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黨的制度建設看思想理論建設的意義論文
時間:2022-07-02 03:24:00
導語:從黨的制度建設看思想理論建設的意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制度建設思想建設重大意義
論文摘要:我們在加強黨的制度建設的同時,絕不能忽視思想建設。任何重大制度的制定都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南;只有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才能為制度建設贏得寶貴時間;只有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才能為制度的全面實施營造良好的環境;制度的缺憾和不足需要靠加強思想建設來彌補。新形勢下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要凸顯基礎性、體現時代性、突出針對性、要富于創造性、要注重長效性、強化民主性。
思想理論建設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一條寶貴的經驗,也是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法寶。同志曾經強調指出,思想理論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根本。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只有堅持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才能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為崇高的理想和目標而奮斗。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遺憾地看到,片面強調黨的制度建設,輕視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現象仍然一定程度地存在。本文試從黨的制度建設的視角解讀思想理論的重要意義。
關于制度建設,小平同志有許多重要的論述,制度建設所能夠發揮的長期性、根本性和穩定性的作用使其在黨的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必須辨證地看問題,不能因為制度建設重要就認為思想建設次要。這種非此既彼的思維方式是十分有害的。我們在加強制度建設的同時,絕不能忽視思想建設。從與制度相聯系的角度來分析,我們會更深刻地認識到黨的思想建設的不可替代性。
第一,任何重大制度的制定都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南。加強黨的制度建設,需要出臺一系列有關的制度。但衡量制度建設的成效,不僅在于制度量的增加,更要看制度質的提高。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即使像同志這樣偉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嚴重影響,以至對黨對國家對他個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因此,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必須高度重視保證制度的質量。通俗地講,就是要制定出好的管用的制度。這樣的制度,只有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下才能夠制定出來。也只有制定出好的制度才能使壞人無法干壞事,使好人能充分的辦好事。近幾年來,一些地方將發展片面強調為經濟的發展,以這樣的發展觀為指導來制定干部政績的考核標準,就難以避免只重完成經濟指標忽視其他方面的發展的后果發生。當然,這也與一定歷史時期人們的認識水平有關。今天,我們黨提出了“科學的發展觀”,相應的評價政績的標準和具體制度也在創新。這說明,思想理論建設水平制約著制度建設的水平,制度建設的推進要以思想理論的發展為先導。要制定出好的制度,首先必須把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那么,今天講的好制度,標準是什么?就是是否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只有真正領會了科學發展觀,才能真正以此為指導制定出科學的制度來。
第二,只有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才能為制度建設贏得寶貴時間。新問題和新制度的互動過程始終會存在一個時間差。當今世界、當今中國都在快速的變化發展,新問題不以人的主觀愿望不斷涌現。解決新問題需要不斷進行制度創新。然而,一個比較完善的制度的出臺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般而言,愈重大的制度,制定所需的時間就越長。比如,《黨內監督條例》這樣一部黨內重大法規性文件,從1990年黨中央正式提出制定到2004年《黨內監督條例》的出臺就經歷了十四年的時間。因此,在新問題提出新制度的需求之后一直到新制度的出臺之前,就必然會存在一個時間差。在這樣一個空擋里,我們絕不可能坐等制度的出臺再來解決問題。否則,問題會愈演愈烈,甚至會發展到不可救藥的程度。相當一些黨員領導干部的腐化墮落,既與制度的供給不足有關,同時也與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存在的思想建設薄弱密切相關。輕視思想建設,既有害于個人,又有害于組織,更有害于人民。這方面的教訓是深刻的。因此,面對不斷涌現的新問題,我們只有始終不放松思想建設,才能夠為新制度的制定贏得寶貴的時間。
眾所諸知,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是非常重視黨的制度建設的。然而,在改革開放初期,由于在一定時期思想建設相對軟弱,各種腐朽思想乘虛而人,不正之風得以蔓延,一些干部嚴重腐化墮落,嚴重地損害了黨的形象,損害了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诖?,鄧小平同志曾痛心地指出:“十年來最大的失誤是教育?!彼€明確指出,這里的“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此后,黨中央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在加強黨的制度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全面推進了黨的偉大工程。十六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堅定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不斷推出新制度,同時扎扎實實“把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在全黨掀起了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開展了“艱苦奮斗”教育及“權利觀、地位觀、利益觀”教育等。但有的地方、有的同志認識還不到位。第三,只有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才能為制度的全面實施營造良好的環境。任何新制度從出臺到發揮效應也需要一個過程。新制度要達到為最廣大的領導干部及黨員群眾所了解、所自覺遵守的效果,也依賴與黨的思想建設。通過思想建設,進行廣泛深入地宣傳、教育才能使新制度為大家所熟知并進而以此規范自己的言行。我們黨的每一項重大制度出臺前后,都十分重視制度的宣傳、學習教育和警示原因也正在于此。第四,制度的缺憾和不足需要靠加強思想建設來彌補。單靠制度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這就是制度的不足。