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探討
時間:2022-11-01 04:03:35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課程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主要體現在課程的分數評定和教學內容的多樣化上。它所傳遞給大學生的知識是青年人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根基,所以這也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出更好的教學方式,從而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高校的政治理論課的探索經歷了多個階段,從初期的講授制到如今學生主體的學習制,這之間經歷過諸多困難,但是前途是光明的,今后我們也要從各個方面進行改革,探索出一條適合當今社會發展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探索
一、高校思想理論政治課的發展現狀
在全國高校建立之初,思想政治理論課就孕育而生,它的存在,把控著青年的人生發展方向,是他們生活學習的引路人??v觀課程的發展,在前期的教學方法上主要是灌輸式的,老師在講臺上不停的講授,學生則坐在下面聽講,這種井然有序的教學模式在當時也是最為理想和最符合常理的,在這樣的學習熏陶之中,學生不僅僅能了解中國政治歷史的發展演變,還能從中學習到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說這種教學模式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教學效果還是良好的,當然這也造成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都延續了這樣的套路。當教學方法存在隱患時,改革就成為第一要事,通過高校上下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了一條以學生為主體的道路,注重主體化、咨詢式、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切實關注思想政治課的可接受性及實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存在的弊端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展過程中,存在最大的弊端就是教育環境、教育手段及教育對象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是教育者仍然保持原先的思維模式,這樣就會違背學生的發展規律,最終影響教學效果。這主要體現在:
(一)“唯上”、“唯本”理念根深蒂固
上級規定都是對的,課本是萬無一失的,遵循老師的講授,課本的講述就是正確的,否則就是錯誤的。判定方式很單一,唯一的問題只能得出唯一的答案,這對于具有創新思維的學生來說是致命的,他們獨特而寶貴的創新思維被無情的批判,就會抑制這一特質,這種打壓方式對學生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時對于教學來說也是惡性循環的開始,當一種模式無法質疑時,必定會失去發展的動力。發展是前進的第一要素,沒有發展,何談科學的教學?
(二)封閉性的教學環境
學生被限定在封閉的教室里,長久以后,思維也會固定在同樣的范圍中,而這顯然與高校的培養目標是背道而馳的,高校的教育是要在合法的條件下最大限度的釋放個性,找尋自我的發展特點,最終選擇最適合的職業。培養拓展性思維的學生是高校發展的核心。過于限定,只會讓學生失去對社會的批判意識和自我認知的能力。
(三)存在“知識化”、“教條化”的問題
這也是幾年前很普遍的“高分低能的”現象,老師評判標準過于單一,分數高就是高能力,分數低就是低能力,同時過于強調知識的記憶,這在考試卷中最能體現,比如有很多的填空題,選擇題,問答題也是必須經過背誦識記才能達到滿分,讓學生自由發揮,暢談想法的題目很少,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是隨著老師的考察方向而變化,過于側重知識性的考察,只會讓我們的大學生成為背書的機器,既然如此,和中學又有什么區別,又如何才能培養獨立的個體,社會又怎樣能高速發展?
