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4 09:22:00

導語: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研究論文

摘要:新形勢下思想政治的嶄新化、多元化、復雜化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論新知識,塑造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形象,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經驗,充分利用信息網絡資源,發揮信息化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隱性功能是當前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關鍵。

關鍵詞:新形勢;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信息化帶來的變革框架下,當前的改革開放是革命性的、全方位的、前所未有的,它給人們思想帶來的變化是嶄新的、多元的、復雜的,也是不容回避的。因此,如何提高在新形勢下駕馭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便很自然很急迫地擺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面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充分認清新形勢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難得機遇和嚴峻挑戰,要適應新形勢下搞好政治工作服務保證的使命任務和職責要求,進一步強化與時俱進的使命感和責任意識。

一、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形勢發展日新月異,如果我們的腦筋因循守舊、僵化不前,就難免會出現種種“刻舟求劍”的現象,“提高”無從談起。只有觀念的更新,才能以新的眼光、新的視角、新的標準、新的思路,審視過去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發現和開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去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聯系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形勢和當前思想政治工作實際,我們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更新觀念,打開視野。一是改變“自我服務”的狹隘意識,確立服務于“中心”的觀念。當前和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來設計、開展和評估,而不能自成中心,自搞一套,更不能就思想政治工作來評估政治工作。二是消除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意識,確立尊重客觀的觀念,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思想、行為趨于多元,這就要求我們要客觀認識人們思想的多樣性和層次性,正確看待人們遇到的包括利益調整在內的各種現實問題。三是糾正“閉關自守”思想,確立“開放”的觀念。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走出一條開放之路,要善于借鑒整個人類社會千百年來積累起來的一切思想道德建設成果,善于運用身邊的活生生的事實作為教材,引導人們在改革的社會實踐中實現自我教育。四是克服“我說你聽,我打你通”的說教意識,確立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觀念。在廣大人民群眾民主意識越來越強的今天,決不能簡單地靠這“禁止”、那“不準”來代替艱苦細致的思想疏導工作,更不能隨意用種種土政策土規定來壓服人。

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探索

第一,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論新知識。面對新形勢下需要回答的許多新問題,不少思想政治工作者現有的理論、知識顯得落后、單一和陳舊。要提高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尤其是判斷能力、說服能力和思維能力,途徑之一就是要多研習新的理論知識,特別是努力學習鄧小平同志關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小平同志的理論觀點和戰略主張是我們從事改革和建設的行動指南,是我們解釋、評判和解決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新問題、新情況的最基本的依據。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應當將此作為必修課,下功夫學懂弄通,真正把這把“總鑰匙”掌握到手。途徑之二就是要努力掌握現代化經濟科學知識。改革開放條件下,人們的許多思想問題與經濟現象密切相關,這就要求我們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既要懂政治理論,又要懂經濟理論,多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政策,多了解現代經濟和企業管理知識,多懂得一些經濟法規,從而能夠科學的看待經濟現象,正確解決人們在經濟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途徑之三就是要努力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F代條件下,科技已經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網絡的飛速發展,構建了人類社會新的形態—網絡社會,它和現實社會密切聯系,相互作用,極大的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但同時也產生了很多新的問題。因此,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必須擴大知識面,改善知識結構。這樣,我們析事論理就多一些視角,多幾把鑰匙。途徑之四就是要努力掌握政治工作專門知識。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簡單的說教,有其自身的理論體系和發展規律,這就要求政治工作者要認真學習思想政治工作的專業知識,力爭成為“行家里手”。第二,塑造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形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具有示范、導向作用。好的形象能夠增強政治工作的說服力、凝聚力與感召力。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著力塑造以下幾個形象:一是自覺投身改革的開拓者形象。我們要求廣大群眾關心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首先自己就應當對改革開放事業充滿信心,堅決擁護改革,支持改革,自覺地當改革開放的帶頭人;保持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勇于結合新的實踐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具有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只要認準了是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利的事,就敢拼敢上,要有一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銳氣。二是正確對待利益關系調整的奉獻者形象。改革開放的過程也是利益關系調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要觸及許多人的利益。要求別人正確處理好國家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是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那么,在這個問題上,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理應標準更高,做得更好,要甘于奉獻,避免急功近利。三是勤于學習的自強者形象。這不僅是提高駕馭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需要,也是適應參與社會競爭的需要。要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具備新的素質,帶頭立足本職崗位鍛煉成才,把干好本職工作的過程作為增強參與社會競爭能力的過程。四是實事求是的務實者形象。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一切與實事求是相悖的形式主義的東西,必將受到越來越猛烈的沖擊。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順應時代潮流,更加求真務實,徹底清除唯書、唯上、唯名、唯利的思想,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真心實意地從被教育者的角度思考問題,負責地解決他們在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困難。五是嚴于自律的廉潔者形象。在商品經濟的“霓虹燈”下和“萬花筒”中,人們容易暈頭轉向,沾上不健康的東西。要教育群眾保持革命本色,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必須時時刻刻從嚴自律,塑造好廉潔形象。要正確看待和使用好手中權力,任何時候都不搞權錢交易、權物交易,始終保持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本色。

