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時間:2022-08-19 05:20:55

導語: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一、當前民辦高校學生思想偏離狀況表現

1.功利主義傾向突出,社會價值觀淡化。

在大學生群體中,一些人缺乏遠大的理想,實現社會價值不再是大學生的人生目標,更多人考慮的是經濟利益和物質待遇,淡化了艱苦奮斗的精神。思想的偏離和理想信念的模糊致使大學生難以履行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甚至將學習目的看成是為謀生而學。很多民辦高校學生不重視基礎課的學習,只關注專業課,很少問津公共基礎類、德育類書籍,功利主義傾向突出,出現了逃課不逃學的現象。不少學生在價值觀上崇尚西方個人中心論,推崇西方式的個人奮斗,只關心個人利益的得失,認為社會需要只是兼顧考慮。當社會價值與個體價值之間的差異擴大時,學生會陷入追求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矛盾之中。

2.政治思想不成熟,政治價值觀念搖擺不定。

面對多元化的世界,很多大學生對國家和社會大事、人生理想、政治方向缺乏領悟能力,有些對社會生活期望過高,有些則是漠不關心甚至置之不理。這就造成他們在社會大環境與學校小環境的角色轉換上出問題,政治價值觀念搖擺不定,甚至走極端。對自己缺乏清醒的認識,政治價值觀就會動搖,政治思想不成熟,就無法將理想轉化為行動。即使轉化為行動,也會搖擺不定。當代大學生應具備基本的政治素養,學會觀察政治現象。但實際情況卻是在政治價值觀上存在很多模糊和差異,增強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度是當代大學生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二、大力推進民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建設

1.加強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工作。

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應狠抓學習,針對上述特點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是要加強民辦高校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為主陣地、主渠道,在積極進取、勇于爭先的同時,培養民辦高校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幫助他們樹立開拓進取的人生目標和崇高的道德境界。二是要突出思想政治理論課鮮明的政治特色,以弘揚“中國夢”為契機,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使愛國思想根植于民辦高校學生的心靈深處。三是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效果,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的改革,努力做到教學形式多樣、內容生動活潑、理論聯系實際、通俗易懂。

2.善用網絡表達政治觀點和態度。

網絡的時效性、交互性、開放性的特點使之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渠道,民辦高校學生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利用手機上網、計算機上網獲取社會信息,對國家大事發表自己的政治觀點和態度,變被動為主動。同時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健康上網,確保他們的政治觀點是積極的、主流的、向上的。堅定的政治信念有助于形成社會共識,也有助于政治鑒別力的提高。同時增強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占領民辦高校學生思想陣地的政治意識,善用網絡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力。

3.大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學。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機制,是指為了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選擇特定的教育內容與教育對象進行課堂上、網絡中、心理上及實習中的雙向平等交流和情感互動過程。[2]民辦高校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思政課教師應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論課這個主渠道,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結合起來,開展形勢與政策宣傳教育,武裝大學生的頭腦,堅定他們的信念,增強他們的時代意識,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為國家培養有用的人才。同時,積極利用網絡的資源優勢,開設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設置討論方案,聘請高校名師走進校園,解答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鼓勵師生結合高校校園文化生活撰寫博文及微電影創作,用語言和藝術的形式演繹多樣的大學生活,而師生間平等互動的交流方式也會對學生的言談舉止和道德操守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探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契合點

民辦高校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必須加強民辦高校黨建工作。高校的主要職能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合格的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高校能否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合格人才,直接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興衰成敗。而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和輸送合格人才,無疑需要將黨建工作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結合起來。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其他領域的黨建工作相比具有特殊性。加強學生黨建工作,對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提高黨的凝集力和戰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黨建工作如何,不僅直接關系著民辦教育的發展,也關系著全社會的發展。學生黨建是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做好民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學生思想素質,幫助大學生更好的成才是對民辦高校黨組織工作的根本要求。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推進黨建的有效途徑。

1.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

隨著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變化,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受到巨大沖擊,影響了學生黨員的培養。如黨校培養體系不規范、入黨材料突擊補寫、黨組織工作方式單一等問題。學生黨建工作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抓住民辦高校學生的特點,不斷創新學生黨建工作方法,增強學生黨建工作的針對性,才能把更多的優秀學生凝聚到黨的隊伍中來。加強民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需要加強黨組織和學生黨員的管理,創新高校學生黨員培養體系,制定相應的發展黨員標準,明確發展黨員工作要求。對發展對象進行考察,著重從信仰、信念、信心上加強學生黨員思想政治建設。嚴把民辦高校吸納學生黨員質量關才能確保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純潔,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要求上進的信心,使更多的學生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黨組織活動是民辦高?;鶎狱h組織黨建活動的內在要求,為民辦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證,是將黨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工作載體,是開展學生黨員教育、提高黨員素質的有效途徑。黨組織活動的開展是否有效直接影響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因此,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為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提供有力武器。如運用校園網絡,減少黨校培養中的事務性工作,提高學生黨員的培養效率,將課程學習通過網絡來實現。還要轉變理念,加強學生自主性理論學習的熱情,更要加強教育活動的時效性和創新性,才能真正做到“活躍基層,打牢基礎”。

2.思想政治工作要與環境協調發展。

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需將民辦高校全面發展的成長環境與其他環境協調發展。要協調好思想政治教育環境與社會主流意識,需要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過程中注重人的主體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塑造具有自主思想意識的社會成員和教育主體。在人、環境、教育相互影響過程中不斷實踐,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發展機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民辦院校將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落實??茖W發展觀強調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既著眼于當前所需,又要著眼于未來發展。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效性和連續性的特點,要求思政教育者在工作者中貫徹這一理念。

3.在職業規劃中蘊涵思想政治教育。

在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幫助學生對未來職業進行規劃,是一種全程化培養,蘊涵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民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是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合格人才。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實踐中通過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指導學生按照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提高就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使教育更直接、更形象,從而深入到學生中去。針對民辦高校辦學特點,思想政治理論教師指導學生對未來職業進行規劃,有助于將學生的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統一起來。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在教育過程中是融會貫通的,民辦高校通過開展職業培訓,既促進了學生對未來職業的體驗,又增進了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反過來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向現實生活的回歸。職業生涯規劃使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操作性,從民辦高校學生的內在需求出發,將個人發展同社會需要緊密結合起來,轉變學生的就業價值觀,與轉型期的中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相適應,有利于個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將學生的生活理想和就業理想同社會的共同理想相結合,從而轉變民辦高校學生的就業觀。

作者:李木子趙立成單位:遼寧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