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研究

時間:2022-08-12 10:37:08

導語: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研究

摘要:自媒體的出現使得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在這種新形勢下,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傳統的思政教育載體與教學方法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今的教學需求了。本文在闡述了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自媒體對當代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并提出了幾點利用自媒體來加強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以期提高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自媒體;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途徑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傳播技術、數字化技術以及移動通信技術等技術趨于成熟,人們開始正式邁入自媒體時代。新時期背景下,自媒體對當代學生的思想形態、學習生活、價值觀念等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高職院校傳統的思政教育載體與教學方法已經很難適應新環境下學生的發展需求了。自媒體作為一把雙刃劍,高職院校應正確認識并了解其利與弊,積極思考如何在自媒體的環境下構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充分發揮自媒體的優勢,加強高職院校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與特征

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師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采取隱蔽間接的教育形式,將教育內容和教育目的隱藏到學生周圍的環境當中,使其慢慢滲透進學生的思想意識當中。隱性思政教育是一種非學術性的、非系統性的、沒有具體學科規范的教育,且大多時候隱藏于實體之下,是一種非實體性的文化,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幾點特征:

(一)教育內容的隱蔽性

隱性政治思想教育的內容和目的通常都被隱藏在學生周圍的環境當中,教師采用間接的方式含而不露地將學生引入設定好的情境中,使其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自然而然地接受到教育信息。

(二)教育過程的跨時空性

與顯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固定的課堂、固定的時間、固定的教室不同,隱性思想政治更加自由,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倡讓學生在自由、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接受教育者的言行,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舉止與思想觀念。

(三)教育資源的多樣性

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傳統教育以課本教材為載體的局限,選擇教育載體與教育方式時更加自由,教師可以利用場景、行為動作、人物形象等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且不易被察覺。

二、自媒體對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自媒體給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第一,自媒體技術豐富了隱性思想政治的教育資源。在新時期背景下,教育者可以利用自媒體技術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目的以文字、圖片或視頻等方式傳達給學生,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第二,自媒體技術加強了隱性思想政治的教育感染力。教師利用自媒體為學生營造出了聲情并茂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教育信息,充分發揮其主體能動性。

(二)自媒體給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挑戰

1.自媒體信息的“無過濾性”加大了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自媒體時代背景下,用戶可以自由或傳播各種信息,這就導致網絡上的信息來源參差不齊,真假摻雜,而學生辨別信息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就受到一些錯誤輿論信息的影響,動搖內心信念與理想。這不僅削弱了高職院校的顯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給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2.自媒體時代的“虛擬性”容易引發學生人際交往危機和人格障礙自媒體基本都具有明顯的虛擬性和互動性,在這種虛擬的社交環境中,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自由平等的發表言論,展現個人魅力或發泄不良情緒。但過于依賴于在虛擬世界里滿足自己的欲望,必然會減少在現實生活人與他人溝通交流的機會,與社會嚴重脫節,進而引發人際交往危機。此外,現實與虛擬世界的落差也會使學生思想發生錯位,產生雙重人格甚至多重人格,導致人格障礙。

三、利用自媒體加強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徑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們應充分利用自媒體的優勢,積極探索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提升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一)利用自媒體推進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們的自媒體素養,使其能夠熟練運用自媒體技術。只有教育者自身熟悉自媒體的利與弊,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此外還要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平等的觀念,只有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教師的教育才有效果,而學生只有經過教師的引導,才能實現個人能力的提升。

(二)利用自媒體建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

1.依托微博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微博以其簡短便利、以及強大的信息與互動功能受到絕大多數學生的青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這一平臺,一些即時信息,與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通過一些生活化的事件,達到對學生進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利用微信、QQ等即時通訊軟件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借助微信、QQ這些軟件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能夠有效拉近與學生群體之間的距離,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與發展需求。只有當教育者的行為獲得學生的認可之后,才能更加有效地推進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

(三)利用自媒體豐富高職院校校園行為文化

校園文化是一所院校發展傳承的重要血脈,也是其區別于其他學校的重要標志之一。隨著自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與學生們的日常行為逐漸發生變化,校園文化構成也隨之改變。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們根據時展潮流,不斷創新校園文化的活動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教育角度來看,校園文化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個人潛力與才華,升華學生思想,完善他們的日常行為,達到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結語

總之,在新時代的環境下,高職院校應正確看待自媒體對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客觀分析其利與弊。教育者應充分利用自媒體技術的優勢,拓寬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加強并改進自媒體環境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與針對性。

作者:徐俊麗 單位:包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云玲.新媒體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