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論文

時間:2022-07-14 03:52:48

導語: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黨風廉政建設論文

一、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內涵

(一)“黨風廉政建設”的內涵

黨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黨風廉政建設”這一概念,一經提出,它便于反腐敗斗爭緊密聯系在一起。黨的十八大將“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確定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的奮斗目標,并用“致命傷害”“亡黨亡國”來警示腐敗問題的潛在危險。十八屆一中全會以來,警示全黨“打鐵還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蟲生”;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帶頭改進作風,號召狠剎奢侈浪費;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著重就嚴明紀律、改進作風、反對腐敗作出了重要部署,都表明一個堅定的態度,這就是:從嚴治黨,從轉變黨的作風入手,堅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

(二)高?!包h風廉政建設”的主要內容

我國大部分高校屬于公立高校,是國家組建的高校,國家提供部分資金建設。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是我們黨對高等學校領導的根本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是在高校開展的端正黨風、端正政風的一系列活動。高校黨風廉政建設主體是高校黨委;高校行政領導具體負責對人事、教務、學務、后勤保障等具體的行政管理工作;高校紀檢監察部門在上級紀委和同級黨委的領導下,擔負著黨風廉政建設的監督檢查工作。高校黨組織作為黨的基層組織,承擔著黨風廉政建設的具體工作。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高校也逐漸參與到市場經濟活動中,與市場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和復雜。新的形勢對高校的黨風廉政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一種挑戰。做好高校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就是要在高校黨委的領導下,加強黨風廉政制度建設,特別是對重點工作和“易腐”環節的制度建設監督檢查;落實責任主體,把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落實到每一個黨支部、每一個黨員、每一個具體業務經辦人員的身上。

二、高校人事工作的特殊性分析

人事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高校其他工作,如教學、科研、思想政治教育、后勤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相比,其自身具有鮮明的特點和規律。

(一)政策性

人事工作具有很強的政策性和原則性,這就要求人事干部要熟知國家關于人事工作方面的方針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要熟悉人事工作程序。在遇到具體問題的時候,要善于運用相關政策處理好問題,化解好矛盾,做到“對事不對人”,而不能曲解政策。在招聘、崗位聘任、辭職等環節上,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政策來處理問題。

(二)靈活性

人事工作頭緒多、涉及面廣,關系復雜,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這就要求人事干部要多動腦筋,既要堅持原則性,又要體現靈活性,把國家關于人事方面的方針政策與具體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處理好相關問題。

(三)群眾性

黨的人事方針政策從群眾中來,是群眾實踐和經驗的總結,反映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高校人事工作貫徹執行的是黨的人事工作方針和政策,解決的是在高校發展過程中高校與教職工、教職工之間的問題和矛盾,涉及到的是高校和教職工的切身利益。歸根結底,高校人事工作,做的就是“人”的工作,要耐心、細致地進行說服、解釋工作,而說服、解釋的對象就是一個個具體的“人”,高校人事工作具有鮮明的群眾性的特點,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取,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是做好高校人事工作的關鍵。

三、高校人事工作的“易腐”風險點研究

(一)人才招聘環節

1、“量身定制”的崗位。崗位設置是人才招聘的首要環節。高校的崗位設置要遵循原則性和合理性相結合的原則,要充分考慮各用人部門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發展的需要來確定崗位。但是在一些高校的崗位設置環節中,由于人事工作干部受到了利益的誘惑,出現了“量身定制”的現象,崗位要求的學歷學位、專業、年齡等條件都被人為地為某個個人設定好,仿佛崗位是為其“而生”。如此,將極大地影響引進人才的質量。2、“選擇性”篩選的簡歷。篩選簡歷、資格審查,本是為高校選擇出適合崗位條件的人才的一個關鍵環節。然而,當崗位被“量身定制”之后,必然會出現“選擇性”篩選簡歷的情況;再加上簡歷篩選工作人員的主觀性,可能導致優秀的人才就此流失。因此,簡歷篩選工作人事干部的個人素質尤為重要。但是在部分高校,竟出現選用其他部門的人員,甚至是非本單位職工從事人員簡歷篩選工作的現象,說明簡歷篩選工作也是人事工作的一個“易腐”環節。3、閱卷評分標準不統一。在受到利益誘惑之后,為了讓特定的人員順利進入,首先就要讓其在筆試、面試等環節脫穎而出,故出現了對不同應聘者才有不同的閱卷評分標準,特別是主觀題型,評分的隨意性更大。某些高校甚至鬧出了人事干部要求閱卷教師區分對待“文理科生”的笑話,要對文理科生采用不同的閱卷評分標準。其實,在崗位設置時,崗位條件就對不同的崗位做出了相應的專業要求,在評分時,應該用統一的評分標準,才能選拔出真正適合崗位的專業人才。4、不夠重視考評專家的意見。在面試環節,出現某些人事干部提前“培訓”應聘者的現象,主要是根據以往參加面試的經驗和對面試考官的了解,告訴應聘者在面試環節應注意的事項以及需重點準備的知識點。在專家的意見與其主觀意見不一致時,甚至出現了完全忽略專家意見的現象,這對于人才選拔工作的質量也有極其嚴重的損害。