第三,積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經驗。一是要在大膽“闖”大膽“試”中尋求新路子。對于面臨的新問題和未知領域,不敢“闖”、不敢“試”,就無法去認識它、解決它,就無從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只要是認準了的,只要在職責范圍之內的,即使領袖人物沒有講過,馬列著作上沒有寫過,學術界沒有討論過,上級沒有明確要求過,其他單位也沒有現成的經驗,本單位也沒有這方面的實踐和嘗試,也可以不等不靠,大膽去試,大膽去闖。只有沖破陳規陋習,以實際效益為根本出發點,就沒有不能破的規矩,沒有不敢闖的“禁區”。對于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道理也一樣。只要我們的辦法能感召人、凝聚人,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使人們都自覺自愿地在黨的基本路線指引下行動,自覺投身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去,就沒有不可嘗試的辦法,沒有不可闖的領域,沒有不能走的路子。二是要在把握群眾思想變化的特點規律中尋求新對策。比如,現代條件下信息傳播非常迅速,人們思想具有變化快的特點,這就需要我們提高敏感性,增強洞察力,能從總體上把握國際國內發展變化的形勢。對改革開放中黨和國家陸續出臺的新政策,要學在前、懂在前;對新的改革措施和社會上出現的新事物,要知在前;對群眾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要預測在前,從而掌握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三是要在集中群眾智慧中尋求新辦法。群眾是智慧的“源泉”。積累思想政治工作新經驗,尋求解決問題的新辦法,等上級給辦法不行,靠少數思想政治工作者想辦法又遠遠不夠,必須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發動群眾獻計獻策,善于捕捉群眾中迸發出的智慧“火花”,及時總結推廣群眾創造的新方法。四是要在借鑒中尋求新途徑。我們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的一些學術思想潮水般地涌進來,諸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說”,佛隆的“期望值理論”、赫茨柏格的“激勵因素理論”等等。這些行為科學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類行為心理的一些規律,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荒謬的東西也摻雜其中,我們不能因為有荒謬的東西存在,就連規律性的、合理的部分也摒棄掉了,不能“潑水時連孩子一起潑出去”。在這方面,我們只要堅持科學的態度,該吸收的吸收,該借鑒的借鑒,該嫁接的嫁接,該利用的利用,就能在吸收借鑒中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良好效果,就能不斷豐富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經驗,使其更有時代感,更具有貼近性、實效性。

第四,充分利用信息網絡資源,發揮信息化條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隱性功能信息網絡是互動的、雙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和客體都可以平等地在網絡上獲取信息,平等地討論和發表各自見解。政治工作的主體不再像以前那樣處于居高臨下的地位,并且政治工作的對象、內容、和目的都是隱藏的,在潛移默化中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保障功能。但這種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觀念陳舊落后,理論素養低下,或掌握知識過于老化,對網絡技術等新知識知之甚少,同樣會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隱性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甚至走回枯燥說教的老路。因此,信息化條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是能掌握前沿知識的領先人才,是能夠運用新技術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