制度一經確立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這是制度的特點、優點,反過來也會帶來新的問題。因為任何新制度都不可能是盡善盡美的,都會存在一定的缺憾。制度一般是從全局整體著眼的,從全局上整體上看是合理的、公正的、公平的制度,對于局部對于具體的個體而言則不一定完全是合理的、公正的、公平的,這是由矛盾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決定的。加之制度的剛性和人的思想感情的柔性之間的矛盾等因素,制度的貫徹執行在發揮正效應的同時,也會產生“負效應”。所謂制度的“負效應”是指在制度實施過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缺憾或制度相對于人受思維方式、認識水平和思想覺悟等因素的制約,而對制度的約束和懲戒產生消極情緒,并由此給工作帶來消極影響的現象。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朔@種現象的重要方式,化解制度的“負效應”或者最低程度地減小負效應就離不開有效的思想教育。因此,必須重視黨的思想建設,把制度建設和思想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融會貫通,貫穿于黨的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的方方面面,全面而非片面地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才能把黨的執政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必須重視黨的思想建設,把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只重制度建設或只重思想建設,都難以建設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既要繼承我們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建黨的基本經驗,比如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視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為黨的生命線,善于運用載體進行思想建設,積極開以“團結——批評——團結”為準則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開展積極的黨內斗爭等。更要深刻把握我們黨思想理論思想建設“立黨為公”之本質、“實事求是”之精髓,“民主平等”之靈魂。堅持與時俱進,努力探索黨的思想建設的新經驗、新路子。新形勢下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一要凸顯基礎性。加強理論武裝,打牢黨員干部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這是黨的思想建設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堅持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是把握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就是貫穿于馬克思主義發展過程始終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第二層次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特別是其創始人在一定時代背景下對未來社會發展前景作出的重要論斷;第三層次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在特定的時間、條件下作出的一些具體論斷。三個層次中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的是第一層次,這是最高層次,而第二、第三層次的論斷則需要以時代的眼光不斷審視,有的必然會過時,如果不加審視地拿來指導快速發展著的實踐,就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因此,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第一任務,就是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方法,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教育,這是最基礎的東西。二要體現時代性。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開展思想教育,積極探索運用互聯網進行黨的思想建設的新形式。互聯網是當今時代思想建設的新戰場,又是開展思想建設的科技平臺。黨的思想建設必須牢牢控制住這一重要陣地。
由于互聯網的一些核心技術掌握在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手里,這使我們在互聯網上有效地應對各種思潮的挑戰,清除思想垃圾面臨著更高的要求。三要突出針對性。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生命線,是我們黨反復強調的一個重要論斷。在全面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人們的思想日益多元化,社會矛盾更加復雜化,迫切要求更有效、更有針對性的思想工作。但長期以來,一講思想政治工作,似乎對象就是下級,就是群眾。結果,最需要做思想工作的地方往往成為思想工作的薄弱環節。而思想建設的一個基本原理是“言傳身教”。由于一些“上級”、“領導”所接受的思想教育不足,“身教”的效果就很不理想,他們所做的思想工作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今天,增強思想建設的針對性就要求加強薄弱環節,既要以廣大黨員為主體廣泛推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又要強化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六觀”教育,把對領導干部的思想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四要富于創造性。要不斷創造出為廣大黨員干部喜聞樂見的新的有效載體。利用載體推進工作是我們黨開展各項工作的一項成功經驗。黨的思想建設尤其要注重依托載體,化“虛”為“實”從而有一個著力的抓手,把思想建設落到實處。五要注重長效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好思想工作非一朝一夕之工。只有持之以恒的思想建設才能不斷收到預期的效果。思想建設這種長期性,要求不斷積累實踐經驗,使之系統化,進而建立起思想建設的長效機制。六要強化民主性?!包h內民主是黨的生命”。視民主為生命的黨,就要在思想建設中貫穿“民主性”。要虛心聽取包括領導干部在內的廣大黨員之所呼,了解把握黨員之所想,以民主平等的作風,真正以同志般的感情開展好黨內的積極的思想斗爭。從而使民主的精神發揚廣大,使民主的大樹枝繁葉茂,萬古常青。這既是新世紀黨的思想建設必須把握的一項原則,又是我們黨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根本途徑。如此,、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締造的黨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 上一篇:分析評議階段個人感想及總結
- 下一篇:區域創新及其影響因素計量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