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與戴高樂歐洲觀比較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01 05:37:00
導語:丘吉爾與戴高樂歐洲觀比較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二戰的西歐在嚴峻的國際形勢下,走上了聯合自強的道路,啟動了歐洲聯合的進程。時至今日,歐洲聯合.的進程已經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而作為一代偉人的丘吉爾和戴高樂都曾經在歐洲聯合的進程中發揮了作用并形成了自己的“歐洲觀”,英法兩國的共同處境及他們所代表的國家利益使他們的“歐洲觀”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之處。
[關鍵詞]丘吉爾;戴高樂;“歐洲觀”
二戰結束后,西歐國家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國際形勢下,為了發展經濟、抵御外來壓力和防止戰爭悲劇的重演,走上了聯合自強的道路,啟動了歐洲聯合的進程。時至今日,隨著歐盟的進一步擴大及歐盟憲法的通過,歐洲聯合的進程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而作為一代偉人的丘吉爾和戴高樂都曾經在歐洲聯合的進程中發揮了作用并深刻影響了歐洲聯合的進程。英法兩國的共同處境使他們都認識到歐洲聯合的必要性,但是他們所代表的國家利益的差異又使他們對歐洲聯合的構想有所不同,從而形成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之處的“歐洲觀”。
一、戰后西歐面臨的國際形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歐洲帶來了空前的浩劫,戰爭結束后的歐洲,滿目瘡痍、百廢待興,而且戰爭的結果改變了歐洲形勢和國際關系的格局。19世紀曾經支配世界政治、經濟、軍事的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實力明顯削弱,它們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嚴重下降,雄風不再。歐洲不僅一分為二,西歐還成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相互對峙的前沿陣地。由于原來的歐洲強國英、法、德、意等實力嚴重削弱,因此經濟恢復的困難使其只能依賴于美國的援助。加之歐洲內部主要國家之間歷史上的新仇舊怨,歐洲一再出現劍拔弩張的緊張局勢。
在這種嚴峻的國際局勢下,西歐一些國家統治集團中的代表人物深切地感到,要恢復和發展經濟,要治愈戰爭創傷和杜絕新的戰爭因素,要擺脫和阻止外來勢力的控制和擴張,要在國際事務中重新發揮歐洲的作用,擺在西歐國家面前的只有一條道路,那就是聯合自強。早在1944年3月18日的阿爾及爾臨時咨詢議會上,戴高樂就對戰后歐洲的結構作了設想。他提出:戰后歐洲要在共同的經濟基礎上建立一個“西方集團”?!八膭用}是英吉利海峽、萊茵河和地中海。”僅僅在兩個月之后,丘吉爾也提出了他關于歐洲聯合的構想。1944年5月24日,丘吉爾在下院發表“世界局勢”的演講中斷言:我肯定我所提到的這些偉大的實體——英帝國、一個真正的聯合起來的歐洲的構想、以及同美國兄弟般的聯合——決不會擾亂世界組織的總目標的。戰爭結束后的1946年9月19日丘吉爾在瑞士蘇黎世大學發表“歐洲的悲劇”的演講中,廣泛闡述了歐洲聯合的主題。他認為必須建立一個歐洲合眾國。他充滿激情地說:摧毀了納粹政權的時候,我曾自問,對這個生靈涂炭民窮財盡的歐洲大陸的兄弟公民們,我能向他們提出什么最好的建議呢?我的建議可概括成一句話:聯合起來1948年5月,西歐各國政界約700多人在海牙舉行了旨在推動歐洲聯合運動的歐洲大會。在各種因素的推動下,戰后的歐洲聯合運動開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在歐洲聯合的進程中,丘吉爾與戴高樂關于歐洲聯合的構想日益成熟并形成各自的“歐洲觀”,在歐洲聯合的發展進程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二、丘吉爾與戴高樂“歐洲觀”的相同點
