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一做黨支部建設論文
時間:2022-04-13 03:05:20
導語:兩學一做黨支部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當前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1學生黨支部先進性待提高,理論學習效果欠佳伴隨著社會大環境變化,網絡信息“爆炸式”傳播,高校學生的入黨動機也越來越多樣化,部分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比較功利,認為入黨是增加評獎評優、公務員考試和求職的砝碼,入黨前后思想、學習和生活作風沒有明顯進步。在黨支部的組織生活中,部分學生黨員集體意識和組織紀律性較差,極大影響了黨支部的凝聚力。[1]學生黨支部同時存在制度執行不力的現象,在學生黨員發展轉正、培養教育和考核監督等方面流于形式,缺乏強有力的學習保障機制。部分學生黨支部對于組織布置的理論學習草草而過,敷衍了事,缺乏足夠的重視。在組織生活會、專題學習中缺乏計劃性,教育和學習方式單一,過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實效,無法調動學生黨員的學習熱情,使得理論學習效果不佳。此外,在黨支部運行中缺乏科學和先進的管理理念,也抑制了其示范性作用的發揮。1.2學生黨支部缺少共建機制,沒有形成資源共享不同高校、二級學院在學生黨支部設置模式上各有不同,主要有:各年級單獨成立學生黨支部、相同專業的班級設置學生黨支部、將黨支部建在系里等。無論何種模式,由于當前高校學生黨員發展數量的限制和不斷規范化,使得各學生黨支部的正式黨員和預備黨員有限,戰斗力也有限。另一方面,學生黨建工作量明顯加大,黨支部的支部書記和委員往往“身兼數職”,使得其時間和精力有限,導致支部工作較難開展。學生黨支部本身戰斗力不強,同時在實際工作中又各自為政,缺少與校內其他黨支部的聯系和交流,甚至與同學院的黨支部也很少有交集,基本處于封閉、單向的管理模式,更談不上與其他黨支部形成共建。事實上,不同的學生黨支部在學科專業、組織制度上各有優勢,可以定期展開學習討論、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另外,在同一個二級學院,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的共建也停留在表面和完成任務的階段,沒有形成師生黨支部的共贏。此外,“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是新時期高校開展黨建工作的有效載體。然而在實際中黨團發展脫節,學生黨支部與分團委、學生會、社團等組織共建與協作較少,沒能發揮各自優勢、形成資源上的共享。[2]1.3學生黨支部文化建設薄弱,活動形式較為單一組織文化的強弱影響著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的先進性也會提升成員們的歸屬感。相比學生自治的團學組織,學生黨支部缺乏相應的文化建設,往往為了完成任務而開會、開展活動,缺少有計劃、有目標的頂層設計,使得各個學生黨支部沒有代表性與獨特性。學生黨支部的活動形式較為單一,只是初步完成了黨員發展、民主評議、“”等基本任務,沒有深入思考和設計其他活動,理論與實踐結合不緊密,黨員服務身邊、服務社會不深入。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網絡在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黨校網站、紅色QQ群和微信群、流動黨員之家等,豐富了宣傳載體和活動形式,也更容易被學生黨員所接受。但網絡黨建也暴露出很多問題:黨校網站人力財力投入不足,缺乏日常管理與維護,導致更新慢、內容不及時;網站的內容單一、服務性不強,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更無法調動學生黨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1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保持學生黨支部的先進性。中共中央辦公廳在《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該通知,要堅持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求實效,堅持學做結合,并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納入黨支部“”等基本制度。物電學院認真貫徹落實“兩學一做”的常態化與制度化,首先在“學得真,學得深”上下功夫,確保“學”的常態化制度化:學院結合實際自2016年4月起,系統制定了年度黨員學習計劃,逐月明確學習內容,第一時間跟進學習中央和省市委、學校的重大會議、重大精神,如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全國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省市黨代會精神等;組織分層次、多階段、多形式的學習,學院黨政領導帶頭學,再分教工、學生黨支部集中和分散討論學,最后在全體教工大會、各班主題班會上宣講傳達,另外將會議主要精神、媒體評論等分享至黨員QQ群和微信群,營造濃郁學習宣傳氛圍,形成網上網下的多形式學習方式。