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女性主義視角下水仙的局限性

時間:2022-10-22 08:56:28

導語:生態女性主義視角下水仙的局限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女性主義視角下水仙的局限性

詩歌是一種富有藝術美的文學形式,能傳遞給大眾獨特的審美情趣?!端伞肥怯娙巳A茲華斯創作的浪漫主義詩歌,從這首詩的描法來看,一如既往的沿襲了華茲華斯以往的思路,以濃厚的情感烘托為主,將各種富有自然情調的藝術內容全方位展現,達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古典抒情的風格躍然紙上。《水仙》一詩所選用的名稱“水仙”即暗含豐富的審美寓意,力求貼近自然真實的景觀特征,在藝術表達上追求華美的辭藻點綴,典雅而濃郁,與水仙的特點相互輝映,起到了強調作用,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是一直以來,大眾推崇作者蘊含的自然價值觀,卻忽視了作者在表達生態價值理論上的局限性。

一、生態女性視角下的《水仙》

《水仙》是一首突出的抒情詩作,在情感的烘托上比較飽滿。這首詩大量的字句采用了自然的意象,例如:“我孤獨的漫游,像一朵云”,比較直觀地將作者個人抒發的情感與自然意象的特點貼合在一起,給人的心靈沖擊格外強烈。這種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很顯然沖破了個人單一思想的禁錮,能被不同視角解讀,并賦予新的價值意義。從詩歌大體總的脈絡和主旨來看,自然生態的價值觀是為人所認同的。作者毫不掩飾地將各種景觀特征作為載體,當成個人認知客觀世界的工具,因此作者是極為肯定自然作用的。但是沿著作者的寫作足跡來看,作者在其中運用了現在為人熟知的二元論,也就是借助哲學的理念,使縹緲不定的景觀特征在作者的驅動下完成了實體的進化,其中的“云”、“山丘”、“谷地”等意象都在作者這一主體思想的貫注下煥發了新的生機,有了預設的目標。而“金色的水仙花”卻成了一種與“白云”等意象有著高下區別的生態景觀,它只是迎春開放,依偎在樹蔭旁邊。這樣的水仙花雖然美麗且多情,但是似乎是天生就應該如此的,缺少靈性和活潑的動態美感,遠不及在“我”驅使下的白云那樣慷慨激昂。與其說“水仙花”是和山丘等高處對比,倒不如說正是與“我”做對比。因為“我”和山谷與高地不分彼此,緊密聯系,但是卻互相借助彼此的力量俯瞰著水仙花。盡管作者將每一種自然特征都巧妙的抒寫,并且掌握了其特征,但是當作者毫不掩飾地將個人的情感有側重點的關注和投射某一事物后,就意味著作者的審美取向。從現代主義的自然價值觀來說,任何一種事物并沒有高下之分,都有它的存在價值,哪怕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天然的差異,但應該做的是尊重和促進它們共同發展。這首詩《水仙》所強調的是水仙,但作者恰恰又帶有一定的抨擊,從生態主義女性視角來看,天然處于弱勢的女性在生態鏈條中往往無法掌控自己命運,被高高在上的優勢群體逼視和俯瞰,這是狹隘的認識論造成的,而作者顯然也有著這種視野的局限,他只單獨選取了水仙花單一的外在特征,卻忽視了對其心理活動全方位的展現和刻畫。

