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職業特征人生價值觀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2 03:30:00
導語:警察職業特征人生價值觀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以愛森克個性問卷作為測量警察個性特征工具,以江蘇省在職警察為樣本,對警察的職業價值觀與個性特征的關系進行系統分析,得出結論為:在個性特征方面,倔強性影響警察的工作成就和能力的實現;社會成熟度影響警察對社會地位的認知;情緒穩定性影響警察的創造性責任感、提升等。同時表明,個性特征對警察職業價值觀的關系屬于微弱關系。
一、問題的提出
個性特征是個體在社會中形成的,個人所特有的穩定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現在能力、氣質、性格等方面,它在個體的言行舉止方面體現了個體的獨特性。美國著名個性心理學家奧爾波特G·W·allport認為:“個性是決定人的獨特的行為和思想的個人內部的身心系統的動力組織。”警察個性特征是指帶有警察職業特點的、區別于普通人的獨特的、穩定的心理特征,是警察心理品質的重要方面,它對警察工作的影響非常大,許多國家已經把個性心理作為選撥和訓練警察的重要內容,并把它作為評定優秀警察的一個指標。
價值觀間題一直是國際人文社會科學家們討論的熱門話題,特別是近二十年來,更受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和管理學家的重視。他們通過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中人們價值觀的橫向比較,尋找和解釋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原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關于儒家倫理對近代東亞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之作用的探討。不僅如此他們還通過不同時代人們價值觀的縱向分析,探討特定社會的現代化進程與價值觀變遷之關系。這使我們看到了價值觀對整個國家社會發展的影響。同對,價值觀對個人的一生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價值觀在職業認識上的體現,就是“職業價值觀”,它是人們對待職業的一種信念和態度,或是人們在職業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價值取向。早期研究者Super于1957年提出了15項職業價值觀的內容。OConnor和Kinnance于1961年將其縮減為獨立性和多樣化、工作條件和同事、社會和藝術、安全和福利、名望及創造性等6個向度。1982年Larcebeau則抽取了名望、利他、滿意、個人發展等4個因素。這些都對職業價值觀內部因素結構的探討。1996年Halstead提出一個價值觀的定義,認為價值觀是對行為提供普遍指導和作為制定決策,或是對信念、行動進行評價的參照點,是使人據此而采取行動的一些原則、基本信念、理想、標準或態度。
而警察職業價值觀是指警察個體對于自身職業價值的看法,包括所從事的職業的社會價值、收人,實現自己的理想、愿望等。它是警察個體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警察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群體,肩負著維護社會穩定、打擊犯罪的重要作用,只有具備良好的適當的職業價值水平,才能把本職工作做好。也就是說,警察的職業價值觀應當與當前社會主流中的絕大多數人所認可的價值觀保持一致。如果警察的職業價值沒有與當前社會中占優勢地位的價值觀保持一致,就會出現偏差,甚至出現違法亂紀行為。