丘吉爾與戴高樂“歐洲觀”的共同點,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無論是丘吉爾還是戴高樂都認為歐洲聯合必須以法國和德國的和解為基本前提和首要條件。1946年9月丘吉爾在瑞士蘇黎世大學發表“歐洲的悲劇”的演講中強調:“創造歐洲家庭的第一步必須是法國和德國建立一種伙伴關系。只有這樣法國才能恢復對歐洲的道義上的領導作用?!彼J為:“沒有具有偉大精神的法國和德國,歐洲就不可能復蘇。”戴高樂對德國的態度則經歷了一些曲折。戴高樂在初次執政期間曾經竭力主張肢解德國,同時設想把德國納入聯合的西歐之中。但這個德國決非原來的德國,而是由好幾個德意志國家重建的德國。由于國際形勢、歐洲局勢的變化以及法英關系的疏遠,使他改變了肢解德國的主張,并且得出一個新結論:西歐聯合非包括德國人不可。并進一步提出,法德和解是西歐聯合的首要條件。把法德關系的改善看作是西歐聯合的基礎和核心。1949年9月25日他在波爾多發表演講時明確表示:“將來會不會有一個歐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盧人之間會不會直接達成一個協議?!?958年戴高樂重新執政后就積極推行法德和解的政策。1958年9月14日他與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首次會晤后發表聯合公報,稱“法德合作是歐洲一切組織建設的基礎”。1963年1月,兩國政府簽訂了合作條約,法德兩國實現了歷史性的和解。戴高樂認為,這一至關重要的行動,構成了他計劃中歐洲邦聯的基石。他相信,只要德國同法國團結起來,一個新的歐洲就開始在實現;反之,西歐的聯合就沒有任何可能性,更談不上整個舊大陸的聯合了。
2.丘吉爾和戴高樂都主張建立一個各成員國保持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的邦聯式的歐洲,而反對建立超國家的統一的歐洲。丘吉爾曾經被歐洲聯邦主義者寄予厚望。事實上,盡管他大力倡導歐洲聯合,但從來都不主張建立一個超國家的聯邦式的歐洲。在“歐洲的悲劇”演說后的1946年12月。聯邦主義者在巴黎組成了歐洲聯邦主義聯盟。1947年初,主張以主權國家間合作的邦聯主義者在英國成立了“歐洲統一運動”組織,而丘吉爾就是這一組織的領導人。這就明確地說明了丘吉爾的態度。在1950年6月26日至27日英國下院就是否參加舒曼計劃的辯論中,作為在野黨領袖的丘吉爾闡述了對舒曼計劃的看法。其內容也清楚地表明,他和執政的工黨政府一樣反對舒曼計劃中的超國家成分。在戴高樂的“歐洲觀”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多國家的歐洲”,即各成員國保持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的邦聯式的歐洲。早在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當讓·莫內剛剛提出歐洲聯合設想時,戴高樂就表示反對。歐洲防務共同體條約被法國國民議會否決,主要也是由于戴高樂派議員投了反對票。戴高樂尖銳地批評歐洲防務共同體條約,說這是一項奸詐的計劃,它威脅著法國的主權。戴高樂認為,國家是唯一有效的因素,西歐聯合的支柱是國家。如果認為能夠在國家之外或國家之上建立某種有效的權力機構,那只是想入非非。他認為:建設歐洲是要以能行動的、具有權力的、能負擔責任的因素為基礎的。這些因素,就是國家。只有國家才是有權命令并有權要求服從的實體。由此可見,戴高樂是一個堅定的邦聯主義者,反對建立超國家的統一的歐洲。
3.丘吉爾和戴高樂的歐洲構想中都沒有美國和蘇聯的位置,都主張建立一個不受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控制的獨立的歐洲。丘吉爾在瑞士蘇黎世大學發表的“歐洲的悲劇”的演講中,除了大肆鼓動建立歐洲合眾國之外,還強調:“為把這項急迫的任務完成好……英聯邦、強大的美國,而且我誠摯地希望還有蘇聯——都應該成為新歐洲的朋友和保護人?!睆那鸺獱柕脑捳Z中,我們清楚地看出他在對歐洲聯合的構想中,英國和蘇聯,當然更不包括美國都不在這個聯合的歐洲之內。戴高樂“歐洲觀”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主張建立一個“歐洲人的歐洲”,即在經濟上、政治上以及防務上獨立的歐洲。戴高樂一再強調歐洲的事務應該由歐洲自己來解決,強調美國不屬于歐洲?!懊绹皇菤W洲的一部分……這在地圖上是可以看到的?!闭J為歐洲可以同美國“互相承擔義務”,但歐洲自己必須“建立起強大和繁榮的堤防”。蘇聯是歐洲國家,它應該參加歐洲建設的進程,但只有當東方的“思想體系”“消逝之后”,才能夠實現“從大西洋到烏拉爾的平衡、和平和發展”三、丘吉爾與戴高樂的“歐洲觀"的不同點
在丘吉爾與戴高樂的“歐洲觀”具有一些共同點的同時,他們對歐洲聯合的構想又有所不同,那就是英國和法國在聯合的新歐洲中地位的巨大差別。
