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思考

時間:2022-09-22 04:07:37

導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思考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落到實處、成為大學生的行為準則,探索有效的宣傳教育方式至關重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中,高校應通過有效灌輸與尊重規律相結合,弘揚大德與貼近需求相結合,有聲教育與無聲教育相結合,邏輯推理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等措施,不斷提升宣傳教育的實效性,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耳、入腦、入心。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四個結合”

教育,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耳、入腦、入心,成為大學生的行為準則,是需要我們持續思考和不斷探索的重要問題。筆者認為,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工作,應著重從“四個結合”方面下功夫。

一、有效灌輸與尊重規律相結合

馬克思主義認為,必要的思想、觀點、理論與規范都不是人能夠靠先天素質就生長出來的,不是基因生成的結果,而是文化浸潤、思想傳播和教育養成的結果。無論是蘇聯十月革命的勝利還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經驗都已證明,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灌輸與廣泛傳播是革命成功的前提條件之一。有關馬克思主義的灌輸理論,早在100多年前,列寧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人?》《俄國社會人的任務》以及《怎么辦》等論著中就曾有過系統的論述,特別是在《怎么辦》一書中,列寧在全面總結國際工人運動以及俄國革命的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灌輸理論,明確提出工人階級掌握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只能依靠外部灌輸。歷史發展的事實表明,思想理論的灌輸是革命成功的必要條件,蘇聯和新中國的誕生無一不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灌輸與廣泛傳播的必然結果。在社會環境已發生深刻變革的當今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一系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人們頭腦中的確立同樣離不開必要的灌輸。當然,這種灌輸有別于生硬的說教、空洞的高喊口號和“填鴨式”的教育,它需要尊重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發展規律。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例,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始于小學一年級,但是客觀分析一下就不難發現,面對一個只有6年人生經歷的孩子,他們所感知的世界不外乎自己的家、家人、幼兒園、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以及他(她)所生活的社區場所和社區中所接觸到的人。國家是什么?國家對他(她)意味著什么?國家對他(她)有什么用?在他(她)還沒有感知到、認識到的時候就讓他(她)去“愛”,這樣一路講下來,如果到了大學還只和他(她)講“愛國主義”這句話,而非對大學生的具體問題釋疑解惑,那么必定會不盡如人意。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倍遥貏e強調“我們的高理論經緯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梢姡咝K枷胝喂ぷ髡咴谛v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明確“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遵循,一旦脫離正確方向,社會主義大學的發展和建設就無從談起。在把握好大方向的同時,還“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尊重人們的認識發展規律。做到思想理論的灌輸不僅鮮活、生動、與時俱進,而且能夠尊重規律、運用規律,采用疏導、啟發、“平等對話”、自我教育等方式方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能夠入耳、入腦、入心,最終踐之于行。