警察的職業價值觀不僅直接影響警察個體的工作表現,而且影響警察工作積極性的高低和完成任務的好壞,可以說警察職業生涯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警察的職業價值觀念。因此,研究警察個性特征與職業價值現狀并探討它們之間的關系,從整體上把握警察群體的個性發展特點和職業價值觀特點,可以為公安院校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提供參考和建議。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龔耀先等人修訂的愛森克個性問卷作為測量警察個性特征的工具,同時邀請江蘇省社科院專家在調研的基礎上一起編制警察職業價值調查問卷。
該問卷參照戴維斯職業價值需要理論分為五個緯度,第一個緯度是社會地位(包括自己和其他人對警察職業的尊重和承認等),第二個緯度為工作成就(包括警察自身能力實現和工作成就感等),第三個緯度為自律主動性(包括創造性、責任性和提升等),第四個緯度為利他主義(包括社會服務、道德價值等),第五個緯度為舒適的重要性,(包括工作獨立性、變化性、福利待遇、工作條件等)。
該問卷包括20個項目。其答案與得分按四級評定方式組成,評價的范圍是按照“非常重要”“比較重要”“一般”“不重要”的順序排列的。得分越高表示在該緯度上表現愈好。該問卷的內在信度即內在一致性系數為o.75。
2.被試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選擇南京市和蘇南、蘇北、蘇中選取樣本點進行在職警察問卷調查。同時,在江蘇警官學院按年級抽取樣本,總計發放問卷1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4份,根據E卿量表中掩飾性大于70分即為廢卷,又剔除1份問卷,最后有效問卷1003份。其中,學生380人(37.9%),在職警察623人(62.1%);男性850人(84.7%),女性1s3人(1s.3%)。年齡最小的18歲,最大的s9歲,22歲以下的332人(33.1%),23}40歲的s26人(s2.4%),41歲以上的14s人(14.s%);受教育水平:本科及以上223人(22.9%),大專603人(60.2%),中專177人(17.7%);政治面貌:黨員462人(46.1%),非黨員541人(s3.9%);警齡10年以下的624人(62.2%),11一is年的138人(13.7%),16年以上的241人(24.1%);警種:治安警442人(44.1%),刑警149人(14.9%),交警32人(3.1%)。
3.程序
(1)按指導語,采用紙筆測驗方式完成。
(2)測試采用無記名方式,但請被試填上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政治面貌、警種、警齡、工作單位,以備分類統計。
(3)用SPSS10.0對原始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三、警察個性特征與職業價值觀總體狀況的比較
1.警察EPQ個性特征總體狀況比較(見表1)
在EPQ量表中,E量表測量被試個性的內外傾向,高分為典型外傾性,主要表現為愛交際,渴望興奮的事情,喜歡冒險刺激,散于捕捉機會,好出風頭,易于沖動,傾向進攻,樂觀迅速,但自我控制差;低分為典型內傾性,表現為安靜穩重,富于內省,嚴謹,辦事可靠,偏于保守,善于自我控制。
在E量表上,學生得分高于在職警察,而治安警又高于刑警,說明學生相對在職警察,由于社會經驗較少,外向性強,沖動,自控力較差;而刑警相對于治安警來說,由于工作性質面對的是刑事犯罪,養成了嚴謹、穩重、善于自我控制的個性。在性別方面,男性較女性自我控制性強,嚴謹性高;而女性外向性高于男性,易沖動,好出風頭。在年齡和警齡方面,越是年齡和警齡越長,自我控制能力、辦事嚴謹性高于年齡小、警齡短的警察。在教育程度上,受教育水平本科以上的警察得分高于大專的警察,而受教育水平大專的警察得分高于高中或中專的警察。這說明文化水平高的警察善于捕捉機會,樂觀;而文化水平低的警察善于自我控制,辦事可靠。在黨員和非黨員的比較中可以看出,黨員得分低于非黨員,說明他們的自控力強,辦事嚴謹性要高于非黨員。
EPQ的P量表調查個性的倔強性,高分會表現出不關心他人,難以適應外部環境,喜歡做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顧危險。在P量表上在職警察高于學生,說明警察的個性特征更勇于面對危險。但在性別、年齡、警齡、政治面貌等方面沒有顯著差異。只是受教育水平高的警察得分低于受教育水平低的警察,說明文化水平高的警察能夠較好適應外部環境,處理好人際關系。