丘吉爾盡管大力倡導建立歐洲合眾國,但那是大陸國家的合眾國,英國并不包括在其中。1946年他在蘇黎世發表的演說中就沒有設想英國參加擬議中的聯盟,而是小心地把英國和英聯邦描述為一個新歐洲的朋友和保護人。丘吉爾的“三環外交”則更清楚地反映了英國在未來歐洲的地位。丘吉爾在1948年10月9日保守黨年會上提出了著名的“三環外交”,他指出:在這關系到人類命運的時刻,當展望我國未來時,我感到在自由和民主國家中存在著三大環……第一環自然是英聯邦和英帝國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包括俄國、加拿大及其他英聯邦自治領在內,以及美國在其中起著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語世界。最后是聯合起來的歐洲。這三大環并存……我們是在這三環中的每一環里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國家。顯然,丘吉爾把英國同英聯邦及和美國的關系放在同歐洲國家關系之前。它的建立一個聯合的歐洲的號召從未變為一個首尾一致的行動計劃,而且從不包括英國。丘吉爾關于歐洲一體化的名言是:“我們同歐洲在一起,但不是其組成部分。我們對它感興趣,同其聯系交往,但不能被并入或同化。”丘吉爾之所以把英國排除在歐洲聯盟之外,是因為在他看來,英國不僅僅是一個歐洲國家,而且是版圖遍及全世界的大英帝國的首腦,如果作為一個成員國參加歐洲聯盟,那將與英國的國際地位不相稱。1950年6月27日丘吉爾在下院發表的演說中對此作了很好的說明,他說:“由于我們處于英帝國和英聯邦的中心地位,并在英語世界里與美國有兄弟般的關系,因此,我們不能接受歐洲聯邦制度中充分成員國的地位?!憋@然,丘吉爾這位老資格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尚未從“大英帝國”的昨日夢魂中擺脫出來,仍試圖像在19世紀那樣凌駕和超越歐陸之外去影響和干預歐洲事務。
在戴高樂的“歐洲觀”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在其“多國家的歐洲”當中,法國應該起中流砥柱的作用,也就是說法國要當統一的聯合起來歐洲的領袖。他在1947年就說過:自由和統一的歐洲的復興……必須以法國的復興作為條件。第二年又說:在一個以北海、萊茵河、地中海為主要通道的集體中,應該成為中心和首領的,正是法國。還說,西歐的“自然的和道德的中心,正是法國”。1950年他又提出:只要法國不居領導地位,歐洲就無法形成、我所說的是一個站起來的、不受牽制的法國。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以后,1961年戴高樂在強調法國的作用時說:我們的法國,對歐洲有根本性的意義,自由世界是非有它不可的。我們的消逝和動亂不安都會給西歐帶來分裂,帶來不幸的征兆。他深信,法國的行動、影響、作用,將對歐洲的建設具有重大意義,法國應該而且能夠在一個團結起來的歐洲中發揮自己的力量?!皻W洲應該有一個共同的防御體系,必須由法國來為這個體系規定計劃和指定指揮官?!闭怯捎诖鞲邩贰皻W洲觀”中的這一點,當20世紀60年代英國兩次提出加入歐共體的申請時,都被戴高樂否決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戴高樂不愿英國的加入影響法國在共同體內的領導地位。
在丘吉爾與戴高樂對歐洲聯合的設想中,之所以出現英國和法國地位的巨大差別,其根本原因在于:丘吉爾和戴高樂他們所分別代表的國家利益的巨大差異,他們都是站在本國利益的立場來構想未來的歐洲,從而形成不同的“歐洲觀”。
四、結論
總而言之,西歐國家在戰后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啟動了歐洲聯合的進程。在21世紀的今天,隨著歐盟的進一步擴大,歐洲聯合正在飛速發展。而作為一代偉人的丘吉爾和戴高樂都曾經在建立新歐洲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并深深影響了其進程。英法兩國在戰后面臨的共同處境使他們都充分認識到歐洲聯合的必要性,他們都認為必須建立一個以法德和解為基礎、保持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的邦聯式的、不受美蘇控制的聯合的新歐洲,但是他們所分別代表的國家利益的差異又使他們在其歐洲聯合的設想中,英法兩國的地位出現巨大差別。
- 上一篇:羅斯福反殖民主義思想影響研究論文
- 下一篇:新民主主義理論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