二、弘揚大德與貼近需求相結合

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曾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要想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產生實效性,弘揚大德的同時勢必要兼顧貼近個體的實際需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為一體,不僅體現國家、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而且體現公民個體層面的價值要求,符合國家、社會的整體利益需求,又必須滿足社會個體利益。由于社會個體的認知能力、思想覺悟、成長環境、生活閱歷、受教程度等的差異性和局限性,有可能導致社會中的個體暫時無法正確地理解、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家利益、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的一致性問題。因此,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社會中絕大多數成員共同的價值理念,就必須結合實際、與時俱進、兼顧貼近個體的實際需求,在宣傳教育過程中做到國家利益、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有機結合,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要從個體的主觀愿望出發,設身處地地將個體的內在需求考慮進去,而決不能是教育者的想當然,簡單地從主觀愿望出發。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學生感知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對國家、社會有用,而且對自身也有裨益。倘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只講國家利益、社會利益、政黨利益,全然不顧大學生的接受程度、心理反應和客觀實際情況,這就極有可能招致其反感、厭惡,更有甚者,他們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傳播的信息進行“屏蔽”。受教者心理上所產生的這種抵觸情緒,勢必影響傳播內容的接受。假如轉換角度,把大學生個體利益作為切入點,其主觀感受可能就會不一樣,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言的一切都與自己息息相關,只有實現從認同到接受才有可能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畢竟,無論是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還是從人性的角度講,在社會發展的現階段,私有觀念在社會絕大多數人頭腦中并未完全泯滅。因此,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工作,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在弘揚大德的基礎上,進一步啟發大學生個體的內心覺悟,然后再滲透國家觀念、社會利益,只有這樣才能使其感悟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家、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具有一致性,也才能使其從思想深處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共鳴,進而指導自身行為,自覺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三、有聲教育與無聲教育相結合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較注重有聲的教育,認為馬克思主義觀點不會自發地在普通人的頭腦中生成,它不可能是人們與生俱來就擁有的一種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要在人們頭腦中形成主觀映像,必要的思想傳播、文化浸潤和教育養成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社會成員的內在價值準則轉化,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的內化形成與建立等,都離不開必要的有聲教育。然而,我們又不能片面地夸大、強化有聲教育的功能。同志曾指出:“對待精神世界的問題,用簡單的方法去處理,不但不會收效,而且非常有害,”[1]“因此,只有采取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理的方法,才能真正發展正確的意見,克服錯誤的意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2]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除了有聲教育之外同樣離不開“無聲”教育,“無聲”也是一種教育,有時可能是一種更高境界的教育,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謂“無聲”教育不能望文生義,簡單地理解為“沒有聲音”的教育。如果以教育意識為核心,“無聲”教育一方面可以理解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明確的教育意識,但并不直接用語言告知大學生自己的教育意圖,而是讓大學生在無意識中去感受到教育,如施教者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大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從而有所發現、有所感悟、有所體驗、有所認知等;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沒有教育意識,但通過自己的行為使大學生在意外中受到教育,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率先垂范、認真傾聽、肢體語言、蘊含豐富的眼神、表情、神態,等等?!盁o聲”教育作為教育學中的一種教育方法,它符合教育心理學的規律、效應和法則。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忽視了“無聲”教育這種教育方法,就可能觸犯教育心理學中的“超限效應”,其結果只能是“過猶不及”,誠如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動”,終會招致“物極必反”“欲速則不達”的結果??梢姡胧股鐣髁x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們所感知、認同、接受,并內化為他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外化為具體的行為,最終轉化為自覺追求,互為補充的多樣化的教育路徑值得不斷思考、探索和嘗試。

四、邏輯推理與實證分析相結合

無論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還是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現實都向人們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學科屬于社會科學領域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既然是社會科學,那它就離不開實證和基本的邏輯推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領域的內容之一,要想讓它實現“三進”,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使之成為人們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為準則,絕不是空喊“口號”,更不是“口號”喊得越響就越能解決問題。它所講述的內容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事、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感人。它所提出的論點需要有說服力的論證和論據來說明支撐,需要大量實證范例的分析展示以及通過基本的邏輯推理來讓人們信服。特別是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而言,當前所面對的教學對象基本上都是90后乃至00后,他們有著自身的特點:視野開闊,勇于挑戰權威。加之當今時代的大背景,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青年一代在接受多元文化影響的同時,鑒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未完全成熟,對于互聯網上紛繁蕪雜的信息缺乏識別、把控能力,迷失于信息爆炸的困境中也是在所難免。實踐證明,簡單粗暴的高壓手段和既無實證分析又無邏輯推理的空話,并不可能讓學生從內心產生真正的認同和信服,只會徒增敷衍和阻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懂得用理論、數據、史實、符合邏輯的推理來說明、論證、闡釋自己所要表達的觀點和問題,懂得用有理有據、充滿理性的話語向受教者娓娓道來,這才是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有的方式。不斷探索和完善在大學生中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式方法,發揮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輻射作用,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民心、惠及民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須砥礪前行。

作者:石桂霞 單位:北京語言大學

參考文獻:

[1][2]文選(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