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圖書館統計數據與啟示
時間:2022-08-15 05:14:36
導語:高職圖書館統計數據與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職業教育無論是學校數量還是在校生規模在我國高等教育中都已超過本科類院校。江蘇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較快的省份,由于高職教育發展歷史短,高職高專圖書館的相關研究還很不夠,因此江蘇高職高專圖書館的現狀具有較強的觀察意義。為推動高職高專圖書館的科學發展,江蘇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高職高專圖書館建設專業委員會在2010年組織實施了高職高專圖書館事實數據調查,共有28所圖書館參與,揭示了江蘇省高職高專圖書館的實際現狀。本文基于這個統計數據,對高職高專圖書館的發展作有益的探討。
1本次統計的特點
1.1參與館保密、統計結果共享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本次調查保證從公開的任何統計數據中無法推理出這些數據來自哪個圖書館,參與館在第一時間獲得統計數據,以此鼓勵各館參與調查,不同于目前傳統統計調查中圖書館單向提供數據,數據可靠性不能保證的情況。
1.2合理制定填報項目、制定詳細的填寫說明根據國內外高職高專圖書館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省略或簡化了一些不必要的傳統統計項目,注重輸出服務指標,提供一些長期為國內圖書館界忽視的指標項。為了避免歧義導致數據不準確,各項指標均有詳細的說明。
1.3關注生均比較點及分布統計數據的最大用途就是在于館際比較。現有各類統計由于統計口徑不同而不利于館際比較,因此本次統計結果主要以生均值來表現,并提供最高值、上四分值、中間值、下四分值、最低值等符合統計學原理的合理數據的分布情況。
2各項數據的中間水平
2.1基本情況、投入情況一個典型的江蘇省高職高專圖書館的情況是這樣的:學生讀者10103人,工作人員22人,千名學生的工作人員數為2.6人,生均圖書館面積1平方米,閱覽座位共1000個。百名學生計算機數1.5臺,其中85%收費;有復印機、刻錄機、掃描儀,復印機有50%收費,刻錄、掃描不收費。經費情況:生均總經費125.62元,其中生均文獻經費112.10元,視聽文獻0元,紙質和電子文獻經費比為9.63,一次性出版物和連續出版物的經費比為4.72,文獻經費占總經費的比例為93.6%。館藏情況:紙質圖書395,522冊,年新增34,184冊;紙質圖書112,425種,年新增11,332種;生均紙質圖書44.9冊,生均年新增3.1冊。年剔舊0冊,復本量3.1冊。紙質連續出版物904種。以上數據均為中間值,也就是說有一半的圖書館超過這個水平,也有一半的圖書館還達不到這個水平。各項數據均為該單獨指標的各館數值的統計,不是簡單地將代表不同館的中間值進行運算。本調查在國內首次統計了各類設備收費的情況。美國圖書館的計算機一般都免費供讀者使用,而國內一般都收費,甚至成為圖書館經費和工作人員福利的重要來源。日前文化部宣布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包括電子閱覽室的免費,這對高職高專圖書館來說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隨著電子數字資源的發展,各館面臨經費如何在紙質和電子資源間分配的問題,也面臨一次性出版物和連續出版物之間如何平衡的問題,以及文獻經費占總經費的比例問題。這三項比值數據反映了目前圖書館對文獻建設非常重視,對紙質圖書、一次性購買的文獻比較重視的現狀,也說明教育部的生均藏書量指標發揮了很大效果,但大部分館的生均藏書量仍然沒有達到教育部的要求。本次調查在業內首次提供了一個經過精確計算排序后得到的復本量統計數據,在這兩年館藏建設投入較大的情況下,這是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指標項。美國大學圖書館采取單本原則,高職高專類圖書館2000年的復本量僅1.18冊。另外,調查顯示剔舊的中間值為零。實際上除少數圖書館外,絕大多數圖書館都主動停止了剔舊。這樣做固然有利于館藏量的增加,但是應剔舊的圖書不但占用圖書館的書庫和人力管理資源,也干擾讀者的注意力。教育部保證生均教育資源的良好本意非但沒有能通過相掛鉤的招生計劃體制來控制住,反而意外地使得圖書館不但停止日常的剔舊工作,而且進而接受大量的本應該剔舊的捐贈和特價書。
2.2基本服務情況一個典型的高職高專圖書館的周開館時間為82.0小時,借還時間59.5小時;年生均流通量11.5冊,I類圖書占流通總量的比例為36.3%;讀者周來館7000人次,生均0.7人次;周參考咨詢量10次,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均為0;12個館中只有2個館將信息素養教育列入學院任務目標。盡管大部分館一般能滿足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中關于每周70小時的開放時間,但核心服務之一借還流通時間實際上普遍存在和開館時間不一致的情況,各館流通時間占開放時間的比例的中間值為85.5%,最小的才只有35.7%,這是一個業界普遍忽視的問題。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是圖書館的傳統業務,國外在計算機目錄未普遍應用時就已有非常成熟的操作。國內對各館之間的資源共享在理念認識上也不存在什么大的障礙,館際之間的聯系不少,但知易行難,由于業內普遍缺少圖書館職業精神,讀者利用圖書館的經驗思維難以突破,館際共享的使用量一直偏低,除少數館外,這方面服務的數量大多為0。
