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指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論文

時間:2022-05-11 11:26:00

導語:科學發展觀指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指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關于傳統發展觀的歷史梳理;科學發展觀對傳統發展觀的揚棄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發展的環節體現了新事物對舊事物的拋棄和克服、經濟增長論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是發展經濟學早期提出的發展觀、增長極限論源于20世紀70年代初、引發了世界范圍內關于人類發展觀念的思考與討論、科學發展觀在發展方式方面對傳統發展觀進行了揚棄、科學發展觀在發展目標方面對傳統發展觀進行了揚棄、“協調”實質上是系統論的關聯性、整體性在社會發展問題上的應用與體現、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吸收了各家合理內核等,具體請詳見。

“揚棄”作為哲學范疇,是指事物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發揚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拋棄舊事物中的消極因素。揚棄是肯定與否定的辯證統一,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和聯系的環節。聯系的環節體現了新事物對舊事物的發揚、保留和繼承,這是“揚”的過程,是事物發展的連續性。發展的環節體現了新事物對舊事物的拋棄和克服,這是“棄”的過程,是事物發展中的非連續性??茖W發展觀作為發展觀體系中的新生一員,以其“集百家之長”的開放品質和“海納百川”的胸懷,對傳統發展觀進行了揚棄、批判和反思,從而使其符合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順應世界的潮流,適應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成為指導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的根本指導方針。

一、關于傳統發展觀的歷史梳理

發展觀是從哲學角度對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所進行的理論概括和總結,是用來指導一個國家發展實踐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發展觀的指導。縱觀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現代化發展歷程,國際流行的主流發展觀主要有以下幾種:

1.經濟增長論。經濟增長論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是發展經濟學早期提出的發展觀。其基本觀點是將發展現同于增長,GDP的增長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尺。簡單說,經濟增長論就是以GDP增長為核心的傳統發展理念。在這種發展觀的指導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五十多年的時間里,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突飛猛進。然而,許多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并沒有實現預期的發展目的,也并沒有給人們帶來所期望的福扯,相反,出現了嚴重的分配不公、政治動蕩、社會腐敗、生態破壞等。人們將這種發展觀歸納為“有增長無發展”“無發展的增長”,由此看出,增長不應是發展的代名詞,發展與增長是內涵有所重疊但又不完全相同的兩個概念。

2.增長極限論。增長極限論源于20世紀70年代初,其中心論點是,人口增長、糧食生產、投資增長、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具有按指數增長的性質,如果按這個趨勢繼續下去,我們這個星球上的經濟增長在今后100年內的某個時期將達到極限。增長極限論較之經濟增長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它將發展的內涵加以擴展,并將發展與自然的關系問題鄭重提出來。然而,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它以“增長一資源一環境”的相互關系為出發點,忽視了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忽視了科學技術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從而使增長極限論具有太多的悲觀情結。

3.綜合發展觀。綜合發展觀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以后。被西方學術界譽為不朽之作的《亞洲的戲劇:對一些國家貧困問題的研究》中指出:“‘發展’意味著從‘不發達’中解脫出來,消除貧困的過程。發展意味著整個體系的向上運動。”綜合發展觀的基本觀點是:發展不純粹是一個經濟現象,它是一個包括社會體制、社會結構、社會福利設施、社會文化、社會心理等重組和重整在內的多維過程。這種發展觀的局限性在于強調了發展的全面協調性,但沒有考慮到發展的代際公平問題,即可持續發展問題。

4.以自由看待發展的發展觀。以1988年度諾貝爾獎獲得者A.K.森為代表的發展經濟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圍繞選擇、權利與福利的發展理論體系。這種新的發展觀強調以人為主體,以制度為載體,強調每個人不僅僅是作為經濟福利接受者的經濟主體,而且是一個能動地獲取機會、爭取權利、享有經濟自由的經濟單位。這種發展觀的基本觀點足:個人選擇和采取經濟行為的權利及其可持續性,是發展的一個主要動力。以自由看待發展的發展現的局限性在于夸大了自由在發展中的份量,忽視了發展的全面性。

