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與學生日常教育融合

時間:2022-11-09 03:33:29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與學生日常教育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與學生日常教育融合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和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差異性和同一性,分析了兩者之間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針對目前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對策研究。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索

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過程中針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兩個重要方向,其中前者是教育的主渠道,而后者通常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在教育過程中只有從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性出發,才能保障兩者融合的實效性和有效性,進而為學生未來思想道德的建樹奠定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不僅符合教育部教育專業報告的內容需求,同時也形成了協同育人的效應,是確保高校教育機構“立德樹人”的基礎保障。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基本概述

(一)融合的定義

以元素為例,所謂的融合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元素對元素的相互作用力,即在高校教育過程中,無論是單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還是學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實施過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作用,而通過兩者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不僅保障了兩者教育作用的最大發揮,同時還為學生日后的成長,道德的樹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兩者的差異性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通過課堂這個載體,將相關內容講述給學生,而這個過程中專業的教師是教育的主體,因此這種教育方式也被稱為“第一課堂”;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在教育過程中,學生通過社團、網絡、社會實踐等渠道接受和探索教育活動,進而為學生日后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樹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這個過程中高校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因此這種教育方式也被稱為“第二課堂”。除此之外,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具有正面、規范、系統等特性,而后者卻具有經常性和諧性。

(三)兩者的同一性

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和核心發展方向,因此為確保政治教育作用的充分發揮,兩者在教育過程中都應該貫徹落實“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除此之外,兩者的面向對象和教育目的之間,也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為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加快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融合工作迫在眉睫,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其一,兩者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兩者之間側重解禁額的問題不同,因此兩者的教育過程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保障政治教育作用的充分發揮,只有將兩者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才能更好地為學生解疑釋惑,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其二,兩者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效應。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彼此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因此只有將兩者進行有效的融合、推進,才能滿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需求,進而保障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效應的有效發揮。其三,兩者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完整性。與文化教育課程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和價值觀念,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側重的是學生精神文化的教育,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則側重的是學生生活習慣的引導,雖然兩者之間的理念、方式各不相同,只有將兩者進行有效的融合,才能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達成。

(二)融合的可能性分析

由上述可知,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學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屬于高校教育機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和價值觀念,確保兩者之間融合的有效性,在進行融合的過程中,教育工作人員應該:其一,將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作為兩者融合的教育基礎;其二,將堅持“社會主義辦學”的教育方向作為兩者融合的政治基礎;其三,將堅持“黨的領導”的教育思想作為兩者融合的組織保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過程中的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和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過程中,由于存在以下多方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融合效率較低,不利于學生思想教育協同機制的建立,進而對學生的發展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一)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自為政現象屢見不鮮

雖然兩者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顯著的教育優勢,但是由于兩者所屬的部門以及職能各不相同,因此在融合過程中,各自執政現象屢禁不止,從而導致兩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增加融合的難度。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內容的不對接

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教育內容、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在進行融合的過程中,使得兩者之間內容的對接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內容也缺乏一定的創新性,進而對融合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為保障教育過程中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正確樹立以及良好品質的形成,加快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工作迫在眉睫,故此為保障融合的實效性,高校教育工作者應“明確任務、求同存異”、“組合團隊、形成合力”、“改進模式、因人而教”,從而最大程度保障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周長春.新形勢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18-19

作者:林裕輝 單位:貴州省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