(四)教育方式理想化、政治化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人發展的曲折性,總是把學生作為教育者們理想的模樣,理所應當的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去培養,但是年齡代溝,閱歷的不同都會導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存在巨大的差異,如果忽略這一點,教育也是不完善的,有失偏頗的。但是統一化培養過后的學生個體對自身的職業判斷也是錯誤的,典型的是很多學生畢業后都喜歡選擇固定穩定的工作,認為體制內的職業是至高無上,如公務員老師等,而對于青年創業則會望而止步,究其原因首先是觀念上的否定,其次才是風險的擔憂。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探索成因
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封閉式、知識化、教條性、理想化、泛政治化為特征的文本教育模式時,改革就迫在眉睫。而客觀的社會發展因素是推動著改革的內因。
(一)全球化及多元文化的滲透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各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這也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隨著經濟貿易的深入,各國的政治交流和文化交流也在增多,世界上形成了地球村,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也共享著社會發展的成果。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滲透,大學生也耳聞目染了這些多元化的信息,他們的思維拓展了,見解也更加獨特了,思考問題也不會那么單一了,這樣就會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挑戰,老師們會發現,學生的知識儲量并不是那么局限,自己的知識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量,這種失衡的狀態會讓教師失去信心,學生失去期望。所以這一因素也讓教育者們陷入深思,當他們的社會職能被否定后,也會思考新出路,走上教育改革這條路。
(二)網絡世界的便捷
進入21世紀后,也就進入了真正的計算機時代。網絡信息的多樣化對大學生來說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學生對知識的獲取,不再過多依賴于教師,而是很大部分地依賴于網絡時代,但網絡里的內容良莠不齊,勢必就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這就要求教育者們進行改革,重新喚起學生對教師的需要,讓學生獲取健康的知識。
(三)市場經濟的沖擊
在如今的市場經濟體制中,學生們的思想價值觀也發生了變化,唯金錢論,很多人畢業后不愿意報效家鄉,這些思想都需要老師的引導,這也就讓政治理論課里面新添了個體發展及個體價值的內容。對于教學內容的改革也是向前走的一大步。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探索方向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方向上,摒棄了之前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而是更加關注學生個體,了解他們的需求,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觀念。
(一)注重學生個性
我們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滿足大學生的精神需求,把關心人,理解人,滿足人,培養人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他們遇到困難時,要積極鼓勵他們,心情低落時要主動去調解。第二,創造個性化的教育模式,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不要求每個人都一樣,只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且能有正確的價值觀即可,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第三,培養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課堂回歸學生,讓他們獨立去思考,自主學習也更利于知識的掌握。
(二)注重課程導向性
第一,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抓起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理想,沒有理想的青年是不完整的,教育者要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大學生努力奮斗的動力。同時我們要充分尊重每個人的理想,理想沒有高低之分,只要向理想努力就是值得鼓勵的。第二,要把道德教育樹立起來。道德關乎一個國家的興衰,有道德也是高素質人才的必備品質。大力推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弘揚正確的道德觀,倡導誠信和有愛。第三,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大學生容易精神焦慮,嚴重的還會心理失衡,心理變態,多角度密切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長。心理和分數是同等重要的。
(三)注重教學方法創新
第一,要注重課堂的教學質量,課堂教學同樣可以多樣化,把說教的內容多轉化為生動易懂的內容,在講解理論知識時,多舉學生身邊的例子,多提問問題,多方位的了解學生的想法,正確引導。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讓高深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尤其是教師不能按著教案念,不顧及學生的接受能力。第二,注重課外活動的實踐。思想政治課要改變原先的單調模式,課后可以成立討論小組,根據一個"小議題"來討論,各抒己見,最終得出一個全面的結果,當然還可以深入到社會中,去主動學習政治思想知識,學校也可以多組織一些演講賽,辯論賽,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大學生們的政治思想素養。第三,堅持社會,學校,家庭的共同教育。僅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社會與家庭與學校必須保持一致才能培養成才,一方面,社會要弘揚正確的價值觀,創造優良的發展氣氛,充分發揮愛國主義基地對學生的愛國教育,增強學生的思維空間和眼界見識。另一方面也需要家庭的努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就需要家庭成員要和睦,即使夫妻雙方有不融洽的地方,也要盡量減少對孩子的傷害,遇到問題要與孩子積極溝通,多向老師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結束語
高校思想理論課的探索任重而道遠,但核心就是要不斷改革創新,對于教育者而言,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現狀不足對教學方法不斷改革和創新,教育者不但要注重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靈活采用適當的手段和方法。此外,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政治環境,正確導向政治思想,讓高校學生能在良好健康的環境中接受政治理論知識。
作者:田艷媚 單位: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胡忠玲.全方位全過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08.
[2]楊立全.方位全過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論體系及其構建[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
[3]李懷杰,夏虎.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05.
[4]郭紅明,王永燦.基于微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動模式[J].高校教育管理,2013,06.
- 上一篇:高校學生社團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體現
- 下一篇:“翻轉課堂”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