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政治心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4 09:28:00

導語:公務員政治心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務員政治心理研究論文

為了更好地把握我國公務員政治心理研究的情況,本文通過對國內近十年國家學術期刊刊登的公務員政治心理研究的文章進行統計、分類和分析,運用實證方法,總體評估近十年我國國內公務員政治心理研究的狀況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及產生的原因。

考察我國近十年對公務員的政治心理研究的期刊論文,從研究對象劃分上來看,可以分為對某級別、某地區、某性別的公務員政治心理的專項性研究;從研究的具體問題領域來看,可以分為側重于公務員對政治生活某一方面的認知、態度和信念的研究和以問題為導向的公務員心理特征和狀況研究。當然這種分類只是相對的,其中也有不少文章既屬于某級別、某地區公務員政治心理研究范疇,也針對某個具體問題來展開研究。

一、對某級別公務員政治心理專項研究

從公務員的級別來看,分為基層和中層公務員政治心理研究,而對于省部級副職以上公務員則沒有專門的研究,一方面可能是研究樣本相對較小,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政治敏感性等因素,研究可行性不大。本文所指的基層公務員是縣(市)、鄉(鎮)兩級政府的公務員隊伍,他們是保持基層政權正常運轉的核心力量,是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動各項工作開展的先行者,擔負著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使命。中層公務員則主要指科級、縣處級和司局級公務員隊伍,他們是公務員干部隊伍中的中堅力量,也是提高整個公務員隊伍領導力和執行力的關鍵。

1.基層公務員

對基層公務員的政治心理研究分為對人格特點、心態變化的研究、對公共服務精神的調查和分析?!痘鶎狱h政領導干部的人格特點與行為類型》一文采用中國人人格量表對1237名基層黨政領導干部和419名對照組被試的人格特點所作比較,比較系統地研究了基層黨政領導干部的人格特點及其與行為風格的關系?!队伞按呒Z納稅”到“服務群眾”——關于基層公務員心態的調查》一文是在我國基層公務員經歷著由“催糧納稅”到“服務群眾”的角色轉變的背景下,試圖全面了解和把握基層公務員的心態變化而調查的研究成果。課題組先后深入張家口市具有代表性的4個縣的14個鄉鎮,分別以座談會、個別走訪、問卷等形式展開調研,分析基層公務員心態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理想信念淡化,公仆意識不強;思想落后保守,支農能力較差;經濟待遇低、政治進步慢;且受到鄉鎮機構改革的沖擊。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層公務員心態良性調整的對策,包括:樹立鄉鎮人民公仆高大形象,開展真正適合基層公務員的思想教育;建立“留得住心”的用人機制,強化基層公務員“執政”能力;體現優先原則,提高基層公務員經濟收入等?!缎罗r村建設中鄉鎮政府公務員公共精神現狀分析與對策》一文認為提升鄉鎮政府公務員公共精神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動力支撐和重要保障。文章通過對鄉鎮政府公務員公共精神缺失現狀進行的分析,指出應加強基層政府的制度構建來塑造公務員精神??偟膩碚f,基層公務員的政治心理研究比較豐富,能夠緊抓基層公共事務和政策變化的新特點,調查在基層政府任職的公務員的心理的變化,從政治心理學角度分析其中原因,并探討提高基層公務員執政能力的方法。

2.中層公務員

中層公務員政治心理研究集中于對政治成熟度、權力心理、決策心理和改革創新意識的考察?!段覈揪旨壒珓諉T的心理素質分析》對司局級公務員的心理狀況進行了考察,表明司局級公務員心理的特征是權力動機較強,對失敗有較強的承受力,但成功進取心不夠,風險決策意識較弱,親和動機中等;政治上比較成熟,情緒穩定,現實感較強,但不夠活潑,過于冷靜,缺少熱情。通過這一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司局級公務員政治心理的成熟度和趨于保守的政治心態。《對縣處級領導干部政治素質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的思考》一文,作者通過對曲靖市33個市直機關、9個縣(市)區縣處級領導干部政治素質狀況的調查,發現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政治意識有所淡化;理論功底比較薄弱;受不良思想侵蝕。分析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從內因上看,沒有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問題;從客觀上看,既有社會因素和組織因素,也有體制因素?!顿F州省廳局級公務員心理素質調研》通過設計問卷對省直機關廳局級255名公務員進行創造能力、自信心、預見能力和意志力的考察,發現在被調查的公務員中創造力非常強的人為零,較強的占9%,超過50%的人創造力非常低,說明貴州省廳局級公務員比較缺乏勇于開拓,銳意改革的創造型人才,自信心和預見能力的考查情況也不樂觀。綜上研究表明:中層公務員的政治成熟度相對較高,權力動機比較強,但是在預見能力和決策判斷力上有所欠缺,而改革創新意識則明顯缺乏,不能適應對領導干部的要求。