2.3電子服務情況從統計數據看,OPAC電子目錄基本上已經普及,92.9%的館可以在館內,85.7%的館在館外校園內都可以訪問,但對外網開放程度不是很高,只有57.1%的館可以在校園外訪問,社會讀者可以訪問的只有42.9%。電子全文期刊數據的情況和OPAC類似,但通過遠程訪問在校外也可以使用的比例下降到46.4%,對社會讀者開放的只有7.1%,實際上只有1所。以電子方式提供參考咨詢的圖書館只有55.6%,而且主要是電子郵件。館內提供電視播放的圖書館也只有1所,比例很低??傮w上社會讀者到館或通過網絡的各項電子服務的比例要比館內或校園內的均值低,說明高職高專圖書館目前對社會讀者開放的程度很低,這和高職高專院校的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定位很不一致。這其中有觀念的問題,也存在許多高校均建在遠離市區和居民區的郊外這樣的客觀現實問題,但由于電子服務可以輕松地跨越空間,主要還是理念的問題。2.4數據庫本次調查還對各館購買電子數據庫的情況做了調查,得出的數據如下:CNKI期刊(21家購買,下同)、超星數字圖書(16)、維普期刊(11)、讀秀(11)、萬方期刊(10)、Springer(9)、CNKI碩博論文(8)、EBSCO(8)、萬方標準(6),萬方碩博、CNKI報紙、CNKI會議、方正電子圖書都有4家圖書館購買,其余還有24個數據庫個別館有購買,但分布就比較散。從中可以看出中文期刊數據庫、數字圖書館這二塊的購買比較集中,但高職高專圖書館沒有形成集團采購的良好機制。依托以本科院校圖書館為骨干的省高校圖工委主持的集團采購,高職高專圖書館得到不少實惠,如二個外文數據庫最為明顯,如果高職高專圖書館單獨議價的話,購買數量不會有這么多。
3館際比較
3.1館際指標值差距通過對各館生均值的比較,各項指標比值差距在1.7-91.0倍之間,差距相當大。即使示范性高職高專學校,相對應該比較整齊劃一,各館之間的生均值差距依然在1.3到7.1倍之間。最核心的生均紙質藏書量的倍值分別為3.6和2.2倍。顯然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無法用一個統一的固定數值指標來衡量所有的高職高專圖書館,哪怕是某一類型的高職高專圖書館。
3.2指標間的關系
3.2.1各館指標差距在未來的變化是否能夠縮小。圖1高的一排立柱表示的是生均藏書量,各館數值按降序排列,低的一排立柱表示的是其對應的年生均新增藏書量。從該圖可以驗證生均藏書量和生均年增新書在館際之間的差距,更可以清楚地看到生均藏書量低的圖書館其年生均新書不一定高,不存在理想之中的聯系。
3.2.2投入越大是否產出越多。從圖2可以看出,生均藏書量大,不一定年生均流通量大,甚至可能會出現反而小的情況。我們可以意識到,一味只注重數量而忽略質量的藏書指標對促進圖書館服務水平作用有限。同時,需要指出的是,不可基于以上結論就簡單地以生均流通量指標來取代生均藏書量指標,因為流通量指標遠比藏書量指標更容易操縱,無本之源的高流通量無疑更加不能反映圖書館工作的實際情況。當然我們要客觀看到影響流通量的因素比較多,除了藏書量、藏書質量外,還有流通服務時間、流通制度、服務質量、讀者學習態度、教學模式等多種因素。其實,高職高專院校之間藏書同質化傾向明顯,圖書館之間服務項目基本雷同,但各種因素交織導致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表明各館的辦館效率差距明顯,不是簡單的增加投入這一方式所能夠解決的。
3.3中美高職高專圖書館之間的比較國內現有的各省所做的高職高專圖書館統計數據,由于統計時間點差異、統計口徑不同、統計項目錯位、數據公開有限等原因,即使某一指標的比較都很困難?,F將本次調查統計數據、2004年教育部高校圖工委公布的116所高職高專圖書館的上報數據[1]和美國大學圖書館統計公開的部分數據[2][3][4]作一比較。從表1、表2可以看出,江蘇省28所高職高專圖書館2009年的以上三項指標值均不如全國116所高職高專圖書館2004年的數據??傮w上說,江蘇高職高專圖書館還是處于一個和高職教育大省不是很相符的地位,因為畢竟是拿2009年的數據在和2004年的數據比,國內大學圖書館的藏書沒有剔舊,在高標準的要求下這些年指標是一直上升的。將我國的數據和美國的數據相比,數據相差很大。我國的藏書量、年增新書和流通量均大幅超過美國,但工作人員的數量卻被美國反超。藏書量、年增新書我國極占優勢,美國工作人員占優勢,反映出我國重館藏輕服務的一貫思維。至于年生均流通量,我們不可掉以輕心,自以為高人一籌,且不說我們有相當龐大的藏書量在支撐,江蘇省高職高專的流通量中有中間值36.3%這樣的比例是虛構性文學作品的流通量,如果和美國作同比,那么不含虛構性文學作品的年生均流通量中值只有7.6冊(為統計值,非計算值),如果剔除其它和課程無關的流通,那么流通量數字將更小。