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角度審視先進性人格論文

時間:2022-06-26 08:30:00

導語:心理角度審視先進性人格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角度審視先進性人格論文

論文摘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讓每個黨員具有先進性的人格。從深層心理角度審視先進性人格,它與人的深層心理結構中對優越性、超越性追求的人格結構共契。因此共產黨員先進性人格的塑造有深層心理的基礎,更符合共產黨的建黨宗旨和時展的需要。通過先進性教育的長效機制,是完全能夠達到先進IJ生人格塑造的目的的。

論文關鍵詞:深層心理;共產黨員;先進性人格;塑造

二零零五年一月開始的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早已結束了,但是它對每位共產黨員心靈與行為的影響一直持續著。廣大黨員通過這次學習活動,在思想上更加努力地去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了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信念;在行動上奮發進取、開拓創新,時時處處去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今天當我們從心理學角度來審視這次教育活動及其持續影響時,很清醒地意識到:如果這次教育活動帶給人們思想和行為上的先進性表現最終能定型成每位共產黨員的人格特征,那么,這場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歷史意義就更加深刻了。其實這也是我黨組織開展這次學習活動的根本目的。歷時一年半的先進性教育活動也只是為廣大黨員干部自覺自愿地塑造先進性人格開了一個好頭。先進性教育活動形式上結束了,但塑造先進性人格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活動會一直持續下去。

人格是個體在對人、對己、對待環境事物時所顯示的穩定的精神面貌,是一個人完整而穩固的行為傾向的總和。一旦形成,它是很難加以改變的。一個群體或組織往往會有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點,即共有的人格成分。共產黨作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組織所體現的先進性,就是每名共產黨員都應該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點,最終表現為共產黨員獨有的先進性人格。這種先進性人格就是精神上體現“三個代表”的核心思想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行動上吃苦耐勞,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工作崗位上表現出高度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奉獻為樂,將自己的人生寄托在為黨和人民謀福利的偉大事業中。

當我們將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與人格塑造放到社會歷史文化與深層心理背景上去研究時,發現它不僅僅反映了代表一個振奮民族的政黨積極向上的思想政治觀,即領導全體民眾向著民主、和諧、美好的社會邁進的信念和方略,而且與人類深層心理中對卓越、崇高追求的人格需求共契。

弗洛伊德關于潛意識中的人格結構就明確表示了“超我”的存在,“超我”是人格道德的維護者。在分析心理學代表人物榮格看來,每個人靈魂深處都隱藏著一顆“神性”的種子…。這種深層心理中的“超我”、“神性種子”,設法引導“自我”走向更高尚的途徑。這是一種追求超越性的表現,是“先進性”人格結構的深層心理根源。其實在中國宋明時期形成的陸王“心學”思想中強調的“良知”說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法國著名社會學家,被譽為“當代道德教育之父”的涂爾干就發現了人類所具有的三大基本的道德精神。特別是為了集體或社會利益而犧牲自身利益的“犧牲精神”為他所獨鐘。他提出的“非個人行為”也為共產黨員先進性人格做了恰當的理論腳注。

很顯然共產黨人應當具備的“先進性”人格品質中。就包含了向往崇高和卓越、勇于犧牲的“圣性”因素。但與宗教所依賴和追求的超越性并不完全一樣。宗教上所講的獻身、歸依、超越,帶有神秘主義的唯心色彩,容易導致它的信徒們產生負疚、負罪、自我壓抑、羞恥和強迫等情感。而共產黨員人格中的先進性品質,是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認識觀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切合了人類心理發展的規律,能夠科學地表達人內在的超越性和人格的統一性。它帶給每位共產黨員的只有自豪、快樂和真正的意義感。能造福社會、有益于人類,“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最正確最革命的科學思想的結晶?!闭驗榇?,這個政黨能夠吸引全世界追求進步、積極向上的優秀人才加入到它的陣營里,而且在任何艱難困苦的環境下給歷經磨難的共產黨人以振奮。

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誕生到現在,經歷了各種斗爭的考驗,不斷發展壯大起來。新時期又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顯示了強大的凝聚力和勃勃的生機。黨從最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現在的6800多萬黨員,這都說明了黨的路線、方針切合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也符合人類深層心理中追求光明的超越性人格傾向。