5.可持續發展觀。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Carson發表了環境科普著作《寂靜的春天》。書中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實例證明了人類對大自然所造成的破壞,生動描繪了一幅可怕的景象,告誡人們如此下去人類將失去明媚的春天,由此引發了世界范圍內關于人類發展觀念的思考與討論。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21世紀議程》和《里約熱內盧宣言》這兩個綱領性文件,標志著可持續發展觀被全球持不同發展理念的各類國家所普遍認同。可持續發展觀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研究了人類的代際關系,即可持續發展是既能滿足當代的需要,又不對后代滿足需要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沙掷m發展觀的基本觀點是:在肯定發展必要性的同時,重視發展與環境的關系以及當展與后展的關系,提出了代際公平的發展理念。其局限性在于它帶有過強的經濟導向,并且始終著眼于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可持續而忽視了發展的全面性和協調性。

二、科學發展觀對傳統發展觀的揚棄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特征是:不再片面追求以經濟增長為主要目標,而是以努力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生態協調發展,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訴求;不再片面追求“見物不見人”的發展方式,而是踐行“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不再片面強調與自然相割離的粗放型發展,而是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首先,科學發展觀在發展方式方面對傳統發展觀進行了揚棄。傳統發展觀或是將發展視為經濟增長,把經濟增長視為解決貧富分化、社會公正等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本手段和途徑;或是將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環境和諧相剝離,在經濟與道德、效率與公平、手段與目的、眼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的關系上未實現辯證統一,從而未能掙脫片面發展的羈絆,陷入“非全面、非協調、非持續”發展的窠臼。

科學發展觀因其在發展的內涵和要求方面立足點更高,視野更廣,挖掘更深,提出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了其在發展方式上的突破和超越?!叭姘l展”是從發展的橫向緯度來闡述,它包括社會的全面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全面發展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四位一體的社會發展體系。人的全面發展是指集人的社會關系的不斷發展、人的需要的不斷滿足、人的能力的日益提高、人的個性日益完善發展于一體的國民發展體系。社會發展體系和國民發展體系的“全面性”充分體現出科學發展觀在發展方式方面的全面性、系統性和綜合性?!皡f調發展”要從發展的縱向經度來理解,協調發展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做到經濟與社會、城市與農村、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人口、資源等都是發展這個大系統的有機組成要素,只有這些要素相互關聯、和諧運行,社會發展這個大系統才能存在和發展,才能唱響“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千古真理?!皡f調”實質上是系統論的關聯性、整體性在社會發展問題上的應用與體現,協調發展體現了科學發展觀是結構合理、要素完善、功能強大的發展體系?!翱沙掷m發展”則從發展的時間跨度來說明,科學發展觀就是在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同時,要充分考慮資源與環境的代際公平,保證后代人擁有與當代人相同的生存權和發展權?,F代化建設要兼顧人口、資源、環境要素,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沒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傊?,科學發展觀的發展方式是社會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是包括結構、質量、效益、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全面進步,是保證人類一代接一代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科學發展觀在發展目標方面對傳統發展觀進行了揚棄。經濟增長論的“見物不見人”的發展方式決定了它的發展目標必然是“以物為本”,漠視人的全面發展,出現了發展過程中的人的“異化”,即“物對人的統治”。增長極限論、綜合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盡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或是忽視人類把握自己命運和行為的能動作用,在發展依靠準的問題上存在盲點,或是片面強調發展的某一環節,而對人的全面發展缺乏人文關懷和終極關懷??茖W發展觀對傳統發展觀進行了揚棄,明確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和戰略思想,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豆伯a黨宣言》里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睆娬{發展以人為本就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福祉惠及全體人民。以人為本是貫穿科學發展觀的一根紅線,是科學發展觀的靈魂與核心??茖W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突出了發展的根本目的,把發展同人的關系、發展手段同發展目的的關系辯證地統一起來,實現了其在發展目標方面的一個質的飛躍。

從科學發展的發展方式和發展目標方面來看,科學發展觀體現了哲學的批判性和反思性,科學發展觀作為新生事物,更體現了一種“揚棄”,即新事物對舊事物的既拋棄又保留、既克服又繼承的關系。

科學發展觀吸收了各家合理內核,“集百家之長去百家之短”,取經濟增長論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去其增長的狹隘性,取增長極限論的“人與自然的和諧”去其發展的悲觀主義,取綜合發展觀的“全面協凋發展”去其發展對可持續的漠視,取自由發展觀的“以人為本,促進入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去其發展的無根基性,完全融合“可持續發展觀”的積極因素,從而呈現給中國乃至世界一個全新的“以發展為第一要義,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理念。

科學發展觀的批判性和“揚棄”決定了它既符合時展潮流,又符合當代中國國情;既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又包含著深刻的現性精神,也正因如此,科學發展觀注定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