上我是核心。因為有這個核心,即使發生了兩個從領導人的變動,都沒有影響我們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始終是穩定的?!盵34]

同時,鄧小平特別強調,社會主義要講民主與法制建設?!吧鐣髁x道路、無產階級專政、共產黨的領導、馬列主義思想,都同民主問題有關。”“為了保障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咱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薄耙訌娒裰骶鸵訌姺ㄖ?。沒有廣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沒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我們吃夠了動亂的苦頭?!裰饕獔猿窒氯?,法制要堅持下去。這好像兩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盵35] 

正是鄧小平的探索與實踐,并順利完成“”后黨執政合法性的轉型,使我們黨獲得廣大人民衷心的擁護與支持,創造了改革開放的豐功偉績。

[①]《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69頁《形勢迫使人們進一步改革開放》,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注釋均出自第三卷,不再另行說明。

[②]第269頁,《形勢迫使人們進一步改革開放》。

[③]第10頁,《一心一意搞建設》。

[④]第28頁,《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⑤]第264-265頁,《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⑥]第29頁,《路子走對了,政策不會變》。

[⑦]第173-174頁,《答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問》。

[⑧]第235頁,《改革開放使中國真正活躍起來》。

[⑨]第327頁,《我們有信心把中國的事情做得更好》。

[⑩]第332頁,《結束嚴峻的中美關系要由美國采取主動》。

[⑪]第354頁,《國際形勢和經濟問題》。

[⑫]第370-371頁,《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

[⑬]第10頁,《一心一意搞建設》。

[⑭]第62頁,《建設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⑮]第225頁,《社會主義必須擺脫貧窮》。

[⑯]第228-229頁,《吸取歷史經驗,防止錯誤傾向》。

[⑰]第205頁,《用中國的歷史教育青年》。

[⑱]第28頁,《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⑲]第156頁,《拿事實來說話》。

[⑳]第45頁,《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

[21]第124頁,《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22]第46-48頁,《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

[23]第381頁,《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

[24]第144頁,《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

[25]第368-369頁,《總結經驗,使用人才》。

[26]第136頁,《改革是中國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

[27]第284頁,《壓倒一切的是穩定》。

[28]第173-174頁,《答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問》。

[29]第273頁,《總結歷史是為了開辟未來》。

[30]第310頁,《第三代領導集體的當務之急》。

[31]第258頁,《十三大的兩個特點》。

[32]第273頁,《總結歷史是為了開辟未來》。

[33]第298-299頁,《組成一個實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領導集體》。

[34]第311頁,《第三代領導集體的當務之急》。

[35]第189頁,《民主和法制兩手都不能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