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

時間:2022-12-18 04:06:54

導語:微博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博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

一、前言

大學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地,而在對大學生進行教育時不僅要注重智育更要注重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學生德育教育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必須得到相關工作人員的重視。在當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作為其中的代表性平臺,微博無疑是一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路徑。因此,大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善用微博,找到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新方法。

二、大學生思政教育環節的微博應用可行性

微博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媒體平臺之一,其強大的社交功能和信息傳遞功能得到了各大傳播媒體的關注,傳統媒體也紛紛加入到了微博的行列之中,涌現出了知名的傳統媒體博主。如今,微博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信息傳遞的即時性、內容的全面性和信息的變現能力大幅增加了用戶黏性,在社會大眾中擁有極大的影響力。大學生群體作為網絡用戶的主力軍,也是微博用戶的主要組成部分,微博的普及和應用對其影響極大,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他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以新浪微博為例,根據該平臺的用戶使用報告可知:截止到2018年,全國微博用戶已經達到了3.37億人次,占據我國整體網民數量的42.3%。其中,20-30歲用戶的占比達到了40%,且在校大學生比例極重。根據報告還可看出,微博中的大V影響力巨大,其微博的閱讀量、轉發量以及評論量數據均十分龐大。當前,微博教育的藍V用戶超過四萬人,其閱讀量達到了1702億次,這表示微博在教育宣傳方面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的日常學習需求。鑒于微博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情況和微博教育類大V的巨大影響力,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借助于微博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極強的可行性。

三、微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影響

微博的信息開放性是一把雙刃劍,人們可以自由地在微博上信息,與他人進行交流,但也是因為這種自由和開放,給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因此,要利用微博來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須認識到其影響的雙面性。從積極方面來說,微博的應用可以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的契機。這一平臺的應用,不僅可以拓展思想教育的信息渠道,還可以推進教育模式的轉變,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動性、靈活性、針對性以及藝術性都得到增強。基于此,大學生將在更為愉悅、輕松的環境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這種更加符合大學生思想特點和行為習慣的教育方式更能得到他們的認可,教學有效性也將得到顯著提升。而從消極方面來看,微博的應用無疑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挑戰。微博平臺中尊重個性化的氛圍將會嚴重“共性”教育理念的應用,這使得許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無法順利推進。而且,微博的應用為大學生提供了更為多樣的選擇,他們會接收到不同類型的思想觀念和教育方式,并在其逐漸覺醒的獨立意識的引導下實現自我判斷,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思政教育隊伍的權威性,給主流教育方式的落實帶來挑戰。此外,在應用微博的過程中,許多具有引導性和煽動性的內容會誤導大學生,削弱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這無疑會加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難度。

四、以微博優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信息傳播媒介的素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成效事關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所以必須得到校方的重視。微博的出現,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媒介,也對相關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在微博蓬勃發展的狀態下,大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和眼界、觀念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他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傳播者,更是信息的制造者,微博成為了各類型思想觀念的傳播媒介與展示平臺。當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是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提高其道德水平和審美情趣,讓大學生群體擁有更為健全的心理狀態。正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相關工作人員才更應該提高信息傳播媒介的素養,讓大學生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上網,避免不良思想觀念對他們的腐蝕。那么,在此環節之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提升對微博的重視程度,學習并諳熟碎片化信息傳遞的思維和方式,運用好微博這一媒介,開展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某大學開展了微博語言講座,在講座中為大學生們解析微博的常用語言模式,并教授學生們采集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方法,培養他們的碎片信息整合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在講座上講師通過列舉不同觀點的微博論述微博在思想觀念傳遞中的作用,幫助學生們學會鑒別和屏蔽不良信息的干擾,幫助他們提高媒介素養,進而使其能在紛繁復雜的網絡環境內抽取有用信息,獲得收益。(二)強化“以人為本”的教育意識。在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刀切”現象明顯,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而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是無法消除的,所以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及方法的適用性并不高?;诖?,當前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開展相關工作時需要強化“以人為本”的教育意識,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開展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微博所起到的作用恰恰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教師們實現個性化教學和引導。在強化“以人為本”教育意識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注意以下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以學生為本開展個性化培養,并不意味著完全自由。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學生可以借由微博釋放本心、張揚個性,但是卻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換言之,大學生的價值觀并不穩定,極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襲,因此必須為其劃定基本范疇,在合理的范圍內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幫助其“走正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秉承著平等互動、統籌兼顧的原則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水平?;诖?,在實踐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秉承著尊重和約束并行的態度開展教育工作,實現個性培養。另一方面,以學生為本開展個性化培養,關鍵在于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微博的興起促進了人們自我意識和主體性的覺醒,這也使得教育中的學生主體性缺失問題越發突出。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師本位”是常態,使得學生缺乏自主性和主體性,表現得極為被動,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態下難以開展。所以,當前應該落實“生本位”,尊重學生主體的發展規律和特點,開展更滿足學生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機制。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進駐微博,微博成為了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戰場?;诖?,高校微博必須具有宣傳教育的作用,擁有導正微博輿論功能。為了發揮教育作用,高校微博必須堅持弘揚主旋律,以宣傳社會思想政治理念為基礎,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針對突發的熱點問題,高校微博的管理者應該立即信息,支持正確觀念和言論,并嚴格監控微博評論區的思想動態,及時做出導正。除此之外,高校還應該在健全機制的工作中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豐富微博內容。高校管理層應該重視高校微博運營團隊的構建工作,其中不僅需要思想政治觀念正確且立身持正的教師充當“定海神針”,更應該融合思維活躍的青年教師和優秀學生,激發大學生參與感和主體性的同時,提高校方微博內容的靈動性和豐富性,這樣更有利于高校微博捕捉時下熱點,吸引在校大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某高校以三天為一個周期,定期微博,其內容包括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社會調查、傳統文化宣傳等多方面,其內容緊扣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引導大學生的思想和輿論走向,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微博運營團隊的工作熱情,校方應該建立綜合考評機制,全面收集在校大學生的反饋意見,為實現督促運營團隊提升工作質量,發揮高校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奠定基礎。

五、結論

總之,微博的應用可以為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帶來積極影響,但其帶來的挑戰也不容忽視。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全面了解當前大學生的微博使用情況,理清大學生對微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態度,并以此為依據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機融合,為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徑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岳孝娟.網絡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9(2):82-83.

[2]鮑中義,熊龍.微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基于問卷調查的分析[J].教育觀察(上半月),2016,5(8):22-24+44.

[3]彭菲,李梅,蘆倩倩.微博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實證分析與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34):198-199.

[4]孫輝.微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51-54.

[5]周萍.微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2.

[6]顧建平.“微博”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5):66-68.

作者:張智慧 單位:天津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