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研究
時間:2022-10-26 10:48:30
導語: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融合,既要科學認識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又要科學構建兩者融合的基礎理論、基本原理與路徑選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受教育者的思想性,培育受教育者的道德規范和倫理精神,培養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有用之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兩者共同的核心價值目標。缺乏基礎理論支撐、學科原理未能有效兼融、課程體系、教學體系和學術體系仍未形成是實現兩者融合的難點。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融合是醫學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一個重要突破點,關鍵要加強學術研究和實踐落實。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醫學人文教育;醫學生;醫學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是醫學人文教育的基礎支撐,醫學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與拓展,兩者高度統一于醫學專業學生的教育教學實踐,共同承擔著造就良醫的教育責任。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既存在教育教學的共性,又存在教育教學的差異性,只有深化認識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比較兩者異同之處和探討兩者融合機制,才能為新時代醫學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提供重要啟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之比較
由于醫學院校專業設置、專業課程開設和培養方向的醫學性較強,學校和教師比較注重醫學生的專業技術教育,社會對醫學生未來就業和工作崗位的專業技術要求較為嚴格,導致醫學院校師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的認知基本停留在專業技術層面上,只關注到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的學科體系、課程體系、話語體系、學術體系方面的差異性,仍未深刻認識到兩者在培養德才兼備的良醫方面的內在關聯性和不可分割性。(一)學科背景比較。思想政治教育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方法,專門研究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培養人們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其關鍵是以人為本,具有本質的意識形態性、內容的規定性、目的的明確性、覆蓋的全員性、過程的全程性[1]5-7。醫學人文是一門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主要圍繞怎樣培養德才兼備的醫學類專業技術人才這個根本問題,探討在醫學實踐中醫學科學技術與現實的人、醫學科學技術實踐者與醫學科學技術需求者之間的關系以及醫學科學技術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等。以探討醫學源流、醫學價值、醫學規范、醫學科技史、醫學文化史為主要內容的醫學史學、醫學哲學、醫學倫理學、衛生法學、衛生經濟學、醫學社會學等一系列學科是與醫學人文密切相關的交叉學科和醫學人文學科群。目前,醫學院校的醫學人文教育主要由與醫學人文相關的學科承擔和完善,醫學人文教育仍未形成一個相對獨立和成熟的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文化教育,醫學人文教育必然包含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內在被賦予了醫學人文教育的歷史使命??v觀兩者學科背景,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的學科背景差異較為明顯,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高于醫學人文教育學科,必然全程覆蓋醫學人文教育,醫學人文教育承擔思想政治教育在醫學教育實踐領域中培養醫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任務,兩者的精神實質相互貫通,兩者的根本價值取向高度一致。(二)教育目標比較。醫學人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傳承醫學人文精神,繼承優秀醫學傳統美德,培育當代醫學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建設社會核心價值觀引領的醫學文化。從塑造即將從事臨床醫學實踐和醫療衛生服務的醫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視角,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的目標根本一致。強調,高等教育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2]。醫療衛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醫學院校立足培養醫學生知識、技能和職業態度的基本要求,承擔著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培養人才的教育任務,要引導醫學生自覺樹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醫療衛生事業科學發展服務的核心價值觀念。兩個學科設置的根本意義是要通過深層次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鑄造學生的專業和職業品質。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醫學人文教育目標的本質是一致的,醫學人文教育的目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在醫學教育實踐中的具體形態,醫學人文教育是實現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具體路徑與方式。(三)教育內容比較。從內容視角看,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史、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從中華文化視角看,醫學人文內在包含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之中。從中國近現代史視角看,1949年以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歷程是中國建設和改革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價值觀念視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必然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醫學人文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有之義。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醫學教育與實踐中具體表現為醫學倫理準則、醫學人文精神和醫風醫德,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的核心價值觀念的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根本一致。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內在規定了醫學人文教育一般性、普遍性的教育內容,思想政治教育代表醫學人文教育的一般性,醫學人文教育代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醫學教育實踐中的進一步延伸、拓展和具體化。(四)教育層次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思想境界、道德素養、政治素質和法治意識視角,內在規定普遍性、根本性和共同性的人才培養要求和目標。指出,高校要培養“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較高[2],“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3]。相對于醫學專業教育教學,醫學人文教育承擔著醫學生的醫風醫德培育、醫學人文精神和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培養、醫學行為規范養成、主流醫學價值觀念樹立的教育任務,是對醫學人才培養標準的整體性規定,醫學人文教育在醫學教育實踐中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屬于最高層次的醫學教育。