EPQ的N量表測量個性的情緒穩定性,高分表現為情緒不穩定,焦慮,易于緊張激動,對于各種刺激反映強烈;低分表示情緒穩定,對各種刺激反映輕微,易于恢復平靜,善于自我控制,不易焦慮。從調查結果看,學生得分高于在職警察,男性高于女性,受教育水平大專以上的人得分低于高中或中專生,但在年齡、警齡、政治面貌方面差異不大。說明學生由于社會經驗少,遇事易于緊張、激動和焦慮,而在職警察由于社會經驗豐富,已經能夠面對各種刺激,易于恢復平靜。而警察職業的特殊性、治安情況的惡化、犯罪率上升,都會給男性警察壓力,導致其易于焦慮,情緒穩定性低于女性。受教育水平大專以上的警察情緒穩定性較之于高中或中專警察,更善于面對各種刺激,易于恢復平靜。
EPQ的L量表作為效度量表是測量人的社會幼稚水平,得分高表示人的社會幼稚水平低,比較成熟,辦事老練。在L量表上,學生得分低于在職警察,女性低于男性,年齡越大、警齡越長的人得分越高,而受教育水平本科以上的警察得分低于大專的警察,大專以上的警察得分低于高中或中專水平的警察。黨員得分高于非黨員。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學生的社會幼稚水平較高,不太成熟。女性沒有男性成熟,但隨著年齡、警齡的增長,會變得成熟。但從受教育水平來看,可以發現,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社會幼稚水平低,社會成熟勝要高,這說明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由于社會經驗、工作經驗相對比受教育水平高的人多,所以行為表現比較成熟。
從警察職業價值觀調查總體情況來看,自律主動性、利他主義的得分高于其他緯度,這說明自律主動性和利他主義在警察職業價值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逐一比較在各個緯度上的得分情況并逐一分析。
首先,學生與在職警察相比,學生認為警察的社會地位較高。女警察相對于男警察也認為警察的社會地位較高。從年齡段來看,22歲以下以及40歲以上的人都認為警察社會地位比較高,而22歲以上40歲以下的人或黨員認為警察的社會地位不高。受教育程度因素在對警察的社會地位看法上差異不大。
其次,從工作成就方面來看,學生和在職警察、男性和女性看法差異很小,而隨著年齡、警齡的增加,工作成就感增強。但受教育水平大專以上的警察在工作成就感上低于高中或中專水平的警察,黨員的工作成就感高于非黨員。
第三,在自律主動性方面,主要包括創造性、責任心、提升等。學生和在職警察都認為很重要,但學生相對于在職警察,認為警察的自律主動性更重要。
第四,在舒適重要性方面,主要包括經濟收人、工作條件等。學生高于在職警察。年齡在22歲以下和40歲以上的人和警齡在10年以下和15年以上的人認為警察職業的經濟收人、工作條件較好,而年齡在22歲以上40歲以下和警齡在10~15年的人則認為警察職業的經濟收人、工作條件一般。受教育水平大專以上的警察或黨員認為警察職業的經濟收人、工作條件一般,而中?;蚋咧械木煺J為警察職業的經濟收入、待遇還比較好。
第五,在利他主義方面,主要包括為他人服務、道德價值等方面,受教育水平高的警察較之于受教育水平低的警察,認為警察的服務意識一般,年齡在22歲以下和40歲以上的警察以及警齡在10年以下和16年以上的警察認為警察的服務意識比較好,而年齡在40歲以下的警察和警齡在10一巧年的警察的服務意識一般。黨員相對于非黨員認為警察的服務意識很重要,表現也較好。
四、警察個性特征與職業價值觀關系
從以上EPQ個性特征和警察職業價值的結果分析,可以知道,由于年齡、警齡、教育水平和政治面貌及性別的不同,個性特征和警察職業價值呈現不同特點。下文將通過典型相關分析探討警察個性特征和職業價值的相互關系特點。(見表3)
1.三個典型相關系數均達.OS以上的顯著水平,第一個典型相關系數P二.380(p<.001);第二個典型相關系數p=.236(p<.001);第三個典型相關系數P二.158(p<.001),四個控制變量主要透過三個典型因素影響到效標變量(因變量)。
2.控制變量的第一個典型因素(X)可以說明效標變量的第一個典型因素(,)總變異量的14.49%,而效標變量的第一個典型因素(,)又可解釋效標變量變異量的35.40%,控制變量與效標變量重疊部分為5.11%,因而控制變量透過第一典型因素(X與,)可以解釋效標變量總變異量的5.11%。
