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級優秀課比較活動談政治教學的完善
時間:2022-04-23 09:25:00
導語:從省級優秀課比較活動談政治教學的完善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省級優質課評比活動談政治課堂教學的優化
摘要:本人有幸參加2007年的浙江省高中政治優質課評比的觀摩活動,深刻地感受到和諧、活力是課堂永恒的主題。本文結合優質課活動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分別從師生民主關系的營造、學習合作探究方式的轉變、課堂預設生成的統一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四個方面來談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優化。
關鍵詞:和諧活力課堂教學
2007年10月在海寧一中舉行了浙江省高中政治新課程優質課評比觀摩活動。觀摩的內容是《經濟生活》模塊的“股票、債券和保險”、《文化生活》模塊的“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新授課的教學。本人有幸聆聽了其中的七節課。作為優質課比賽活動,每位教師都是精心設計、有備而來的。本人聽后感觸頗深,啟發頗大,激發了對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應該追求什么以及如何追求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與思考。
究其共性,理想的課堂便是和諧的課堂、充滿活力的課堂。也就是說,追求和諧、活力是課堂永恒的主題,也是展現課堂魅力之源泉。
一、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和諧、活力課堂的必要前提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課堂上一切困惑和失敗的根子,在絕大場合下都在于教師忘記了:上課是兒童和教師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由師生間的相互關系來決定的”??梢?,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中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發展的基礎,更是開發課堂生命潛力不可缺少的氛圍。只有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師生雙方以對話、包容、平等的關系相處,學生才感到心情舒暢,學生的思維才會活躍、流暢,學生群體才能產生躍躍欲試的熱烈氣氛。
課堂教學中,所有的老師都非常注意形成良性互動的師生情感關系,區別在于,女性教師憑借優美的語言表達更顯母愛般的親和力,而男性教師則憑借陽剛的肢體語言彰顯平等的氛圍。
1.面帶微笑、態度親切。心理學表明微笑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親切的態度更有助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溝通。這種真誠的態度是貫穿課堂始終的。
2.尊重學生、關注需求。新課程主張,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使學生在充滿教學民主的過程中,提高主動學習和發展的能力。教師首先要充分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創造的才能,其次要鼓勵每個學生勇于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增強其自信心。
3.多維評價、以情勵人。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生生互評等多種評價機制。教師在此過程中給予適當點撥、啟迪,并以真誠的語言、親切的語調、溫和的表情、寬容的態度來調控評價過程,使學生從中受到鼓舞。
二、采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構建和諧、活力課堂的有效載體
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在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學生的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倡導“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在這種教學過程中,特別要重視學生主體間的交互活動,倡導小組合作式學習。合作學習是針對教學條件下的學習的組織形式而言的,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群體研討、協作交流的一種學習方式。最大的優點在于對生生互動這一交流方式的開發和利用,充分開發和利用了教學中的人力資源,為現代教學系統注入了新的活力?!昂献鲗W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也反作用于教師的教學,促使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提高教學能力。
1.同一主題,分組交流
這是在課堂中最常見的方式。指的是圍繞某同一問題,分別進行研討,然后獲得共識的形式。運用這種用這種形式的步驟大致是:第一步,精選主題,找準“引爆點”。要求選擇的主題要緊扣教材、貼近生活、難易適度,并設計出討論提綱。第二步,圍繞主題,分組研討。讓學生各抒己見,據理分析。第三步,形成理念。讓學生在交流中確認觀點和提煉觀點,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在這次省優質課評比活動中,這種形式運用的最好的是義烏中學的梅老師?!豆善薄蜕虡I保險》的教學無非是讓學生初步領會與感受如何進行正確的投資的問題。梅老師在這個問題的解決上,采用分組交流的形式和設置了兩個前后呼應的問題,貫穿整堂課的教學。第一個問題,請各小組根據王先生家的實際情況,為王先生設計一份理財方案,并說明理由。這個問題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基礎上的,學生的答案未必科學準確;第二個問題,是在學生學習了相關知識之后,讓各個小組經過討論重新修改方案,并要求結合投資特點說明理由。而這兩個問題實質就是一個問題。這樣課堂的設計不僅緊湊,而且又有科學性,更是體現了課堂的生命力。
2.角色模擬,互動交流
這種形式指由不同主體充當不同角色來完成的問題。在經濟生活《股票、債券和商業保險》的教學中,來自甌海中學的林老師上課初始,就把學生分為三類:股票專家、債券投資顧問和商業保險營業員,并讓學生圍繞不同的任務進行探究,然后討論和交流;在文化生活《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教學中,來自臺州中學的王老師則讓學生扮演導游員的身份,帶領學生游覽中國古代、近代和今天的文化現象,讓學生在輕松的旅途中體驗文化的源遠流長;在探討我國目前文化方面的成就和存在不足時,老師分別讓學生扮演記者和專家的角色,從而深刻感受自己身上所應承擔的振興文化的重大責任。
這種角色模擬教學法最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獲得認可,體現自身的價值,更使課堂交流和諧融洽、充滿活力。
3.小品表演、設問交流
這種方式帶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輕松的情境中激發對知識的理解。在本人所聽的優質課中,只有一位老師用了這種方式,她是用于導入的。但本人倒認為既然是花了時間表演的,就應該達到能引發學生的深層次的思考的效果。比如本人在幫助學生綜合把握多種投資方式上,先由一個小組派代表表演了小品《家里來了三個客人》,把主要知識點“儲蓄、債券、保險的含義、類型、原則、作用”呈現出來。在表演結束后其他同學提出問題,經過充分的問答交流,同學們的認知更全面、更準確了。
4.觀點爭鋒、辯論交流
真理越辯越明。如果有些學生模糊的問題,通過正反兩種觀點表達出來,展開辯論。本人在上文化生活中的《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知識文化修養》時,本人設置的辯題是:在現代生活中,德比才重要,還是才比德重要?本人相信讓雙方同學展開唇槍舌戰的辯論,通過雙方觀點的交鋒,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更能提高其認識水平和思辯能力。
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學生的具體的探究活動來實現?!疤骄繉W習”即從學科領域或實際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調查、信息收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情感與態度的發展。
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程序為“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收集材料→分析交流→驗證結論”。探究教學要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創設生動有趣的探究情境。這次上課中,每節課都有滲透探究性學習方式,但問題的設置還是比較宏觀的,容易造成要么沒有探究的必要,要么就是超出學生的探究能力。本人曾經聽過《市場配置資源》這堂課,執教老師選取近幾年我國汽車市場發展的典型案例,設計以下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1)近幾年,汽車大量地進入我國家庭,汽車市場十分火爆,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2)我國汽車市場的火爆,對國內外汽車廠家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影響?