培養醫學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高尚情操、道德情懷和崇高品德是醫學教育教學的最高境界和最高層次,這與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一致。思想政治教育貫穿醫學人文教育全過程,更加突出了醫學教育超越單純的科學化、技術化的人文精神和醫風醫德的層次和追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層次高于醫學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引領醫學人文教育,以人為本的思想性和倫理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的內在關聯性,兩者教育層次存在高低之分,但存在邏輯上的承接性和相通性。(五)教育屬性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征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內在統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科學,社會科學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政治性、倫理性和人文性同樣較為突出。醫學人文教育是一門學科,醫學科學、醫學技術和醫學人文的辯證統一是醫學人文教育的突出特征,其內在彰顯了思想人文性和醫學倫理性,但是醫學人文教育更多借助臨床醫學實踐和案例,依靠醫學科學和醫學技術,以醫學專業教育方式展開,這更加強化了醫學人文教育的實踐性、技術性和規范性。從兩者的教育屬性比較來看,以文育人、以德育人、以人為本,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養、規范受教育者的行為規范、培養受教育者做人做事的品質和推動受教育者弘揚思想道德正能量是兩者相同的本質屬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之融合
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之融合,既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又要掌握學科基礎理論。其總體原則和基本思路是尊重兩者教育教學的差異性,充分挖掘兩者教育教學的共性,保證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一)教育理念融合。在醫學教育實踐中醫學生和教育者既沒有完全認同又沒有完全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沒有全面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醫學教育教學全過程,更沒有完全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在醫學專業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實踐中的統領作用和主導地位。良醫不僅要有良好的技術,更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法治意識。背離道德規范和技術倫理,必然導致技術的扭曲和消解科學技術的人文取向。道德規范和倫理準則必須契合和反映社會核心價值。道德規范和醫學倫理的培養必須要擺脫單純的醫學教育、科學教育、技術教育的認識誤區。醫學人文教育的核心意義仍然是傳承醫風醫德、培養醫學人文精神和養成服務人類健康的職業道德,根本任務是以核心價值觀、先進文化、傳統優秀文化、醫學文化、醫風醫德對醫學生展開面向臨床醫學實踐和醫療衛生工作實踐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培養人性崇高、品行端正的醫學類人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保?](二)教育資源融合。以中華優秀傳統醫學文化為核心的醫學人文精神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一脈相承。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資源既具有融合的可行性,又具有融合的必要性。以抗擊“非典”精神為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于勝利的抗擊“非典”精神,既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又是當代醫學人文精神的光輝典范,充分彰顯了抗擊“非典”一線的醫護員工崇高的奉獻精神和至善的人文關懷。以醫學人文資源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又是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這關鍵在于醫學人文教育必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突出醫學人文教育的優勢,最大限度地利用醫學人文教育資源提高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教育方式融合。教育方式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的實質性融合,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理論教學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的理論教學時間占據比例較大。理論教學的主要方式是課堂講授,主要是對兩個學科的思想理論體系展開系統講解。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的理論教學內容和學科知識體系差異還是比較大的,理論教學融合并不是要機械地打破兩個學科的思想理論體系,而是要善于提煉兩者共同的理論專題和知識點。教育部原部長袁貴仁指出:“要把醫德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加強醫德教育與思政課、醫學課程和其他各門課程的滲透融合,強化醫德典型案例教學,培養醫學生關愛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團隊合作的良好職業素養?!保?]二是實踐教學方面。實踐教學的本質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通過深化理論認識提高實踐技能和拓展理論視野升華思想境界。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實踐教學的共性是通過針對性教學場景設置促進醫學生思想升華,引導醫學生在實踐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立足醫學院校的社會實踐,依靠醫護員工的黨員干部示范引領,在醫學教育教學實踐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的融合,這是一個容易發現但難以有效解決的難題。三是專兼教學方面。整合師資隊伍是實現教學方式融合的重要條件,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的交叉互動主要分為兩個環節:交叉備課和交叉授課。交叉備課可以發揮思政課和醫學課教師的專業優勢,提前做好教學設計,保證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可行性、科學性和合理性。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內容與專題方面的教學難點,專兼職教師要交叉教學,實現教學優勢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實踐中的動態整合。(四)教育機制融合。教育機制融合是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的關鍵性和全局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既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又彰顯中國特色教育優勢。醫學院校若要改變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的分離問題,必須系統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的體制機制。一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醫學專業教育的常態交流機制,廣泛融入相應學科的教育資源、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二是改變分離式的教學考核機制,相互增加考核內容,以醫學人文教育、醫學專業教育深入推進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鑄就醫學人文教育和醫學專業教育的靈魂,增強醫學生專業學習的使命感。三是加強以思想、政治、倫理、文學課程為代表的兼融性的教材、課程建設,立足醫學院校特色編寫一批兼具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的特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四是以醫學人文大講臺為平臺,定期舉辦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兼融的專題講座。