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價值觀分析論文

時間:2022-09-07 09:29:00

導語:我國傳統價值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傳統價值觀分析論文

誕生于19世紀末、輝耀于20世紀的,是一位文韜武略兼備、內圣外王合一的曠古未有的偉人。他洞悉社會發展規律和必然趨勢,學習馬克思主義真義,吸取中國傳統的優秀思想文化成果,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生價值觀。

馬克思指出:“‘價值’這個普遍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生的”[1]。人作為價值主體和客體之統一的存在物,他的言論行動既能滿足他人、社會以及自身的需要,同時又要求從他人、社會和自身的活動中得到滿足。個人對社會群體需要的滿足,也是社會對個人行為實踐的一種肯定和評價。人的整個生命歷程和社會實踐活動,都是一個能動的創造價值的過程。

在儒家學派看來,社會是由人構成的集合體,每個人只有在群體中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人無群不能為主,群而無分則發生爭斗混亂。為此,便有圣人出來,制禮作樂,明分使群,使社會群體內部的個體分處不同等級,恪守不同分位,克盡不同職責??鬃又鲝埦几缸拥牡燃夒`屬關系,孟子首倡“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將社會中的人際關系分為五個層次,規定各等級的人應盡的義務和必須恪守的行為規范。同時,儒家承襲宗法血緣關系這一原始社會的文化遺存,由修身齊家向外輻射,以至于治國平天下,以德為本,以仁為懷,親親尊尊,忠恕愛人,博施濟眾,仁民愛物。

儒家文化在強調整體和諧和奉獻價值的同時,著意強調人格的獨立及其價值,正是個體的獨立人格和自覺的道德意識,才為個體的社會價值奠定了堅實而深厚的思想心理基礎和道德情感基礎??鬃映珜娍蓨Z帥、匹夫不可奪志的獨立意志和人格,孟子則區別人之作為“天爵”的內在的仁心善性和作為“人爵”的外在的名利祿位,認為前者來自天斌,不可剝奪;后者來自世俗,既可得之,亦可失之。兩相比較,“天爵”比“人爵”更為珍貴、更有價值。他說:“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边@就是說,人人都具有自己的價值,這種價值既不可從外面賦予,亦不可用強力奪走。這實際上是一種內心的道德價值和獨立不倚的高尚人格的價值。

在思考和闡釋人的社會價值時,不以先驗的人性論和宗法血緣關系作為立論依據,而是從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出發。但他在重視群體的價值和強調個人對于社會的奉獻這兩點上,與儒家文化的價值取向有相通之處。在社會個體與社會群體的比較中,重視群體的作用,高揚群體的意義和價值,一貫強調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要求共產黨人相信、依靠、組織、發動群眾,領導群眾為他們自身的利益而斗爭。如果脫離群眾,得不到群眾的理解和擁護,將一事無成。在強調群眾和政黨的群體價值的同時,也重視個人的價值,認為具有較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洞悉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富有政治上的遠見卓識、有高超的工作能力和領導藝術、具有堅定的政治理想和頑強的斗爭意志的領袖人物,對于革命的發展和成功關系重大。因此,反復強調要注意識別、培養、關心和愛護干部,充分發揮干部在群眾斗爭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比較中,強調個人無私奉獻的社會價值。他認為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完善,并不能自發地導致共產主義的實現。只有使全體人民自覺追求這一目標,并把努力工作、無私奉獻的價值觀內化為自覺的意識,外化為具體的行動,積極創造物質的和精神的條件,才能保證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的實現。為了將來大目標的實現,生活于現實社會中的人們需要付出自己畢生的智慧、才能和力量,甚至需要犧牲自己的生命。

與此同時,也十分注意滿足人的生存、安全、自尊等方面的需要,注意創造條件,期望人的生存價值的實現。他的一生都在為消滅蔑視人、殘害人、剝削人、壓迫人、侮辱人、踐踏人、奴役人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而努力,都在為建立人皆平等、人的各種權利都能得到保障,人的潛在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發展和發揮的社會制度而斗爭。他重視人的生存和安全需要,要求黨和政府關心群眾生活,給群眾以看得見的物質利益,為了廣大群眾的利益而斗爭;即使在嚴酷的戰爭環境中,他也要求人民軍隊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切實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肯定個性發展的重要性,認為個性發展既是民主革命勝利的條件,也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得以勝利的條件。如果不把千百萬農民從封建壓迫下解放出來,不把工人和其他勞動者從資本主義的奴役下解放出來,不把人們從舊式的家庭倫理關系下解放出來,以謀求人的全面發展,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和勝利就無從談起。他重視人的社會價值和自尊的人格價值,反復告誡黨的干部要克服高高在上的官僚主義,密切聯系群眾,尊重群眾的利益、力量和創造精神,支持人民群眾直起腰來,挺起胸來,真正自我主宰,當家作主。他也十分關心人的發展價值的實現,他同情、理解受壓抑的小人物,痛惡尸位素餐、壓抑人的個性、埋沒人才的官僚主義和苛嚴的社會環境,試圖創造一種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紀律又有自由、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使自我價值得到實現的社會主義新人層生輩出、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