3.控制變量的第二個典型因素(X)可以說明效標變量的第二個典型因素(”)總變異量的5.5%,而效標變量的第二個典型因素(”)又可解釋效標變量變異量的14.76%,控制變量與效標變量重疊部分為0.82%,因而控制變量透過第二個典型因素(X與”),以解釋效標變量總變異量的0.82%。公務員之家
4.控制變量的第三個典型因素(X,)可以說明效標變量的第二個典型因素(”,)總變異量的2.5%,而效標變量的第二個典型因素(”)又可解釋效標變量變異量的14.77%,控制變量與效標變量重疊部分為0.37%,因而控制變量透過第二個典型因素(X與”)可以解釋效標變量總變異量的37%。
5.控制變量和效標變量在第一個至第三個典型因素的重疊部分共計為6.3%。也就是說控制變量經由第一、第二、第三個典型因素可以說明警察的社會地位、工作成就、自律主動性、利他主義、舒適重要性五個緯度總變異量的6.3%,而此三個典型因素可以直接解釋警察職業價值五個緯度總變異量的22.4%。三組典型相關及重疊量數值以第一個典型相關較大,重疊量數值也比較大,為5.5%;第二組次之,其重疊量為0.82%;第三組最小,其重疊量為0.37%。這說明控制變量E,P,N,L所測的個性特征與效標變量社會地位、工作成就、自律主動性和舒適重要性及利他主義關系不密切,也就是說,個性特征與警察職業價值關系不密切,屬于微弱關系。
6.四個控制變量中與第一個典型因素(X)相關較高者為P(倔強性),其結構系數為.737,在效標變量中,與第一個典型因素(”)的關系較密切者為工作成就(一833)。因而在第一個典型因素分析里,主要是控制變量中的P(倔強性)變量影響警察的工作成就。在EPQ量表中,P量表測量被試的倔強性,主要特征為高分表現出對他人不關心,不易于同他人處好關系。這說明警察個性特征中的倔強性,即處理人際關系和與人相處的個性特征,影響到其對工作成就的看法,即能力實現和成就感。四個控制變量中,與第二個典型因素(X)相關較高者為L,其結構系數為.654。在效標變量中,與第二個典型因素(”)關系較密切的為社會地位,其結構系數為一735。因此,在第二個典型因素分析里,主要是控制變量中的L(掩飾性)變量影響警察的社會地位的認知。在EPQ量表中,L量表是調查人的社會幼稚水平。社會幼稚水平低的人的行為表現更成熟。因此,警察的社會成熟度影響到其對警察職業社會地位的認知。四個控制變量中,與第三個典型因素(X)相關較高者為N(情緒穩定性),其結構系數為.809。在效標變量中與第三個典型因素(”)關系較密切者為自律主動性,其結構系數為.598。在第三個典型相關分析中,主要是控制變量中的N(情緒穩定性)變量影響警察的自律主動性,即創造性、責任心、提升等。這說明個性特征中的情緒穩定性對警察的創造性、責任心、提升影響很大。
五、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首先,在個勝特征方面,倔強陛影響到警察的工作成就和能力的實現,而警察的社會幼稚水平即社會成熟度會影響到其對社會地位的認知,情緒穩定性會影響到警察的創造勝、責任心、提升等。
其次,典型相關分析表明個性特征與警察職業價值觀的關系不是非常密切,屬于微弱關系。職業心理學家勃蘭特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追蹤調查了一批大學畢業生,將他們的個性、在校學習成績、智力與他們畢業五年后的收入做了一下比較,結果顯示:事業成功和智力的相關度是0.18,和學習成績的相關度是0.32,與個性的相關度是0.72。這個實驗實證了事業成功與否與個人的個性是否適合此項事業的關聯度最高。也就是說,一個人所做的工作與自己的個性越契合,他事業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盡管個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職業價值,但是由于職業價值還受到個體的生活環境、特別是社會環境和教育程度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是個體長期生活積淀的產物。因此,在職業價值觀教育中,更要聯系社會實際進行職業價值觀培養,公安教育也是如此。
- 上一篇:版畫創作中表現語言探索論文
- 下一篇:12月個人最新入黨申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