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論奉獻精神和利益原則的關系
時間:2022-04-23 02:37:00
導語: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論奉獻精神和利益原則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2月,總書記在中央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時強調:要注重教育和引導領導干部正確認識和處理奉獻精神和利益原則的關系,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這一論述堅持和發展了唯物史觀的基本精神,不僅從理論層面提出了領導干部要提高思想境界,也從實踐層面提出了共產黨人如何以自己的模范行動體現黨的性質與宗旨。認真貫徹落實這一重要指示,對于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順利推進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敗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奉獻精神是共產黨人的本質要求
人類社會的發展史表明: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人類世代延續的奉獻精神。如果只有索取,沒有奉獻,就不會有人類社會長足發展的今天。古往今來,奉獻的具體表現形式是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但不論怎樣,奉獻精神卻是永恒的。歷史上那些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以及文學藝術家們,以自己艱辛的勞動創造,作出了巨大的奉獻,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與社會的進步,受到人們世世代代的景仰和崇敬?,F實中那些在平凡崗位上腳踏實地、艱苦創業、默默耕耘的普通勞動者,同樣為人類文明與社會進步作出了應有的奉獻,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大家的尊敬??梢姡瞰I精神是人類一種純潔高尚的情操,它是鼓舞和激勵人們奮發向上、公而忘私的內在力量,反映與體現著社會成員對國家、集體、他人的一種應盡的道德義務。因此,我國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將奉獻精神確定為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之一。
共產黨人把人類偉大的奉獻精神發揚光大,推向了新的時代高度?!豆伯a黨宣言》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運動,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利益不同的利益”。無產階級的利益同社會發展方向是一致的,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這決定了共產黨人必然成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也決定了共產黨人必然把謀求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的全部利益,此外再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在實踐中,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必然離不開奉獻精神。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政治品格。
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謀利益,是我們黨的宗旨,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80多年來,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始終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思想。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為民族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利益而英勇奮斗和無私奉獻的實踐史。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何叔衡、、毛澤民、趙一曼、劉胡蘭、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共產黨人,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屈不撓,前仆后繼,慷慨赴義,譜寫了氣勢磅礴、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沒有共產黨人的偉大奉獻和崇高犧牲精神,就不會有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誕生,就不會有祖國的和平與安寧。在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無數共產黨人嚴格遵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平凡的勞動崗位上,為祖國的文明、富裕和昌盛,艱苦奮斗,嘔心瀝血,默默奉獻自己的汗水和生命。雷鋒、時傳祥、王進喜、李順達、焦裕祿、蔣筑英等就是典型代表。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后,共產黨人一如既往,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認真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保持了應有的政治本色,繼承和發揚著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合格的答卷??追鄙⑿旎?、李素麗、鄭培民、葉欣等就是這一時期涌現出的無私奉獻的模范。中國共產黨人在歷史和現實中時時處處體現著、實踐著奉獻精神。
正是在奉獻精神的激勵下,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共同奮斗,在實踐中鑄就了反映時代特色、閃耀奉獻光華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以及“抗非典”精神等。在中國,從來沒有哪一個政治組織像我們黨這樣集中了那么多的優秀兒女與先進分子,為中國人民的幸福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了那么大的奉獻與犧牲,贏得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真心實意的熱愛和擁護,從而也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二、堅持奉獻精神和利益原則的統一