五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以校園文化建設為驅動,建設一批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兼融的校園文化品牌。六是建設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合二為一的教育基地,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研究中心建設,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鑄就醫學人文精神,在醫學人文教育實踐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五)學術研究融合。目前,學術界仍未形成比較成熟的基礎理論,對兩者融合的原理、依據、機制、路徑與方法方面的探討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并且對兩者融合問題的研究意識和愿望不夠強烈,比較權威的研究成果不多。一方面,學術界亟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的學術研究,探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醫學人文教育原理的相同之處,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一體化的教材體系、課程體系和教學體系,形成一批基礎理論研究專著。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時兼論醫學人文教育教學研究問題,醫學人文教育教學研究時正確運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原理,形成一批立足醫學院校教育教學特點和規律的研究成果,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融合研究的學術體系。學術研究水平直接影響到教育教學水平,學術研究水平的提高必然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育教學與學術研究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于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關鍵在于學術研究先行,并為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融合提供正確的模式與方法。
三、結論與啟示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共產黨按照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創造性構建的概念,其核心要義是通過開展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引導道德服務政治、實現政治規引道德,全面釋放黨和人民內在的思想力量、道德力量和外在的物質力量、實踐力量。顯然,現實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因素,以人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人的精神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追求,與黨、國家、社會保持高度一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要求。人文的本質含義是尊重人、捍衛人性的理念及文化。醫學是直接服務人生存發展的科學和技術,其以滿足人的生存發展需要、給予他人最有力和最直接的人性關懷體現和彰顯人與人之間的本質關系。立足當代醫患關系,既需要醫護人員釋放對患者的人性關懷,彰顯醫學科學技術的人文價值,又需要患者忠實接受他人關懷和自我關懷,發自內心感受和享受醫學人文關懷,從而彰顯和弘揚醫學人文精神。顯然,實現醫患和諧關鍵在于醫患之間思想道德和醫學人文的共鳴與交融。通過比較與詮釋,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之間的關聯性大致如下:思想政治教育高于醫學人文教育,醫學人文教育服務和服從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都需要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都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內在包含著醫學人文教育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醫學人文教育的方法論原則,內在規定了醫學人文教育的時代性和價值性;醫學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轉向實踐、融入實踐和增強實效性的一個重要路徑和橋梁,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和領域。總體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雖然存在學科體系和教育體系的差異,但兩者在醫學生教育實踐中客觀存在思想教育、人文教育、價值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高度契合,在學理、理論、實踐與目標方面客觀存在相通之處,實現兩者有效融合的關鍵是師生教育意識轉變、知識體系轉化、話語體系轉換,核心價值體系與醫學人文體系融為一體。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醫學人文教育全過程,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領醫學人文教育。從教育方法論視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內在包含著醫學人文教育的方法論原則,醫學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醫學教育實踐、臨床醫學服務和醫療衛生管理過程中創造性展開的邏輯過程。從教學目標視角看,思想政治教育承擔著鑄造靈魂、引導教育發展方向的重要任務,醫學人文教育是對思想政治教育規定的人才培養規格在醫學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落實和細化。第二,打破學科界限,消除知識歧視,構建醫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的特色模式。弱化和歧視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的哲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和教育是醫學教育的最大現實困境。目前,醫學院校部分師生注重專業課教學與學習,輕視思政課教學與學習,注重醫學生的技術規范引領,忽視醫學生的價值規范引領,這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的互動效果。陳先達認為:“工具理性壓倒價值理性,是人類思想發展的畸形?!保?]造就良醫的關鍵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導,以醫學人文教育為支撐,培養價值觀正確、敬畏生命、人性至善、精神崇高的醫學生和職業醫師。同樣,只有造就思想過硬、素養過關、品德高尚的醫學生才能夯實造就良醫的思想道德根基。第三,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與醫學人文教育同向同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醫學人文教育教學改革和醫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過程、全方位形成協同效應。醫學院校教育教學改革不能僅僅深化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為引領,推動專業教育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的同向同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與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協同效應。醫學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必須注重政治教育統領、思想教育引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支撐、醫學人文精神驅動,保持科學技術教育與醫學倫理精神傳承的辯證統一,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醫學類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01).
[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001).
[4]袁貴仁.全面推進醫教協同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標準化、規范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1):7-8.
[5]陳先達.哲學的困境與中國哲學的前景[N].光明日報,2017-02-13.
作者:儲著源 周小華 劉群英 單位:安徽醫科大學
- 上一篇:品德教育滲入數學課堂導入環節研究
- 下一篇: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