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報刊與馬克思誕辰紀念分析

時間:2022-04-02 10:05:43

導語:近代報刊與馬克思誕辰紀念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代報刊與馬克思誕辰紀念分析

[摘要]《紅色中華》《新華日報》《解放日報》《解放》等報刊是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馬克思誕辰周年紀念的主陣地,《申報》《大公報》等民國主要報刊也有不少關注。近代報刊,通過介紹馬克思生平與品格、評價馬克思的貢獻與地位、分析馬克思對中國革命的態度、闡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與體系結構,教育世人,推進讀者對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的了解和認同。

[關鍵詞]馬克思誕辰紀念;報刊;報道與評論

自20世紀20年代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國內對馬克思誕辰周年的紀念活動未曾停止過,通過對馬克思誕辰周年舉行形式豐富的紀念活動,宣傳馬克思的精神風范及其理論體系。報刊是研究馬克思誕辰紀念的一類重要史料。在近代報刊中,有大量記載馬克思誕辰周年紀念的史料。通過對這些史料的梳理、分析和比較,還原近代中國對馬克思誕辰周年紀念活動的樣態,從而激活歷史記憶和教育人民大眾。

一、近代報刊對馬克思生平與品格的介紹

《大公報》作為民國時期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之一,重視國內時事的報道,對國際時局的動向很敏感。在馬克思誕辰周年多次紀念活動中,《大公報》都給予了報道。1923年5月6日(馬克思105周年誕生日的第二天),《大公報》發表消息,介紹北京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召開馬克思誕辰紀念會的消息,指出:馬克思“非但為一社會主義家,且為一社會主義實行家”,馬克思“一生悉屬困苦生活,但志趣則終不改變”[1]。1933年5月4日,《大公報》在其“世界思潮”欄目登載了《恩格斯在馬克思下葬時的演說》(實際上應譯為《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介紹了馬克思生平及其偉大貢獻。[2]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黨報黨刊經??l社論、紀念文章等評介馬克思的生平,樹立馬克思的偉大形象,擴大馬克思在中國的影響?!缎氯A日報》在1943年馬克思誕辰125周年之時,發表《調查研究與習作合一———為紀念馬克思一百廿五周年誕辰》一文,強調馬克思“不是死啃書本的教條主義者”[3];1944年馬克思誕辰126周年,《新華日報》發表《向馬克思學習切實認真的學風》一文,提倡學習馬克思的“勤謹研究務實認真的學風”[4]。創刊于1941年的中國共產黨政治理論刊物《解放日報》,在1943年馬克思誕辰125周年之時,發表《馬克思的科學態度———為紀念馬克思誕生一百二十五周年而作》一文,認為“馬克思的科學態度,就是我黨的學風底最理想的模范”[5],號召大家學習馬克思的科學態度。中共中央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機關刊物《解放》于1939年3月發表了《馬克思小傳》,于1940年5月發表專文《馬克思回憶》和《卡爾•馬克思傳略》,介紹馬克思生平與功績。另外,也有不少報刊在紀念活動中宣傳馬克思的生平業績,如1947年4月在香港創刊的綜合性政治刊物《自由叢刊》在其1948年第13期發表《共產黨宣言一百周年訪問馬克思故居》[6]。成仿吾和張如心主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晉察冀解放區出版的綜合性文化刊物《北方文化》,在其1946年5月1日出版的刊物中登載了柯柏年的《馬克思之為人》一文,分為“學者的風度”“革命的精神”“良師兼益友”“模范的丈夫”“標準的父親”等五個部分[7];1946年6月在哈爾濱創刊的青年綜合讀物《知識》雜志,在其1949年2月15日出版的刊物中也登載了柯柏年的《馬克思之為人》一文,但內容有所刪減,分為“革命的精神”“良師兼益友”“不硬套公式”等三個部分[8]。1938年5月創刊于上海的由英國人馬彬和編輯的《眾生》雜志在馬克思誕生120周年之時,以及1941年8月創刊于上海的《時代雜志》周刊在馬克思誕生123周年之時,都曾發文介紹了馬克思奮斗而又不平凡的一生。近代報刊評介馬克思生平的內容很多,既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也有國外著作的翻譯,還有國人的著述,從不同側面對不同的讀者群展示馬克思的偉大形象和優秀品格,為中國國內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提供了動力源泉。

