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創新下反腐倡廉論文
時間:2022-04-29 03:33:55
導語:制度創新下反腐倡廉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制度創新的理論闡述
制度創新屬于制度變遷的范疇。它指的是人們通過對制度進行創新,最終使社會繼續保持可持續性發展和變革。制度創新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也會隨著客觀條件的改變而改變。當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環境時,在壓力條件下,人們會在保留原來的社會制度的精華的同時,在新的理論指導下,對原有的社會制度內不適應新環境的因素進行創新,從而創造新的制度。制度創新需經過三個過程,即制度需求、制度供給和制度實施。制度需求是制度創新的首要過程,制度需求指的是在原制度條件下,制度主體的利益受到侵害,在這情況下,利益主體有迫切改變舊制度的意志和愿望,從這里可以看出,制度需求是制度創新的基礎和條件。制度創新的第二過程是制度供給。制度供給與制度需求是相對的,它指的是在明確制度需求的條件下,創造出新的制度以滿足制度需求的需要。制度創新的最后一個過程是制度實施。制度實施指的是經過充分醞釀討論后,形成了制度文本,人們需要在實踐中實施制度以檢驗制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制度,最終真正深入人心,與人們的行為模式融合在一起,發揮制度的作用??傊?,制度創新需要經歷三個階段,人們應該在每一個階段上發揮人的主動性,從而使制度創新實現其價值。建立反腐倡廉制度的目的就是將權力關進籠子,以根治腐敗產生土壤,從而盡量預防腐敗的產生,以及懲處腐敗行為。建立了真正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領導干部不敢貪污,減少了領導干部違紀違法的發生,從而實際上也起到了保護領導干部的作用。總之,我們國家應該加大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反腐倡廉制度,實現制度在打擊腐敗中治本功效。
二、反腐倡廉制度創新的歷史發展脈絡
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多年以來,黨一直與腐敗做堅決的斗爭,也一直在建設和創新反腐倡廉制度。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雖然中國共產黨處在艱苦的環境中進行中反帝反封建斗爭,但黨時刻也沒松懈廉政建設工作,始終將廉政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突出位置。新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非常重視思想工作,政治工作和理論創造工作,清醒地認識到思想、政治和理論創造工作的重要性,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不同革命形勢的時期,根據革命形勢的不斷變化發展而對反腐倡廉制度不斷進行創新:不斷推出強有力的舉措以統一全黨思想,不斷清除腐敗分子以凈化革命隊伍,以保持革命隊伍的純潔性,以及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正是依靠著黨在制度上不斷創新,為新民主革命時期戰勝艱難困苦提供了制度保障,為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建國后至改革開放前
1949年新中國誕生以來,中國共產黨繼續保持著對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仍舊嚴厲打擊黨內產生的腐敗問題,同時也加快制度建設以有效防范腐敗發生。以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確立了以思想上加強教育和手段上嚴厲打擊腐敗的雙管齊下策略進行反腐倡廉。在反腐倡廉過程中,充分發動群眾和依靠群眾,在政治運動中反腐倡廉,而不是依靠制度或教育等長效手段進行反腐倡廉。在以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階段,中國共產黨雖然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走了許多彎路,特別是犯下了一系列“左傾”錯誤,但是,非常寶貴的是,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非常重視反腐倡廉工作,一直沒有放松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正因為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在黨風建設方面成績斐然。
(三)改革開放后
改革開放后,經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共同努力,摸索中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我黨反腐倡廉制度和理論體系,明確了改革開放歷史條件下,反腐倡廉應該走法制化道路,即在法律的框架內治理腐敗問題,最終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人們對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由于國內外的環境越來越復雜,社會發展中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和矛盾,貪污的手段越來越隱蔽,危害也越來越大,這些都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需要加強反腐倡廉制度的創新,并將其作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中之重,黨需要躬下身來聆聽人民的呼聲,清醒地認識到腐敗現象對人民群眾利益的侵害性,在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中對制度進行創新完善。