(3)在上述案例中,主要是通過哪種方式在調節資源配置?
(4)這種方式又是由哪些要素來調節資源配置的?這種調節資源的方式有哪些優點?
(5)某外國廠家在我國進行大批量生產、銷售汽車,但在全國僅有22個維修點,武漢的車要運到北京去修理,對車主來說享受的售后服務與購車的價格極不相稱。這反映了什么問題?
(6)如果國內外汽車生產企業以及原本不生產汽車的企業都照此發展下去,不斷增加汽車廠家,擴大生產規模,又會產生什么后果?這又說明了什么問題?
設置的以上6個問題,把教材的前后之間的知識緊密聯系起來,從學生的現有知識經驗出發,體現了由淺入深;同時,又把本框題的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從市場調節資源的的優點,到市場合理配置資源必備的條件,再到市場調節所存在的固有弊端,體現了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銜接過渡自然,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親歷探究過程,給學生自主活動提供機會和空間,不要越俎代庖,代為探究,更不要以“講授探究”代替“親歷探究”。還要考慮對學生可能會發現或提出的問題應該進行怎樣的引導和點撥,應該提供什么樣的信息資料等,為學生深入探究創造有利的條件。
三、尋求預設和生成的統一,是構建和諧、活力課堂的“催化劑”
課堂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一體。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是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而過分強調預設就會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序化,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再好的預設,也無法預知課堂教學中的全部細節。正如布魯姆所說的,“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沒有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把握好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然不能機械地照搬“預設”,而要注重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在活動中的能動性、創造性和差異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根據師生、生生互動的情況,順著學生的思路,因勢利導地組織適合學生參與的、自主創新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互動過程中真實、精彩地動態生成,得到適性也富有個性、創造性地發展,并使原有預設得到檢驗和完善。
本人認為在這次省優質課比賽中,義烏中學梅老師的《股票、債券和商業保險》能較好體現預設與生成的和諧統一。上課伊始就讓學生設計投資方案,學完知識后,又讓學生修改方案,非常巧妙地體現出預設中有生成;而且這堂課的學習氣氛也是非?;钴S的,因為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正所謂生成的精彩離不開預設的精心。
課堂是動態形成的,應當是開放的、互動的、多維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的多元的對話,是充滿生命活力,充滿智慧與挑戰的。對智慧沒有挑戰性的課堂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沒有生命氣息的課堂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
四、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是構建和諧、活力課堂的關鍵因素
新課程不僅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成為構建和諧充滿生命活力課堂的關鍵所在。
1.教師專業知識的發展
教師要有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文理知識的滲透、對現代新興學科的了解、文學和美學的修養;教師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精深的專業理論基礎、堅實的專業發展史知識、專業研究方法論;教師要有必要的教育科學知識:教育學的理論與方法、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學科教學論的知識。
2.教師專業技能的發展
專業技能的發展特別表現為教師要有開發課程資源、利用課程資源、統整課程資源、整合課程資源的能力;要有選擇教學方法、因材施教、組織教學,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教學機制適應新課程教學的能力;要有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習慣、促進身心發展的運用新課標評價的能力。
3.教師專業情意的發展
這實際上是對教師專業情感、專業認知的要求。教師要有專業理想:志存高遠、愛國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教師要有專業情操: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教師要有專業性向: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個性;教師要有專業自我:對自我從事教育工作的接納和肯定。
總之,課堂中若少了獨裁者的眼光,多了人文性的關懷,少了強制性的要求,多了自由習得的時空,于是課堂上智慧火花閃現的機會多了,生成性的教學資源豐富了,富有靈性與生命活力的和諧課堂便來到了我們身邊。這就是參加本次省高中思想政治優質課比賽觀摩活動的啟示。
參考文獻
1.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2003.10
2.王楠《新課程與教師發展》
3.張偉《高中新課程教學啟示錄》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8
- 上一篇:談談小學思想教育課教學
- 下一篇:政治課生成性來源發展的操作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