比較基層公務員和中層公務員的政治心理研究,可以發現研究的內容和結論都有較大差別,而關于兩者的共性和差異的對比研究則少有人涉足。

二、對某地區公務員政治心理的研究

由于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各地公務員的政治心理不盡相同,因此關注某一地區公務員政治心理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稄V東省領導干部人格特征狀況研究》通過采用16PF量表對隨機抽取的有代表性的588名領導干部進行測試,以探求廣東省在崗領導干部的人格特征狀況。調查結果顯示“領導干部總體的人格特征顯著,在樂群性、興奮性、有恒性、敢為性、懷疑性、憂慮性、實驗性、聰慧性、恃強性、敏感性、世故性這些人格因素與全國常模比較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心理健康者占67.10%,創造力強者僅占19.17%,有成功的希望者僅占7.15%,生活適應滿意者僅占22.13%。”《杭州市中青年領導干部人格特征研究》采用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對杭州市213名中青年領導干部作了測量,并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得出結果:中青年領導干部人格特征表現為情緒穩定成熟、開朗熱情、自信沉著、理智現實、自律嚴謹、敢做敢為、適應良好等特點,但果斷性、剛毅性、創造性并不突出。男性更內向獨立、自信現實、情緒穩定,女性更外向、樂群、敏感?!冻啥际泄珓諉T行政倫理道德調查研究》則側重于探討如何提高公務員行政倫理道德水平,以使成都市適應加入WTO要求,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調查結果認為公務員行政倫理道德總體是好的,搞好制度與法規建設,建立合理的高薪養廉制度,營造良好的社會監督環境,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是成都市公務員行政倫理道德建設的關鍵。

上述研究表明,東部地區廣東省和杭州市與西部城市成都市的公務員政治心理有著一定的差異。東部地區雖然經濟發達,但公務員在創造力和滿意度上并不比西部地區公務員更高,在行政倫理道德方面,西部地區公務員總體較好。但由于地區公務員政治心理研究相對較少,難以進一步得出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公務員之間的區別。

三、以性別為區分的公務員政治心理研究

由于兩性的差異,使得女性公務員的政治心理成為一個特殊的研究領域,其中的研究包括女性公務員的人格狀況、心理狀況以及對待政府機構改革的態度等?!稖\析當今女性領導干部的人格特征狀況》一文采用16PF量表對隨機抽取的女性領導干部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女性領導干部的人格特征顯著,大部分表現為外傾、開朗樂觀、心理基本健康,但為數不少的女性領導干部的創造能力不強,仍受傳統思想的束縛和困擾。還有針對某一地區的女性公務員政治心理狀況的研究,如《上海市級女公務員發展狀況調查》是上海市市級機關婦女委員會于2004年8月至10月對市級機關女公務員進行的專題調查,結果表明:上海市級女公務員政治素質過硬、信仰堅定、對社會發展、工作現狀和生活態度都充滿著信心,追求卓越,在政府職能轉變過程中女公務員認同度比較高,因此建立“廉政、勤政、務實、高效”的政府,需要充分發揮女公務員的作用,提升女公務員的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能力?!毒喺w現男女平等原則——遼寧省直機關部分女干部心態調查與建議》一文通過對遼寧省直機關20個涉及撤并及女干部較為集中的委辦局女性的心態進行了調查,發現90%以上的女干部對機構改革持贊成、支持態度,認為機構改革勢在必行;存在焦慮的心態占45%;表示無所謂的約占25%;思想壓力大、意見大、心理不平衡的占60%。作者認為與男性相比,女性對機構改革的反映尤為強烈,因此應當將性別意識納入機構改革的決策之中。

綜上研究表明,大部分女性公務員政治素質較高,信仰堅定,心理健康;但與男性公務員一樣,女性公務員的創造能力也不強,對機構改革女性公務員的心態更加復雜,明確支持但又深感焦慮。但關于女性公務員的政治心理研究范疇和深度都有所欠缺,比如女性公務員的家庭角色和社會角色認知問題,權力心理、決策心理和腐敗心理有無特殊性的問題都缺乏深入研究。

