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時間:2022-12-20 11:09:34
導語:淺議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高校教學工作中,雖然知識教育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容忽視,尤其是面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從現階段的社會發展來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在于專業和學識,更要考量道德與品性,所以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是目前高校的任務??紤]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具備家庭、性格、成長環境的差異,在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中,采用大眾化的方式還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積極地應用差異性管理方式的意義突出。本文就差異性管理在學生思想政治在工作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目前高校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是在統一的管理思想指導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針對性不足,因此形成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和質量較低的局面。為了解決目前教學中出現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失誤,本文總結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未來發展做出規劃,以此落實措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差異性管理對目前的問題解決有重要的幫助,對其具體應用進行分析的意義顯著。
一、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現狀
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就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來看,主要存在著兩方面的問題:第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化比較強,工作缺乏靈活性,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和應對效果往往達不到如意的水平;第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只注重統一性,對其差異性的重視度嚴重不足。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問題上,處理效果和質量都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簡言之就是現階段思想政治工作的程式化限制了其發展。
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目標
就現階段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來看,工作需要達到的目標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實現靈活性,這樣可以解決不同學生身上具備的不同思想問題。第二是要在未來的工作中實現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穩定性。思想工作穩定,才能進一步保證效果的提升。從未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來看,在穩定的基礎上進行靈活性的提升十分必要。
三、差異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措施
1.了解學生思想狀況的差異性
差異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一項主要措施是對學生的思想狀況進行差異性了解。從思想教育實踐看,要想進行差異性的管理,需要有差異性基礎,而對學生的思想狀況進行了解,就是在獲取差異性基礎。在差異性基礎獲取的過程中,有兩項需要重點注意的工作:第一是充分利用學生干部和學生的群體關系。在高校管理中,學生干部是基礎的一環,因為其與學生的交往較為密切,能夠更多了解學生的基本信息,所以利用這一優勢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十分必要。第二是在思想狀況獲取的過程中要具有針對性。這種針對性可以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差異性管理提供準確的措施參考。簡言之就是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差異性管理的基礎。
2.強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統一性
強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統一性是差異性管理的一項有效運用措施。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因為其家庭背景、成長環境以及自身性格的關系,思想狀況的差異性較大。如果學校對這種差異性不進行控制,高校教學的秩序穩定會較難維持。處于統一基礎上的差別對待,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統一性強化十分必要。簡而言之就是,要想使得高校學生的思想問題得到針對性地解決,必須要將其放在一個統一的思想基礎上,這樣差異化管理才能夠更加順利地開展。
3.充分調動校園因素進行學生的思想指導
充分調動校園因素進行學生的思想指導是差異化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中的一項重要措施。高校對學生的思想進行管理教育的平臺不僅僅只有思想政治課堂,還有更多的元素,如校園的各類活動、學校的社團等。簡單來說就是,高校中各種有組織的單位或者是活動都可以對學生的思想進行矯正。校園因素具有明顯的差異性,所以將其投入到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可以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差異化問題解決進行搭配,這樣差異化管理的效果會更加突出。
四、結束語
思想政治工作對穩定高校工作秩序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高校工作中受到極大的重視。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高校在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目標的前提下進行針對性的措施討論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陳誼.淺析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知識經濟,2011
[2]黃寧.試論高校學生管理的理念及路徑——以思想政治教育為視角[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
[3]何華玲,嚴瑤婷.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與轉型[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4]嚴瑤婷,何華玲.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與轉型[J].經濟研究導刊,2013
作者:胡佳 單位: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對策研究
- 下一篇:淺談學校體育“健康中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