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運營風險管理論文
時間:2022-12-15 05:14:00
導語:世博會運營風險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首先對世博會的運營風險進行界定;接著分析了上海世博會運營風險的外部影響因素;側重闡述了上海世博會運營風險預警指標,構建了運營風險預警模型,討論了風險預警機制,在不同的風險級別應該采取的對策;最后,提出了上海世博會運營風險管理應該在制度化、組織化、層次化、預案應急管理等方面加以創新,從多角度、全方位對世博會運營風險進行全面管理。
關鍵詞:上海世博會;運營;風險管理
上海世博會定于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舉辦,展期為6個月,歷時184天。根據預測,屆時將有來自200多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前來參展,預計有7000多萬人次到會場參觀,其中境外游客將達到350-400萬人。日均入場人數為40萬人,高峰時最大日客流量將高達80-100萬人次。要確保如此巨大規模的展覽活動成功舉行,其運營安全管理就成了上海世界博覽會組織委員會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由于我國在大型展會運營風險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對各種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還比較弱,尤其是對像世博會這樣大型活動的安全風險管理沒有實踐經驗。而世博會運營期間蘊含的風險無處不在,既存在運營期間的人員流動的風險、供應鏈管理的風險、展館規劃以及資金投入的風險,也存在后續展館資源的利用率風險和服務水平風險等問題。因此就這些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建立世博會運營風險預警機制,確保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是在政府指導下,以企業運作的模式進行,而運營的非盈利性使得整個運營管理的目標更多地體現其社會性和服務性,具有政府、企業以及非營利性組織管理的多重特征。因此,我們在考察其運營風險時,不僅僅要考慮由世博會運營公司負責的世博園以內的經濟行為,更重要的是為了準備世博會在基礎設施、城市綠化和美化世博園外的整體行為。
如何借鑒歷屆世博會的經驗,并結合我國國情,遵循科學規律和系統原則,選擇對上海世博會運營風險管理最有影響的因素,建立多層次、多目標且與上海世博會運營管理相適應的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文的研究不僅對世博會的運營管理具有現實性的指導意義,而且對世博會運營風險管理理論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理論價值。
一、對世博會運營風險的界定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風險”一詞來源于早期的意大利語“risicare”,意思是“todare”。風險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瑞典數學家丹尼爾(DanielBernoulli,1738),他在一篇題為“風險評估新理論的說明”的文章中介紹了“效用”的概念,以測量風險的影響和后果。19世紀以后,西方古典經濟學著作不斷提出了風險的不同概念,認為風險是生產經營活動的副產品。美國的海恩斯(Haynes,1895)在其著作Riskasaneconomicfactor中指出“風險意味著損失或損害的可能性,偶然性因素是劃分風險的本質特征。”美國A.H威雷特(1901)指出“風險是關于不愿發生的不確定性之客觀體現”。美國F.H奈特(1921)在其著作《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中區分了風險和不確定性,并指出“風險是可測定的不確定性”,說明了風險存在著一定的統計規律。美國的C.A威廉和漢斯(1964)把主觀因素引入風險分析,提出“風險是客觀狀態,而不確定性卻是風險者的主體判斷”。日本武井勛(1983)在其著作《風險理論》中,總結了歷史上諸家有關風險論述的觀點,作了新的表述,認為風險是特定環境中和特定期間內自然存在的導致經濟損失的變化,該定義概括了風險的3方面含義:(1)風險與不確定性有差異;(2)風險是客觀存在的;(3)風險是可以被測量的。
從管理學角度來說,運營風險包括供應鏈的管理、運營資源的合理調配、關鍵人員的流動、法律法規、監督檢查等涉及公司運營方面的不確定性因素對公司運營目標方面的影響。現代管理理論認為運營管理的對象是運營過程和運營系統。運營過程是一個投入、轉換、產出的過程,是一個勞動過程或價值增值的過程,它是運營的第一大對象,運營必須考慮如何對這樣的生產運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運營系統是指上述變換過程得以實現的手段。它的構成與變換過程中的物質轉換過程和管理過程相對應,包括一個物質系統和一個管理系統。
由此可見,世博會的運營風險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組織機構的效率以及運行機制風險管理。世博會的運營涉及方方面面,哪一個部門的工作沒有到位,都將嚴重地影響整個運營工作的績效。因此,世博會運營機構設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將直接影響到組織運行的效率和工作的績效。而組織機構中信息傳遞機制、問題報告和處理機制以及運營管理機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則是各種信息暢通、可靠,問題的及時報告和處理的基礎和保證。如果沒有這些保障,世博會的運營可以說是風險重重,最后會危及到整個會議到開展。(2)資源的配置風險管理。世博會的成功舉行,需要耗費大量的有效資源。如何根據世博會現有配置的資源,充分利用、合理分配,減少對環境和社會的壓力,實施綠色世博會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特別是在場館、展位和交通等方面要達到預期設定的目標,其運營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3)資金的籌集和使用風險管理。世博會的成功舉行,還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撐。在資金籌集方面,所需資金是否能夠及時到位;在資金運用方面,運營成本控制是否合理,收支是否能夠基本平衡;資金運用是否透明等,是世博會實施財務運營管理,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4)服務水平風險管理。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如何使參展商滿意,使參觀者滿意,使所有參與者滿意,就成為世博會的一大任務,因此,本文將服務水平作為一個指標來研究其風險管理。