二、生態女性視角下《水仙》的局限性

1、它是他者,自然的媒介性抽象而凝滯在這首詩歌中,各種自然意象無一例外成了作者表達心緒的工具,因而常常使各種景觀帶有作者認知的影子,缺少了一定的精神活力,帶有濃厚的人類中心色彩。哪怕是“我躺在床上心神不眠”時,作者也要把水仙花拿出來反復咀嚼,只因為作者三年前初見水仙花時印象深刻,因此將水仙花當成了排解愁緒而安眠的媒介。在作者看來,水仙花就是馥郁芬芳的美麗佳人,時刻陪伴在自己身旁。這種情感使作者麻痹了自己的客觀判斷,陷入無邊無盡的孤獨迷惘中。作者想當然地認為所有自然風光理應給自己服務,本身就帶有一種對弱者占有的霸凌感,而作者偏偏選擇毫無反抗能力的風景,也暴露了作者偏執自私的一面,這種缺乏對自然靈性關注的認識論是不符合人類發展規律的。在作者的視野中,似乎要將水仙花“摘在荒野里,和我一起夢游百舸爭流”。對于作者來說,他喜歡無邊無際的幻想,所以才能將各種景物當成自己的“奴隸”,想方設法地搜刮出來。作者在現實中得不到的也相應地聯系在景物身上,呈現出荒誕的荒涼感。在寫作技巧上,作者選用了空間結構的點染,將情感寄托在意象中,投射于周圍的事物。因為作者用上帝視角俯視水仙,所以在他借助天空和山川等意象表現情感時,常常把云霧和紅日等距離較近且關系親密的物體放在較大的比例對其直觀的描寫。但是對于水仙,作者卻是借助側面描寫構造的,而且水仙和樹木等意象相依,在空間比例上大大縮小。現實生活中的孤獨感被水仙這樣的自然美景填充,使得作者滿心歡樂,自然成為人的一部分?!懊慨斘姨稍诖采喜幻呋蛐纳窨彰#蚰了肌钡臅r候,水仙就會浮現在心中,成為精神的填充品,具有強烈的人類中心主義色彩。水仙美景被對象化,成為作者思考的客體、靈感的源泉,成功地將“自然”“占有”為“我”的一部分。2、她的環境,女性與自然并置的奇幻立場從“水仙”這一單獨的意象特征來看,可以將其和女性聯系起來,但這是一種不確定的感覺,往往在詩歌中會通過隱喻和借代等手法加以體現。然而在本詩中,作者卻不假思索的將水仙和自然界卑微的生活環境并列,在生態女性主義視角看來,這是很不恰當的,因為女性并不就意味著自然,她也可以是征服自然的原始者。但作者不單單是將個人的主體思維凌駕在自然意象上,對弱者毫不留情的占有,給女性一種強有力的視覺沖擊感和心靈壓迫感,更關鍵的是,如果否定了作者對自然景觀占有和霸凌的正確性,那么女性則理所當然地將自己當成弱勢群體。但作者將女性物化,替代了自己幻境中的形象,實際上是對女性極大的不尊重?,敻覃愄鼗袈咕驮浥険暨^此事,她認為華茲華斯的詩歌里面埋葬了無數個母性和女性的人物。這些人物或多或少有華茲華斯腦海中的影子,他用一種優雅而富有藝術情趣的方式將各種女子身上喜愛的事物點綴,然后將這些事物幻化成女子的模樣,這實際上是不正確的。雖然女好自然,有著自然的母性光輝,但這種光輝并不能替代女性更多元的價值,它理應賦予更多現實的意義。因此,在這首詩歌中,作者描寫的環境特征不夠客觀,在生態女性主義視角下,它既是一種契合女性感性思維的表現形式,但是同時也將女性未來的生態性發展固化,沒有閃爍人性的智慧光芒,更像是作者完全被自然景觀奴役。3、他為中心,潛藏的男性中心主義從這首詩歌表達的意境來看,優美傳遞出了細膩的自然原色,但缺乏真實的生活基礎。與此同時,詩歌中浪漫抒情的風格又將“我”這樣一個主體置身于大的自然底色中,不斷挖掘新的自然空間,這其中跟隨“我”的心靈變化,自然景物也有了側重和淺顯的區別,反映出作者并不是完全刻畫自然帶給自己的精神享受,也傳遞著內心單純的想法。最明顯的在于,詩歌中的“山嶺”和“谷地”幾乎總是結伴出現,顯得不那么孤獨寂寞,但是“金色的水仙花”卻孤零零地站在樹枝旁,得不到樹枝的眷顧。這種強烈的反差也表明了作者在有意的渲染某一部分,又在極力淡化另一部分??v觀《水仙》這首詩,女性形象并沒有被作者直觀的表現,但是字里行間卻烘托著女性獨有的韻味。從“水仙”和“云”等意象來看,始終帶有一種流動的特征,而這種流動的特征會讓讀者身臨其境。在詩歌中,作者也通過具體的描寫對這兩個意象的活動軌跡進行了刻畫,其中,云是山川跟谷地一起作用的產物,如果我們常規的思考,就會覺得云屬于天空,怎么會產生于山川和谷地。但是仔細一想,云和山川谷地確實是有聯系的,而這種聯系源自云轉化為雨水。同樣,在水仙的刻畫中,作者也描繪了其附屬人格,只是被動產物。雨水和水仙都是給人溫柔的想象,但是又無法擺脫天然的命運,反映了作者的自然傾向。這些都表明作者內心中對于女性由衷的贊美。事實上也是如此,作者這種詩畫風格來源于他細膩的心靈,而他細膩的心靈又源于作者從小到大身邊女性呵護的真實生活,導致作者極為柔和的接納所有如水一般的愛戀,反而對于那些竭盡全力想要掙脫束縛的水仙花口誅筆伐,反映了強烈的男性主義中心思想。作者一直在美化他認為的女性,但是在真實的女性看來,這卻和她們真實的心路歷程完全不符。在這種贊美聲中卻只能做到作者所寫的角色價值,很多女性并不樂意,缺乏了女性基礎,這首詩歌也顯得過于詼諧。

三、結語

《水仙》這首詩中蘊含著豐富的自然主義哲理,醞釀了作者對人性探尋的思考。詩中的意象是作者理念的化身,投射了作者的主觀情感,作者借助自然景觀找尋人文美的奧秘,為大眾帶來價值觀的啟迪。但是作者選取的意象具有濃厚的女性色彩,在具體描寫中帶有一定的幻想,并沒有站在女性角度思考問題,讀者需要規避并進行新的價值理念求索。

【參考文獻】

[1]江逸.基于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自然詩歌生態話語分析——以華茲華斯詩歌《水仙》為例[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40(05):131-134.

[2]郭天賜.探析華茲華斯以自然觀為內核的詩歌理論[J].漢字文化,2020(S2):177-178.

[3]周思敏.追尋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批評視角下華茲華斯的詩歌解讀[J].短篇小說(原創版),2018(11):27-28.

作者:魯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