二、近代報刊對馬克思貢獻與地位的評價

《申報》是我國早期的報紙,對馬克思誕辰周年的紀念活動給予了關注。如在1922年馬克思誕辰104周年之時,《申報》發表消息,認為馬克思之所以成為偉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馬克思曾從事于法律之研究,凡研究法律者思想類多迂執,而馬克思則進取不懈”,“馬克思曾從事于哲學之研究,凡研究哲學者思想每陷于玄渺,而馬克思則仍努力于現實之社會”,“馬克思中年曾一度長期之戀愛生活,凡戀愛程度一高則感情興旺懈于進取,而馬克思終不以戀愛之熱情而減殺其理性”[9]。1922年1月在北平創刊的《先驅》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的第一個機關報。在1923年馬克思誕辰105周年之時,《先驅》刊發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馬克思誕生百零五周年紀念日敬告中國青年(1923年5月5日)》,指出全世界無產階級在馬克思誕辰周年集會紀念馬克思的意義就是“表示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唯一的指導原理!”馬克思主義是“推翻資本主義、解放無產階級的唯一的武器!”[10]1931年12月創刊的《紅色中華》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機關報。在1934年馬克思誕辰116周年之時,《紅色中華》刊發中共中央宣傳部為紀念馬克思誕辰而擬定的《“五五”節報告大綱》,指出: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導師”,“創造了第一國際,留下了全世界工人的國際組織的模范”,“所著的《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書,永遠是革命理論的最豐富的智庫”,所創立的理論“是有系統有方法的革命的理論,是一切過去的最好的知識的結合?!保?1]、孫伏園、徐志摩曾先后主編過的《晨報》副刊在1922年5月5日,發表署名競人的《馬克思紀念:我們紀念馬克斯的意義》和署名燕汀的《馬克思紀念:馬克思傳》等兩篇紀念文章。1930年在上海創刊的文學刊物《拓荒者》月刊,在其第1卷中刊發文章,認為馬克思是“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我們當格外體會馬克思主義的意義,擔起完成中國革命的任務?!保?2]1938年在上海創刊、主要受眾為青年的綜合性刊物《學生時代》月刊,在1938年馬克思誕辰120周年之時發表紀念文章,指出:馬克思是“人類中最偉大的思想家及政治領導者”,“全世界的人類,不論他們的國土上還有著人對人的剝削甚至殘殺,或者已經建設了公正幸福的社會主義的社會,都應當深切的紀念這位偉大人物,記著他一生與活動的每個重要的日子?!保?3]關東中蘇友好協會編輯出版的《友誼》半月刊發表文章指出:馬克思“不僅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理論家,并是參加工人實際斗爭的組織家”,“是無產階級革命與行動的方針———馬克思主義的創始者”,中國人民將每年的5月5日馬克思誕辰日定為學習節是因為“馬克思是學習最用功最得法,學問最淵博的人”[14]。近代報刊在馬克思誕辰周年的紀念活動中刊發的眾多文章,對馬克思的一生貢獻與歷史地位給予了高度評價,使馬克思在中國民眾心目中留下了高大而又具體的形象,從而使中國民眾對馬克思有了更多的了解與支持。