其次,物電學院在“做得實,做得好”上下功夫,將“學”的成效體現在“做”上。學院成立了由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組成的先鋒隊,通過安全信息隊、安全應急隊和安全巡邏隊的“三小隊建設”,來“時時作示范,處處當先鋒”;通過黨員聯系寢室、“有困難找黨員”等活動,豐富黨員的志愿活動和加強黨員的服務意識;每學期開展學生黨員“五個一”活動,即要求學生黨員每學期至少閱讀一本紅色書籍,寫一篇學習心得,看一部紅色電影,做一次志愿服務,參觀一個紅色基地,加強理論學習和思想水平。2.2構建多形式的共建長效機制,挖掘學生黨支部的發展資源。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力和管理水平有限,如果能將學生黨支部與其他支部、團學等組織協同構建,通過開展卓有成效的共建活動,形成密切聯系、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長效機制,那將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優勢的互補。此外,學生黨支部的建設應合理利用社會上的相關資源,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這樣既能豐富學生黨支部的活動,又能開拓學生黨員的眼界、培養學生黨員服務社會和奉獻社會的意識。物電學院通過摸索,將黨支部設置在系里。由于學生黨支部人數較少,同時大部分黨員為大四學生在外實習,因此開展活動中通常將兩個黨支部聯合進行,再分支部討論,將集中學與分散學相結合,加強了兩個支部、不同專業黨員的交流,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學院在師生黨支部共建中也不遺余力,建有導師制、創新平臺等制度,通過教工黨員聯系、指導學生黨員,形成教學相長、師生相助的機制。同時在趣味運動會、廚藝大賽、畢業晚會同臺表演等師生同樂的活動中,凸突顯教工黨員與學生黨員的表率作用。學生黨支部還不斷挖掘校內外的有利資源,如計劃與校圖書館教工黨支部共建,定期在圖書館開展各項服務。先鋒隊“安全三小隊”與校保衛處緊密結合,配合保衛處開展了平安校園宣講等一系列安全活動,同時組織學生黨員參觀了海門派出所預防犯罪中心、臺州市110指揮中心和市公共安全教育館等。2.3創新載體、結合學院特色,豐富學生黨支部的文化和活動。學生黨員思想多元化,在新形勢下學生黨支部不能像以往采用封閉和單調的管理模式,必須拓寬平臺、暢通渠道,利用各種載體來豐富學生黨支部的文化與活動。另一方面,在黨支部活動的設計中需要結合本學院工作特色,[3]既有利于學院發展建設,又能增強學生黨員的學院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物電學院在宿舍樓設立“黨員之家”活動室,將“”的“主戰場”放在活動室,同時在“黨員之家”設置報刊角和讀書角,學生黨支部定期在此閱讀紅色書籍與觀看紅色電影,交流學習心得;建立“先鋒網”黨建網站,及時傳播最新理論知識、身邊先進事跡等;建立紅色QQ群和微信群,在學院“物語電聲”公眾微信號上實時最新學習動態,如近期熱播的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等。立足專業,學院學生黨支部積極輸送黨員參加省電子設計競賽、機器人大賽等學科競賽,做表率、屢獲優異成績,在科研項目與創業實踐中,學生黨員也“跑在前面”;依托學院品牌特色項目,將“博士進公寓”座談會引進“黨員之家”,至今舉辦14期,參加學生達900余人次,該成果也獲學校黨建工作創新成果獎;每月定期開展“免費家電維修進社區”活動,將學校周邊的許多社區變為固定基地,也陸續收到來自各個社區、學校師生的感謝信。當然,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任重而道遠,需要高校和基層黨組織不懈努力,也需要繼續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堅持學做結合,不斷探索與思考,總結經驗、積極實踐,才能推進高校學生黨支部可持續發展,確保學生黨支部先進性作用的發揮。
參考文獻
[1]李濤.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4):133-135.
[2]賀麗.試論高校學生黨團協同模式的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7):82-83.
[3]唐玨,國晶晶.高校學生黨支部踐行“兩學一做”的思考[J].中國冶金教育,2017.178(1):110-114.
作者:楊耒 陳玉梅 單位:1.臺州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2.臺州科技職業學院機電與模具工程學院
- 上一篇:兩學一做基層黨組織探討
- 下一篇:城鎮勞動就業訓練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