大力倡導奉獻精神,講求無私奉獻,并不是否定和漠視個人利益。這里的關鍵是要處理好個人與社會、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實質上也就是正確認識與處理奉獻精神和利益原則的關系,堅持奉獻精神和利益原則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痹谌说乃枷雱訖C背后是人的利益,特別是物質利益。人們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一切活動,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為了謀取某種利益,取得并改善自己生存和發展的條件。毫無疑問,利益原則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最終動因。這就需要在實踐中合理地將人們的勞動付出同報酬聯系起來,使人們的付出獲得相應的利益。我們黨正確堅持和創造性地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的利益原則,不僅承認個人的物質利益,而且將個人利益實現的程度作為衡量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鄧小平指出:“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背珜Х瞰I精神和大力開展講奉獻活動,并不是對馬克思主義利益原則的背離,也不是對個人利益包括共產黨員切身利益的否定,而是強調個人利益與國家和集體利益的有機統一。堅持這種統一,實質上就是正確處理個人同社會的辯證關系,這是促進個人和社會全面發展的前提。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由此決定了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但是,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并不完全排除在某些方面、某些局部和某種特定場合的矛盾存在。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必須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求,正確處理個人同社會的辯證關系,尤其是當個人利益同國家和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沖突的時候,要自覺堅持人民利益第一,堅持奉獻第一,以個人利益無條件地服從集體和國家利益,直至完全犧牲個人利益乃至生命,始終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不動搖。這種無私奉獻精神,正是共產黨人先進性的具體體現。黨的十六大通過的黨章對黨員義務明確規定:“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貢獻?!蓖瑫r強調:“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英勇斗爭,不怕犧牲?!闭沁@種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與行為,成為在實踐中檢驗一個共產黨員是否符合黨員標準的試金石。
當然,共產黨人合理的個人利益要求是正常的,也是允許和應該支持的,黨和國家要從各方面關心黨員和干部的學習、工作與生活,熱情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創造良好的工作與成才環境,重視和依法保障其個人的正當利益。提倡奉獻精神,并不是無視共產黨人的個人利益,不尊重個人合法權益,也不是要求大家完全放棄和無謂地犧牲個人利益,而是強調黨員個人利益服從社會整體利益,要求黨員自覺地把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個人利益融于國家與人民利益之中,努力為國家和人民利益多作奉獻。如果一個黨員借口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置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于不顧,把獲取個人利益看成是自己人生的唯一追求,利欲熏心,唯利是圖,那就背離了共產黨員的素質要求,遲早要走到邪路上去。
三、領導干部要做無私奉獻的模范
正確處理奉獻精神和利益原則的關系,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對領導干部尤為重要。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是人民群眾中的先進分子,是黨和國家的代表與精華,具有引導、感召、凝聚、組織協調和帶頭示范等特殊作用,在社會生活中處于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人民群眾利益的實現與發展。這就需要領導干部更加自覺地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新時期爭做無私奉獻的模范。
領導干部要做無私奉獻的模范,就必須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注重改造主觀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倳浽凇捌咭弧敝匾v話中指出:“領導干部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解決好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問題,就不可能領導好改造客觀世界的工作?!睂︻I導干部來說,時刻把人民的利益、黨和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無條件地服從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才能真正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具備共產黨人的優秀政治品格。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解決好“參加革命是為什么?現在當干部應該做什么?將來身后應該留點什么?”的問題,使自己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有效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各種不正之風,成為無私奉獻的模范。
領導干部要做無私奉獻的模范,必須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努力把理論付諸實踐,克己奉公,以身作則,做一個真正的無私奉獻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奮斗,是我們黨在新世紀里的偉大任務。這個任務的實現,離不開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奮斗,離不開共產黨人的無私奉獻,特別是離不開領導干部的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這就需要廣大領導干部堅持學習理論和指導實踐相結合,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實踐、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要自覺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力戒空談,力戒浮夸,勤政為民,真抓實干,帶領人民群眾努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領導干部要做無私奉獻的模范,必須堅持執政為民,誠心誠意為廣大人民群眾謀福利。各級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自覺為人民群眾掌好權、用好權,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實現人民的愿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做群眾之所需,誠心誠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要自覺接受監督,牢記“兩個務必”,強化“憂患意識”,努力反腐倡廉,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斷改進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各級領導干部只有以執政為民的實際成果取信于民,我們黨才能始終獲得人民群眾真心實意的擁護,真正當好“三個代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