三、近代報刊對馬克思關于中國革命態度的分析

馬克思非常關注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進程,近代報刊著力分析與宣傳馬克思對中國革命的支持。如《新華日報》在馬克思誕辰120周年之時發表社論指出:馬克思“是中國人民最熱烈的同情者”,“是第一個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中國問題和中國社會的理論家和政治家”,“馬克思不僅熱烈的同情中國人民的解放運動,而且對于他生時中國所發生的每一個事變,革命運動他都作了詳細的研究”,“指出了中國人民奮斗的目標———‘中華民國———自由平等博愛’”[15]?!渡陥蟆吩?939年5月5日馬克思誕辰121周年之時撰文指出:馬克思是世界偉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造者、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被壓迫民族解放運動的熱烈擁護者、中國民族解放運動最忠誠的朋友。這種介紹強化了中國民眾對馬克思及其理論的認同感,拉近了他與中國革命的空間距離。通過開展對馬克思與孫中山的聯合紀念,尋找馬克思與孫中山之間的聯系。在1927年馬克思誕辰109周年之時,《黨星》在其創刊號上說明兩個“五五”紀念的意義,指出:“五月五日這個紀念日,在中國革命史和世界革命史,都是非常的重要。因為,馬克斯是人類解放運動的導師,孫總理是中國民族革命的導師”[16]。1939年4月28日《申報》也分析了紀念孫中山和馬克思的關系。1939年5月5日《新華日報》的社論指出:“五五又是一個有偉大歷史意義底紀念日,這就是因為兩個偉人馬克思誕生和孫中山先生就任非??偨y底紀念日子”,“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國民黨,都攜手合作為真正的中華民國,為實現三民主義底新中華民國”[17]。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聯合紀念馬克思與孫中山,體現出了兩黨之間具有重合的話語體系以及存在現實的合作基礎。近代報刊宣傳馬克思對中國革命的認識和支持,塑造了馬克思革命的和正義的形象。開展對馬克思和孫中山的聯合紀念,有利于擴大中國民眾對馬克思的認同和支持。

四、近代報刊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闡述

在馬克思誕辰周年中,眾多報刊發表的文章和演講論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淵源與理論體系。首先借助馬克思誕辰紀念,詮釋了馬克思主義與人類思想文化的關系?!缎氯A日報》在馬克思誕辰120周年紀念之時,發表社論《紀念馬克思和孫中山》和系列紀念文章。在社論中,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作了說明;在列寧的紀念文章《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中則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在于它“是集幾千年來人類思想的大成”[18],闡述了馬克思主義與人類傳統思想的密切聯系。關于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問題,也有報刊刊文闡述。1926年2月創刊的中共廣東區委機關刊物《人民周刊》在馬克思誕辰108周年之時,發表彭述之的文章《五五紀念與中國》,指出:“馬克思主義,絕不是一種什么機械的宗教,也不是一種什么玄學。馬克思主義是一種解釋宇宙的方法論,并且是改造宇宙的一種工具。馬克思主義是全人類歷史發展到最高階段的一種結晶體。馬克思主義是創造人類新社會的指南,更切實點說是一切革命的指南,是一切被壓迫被剝削階級反抗和脫離壓迫和剝削階級的武器?!保?9]1933年《紅色中華》在它的一篇社論中號召:“努力學習理論,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來武裝自己,用一切銳利的武器去粉碎敵人”[20]。這些社論和文章把馬克思主義看作解釋宇宙的方法論,指出馬克思主義具有“工具”“指南”“武器”等重要功能?!缎虑嗄辍肥?0世紀中國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雜志之一,在其多篇文章中分析了馬克思主義的內在結構和基本原理。在馬克思誕辰101周年之時,《新青年》出版“馬克思研究”專號,轉載了《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一文,勾勒了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關系。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中指出:馬克思主義由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科學社會主義等三部分構成。顧兆熊在《馬克思學說》一文中指出,“馬氏用這兩個基礎學說,去批評現代資本式的出產法,推論他發展的趨勢與將來社會秩序的改革”[21],研究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構成。近代報刊結合對馬克思生平事業的介紹,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進行詮釋,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增進了中國先進分子對馬克思主義的認知與認同,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奠定了重要基礎。

五、結語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及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與馬克思主義休戚相關。近代報刊為紀念馬克思誕辰發表的社論、文章、譯作等,既重申強調,又有深化拓展。近代報刊對馬克思誕辰周年紀念活動的報道與宣傳,起到了宣傳、組織與動員的作用,促進了中國人對馬克思的了解與認同,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詮釋和運用,擴大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社會基礎。開展馬克思誕辰紀念活動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傳統政治資源之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報刊應努力發掘并積極利用馬克思誕辰紀念活動這一傳統政治資源,深刻揭示馬克思的魅力以及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在中國國內塑造與達成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集體記憶與集體共識,從而讓中國人民自覺以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作為行動指南。

作者:雷志松 單位:浙江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