雖然流通量值依然高于美國的水平,但中美大學圖書館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因特網信息、電子圖書等對美國大學圖書館已形成的影響在未來數年必將對我國圖書館產生進一步的巨大影響,我國大學圖書館的年生均流通量近年來的大幅下降已經開始體現這種趨勢,美國2000年以來的相關統計值也是一路下滑。另外,美國同類大學的學生大多為走讀、并且靠業余時間打工來支付學費的不少,社團活動豐富,看書時間較緊,而國內大學多在遠離城區的市郊,學生為全日制住宿生,時間相對寬裕許多,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社團活動的匱乏使得圖書館成為學生重要的活動場所。因此,我國高職高專圖書館對流通量數值應該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此外,整個圖書館樣本中參與統計的圖書館比例對統計結果有很大的影響。截至2004年底,全國共有獨立設置的普通高職高專院校1047所,其中職業技術學院872所,在參與藏書量調查的116所全國高職高專圖書館中,基礎較好總體實力相對較強的高等專科學校的比例較高,有42所,經過計算可得:高職高專整體參與率為11.1%,高職圖書館參與率為8.5%,高專圖書館參與率為24%。一般來說,參與調查的圖書館的各項指標相對較強,所以,教育部高校圖工委的調查反映的應該是全國較好的水平。江蘇省的本次調查參與面相對較大,達36.4%,而且絕大部分是高職院校,也有實力較弱的民辦院校參與,反映的只是江蘇的較好水平,在比較時應該考慮到這些因素。美國大學圖書館統計的參與率較高,2008年3827所大學圖書館中有87%的圖書館參與率調查,其中高職高專圖書館達1434所。從某種意義上說,江蘇的36.4%的參與率表明其中間值應該和美國的上四分值比才合適,全國高職高專11.1%的參與率表明其下四分值就應該和美國的上四分值相比。
3.4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結構國內傳統的統計對工作人員的分類都是按照學歷、職稱、年齡、性別等外在特性來統計,即使學歷已按專業來統計,由于圖書館專業服務往往需要復合型人才,而且圖書館學專業背景的工作人員實際上從事流通等事務工作的有一半左右的比例[5],因此本次統計按崗位專業性質來統計,有利于明確職責,也可和美國大學圖書館進行同類比較。館員定義為圖書館系列館員及以上職稱人員,不包括初級職稱人員。其它專業技術人員是為圖書館專業服務提供支撐的非圖書館系列的、有其它系列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含初、中、高各級職稱專門列為其它專業技術人員。其它有薪人員是館內不屬于館員和其它專業技術人員的職工。2008年美國高職高專圖書館中,館員占32.5%、其他專業技術人員8.1%、其他有薪人員占37.8%、學生勤工儉學占21.5%;江蘇高職高專的圖書館中,館員占19.6%、其他專業技術人員17.5%、其他有薪人員占31.6%、學生勤工儉學占31.2%。可見我國圖書館中館員比例太低,而實際上我國的館員的評定還是不論所學專業的,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一般在工作滿五年后均可以獲得館員職稱,相比之下國內圖書館職業的專業化水平還是很低。具體到每一個圖書館,各類人員之間比例不平衡的現象比較突出。
我國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高于美國一倍,而事實上在圖書館從事網絡管理等工作的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大多還是評的圖書資料系列職稱,其他專業技術人員比例較高的主要原因是國內大學普遍存在教師及非圖書館必需的其他專業的人員占據圖書館工作崗位的現象,既有當老師不稱職到圖書館上崗這一現象,也有館領導為專業教師的情況,目前還有一些副教授升正教授無望或很困難,想通過轉評副研究館員后升研究館員這一跳板得到正高級職稱。這些都反映出圖書館職業性沒有體現出來。
4總結
目前業內學術評論一般認為高職高專圖書館落后于本科院校圖書館,出路只有一條:增加投入,提高人員素質。這固然沒錯,但忽略對投資效益的考慮,忽略圖書館職業的專業性,缺少服務創新和行之有效的具體改進措施。圖書館的事實數據是圖書館工作情況的重要而具體的反映,圖書館應利用這些數據改進工作,對于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以客觀的數據來爭取有利的辦館條件,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水平。目前利用統計數據改進工作的例子非常少。同時,也應該充分地意識到僅靠有限的統計數字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現實,影響單個指標的因素較多。比如:同樣的人均館舍面積,不同的建筑結構效果可能相差很大,不同的裝飾和布置效果大不一樣。因此,各館在利用統計數據的時候要能夠看到數據背后的情況,在圖書館工作中不能唯某個指標而論,應該能夠全方位地考慮讀者的需求。圖書館的評估體系也應該因此而作相應的調整。
- 上一篇:城建局分類定級工作報告
- 下一篇:城建局基層調查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