四、對公務員政治心理某一方面的研究

針對公務員政治心理某一方面研究主要包括公務員的認知結構、人格特點、政治心態和鑒別能力等??偨Y相關研究,可以發現公務員的認知結構和人格特點客觀要求很高,而實際上當前公務員還存在著腐敗、守舊等與客觀要求不符合的地方,因此探討如何塑造公務員的認知結構和人格是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對于政治心理的其他方面探討相對較少,政治鑒別能力和政黨認同是比較有創新性的研究。《試論公務員的認知結構》一文將公務員的認知結構分為三個層面:政治認知要求公務員從治理和政治責任的角度維護政治社會的正常運轉,職業認知強調公務員對公眾負責和其本身所具有的臨界狀態以及社會要求轉化為公務員的職業倫理,社會文化認知在于公務員以平等的精神體現于社會公眾之中,以公正處理社會中的人和事物以及公務員的自身和社會的雙重身份如何對待文化的傳承?!秶夜珓諉T的人格特征》總結道:良好的政治素質,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行為準則和現代心理素質與知識架構是構成國家公務員的人格特征的四大基本要素。

《論新時期我國公務員行政人格的塑造》指出當前我國公務員存在著腐敗人格、中庸人格、守舊人格及其官僚人格等不良現象,并探索我國公務員行政人格塑造的新途徑?!墩撔聲r期公務員的政治鑒別能力》一文闡述了公務員政治鑒別能力的內容及要求,以及從加強理論學習和提高實踐能力相結合的方式來加強公務員政治鑒別能力?!懂敶袊后w政黨認同的實證分析——以公務員群體為對象》探討公務員群體作為執政黨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對黨、黨的政策、黨政關系、黨群關系的認知情況。研究表明:公務員對執政黨態度總體呈理性信任,大部分公務員認為執政黨總體和諧,但是在提高和諧度方面還有一定的空間。

五、問題導向的公務員政治心理研究

問題導向的公務員政治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熱點問題,比如腐敗問題,政府機構改革問題,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服務型政府等問題上。

1.腐敗問題

關于公務員腐敗的心理原因探討相對較多。有學者認為公務員腐敗是由于存在僥幸心理、失衡心理、攀比心理、補償心理、從眾心理等;也有學者認為腐敗形態分為不自覺腐敗和自覺腐敗兩種,不自覺腐敗是由于公務員受到社會環境中不良價值觀的消極影響而偶然產生的,自覺腐敗是公務員不自覺地對于腐敗由“模糊”轉向肯定,形成了相對穩定的腐敗政治心理,雖已經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在從事腐敗活動,但由于私欲的不斷膨脹已無法控制自己。對于反腐敗問題,《構筑反腐敗的心理防線》一文強調要高度重視廉政心理建設,構筑反腐敗的心理防線,切實有效地防治腐敗心理演變,從源頭上建設廉政文化體系和反腐敗體系。也有學者認為應當用改革的精神反腐敗,通過觀念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創造良好的社會心理和體制環境。

2.政府機構改革問題

關于公務員對政府機構改革心態的研究、關注公務員對改革的態度及各種表現,并探討對其不良心態進行矯正的措施?!稒C構改革中公務員心理狀況調查與對策研究》針對吉林省長春市的公務員對機構改革的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公務員希望改革的心理非常強烈,大部分人認為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但不少公務員在看待人員分流時擔心受“關系”和“人情”因素的影響,接受“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觀念仍較為困難。這一調查反映出公務員期望改革、提高效率、公平競爭的積極政治心態,也能反映公務員群體中的人情和關系等政治亞文化根深蒂固?!墩畽C構改革前公務員的心態及調適》認為改革要達到預期目的,必須關注改革前公務員心態的各種表現,并在此基礎上、從自我的調適、行政組織調適和社會調適三個方面闡述了對政府機構改革前公務員中存有不良心態矯治的對策和措施。

3.建立服務型政府

構建服務型政府已成為我國政府改革的目標選擇,而目前公務員的心理和行為與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適,不少學者對此進行分析。《論建設服務型政府與弘揚公務員精神》一文認為服務型政府是一種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它要求政府為公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需要從理念制度、職能、作風等多方面進行全方位改善與加強的系統工程,只有培育和弘揚公務員精神,才能為建設服務型政府、提高政府服務水平提供堅實的心理支持。《論新公共服務理論視域下的公務員服務意識》主張公務員在其管理公共組織和執行公共政策時應該集中承擔為公民服務和向公民放權的職責,給予公務員以明確的定位,即服務于公民,重視公民權,促進公共利益,重視人的價值??傊?,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離不開公務員擺正為民服務的心理,弘揚公務員精神,培養求真務實的作風。

通過以上分類和總結,可以看出:公務員群體政治心理研究比較分散,既有針對公務員的政治心態的一般性研究,也有集中對某一地區、某一層級公務員政治心理的調查,但大多數研究側重于一般心理學角度,以探討政治人格居多;而針對女性公務員群體的政治心理研究文章不多,但包括了政治人格特征的考察,也有關于政治態度的測量,還有專門性的對政治改革和與政治心理的關系的探討;公務員政治心理的某個側面的研究和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則更加具有指向性,能夠揭示公務員政治心理的某些特點,邏輯性更強,也更符合政治心理學研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