(二)職稱評聘環節

職稱評聘環節也是“易腐”風險環節之一。在職稱評聘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專業課與公共基礎課、重點與非重點專業在職稱評聘時,論資排輩,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的導向體現不明顯,使得一些年輕工作人員的進取心受挫,工作激情下降。職稱評聘的透明度不夠,由于評審聘任與崗位設置相銜接,申報評審人數與評審通過指標有限及飛數量化標準評審等因素,滋長了不正之風。

(三)崗位設置環節

某些高校崗位設置不合理。沒有根據高校的實際,設置科學的崗位數量和合理的比例,出現了管理崗位的設置值考慮到行政級別,沒有考慮工作時間的長短,導致管理崗位人員晉升時間跨度太長,專業技術高級崗位比例過低,造成聘任人數與崗位空缺的不對等,為利用權力腐敗創造了機會。

(四)薪資核算環節

薪資核算涉及到每位教職工的切身利益,某些人事干部由于自身思想素質不過硬,加上薪資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使得薪資核算環節也成為了滋生腐敗的溫床,出現了利用監管和系統的漏洞,給自己或親友增加薪級工資;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為某些人偽造考勤或者變相增加工資。

四、加強高校人事工作黨風廉政建設的對策

(一)深入落實主體責任,強化責任追究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具體要做到三個“結合”,第一是把責任主體的責任執行情況與人事干部的考核結合在一起,與工作目標、年度考核相結合;第二是把責任主體負總責的基本要求與具體工作任務相結合,做到既有總的責任考核要求,又要結合當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各項具體任務進行考核;第三是定量與定性要求相結合。嚴肅責任追究,是保障責任落地生根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最后一道防線。高校實施責任制,嚴肅責任追究要堅持“三個原則”。三個原則:一是追究要有確定性,就必須完善并嚴格執行責任追究辦法,對每一個問題都要分清責任,健全責任分解、檢查監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鏈條;二是追究要有嚴厲性,出了問題,就要追究責任,追責必須嚴格;三是追究要有及時性,對那些領導不力、不抓不管而導致不正之風長期滋長蔓延,或者屢屢出現腐敗問題而不制止、不查處、不報告的,不管是誰,只要有責任,都要追究責任,決不允許出現問題成堆卻麻木不仁等現象。

(二)以人為本,加強群眾監督

由于人事工作具有的群眾性特征,在人事工作應該貫徹群眾路線。首先要按照人事政策和規章制度秉公辦事、不徇私情;其次要依靠黨政集體領導,正確領會和積極貫徹領導的決定,提高工作時效性;第三要依靠其他部門,加強相互合作;第四要依靠群眾,把黨的政策和工作的目的、任務、具體要求告訴廣大教職工,讓教職工都能理解和接受。另外,建立權力清單和公示制度,將人事部門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也是加強高校人事工作黨風廉政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人事部門應該制定完善人才招聘、職稱評聘、崗位等級變動、評優評選、考勤管理、薪資核算的相關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并公開程序,在具體操作上嚴格按照程序進行,增加透明度,任何人情、關系等都無法運作。

(三)堅持公開公正原則,建立科學選人用人機制

要保障教職工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堅持公開選人用人。高校選人用人要根據各專業招生人數、專業發展預測,科學設置崗位,及時面向社會招聘計劃。通過網站、媒體刊登等形式,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做到崗位公開、程序公開、要求公開、時間公開、方式公開,使得優秀的人才都能參與到干部選拔任用的工作中來。

(四)從己做起,提高人事干部廉政素質

高校領導干部有要正確的權力觀和用人觀,切實做到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從事人事工作。對人事干部還要加強黨性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通過講授廉政黨課、參觀廉政基地、廉政圖片展覽、廉政案例剖析等形式,強化人事干部的廉政意識和思想道德品質,促使人事干部自覺學習政治理論知識,養成自覺學習、自省自勵的習慣,筑牢思想防線,提高政治素養和道德修養,自覺抵制不正之風。人事干部還要自覺加強人事政策法規和工作紀律的學習,增強依法依規用人、依法依規辦事的自覺性。

作者:馬朝輝 單位:滇西科技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張迪.新時期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3:1-30.

[2]尹德才.關于干部人事工作領域腐敗風險預警防控問題的研究報告[J].湖北教育領導科學論壇,2011(1):69.

[3]曾德.對高校人事工作貫徹群眾路線的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1994(3).

[4]柯瑞清.高校構建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體系的路徑探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2).

[5]藍慶華.高校干部人事工作防控腐敗風險對策探析[J].高教論壇,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