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論文

時間:2022-03-15 10:13:44

導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論文

摘要:在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大數據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提供數據化思路。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完成以下任務:建立高校學生大數據庫,構建全方位的思想道德預警機制;提升高校教師信息化素養,打造數字化師資隊伍;創新教學實踐,實現主體個性化學習,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大數據、大挑戰”,大數據開啟了重大的時代轉型,對我們的生活以及與世界交流的方式都提出了挑戰。復雜多變的信息環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1.1西方國家網絡信息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沖擊:互聯網、移動新媒體等信息技術的廣泛發展使得信息無孔不入。一些媒體為了追求盈利性、“收視率”等,“使壞消息就是好新聞”的傾向充斥著我們的現實生活?,F在的大學生以“90后”為主,好奇心強,易于接受新事物,思維活躍,同時也有不少大學生由于信息判斷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容易在各種龐雜的信息洪流中迷失方向和不能自拔。比如沉迷于網絡游戲、嚴重依賴信息網絡等“網癮”現象,西方國家分化、自由化思想的影響等,都對大學生成長造成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這也是教育管理部門和社會重點關注的內容。西方國家的“信息侵略”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虛擬性,對當今大學生價值觀帶來了很大沖擊。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網絡信息傳播具有自由性、多元性、便捷性等特征,大量的負面信息容易對大學生產生精神麻痹和思想侵蝕。要看到網絡信息在給我國大學生文化知識需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要認識到當今西方國家的“信息侵略”,即通過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思想入侵、文化滲透,對我國輸入不良社會思潮與價值觀念。1.2大數據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既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視角,又帶來了師資問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落腳點是高校學生,教學改革既要研究教,又要研究學。高校大數據不但包括學生日常生活產生的數據,更包含日常教學。運用大數據思維,將教與學看作數據的集合,通過對日常教與學的數據分析,有利于我們對教學規律、學習規律和學生心理的探索和把握。比如,面對學生思想政治課堂沉默現象,可以通過調取課堂教學視頻數據,重現師生課堂經過;也可以從學生的QQ聊天記錄、微博、BBS等學生經常使用的社交網絡數據中,尋找與課堂沉默相關的信息。這樣,在師生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完成了數據的采集,將原本不易量化的東西直接以數據的形式呈現出來,更易于探究教育問題發生的真實原因。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具備思想政治專業素養和掌握教育教學規律的同時,還要有一定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但當前,教師信息化水平還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適應大數據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相結合的趨勢。

2大數據時代探索和開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徑

2.1提升信息素養,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養和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和學生的健康成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養勢在必行,在工作中應準確掌握并及時更新信息資源,以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和適應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在需求層面,信息技術、管理水平和溝通藝術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信息化的必然趨勢。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這已經成為信息社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具備的核心職業能力之一。比如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應不斷創新教學改革,在多媒體教學之外,引入“慕課”在線課程模式,利用“大數據”的豐富資源和便捷性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過程。信息素養是可以通過系統培訓來提升的,但需避免的是只重視信息技術運用水平和能力高低的誤區,信息素養教育培訓和學習內容應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素養的內涵層面入手。比如,組織高校輔導員系統接受信息素養教育培訓,通過信息化工作案例分析、開展沙龍溝通經驗、信息技能競賽、校際交流等活動形式,多管齊下,著力培養高校輔導員的思想理論水平、網絡語言表達能力、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危機事件處理能力和敢于創新精神,從而不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政治素質、信息素養,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2.2建立系統性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打造高?!八枷胝谓逃湣保簲祿沁M行科學分析和探究的基礎性資源。了解學生思想行為真實特點、價值觀傾向、心理健康現狀等方面,都需要客觀的、動態性的數據作為實證分析和科學結論的基礎。對此,電子科技大學從兩個方面著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數據收集:一是建立大數據教育研究中心,構建一體化信息搜集平臺,通過圖書館、教務處、學工部、宿管中心、心理咨詢中心、后勤服務處等不同職能部門協同合作,建立系統性的在線數據搜集平臺,在法律法規許可和個人授權范圍內,在開放性網絡公共空間采集各類數據;二是通過線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輔導員等組織專題性、主題性網絡問卷調查、網絡學習和交流等定向數據采集,實現學生的行為思想、言論表達的數據化,通過兩種方式能夠有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數據庫”平臺構建。大數據的價值在于發現問題和做出研判的實際應用。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是一個充滿創新性、挑戰性的實踐難題。電子科技大學立足于育人為本的理念,以大數據教育中心為基地,協同學工部、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等部門,根據不同需求建立不同項目組,如數據采集團隊、數據分析團隊、數據應用團隊,建立了“平臺構建———職能部門———教師或輔導員———項目組數據分析———可視化呈現———教育對策”的“思想政治教育鏈”:首先,通過數據平臺建立,匯集信息,其次,職能部門、教師和輔導員開展線上線下活動,再由項目組根據算法以可視化方式呈現問題,最后,制定出科學而有效的對策。2.3提升高校教師信息化素養,打造數字化師資隊伍:高校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是實施教育實效性的關鍵。信息化素養是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人們所具備的識別信息、獲取信息、評價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數據化的前提,需要一批既懂教育教學規律,又通曉現代教育技術的高校教師。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完成線下課堂的同時,還要具備數據分析能力,能夠在價值密度低的大數據庫中抽取有用信息,找到與學生學習數據的相關性。尋找學生的興趣點,探索學生的內在需求,了解學生的學業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差異性。2.4把握大數據使用的時、度、效,創建彼此信任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時,即時機和形勢,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應用大數據技術時做到審時度勢、冷靜對待。既充分利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的良好時機,又積極應對大數據帶來的倫理挑戰,從而順勢而為、應勢而動。度,即邊界與程度,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用大數據時掌握分寸、適可而止,不僅明確數據搜集的范圍,而且把握數據挖掘的深度,從而避免數據使用失度帶來的信息濫用和隱私侵犯。效,即作用和效果,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辯證看待大數據的成效,實事求是。清晰認識大數據的局限性,不亂貼標簽,謹防“精準預測”下的數據暴政??傊?,只有把握好數據使用的時、度、效,才能在高校建立起可信、可控、可靠的良好環境,使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有序開展。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數據思維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處于不斷改革與完善之中,培養大數據思維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備的要求,具體落實到工作中就是需要將新媒體技術整合于自身的思想觀念和職業能力之中,將自己提升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能手”和“抓手”,從而不斷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作者:龔詠軍 單位:貴州省銅仁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參考文獻

[1]王海建.協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必然路徑[J].探索,2013,(1).

[2]徐春艷.黨的十八大報告視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新發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