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論文

時間:2022-08-24 11:04:00

導語:科學發展觀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論文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根據新世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當代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趨勢,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思想。這些理論成果涉及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這些理論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從不同方面和領域展開,彼此相互聯系,形成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核心的相對完備的理論體系。

1科學發展觀之所以是一個相對完備的科學體系,在于它具備科學理論的共同特點和基本特征

首先,科學發展觀全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茖W發展觀蘊含的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精神,用全面的、聯系的、發展的觀點認識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的思想,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的理念,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其次,科學發展觀科學回答和解決了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帶有根本性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經濟社會如何又好又快地發展,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大課題??茖W發展觀立足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深刻總結國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經驗教訓,認真借鑒其他國家謀求發展的成敗得失,合理吸收世界上研究發展問題的積極成果,全面、系統、科學地回答和解決了這一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第三,科學發展觀揭示了執政黨建設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茖W發展觀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和分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深化了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認識,是推動我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指導方針。只有從科學體系的高度來認識科學發展觀,才能準確把握它的實質,才能確立科學發展觀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歷史地位,才能真正把科學發展觀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堅持的根本指導方針。

2科學發展觀指明我國發展路徑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和諧發展,進一步解決了如何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問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內涵

面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和國內形勢,強調必須“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發展是解決我們面臨所有問題的關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求發展是黨心所向,民心所向,已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共識和自覺行動,這里的關鍵是如何正確處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早期的發展觀反映了人們關注的主要是物質財富的增長,但實踐證明這樣不能帶來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于是,人們提出以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新發展觀,把經濟增長同社會全面發展結合起來,把發展的涵義從單純經濟增長擴大為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發展水平在內的綜合性概念。這標志著人類社會發展觀的重大轉變。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良性互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拓展了社會主義發展的內涵,科學發展不僅是一種經濟行為和經濟活動,經濟的發展總是同社會的變遷密切相關,第一次使我們對發展的要求從整體上有了一個全面、系統、準確認識和把握?!叭姘l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皡f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面相協調”。強調協調發展,始終把構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要素看成一個互相矛盾又互相統一的整體,重點解決好發展中平衡和不平衡的辯證關系,要從執政興國的大局出發,統籌各個方面的發展。在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現代化建設的推進下,我們面對的社會利益主體更多,這就要求我們發展必須注重統籌兼顧,協調各種利益關系,還要求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全面履行調節經濟、監管市場、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的職能。強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始終把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正確處理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解決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辯證關系。

因此,科學發展觀對發展的新要求,就是要正確認識和處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全面發展的關系、加快發展和協調發展的關系、當前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推動各項事業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茖W發展觀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既唯物又辯證的科學思維方式,體現了唯物史觀關于社會有機體理論和社會系統的整體性觀點。

3科學發展觀明確了發展的目的,深化了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強調是“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條件”??茖W發展觀的核心和精髓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以人為本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一起來,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解決了發展的本質和目的問題??茖W發展觀第一次把以人為本作為促進發展的核心價值理念,既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繼承,同時又是對這一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堅持為人民發展、靠人民發展、確保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對社會主義本質理論作了全面而深入的拓展,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民?!耙匀藶楸尽钡目茖W發展觀,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反映和兼顧不同群體利益,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系,關心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滿足人的發展愿望和多樣性的需求,從根本上回答了為什么發展、為誰發展、發展的目的是什么問題??茖W發展觀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強調人民群眾的需求是全面的和不斷發展的,將人民群眾現階段的需要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理想和目標統一起來,從而對社會主義發展的目的作了更加深刻的闡釋,充分體現了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在發展問題上的要求。

“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貫穿并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因此,我們強調經濟建設要著眼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設要著眼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合法權益,文化建設要著眼于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社會建設要著眼于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系,促進社會和諧??茖W發展觀把以人為本作為促進社會主義發展的核心價值理念確立起來,升華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認識,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和實踐。

4以科學發展觀為核心形成的理論創新體系,是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為核心一系列重大思想,從不同領域展開,彼此相互聯系,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科學發展觀是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科學發展觀已形成了發展問題的理論體系:

(1)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使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2)發展的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要達到人與人的和諧,又要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既要達到各社會階層、各社會利益群體之間的和諧,又要爭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諧;既要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各子系統之間的和諧發展,又要促進各子系統內部的和諧發展。就是要使各個社會階層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

(3)發展的路徑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協調的、可持續的和諧發展。全面進步就是把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和諧社會建設統一起來,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四位一體”發展;協調發展就是經濟社會之間、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國內國外之間及人與自然之間的發展實現良性互動??沙掷m發展就是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4)發展的動力是通過體制改革充分調動起來的人民群眾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茖W發展觀視野下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科技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改革的實質是充分調動億萬人民群眾從事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發展的保證力量表現在,通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不斷增強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意識和能力,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強的領導核心。

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目的、發展目標、發展路徑、發展動力和發展保證力量等的認識,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理論更具科學性、系統性和完整性,是我們黨在發展問題上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科學運用,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思想的繼承和創新,進一步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實踐永無止境,理論創新也永無止境,只有根據發展著的實踐進行理論創新,并運用理論創新的成果指導新的實踐,才能不斷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