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與國有企業研究論文

時間:2022-02-11 03:58:00

導語:統計學與國有企業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統計學與國有企業研究論文

學術界對統計學至今依然沒有一個統一且權威的精準定義,一般意義上來講,統計學(statistics)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釋數據的科學,是關于數據的科學,其內容包括數據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和數據解釋等。

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幾乎沒有建立嚴格意義上的企業統計體系,也不重視統計學。在現實的企業經營運行中,談到企業管理,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企業管理體制、經營方式、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而統計學的重要性往往被管理者忽視。的確,企業管理體制、經營方式、組織形式、運行機制的有效與否,對企業適應市場經濟要求,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但假如沒有科學的統計依據,從企業本身而言,各項管理就如空中樓閣,虛而不實,管理過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點。上個世紀90年代,中原油田化工集團根據市場調查,制作了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報告,決定上馬細旦丙綸、氰化鈉、氯化橡膠、鎢鉬等化工項目,按照當時操作的市場可行性分析報告,這幾個項目的投資規模和生產規模在國內乃至亞洲都屬于大型項目,具有極其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可觀的經濟效益。但是,由于這種市場調查并沒有進行嚴格意義上的統計學論證,所有的市場前景預測都建立在一種對市場效益的虛擬假設和美好想象基礎之上。因此,導致了這些巨型項目在短暫的粉墨登場之后迅速陷入了虧損直至倒閉的泥潭。

忽視企業統計,使我們在改革與發展的進程中走了很多彎路,多交了許多學費,這種“摸著石頭過河”的代價不可謂不大。但是,我們欣喜地看到,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黨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高瞻遠矚,對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進行了科學而理性的反思,提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戰略方針。作為國有特大型企業的中原油田,近年來也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持續有效和諧發展的戰略部署,中原油田的企業決策已經步入了科學理性的軌道,對企業統計的重視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筆者作為中原油田的一名普通員工,在長期工作中對統計學如何促進企業科學決策積累了一些膚淺的認識,愿拋磚引玉,與大家商榷。

由于統計工作涉及人、財、物、產、供、銷等多方面,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健全統計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企業統計管理模式,真正體現統計的“信息”、“咨詢”、“監督”三大職能,切實發揮統計對企業決策的參考作用。那么,如何加強統計對企業決策的參考作用呢?筆者認為:

一是要建立健全企業統計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方式。長期以來,在企業統計工作中存在著這樣一種體制弊端,那就是各種統計業務分別由不同的部門負責,然后向不同的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沒有一個專門部門從企業適應市場競爭的多側面多角度、從經營管理的全方位來綜合考慮企業需要的各種統計信息,更談不上對企業目前搜集匯總的各種統計信息進行更高層次的配套綜合分析,即使在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也難以實現有效的信息交換與共享,造成大量有價值的統計數據閑置浪費的現象。

二是科學設置和完善指標體系,規范企業統計工作。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生存的內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尤其是在中原油田外闖市場力度不斷加大的今天,面對的經濟因素和市場信息日趨龐雜,原有的統計指標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適應企業自身的發展要求。規范統計工作,科學設置和完善指標體系已成為統計工作的當務之急。在具體設置和完善指標體系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全面性原則。指標體系的內容應包括企業業務發展狀況,企業運營收入、效益和投資情況,企業人力資源以及當地社會經濟等方面的信息,并且盡量使指標按市場要求細化;二是規范性原則。指標體系應從指標名稱、指標概念、統計口徑、審核關系、取數來源等方面進行統一規范和要求.力求指標設置更加科學化:三是及時性原則。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新型業務的不斷出現,市場競爭格局不斷變化,要對指標體系及時進行調整;四是客觀性的原則。指標體系要能客觀有效地反映本企業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效益、市場競爭能力、主要業務的發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三是加快統計信息網絡建設,為確保統計數據質量提供技術支持。信息就是生產力,信息中蘊涵著社會和企業發展的巨大能量。企業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建立健全統計信息網絡,實現主要統計數據的及時更新,加快企業統計信息網絡與部門統計網絡的連接,實行企業聯網直報,使統計信息既可及時地為政府和行業統計部門提供必要的統計資料,滿足國家和行業的統計需要,又可立足本企業,建立適合本企業特點和市場需要的數據庫與內部報表,及時反映本企業的業務發展和經濟效益情況。這樣,就要求企業統計信息系統必須做到規范、統一??傊?,企業應充分運用現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計算機技術,廣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處理、傳遞和反饋速度,進一步提高統計數據質量。

四是利用統計模型進行統計分析與預測,為企業發展提供更科學的依據,以“有為”爭取“有位”。企業統計人員應能根據管理與決策的需要,對集中起來的諸多數據進行排列組合,利用各種統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種信息進行簡單分析,如分析生產進度情況;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如利用生產、盈虧、質量、銷售、市場行情等多方面的統計信息分析產銷增減原因;三是利用各種統計信息對企業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內容不同而有所不同.其結果可以以分析研究報告的形式體現,從而為企業的發展與決策提供全面、準確的參考依據,發揮其他任何工作都難以發揮的參謀作用,促進企業管理與決策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企業綜合統計人員應具有較高素質,不僅掌握統計理論與分析方法,還應熟知本企業業務工作流程和各部門職能,掌握一定的經濟理論和計算機知識、現代管理知識。

[摘要]沒有統計數據作為科學依據的市場調查和可行性分析報告,某種程度不過是對市場前景預測的一種假設和美好想象,這也是造成國有企業曾經盲目投資、重復建設和低效運營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見,統計學在企業決策中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統計學企業決策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