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探索
時間:2022-05-29 03:04:18
導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積極探索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是高校的職責所在,文章以經濟管理類大學生為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進行研究,分別從發揮主渠道作用,改善管理和服務方式,提升文化認同感,豐富培育載體,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機制五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大學生;經濟管理
黨的報告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了許多新的重大部署。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中的培育路徑,是高校的職責所在。經濟管理類大學生作為龐大的大學生群體,研究其培育路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大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體系的作用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我國社會呈現出價值多元化的趨勢,受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價值觀念的雙重影響,許多大學生在價值選擇中出現了模糊、甚至迷茫的狀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大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體系,有助于消除多元價值沖突,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個人層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大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體系,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形成主流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具有決定性作用,它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下大學生的意識形態面臨著空前挑戰,部分大學生淡化了馬列主義在意識形態中的主導地位,只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廣大學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排除干擾,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設的理論指導,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基礎,也是大學生判定行為得失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1],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有助于培養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健全的政治人格。從高校層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大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體系,有助于豐富人才培養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字,豐富了高校思政教育和人才培養的內容。這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優良道德傳統的精華提煉,也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實踐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將其融入大學生素養培育體系,豐富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指導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社會主義文化,既能達到教育目標,又能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從國家層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大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體系,有助于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大學生的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著未來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甚至國家的前途未來,高校大學生應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重要任務和歷史使命。高校作為人才培養主陣地,必須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融入到高校大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體系,要求大學生深刻理解成長、成才的關系,自覺做人民的榜樣、時代的楷模,勇擔重任,肩負起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角色。
二、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存在問題與分析
經調研可發現,思想政治理論課仍然是目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要渠道,這一渠道適用性強、覆蓋面較為廣泛,實行成熟;而發揮作用較大的呈現為以黨員、積極分子、學生干部這一思想認識較高的黨團群體;培育方式接受較為廣泛的主要為第二課堂校園文化建設。但在調研結果中也發現,在培育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實行過程中偏形式化,有些活動“走過場”,未能達到預期效果;二是缺乏實踐體驗,學生學習過后無法感同身受,記憶不夠深刻;三是氛圍不夠濃厚,與現實生活脫節,導致“無用論”之說;四是缺乏學習和踐行的動力。經分析,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校教育的責任、社會的責任,也有學生自身的因素,因此,要切實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效性,就必須不斷拓展和優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
三、經濟管理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
以經濟管理類大學生為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可分為以下五點。1.發揮主渠道作用,創新經濟管理類特色教學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渠道之一,肩負著引導學生進行理論接受和內化、價值反思和重構、行為實踐和約束的重要任務[2],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充分發揮主渠道的作用。除此之外,理論教育不應模式化、樣板化,應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有所創新,經濟管理類學生思維較為活躍,性格較為開朗,可結合體驗課、討論課等進行開展,讓學生能發揮個人能動性和個人特長。只有做契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教育,才能始終占領理論的高地。2.改進管理與服務方式,體現人文關懷。要順利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入過程,就必須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大學生管理服務的全過程。當代大學生具有自尊心強、表現欲強的特征,此外,經濟管理類學生對數字較為敏感。因此,實行操行評定或綜合測評是有效的管理方式之一,通過加減分標準對核心價值觀進行導向,并合理運用自尊心強、表現欲強等特征,激發其自覺參與操行管理的熱情。除此之外,在管理服務過程中,還應體現人文關懷,權威性教育管理方式不僅束縛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還易激起主體意識不斷覺醒的大學生的反抗、叛逆[3]。因此,在教育過程中,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和平對話,其次,要尊重大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個人發展,真正了解他們內心所需,因材施教,如此才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切實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3.提升文化認同感,促進文化自覺與自信。發表的系列重要講話中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作為路徑傳播的一種方式,在引領社會思潮、端正社會心態當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4]。經濟管理類學生受國際環境、課程等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接觸較多西方文化,這就要求高校應引導其秉持辯證態度,正確對待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杜絕過分崇洋媚外,拋棄中國優秀傳統。另一方面,文化底蘊與行為道德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當今社會好人好事、英雄楷模,無不與中華傳統美德有關。因此,高校應積極引導大學生挖掘和利用好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認同感,促進文化自覺與自信。4.豐富培育載體,增加培養途徑。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大學生思想的新變化,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科學、及時、有效地豐富培育載體,有助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目標的實現[5]。其一,高??衫眯@文化這一載體,發揮其熏陶作用,寓教于樂,經濟管理類學生善于溝通,可充分利用其特長,鼓勵其組織有意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借助中國傳統節日,在活動中實現價值取向、精神追求、民族特征的教化功能,再如利用黑板報、廣播、報刊等形式,宣揚正確的價值導向。其二,高??衫蒙鐣嵺`這一載體,發揮其社會養成作用,經濟管理類學生可將專業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充分運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參加各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同時在與社會的接觸中,學到社會規范和公共道德準則,逐漸養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6]。其三,高校可利用新媒體這一載體,發揮輿論的培育作用,高校應善于運用現代傳播工具與手段,創新工作方法,加強校園網、校報、???、校廣播臺電視臺等校園新媒體的輿論監管和導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占領校園輿論陣地,提高號召力和吸引力,構筑學生的美好精神家園。5.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機制。完善的執行機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保障。一方面,自由是每一個學生的天性,為了防止價值觀念的動搖和行為實踐的偏離,高??芍贫ㄏ嚓P約束舉措與獎勵制度,如加強作弊學生的懲戒措施,加于誠信教育,能得到更好地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應形成社會聯動機制,凈化社會環境,加強對學校周邊文化、娛樂、商業經營活動的管理,維護學校正常教學和生活秩序。同時要注重家庭教育,用親情力量感化他們,用和諧的鄰里關系和良好的家風家教,滲透到大學生的心靈中去,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由此形成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培育系統,三者緊密結合,推動培育工作逐步深化,形成培育合力。
綜上,培育和踐行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高校要充分意識到這一工作的艱巨性和重要性,不斷努力探索培育新路徑,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江勝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2(8):43-45.
[2]王麗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構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3]王中麗.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4]劉桂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研究[D].廣西大學,2014.
[5]王波.高校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
[6]陳凱.“中國夢”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4.
作者:曹馨蕾 單位:嘉應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上一篇:文獻綜述注意事項
- 下一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彝族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