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時間:2022-12-19 10:59:32
導語:初中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生活化的方式
要想實現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生活化,還需要教師做更多的努力。第一,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需要轉變觀念,按照新課標的標準來授課,以學生為主體,變教師講授為學生討論,塑造生活化的課堂。也就是把生活的各種案例和范式有條不紊、適時的引入到思想政治課堂中,將理論知識與煩瑣的概念用生活事實來表述,營造良好的課堂生活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生活化的課堂語言和教學關系有利于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第二,在日常教學中不斷的滲透,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在潛移默化中促使課堂教學走出課堂,向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思想政治作為一門課程,也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而思想政治課程的內容也涉及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園里組織的每一次活動、每一座建筑都可以作為文化的符號和載體,都可以適當地引入到課程中,相互滲透,促進校園文化發展的同時,也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另外,也可以開展主體性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思想政治課堂延伸到社會生活中。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于現實生活,教育過程要通過學生對生活的真實體驗來逐步塑造思想品格。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解決“學什么”“教什么”“怎么學”“怎么教”的問題,是要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的過程,因此,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所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和正能量,不僅僅是為了考試,還要做到學以致用,而學以致用最好的辦法就是學習的內容取材于生活,知識本身就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安排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學會生活。
二以思想政治課為例,闡釋思想政治生活化
按照傳統的觀念,這一堂課就是教師教學生在受到侵害時要如何保護自己,采取什么應對措施。然而,原本與學生們息息相關的內容,在一味的說教下只會讓學生感覺更無聊、乏味。而筆者則是轉變了傳統的教育觀念,變教師為主體的講授為學生為主體的演講,上了一節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課,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們的演講能力。按照課程標準,本課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防范侵害的意識與能力為載體提升初中生能夠辯證、多角度地進行講演的學習能力。而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要求通過學習本課,讓學生能夠體驗到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勇氣和信心;樹立依法維權意識,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增強學法、用法的主動性。思想政治課本身就是比較嚴肅的,因此也顯得枯燥乏味,但理論是死的,教師是活的,能讓學生們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的原因不僅僅是選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教師的生活化語言和生活化的師生關系也是影響因素之一,筆者在日常學習工作中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這樣可以緩解課堂氣氛。在課堂設計方面,筆者注重選材生活化,如在引入話題時,用中國好聲音詐騙信息探討來引入,揭示提高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隨后播放視頻《小鬼當家》來設計問題:主人公面對不法侵害時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從而得出結論:中學生不僅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還要有保護自己的方法,這些例子引起了學生們的興趣,他們先是小聲討論,隨后在筆者的提示和鼓勵下,躍躍欲試,踴躍地發言,當筆者要求用演講的形式時,他們也毫不畏懼,大膽發言。在學習保護自己的具體方法時,筆者采取了小組討論法,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讓每個組都選出代表來發表自己組員的意見,因為存在競爭,短短幾分鐘內,每個小組的代表對三個情景進行討論結果的匯報,而且十分精彩,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有一位女生,思路特別清晰,將每一條都講述得很到位,把本課學生們的學習要點都提煉出來,同時還結合了生活中的情景,特別是結合了校園里存在的一些現象、校園文化以及受社會關注的新聞報道,都是學生們常見到、常聽說的,整堂課學生們很有激情,即便是在最后,筆者構建知識結構圖時,學生們一改往日的乏味,而是和筆者一起回憶、設計、構建,激情滿滿。在課堂接近尾聲時,我們一起編寫了《防護口訣》,學生們很認真,將口訣進行一次次的修改,以方便大家記憶。就是因為改變了傳統的教學形式,選取學生們身邊的事、受關注、感興趣的素材,結合學校的校園文化,打造了一堂生活化的課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筆者對于本課也做了積極反饋,學生們表示很喜歡這樣的講課方式。
三結束語
初中生還處于心智不成熟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學好思想政治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需要教師不斷地更新觀念、創新課堂,讓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作者:王榮仙單位:南京師大附中新城初級中學
- 上一篇:計劃生育群眾自治工作意見
- 下一篇:黨的思想作風建設論文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