當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但同時也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各種沖突與人的困惑——生態惡化、環境污染、地區沖突,人們精神的焦慮、信仰的缺失、“形上的迷失”、“意義的失落”等,似乎人內心中“圣性”的張揚已經被原始性的部分所遏制,所有的民族、宗教集團及政治團體等元不受到這一人類精神危機的困擾。面對這種意識形態領域如此復雜的局面,共產黨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鮮明地提出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強化共產黨員人格中先進性品質,這有似于為人類精神危機的迷??臻g送來一縷清新的春風。充分表現了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與時俱進”、著眼于“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洞察力和社會責任感。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曾經說過的“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當代社會所有的政黨和組織中,只有中國共產黨著眼于人們人格中對優越性、超越性追求的深層心理特征,旗幟鮮明地開展“保先”教育,塑造共產黨員先進性人格,這一點就說明這個黨具有不同于其它黨派的先進性。

通過先進性教育并最終塑造先進性人格是當前黨的教育事業中最重要的一環,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當前黨領導全國人民開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成效顯著。但是社會富裕了,少數人的思想觀念卻庸俗甚至腐朽了。有些人政治觀念不明、道德意識薄弱、文化修養缺失……最終導致人格的墜落,給黨和國家的事業造成損害。因此,在當前這樣復雜的精神文化背景下,旗幟鮮明地開展先進性教育及先進性人格的塑造,對黨和國家的事業意義極為深遠。因為先進性人格是一種“社會人格”,這種社會人格在個體的個人人格結構中起核心作用。社會人格被團體成員建立起來后,就不會輕易改變,而且會產生“強大的生產性力量”共產黨員具有了先進性人格才能真正抵御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外來消極價值觀的沖擊,黨的建設在端正社會風尚、抵制各種腐敗方面才會有顯著實效。

但是共產黨員先進性人格的塑造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盡管如此,我黨05年開展的大規模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就表明了這種先進性人格塑造的極大的決心和信心。我們完全可以肯定,當每位共產黨員人格結構中真正以先進性這種“社會人格”作為核心品質時,那么先進性教育活動最終目的才算是真正達到了。

那么在先進性教育活動結束后,直到共產黨員先進性人格得以塑造完成,這之間必須建立永葆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這個長效機制也應包含以下三方面內容:第一,繼承和發揚我黨歷史上在思想、組織、作風建設上的優良傳統,反思在中國革命的每個歷史時期,特別是黨在危難時期,革命者的共產主義信念為什么那樣的堅定,不怕挫折、勇于犧牲的人格品質是那樣的鮮明穩固。從而堅持密切聯系群眾,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使個體人格和“三個代表”思想在靈魂處交融;不僅如此,還要學習中華民族歷史上在培養人才上的優秀文化傳統,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這樣的思想就可以為我所用,目的都在于培養無私無我、為民請命、“天下為公”的先進性人格品質。第二,黨組織必須把一大批具有先進性人格的黨員放在合適的領導崗位,讓他們的先進性人格發揮巨大的示范和感召作用。正如小平同志所說“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個人服從組織’、‘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品格。這種品格就是一種先進性人格。我黨重用德才兼備的人才,“德”永遠放在首位。因為具有“超越”品質的先進性人格者,因其“先進”,心頭少有名利之累,沒有私我的阻滯,潛能更易激發出來,工作才能往往十分突出。這樣的人往往能夠感動并帶動身邊一大批人向著先進性的人格目標去努力達成。第三,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不能因為全黨集中學習的形式結束了。就以為達到了學習目的而一勞永逸?!肮伯a主義的理想、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領導全國人民改革的信心和對各級黨組織的信任”等等這些思想,還要通過長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完全變成自己的人生觀,并切實體現在個體的一貫行為上,成為自己人格的核心部分。只有這樣先進性教育的目的才算基本達成。從心理學上講,將一種觀念變成自我的信念甚至信仰,并最終以人格的形式來表現,就必須對這種觀念進行長期的提示和強化。因此,我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實質上并沒有結束,或者說,以全黨集中開展的“保先”教育形式是結束了,但因為學習的動機和熱情、學習的目的、學習的基本精神已深入到每位黨員的心中,實質上這樣的學習會不斷持續下去。特別是當我們著眼于先進性人格塑造的目標時。會更加激發我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