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封港事件與“工人階級”

時間:2022-05-16 10:23:00

導語:美西封港事件與“工人階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西封港事件與“工人階級”

美國西海岸29個港口因罷工而關閉的事件,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影響,以至于美國總統布什不得不利用《塔夫特與哈特里法案》賦予總統法律權力——“在勞資爭議影響國家經濟的時候,可以下令工人暫時返回工作崗位八十天,讓勞資雙方獲得一段冷靜的時間”——命令美西港口重新開放。布什是二十五年來首位以對國家經濟與安全造成危害為由,援用《塔夫特-哈特里法案》干預勞資糾紛的美國領袖。

但是,危機發生的十一天里所積壓貨物的清理需要六個星期、八個星期至一百天時間才能全部完成。

美國西岸二十九個港口處理約半數美國海運貨物,這些貨物大多來自東亞,每年總額在三千億美元左右。

從表面上看,這個事件,似乎顯示了美國“工人階級”的力量,工會只不過組織了十來天的罷工,就已經讓頭號資本主義帝國搖搖欲墜了!這真可以讓自命為馬克思主義者們興奮一場:現在簡直用不著“武裝革命來奪取政權了,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已經不堪一擊,衰敗到罷它幾天工就惶惶不可終日了,豈不快哉!

但問題沒這么單純。

首先,在歐美這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長期以來,一直努力調整收差別過大的情況,制定了保護性的“最低工資標準”,大中型公司企業也給予職工一定的福利保障,并且,工人所組建的工會,聘請專門律師來為他們的利益服務。這樣,工人的生活水平客觀上是在不斷提高的,工會的力量也不斷強大。

此外,在歐美國家中,一些特殊行業的工人,以及擁有某種技術的工人,其收入并不比工程技術人員少,他們雖然屬于“藍領”,但收入卻能超過許多“白領”。

第三,許多收入高,福利高的特殊領域,工人通過工會已經形成了對該領域的壟斷,只在本圈子里發展,外人極難介入。這種情況,就使得一些有利可圖的部門的工人,已經成為了新的“工人貴族”。尤其是掌握著某些社會發展社會生活“命脈”性的部門,竟可以憑借自己對局面的控制能力,來要挾社會與政府,為自己不斷地提高待遇而奮斗。

以此次美西封港事件的原因來看,焦點就在于資方計劃引進可能導致裁減碼頭工人就業人數的新技術。而事實上,正如美國首位華裔勞工部長趙小蘭所說,美國今年就已經撥出一百億美元辦理職工訓練,以及安頓勞工,包括協助就業等。

本質地講,美西港口工會的這一次大規模罷工,就是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全然不顧國家與社會的行為。他們的罷工,在全社會引起的并不是同情,而是反感。不論是美國業界、亞洲各國政府,都寄望白宮能夠盡早介入,以期將損害降至最低。臺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也計劃采取一致行動,促請布希政府早日化解封港的僵局。他們的罷工,不但未能贏得全社會的支持,反而招致一片反對聲。連我國政府及全國工會,也未對他們的罷工行為表態。

事實上,這類罷工行為,不過是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怪現狀之一。

比如,在911之后的美國加拿大等國,電腦人才的收入隨著高技術領域的大幅度下滑而一落千丈,不少地方已經跌到了最低工資標準水平。而從事簡單勞動的收垃圾工人,平均收入則是這個工資標準的幾倍。而且,他們有強大的工會組織,一旦進入這個行業,如同端上了鐵飯碗,可以旱澇保收地干到退休,獲得一輩子的保障,資方無權隨意解雇任何一個工人。

以多倫多垃圾工人罷工為例,工會要求給年薪已達6萬的工人繼續提高工資(普通的加拿大工人年收入不過2萬元),并要求獲得終身保障。工會選擇夏天里最酷熱的季節進行罷工,同時,時逢教皇保羅二世訪問多倫多,全世界幾十萬人將涌進多倫多。工會揚言,罷工將持續到秋天!這場罷工,讓多倫多市民吃夠了苦頭,人們怨聲載道,氣憤不已。與美西封港類似的是,該次罷工也是在政府的干涉下,無果而終了。多倫多市政府亦是啟動了政府的一項特殊法令,勒令工會限期復工?;と藗兊倪@次罷工以失敗告終了。

舉個小例子,某家麥當勞的一個工人,消極怠工,與同事口角,對經理口出惡言,經理積怒已久,想開掉他,但由于有工會保護,不能如愿,最后實在忍無可忍,經理自己辭職走了。而這一類事件,在有工會的公司企業里,是很不少的。當然,經理們不一定都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但開掉工人幾不可能卻是事實。工廠經營不下去,必須裁員的時候,全然不能依照勞動態度、技能等標準進行,只能按入廠時間,從末往前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比中國的大鍋飯還邪乎。

更典型的事件,要數香港航空技師與飛行員協會的罷工了。他們有特殊的技術,有高薪待遇。他們足以支付得起相當多的工會會費來聘請名牌大律師。于是,這些大律師又憑借他們對法律的熟悉,為他們“仗義執言”,為這些拿著了早已高于社會許多倍工資的技師飛行員們提出了更高的加薪要求,一旦不被準許,他們就開始罷工。這些律師早已對罷工的后果了好指掌,知道每罷一天工,社會將受到怎樣的打擊,社會的承受度在哪里,他們最終成功的比率是多少……,他們計算得精確之極!

這樣的“工人階級”,與馬克思筆下深受資本主義剝削壓迫的工人階級,還能等同劃一嗎?

如果問,在歐美,難道沒有深受剝削壓迫的工人階級了嗎?回答是,有!但是,他們往往是小公司小企業的雇員,他們沒有可能組織工會,他們的收入待遇很低,他們的利益無人保護,他們沒有代言人,因此,他們的痛苦與呼聲幾乎沒有發出的通道,他們如同中國的農民一樣,生活在社會真正的底層,生活在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歐美社會的燦爛陽光所照不到的地方。他們不同于中國農民的地方是,中國農民雖然“沉默”,但數量寵大,屬于“沉默的大多數”,他們的巨大質量,足以引進社會的關注,他們總會找到代言人的。而歐美中這種最貧寒一族的工人們,卻是“一小撮”。而且,由于他們往往素質偏低,成份復雜,犯罪率高,而被社會厭棄。他們的發展,因此而成為難題。(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