二、上海世博會運營風險的外部影響因素
由于世博會歷時184天,時間之長,會使世博會期間的許多外在因素影響世博會的順利進行,這些因素也許不同于一般的國際活動的運營風險。影響世博會正常安全運營的因素錯綜復雜,使得世博會運營安全管理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從總體上來說,其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上海城市災害、事故時有發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世博會的舉辦。具體表現在:1)臺風災害:如2005年的“麥莎”臺風導致上海4人遇難。臺風可能對世博會展館和設施如風雨棚等造成影響,并可能對黃浦江水上交通造成影響。2)高溫災害:每年7-8月份是上海的高溫季節,是世博會期間最熱的階段,在客流上是個高峰季節。高溫天氣可能直接導致游客中暑,給游客帶來各種困難;持續高溫可能導致電力供給負荷增大,并有可能引起大面積停電事故;高溫引起的用水危機和水質惡化也有可能轉化為公共衛生事件并引發社會混亂。3)龍卷風災害:龍卷風也是上海的災害性天氣之一,常出現在春夏兩季,特別是以7、8月最多。雖然龍卷風影響的范圍較小,但一旦發生,同樣會造成重大損失。龍卷風對園區一般不會構成直接的威脅,但如果龍卷風造成大面積停電或引起交通阻塞等事故,對世博會的安全構成威脅。4)火災:根據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對上海市突發性災害及涉及醫療事件的統計分析,火災的發生次數僅次于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世博園區發生火災事故,將會直接影響到世博會人身和財產安全;世博園區外發生火災事故,同樣會影響世博會的安全運行。
(2)上海的城市功能和結構在應對災害方面存在較大的脆弱性,城市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還有待提高。世博會將經歷5月份的梅雨季節和夏季高溫季節,這對食品衛生要求很高,各種流行病多發季節,密集人流成為移動載體,容易傳播和擴散。這些都存在爆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可能。
(3)世博會時間跨度大,危機隱患多。特別是世博會將跨越梅雨潮濕多雨、夏季臺風高溫季節,在防止春季流行病、臺風災害、暴雨、高溫酷暑等方面面臨著巨大壓力。
(4)世博會入場人數多,交通擁擠、突發事件等都有可能造成踩踏事故而影響世博會安全。交通事故是上海發生次數最多的突發事件,且近年隨著轎車擁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有明顯上升的趨勢。世博會期間,交通承受巨大壓力,一旦路面交通發生重大事故,或軌道交通、地鐵發生突發性事故,將對世博交通產生重大影響。踩踏事故是國內外大型活動中經常發生的突發事件。上海世博會的特征就是參觀人數多,高峰期間,日客流量將達80萬以上,場地擁擠引起踩踏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5)不同語言交流障礙同樣也會影響世博會運營安全管理。當危機發生,由于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人員和游客,受到語言、文化習慣等影響,很大程度上影響救助的實施效果。(6)世博會境外人員的大量入境,跨國犯罪、國際金融犯罪等發生的可能性增加;各種犯罪活動的危險性大大增強。
(7)城市居民安全防患意識不強,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故和災害,缺乏必要的應對能力。
三、上海世博會運營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
從以上世博會運營風險外在的影響因素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影響上海世博會的安全運營因素是復雜多變的,如何從系統論角度對其進行科學的分析研究是本文要解決的一大難題。因此,本文試圖構建上海世博會運營風險的指標體系和運營風險預警機制,為世博會安全順利的進行提供決策依據。
1、上海世博會運營風險預警指標運營風險預警指標的建立是一個系統復雜的工程,不同的具有內在聯系的指標從多個視角和層次反映出運營系統的基本狀況,這些具有內在聯系的指標構成一個完整的指標集,即指標體系。科學合理的運營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是建立有效靈敏的風險預警機制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建立上海世博會運營風險預警指標一定要注意遵守指標的科學性、動態性、獨立性、規范性以及可操作性相結合的原則。
在構建上海世博會運營風險預警指標的體系中,本文考慮了組織機構效率指標、資源配置指標、財務指標、服務水平指標以及運營經濟指標等一級指標,一級指標包含組織機構完整性、組織安全保障性、應急機制完善性、展館展場面積、商均展位、交通擁堵度、預算失衡程度、投入產出比、資本運營能力、參展商滿意度、游客滿意度、運營安全系數、運營成本費用以及運營收入等14個二級指標。這些指標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原則,定量分析優先等原則。上海世博會運營風險預警指標如圖1所示。
- 上一篇: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實施方案
- 下一篇:農村合作醫療就診暨醫療費用補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