三、我國反腐倡廉制度創新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中存在許多不良因素:第一,反腐倡廉制度比較籠統,過于彈性化。我國目前所正在實施的反腐倡廉制度雖然都有詳盡的文字加以概述,但是,反腐倡廉條款表述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籠統,在實際執行中難以界定和權衡,極大地影響了制度實施的效率。反腐倡廉制度之間銜接性不夠強,甚至制度與制度之間互相沖突。同時,制度設計沒有充分考慮未來形勢變化,沒有預留足夠的未來改進空間,制度存在嚴重的滯后性;第二,體制上難以實現權力的有效監督,監督制度建設嚴重滯后,甚至形同虛設,沒有真正發揮監督職能,導致自上而下的監督渠道不順暢,政令難以得到貫徹。四、創新反腐倡廉制度的舉措為了提高我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在創新反腐倡廉制度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采取措施:
(一)創新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理念
為了創新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理念,可以對社會內存在的所有資源進行整合,充分利用各種平臺,一起共抓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以強化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的說服力和實效性。隨著網絡的普及,科技手段的提高,反腐倡廉宣傳的傳播途徑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除了廣播影視等傳統宣傳渠道外,現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移動手機等新興媒介,將反腐倡廉宣傳教育融入到新興媒介信息傳播環節中。加強對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機制的創新,抓好對反腐但是廉宣傳教育隊伍建設,將隊伍建設工作滲透到干部的選拔、培訓和管理中。另外,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整合黨委和政府的力量,建立黨委和政府共同負責和管理、紀委組織協調、人民群眾參與的反腐倡廉教育機制,從而使得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實現長效性和規范性,實現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的基礎作用。
(二)創新黨員腐敗預防機制
為了創新黨員腐敗預防機制,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實效性,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創新廉政風險預防制度。為此,首先需要摸清腐敗風險點,找出腐敗產生的主要環節和關鍵節點,建成腐敗風險分析和預警系統,最大限度地實現預防腐敗的發生;其次,所有的單位和部門,不管所處的地位多高,都需要建立內部監控機制,定期自查自身單位內部的腐敗問題,構建廉政風險預防制度;然后,對單位行政管理制度進行創新。如對單位行政法律執行程序進行規范,在行政法律執行中實施考核評議制度和責任人制度,以保證行政權力在法律的框架內運作,最大限度的杜絕腐敗的出現;最后,建成完備的腐敗預防信息系統。在建立腐敗預防信息系統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所具有的精準性、時效性、規范嚴密性等優點,強化腐敗預防信息系統的監控,避免人情擾動,提高腐敗預防信息系統的時效性。第二,創新黨員監督機制。從統計數據分析結果可知,腐敗多出現在行政權力集中的部門,出現在具有壟斷資源的行業,具有資源分配權的職位上。為了使反腐倡廉工作有更大的成就,需要在著手建立監督制度,使社會公眾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監督權力中,參與到監督高腐敗的行業中,保證掌握權力的領導干部受到有效監督和制約,使權力的運行關進法律的籠子里,打造陽光制約機制。第三,創新黨員腐敗懲治制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修訂不合實際的刑事處罰法律法規,使刑事處罰法規成為懲治腐敗的利器。同時,在戰術上重視懲治腐敗,通過打擊腐敗分子,在治標過程中為治本創造時間。也就是說,堅持治標作為當前一段時間反腐倡廉的主要手段。在反腐敗面前,實施“零容忍”政策,只要涉及腐敗,制度面前沒有特權,不管權力多高,徹查到底,一經查出,都要不折不扣地受到法律懲戒。
在打擊腐敗的過程中,特別要查處關系網和潛規則而形成的窩案,人人都公平公正地遵守制度,真正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高對腐敗分子懲治力度,一經查處,不僅需要承擔高昂的經濟代價,也會斷送自己的政治前途,甚至付出生命,從而提高制度的威懾力,使他們產生“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的震憾力,從而使得制度真正成為反腐的一道高壓線。
作者:梁家銘單位:遵義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上一篇:煙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 下一篇:基層黨支部反腐倡廉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