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安全影響論文
時間:2022-04-07 11:22:00
導語:國民經濟安全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累計吸引外資高達5200多億美元。2003年,中國吸引的FDI總量位居世界第一,約占世界總量的8%、發展中國家的34%、亞洲的53%。在發展中國家,中國所吸引的外資遠高于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稅收的四分之一都來自于外資。外商直接投資對促進中國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國家經濟安全已經同國家政治安全、國家軍事安全一樣在國家安全戰略中占據主導地位。目前,經濟安全已經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我國近年來的經濟增長、吸引外資等居于領先地位,但經濟安全并未相應提升。
我國政府當局重視經濟安全問題,探索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確保國家經濟安全。所謂國家經濟安全,是指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條件下,國家的經濟發展能夠保持長期、穩定和健康發展態勢。外資危及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主要源于國家經濟過度依賴外資,或受到外資的控制。具體表現在5個方面:(1)外資總體規模安全;(2)敏感部門安全;(3)產業安全;(4)技術安全;(5)金融安全。
一、外資的引進對我國產業安全的影響
產業安全是指一國擁有的對于涉及國家安全的產業和戰略性產業的控制力,以及這些產業在國際比較意義下的發展力。隨著外商直接投資在我國社會經濟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強,特別是近幾年來“獨資化”趨勢的出現,對我國產業安全的影響日益突出。我國引進外商投資的方式有6種: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外商投資股份制企業、合作開發和其他方式。自1997年起,外商獨資企業數量超越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成為我國最主要的外資利用方式。單北京引進外資注冊的企業中,外商獨資企業的比例已超過一半,當中還不包括外商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組成的外方控股型企業。而這些企業在技術、規模等方面都是我國民族企業無法與其比擬的。因此外資憑借其自身的優勢擠占中國市場,影響我國的經濟安全。
從產業層面來看,外資對我國經濟安全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行業的控制和支配上。按三資企業工業總產值占該行業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看,排在前十位的行業分別為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73.36%)、儀器儀表文化辦公用機械業(61.84%)、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59.08%)、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業(53.23%)、家具制造業(47.33%)、服裝及其他纖維制品制造業(45.34%)、塑料制品業(41.90%)、食品制造業(39.57%)、橡膠制品業(36.58%)和金屬制品業(35.87%)。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和食品制造業屬于國家重點行業。根據以上現象2003年的時候,商務部和其他幾部委制定了明確的外資并購管理辦法,所以對于并購,政府是嚴格控制的,一發現苗頭比如說重大裝備上,國務院馬上出臺相關管理規定,使得他在這個行業上的并購難以實現。
二、FDI與國有資產流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些理論和實踐工作者曾提出“以市場換技術”的引資策略,期望以讓出市場份額為代價,換取外國的先進技術。由于合資企業可以享受優惠政策待遇,一些陷入困境的企業希望通過合資,享受到優惠政策,以擺脫困境;一些發展前景好的企業也希望通過合資,壯大自己的力量,享受到優惠政策,獲得“體制外”的許多好處。結果,必然形成外資與內資在合資選擇中的不對等地位,大批等待合資的內資企業在相對較少的外商投資者的選擇面前處于被動地位,于是,紛紛降低合資條件,壓低資產評估數額,給予外商種種便利和便宜,吸引外商與自己合資。外商在合資談判時,往往在轉讓技術、商標和設備上漫天要價,賺取高額利潤,致使內資企業在吸引外商投資的過程中,國有資產大量流失??鐕具M入中國市場,在獨資或控股的情況下,其公司內部交易占了公司交易總額的相當大一部分??鐕就捎酶哌M低出的方法轉移價格,從其母公司高價進口原料和設備,而對在華子公司的產品實行低價收購,從而將利潤轉移到其母公司或其他國家子公司,以至出現有的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賬上虧損、實際盈利,賬上利潤少、實際利潤多的情況,給我國的財政稅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三、FDI與敏感行業安全
所謂關鍵部門是指國內一些敏感行業,如軍事、文化等。實際上,在敏感部門,外資不會對一個國家產生威脅。因為,幾乎所有國家,在關鍵部門都禁止外資進入。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允許外資進入所有行業,在國際投資協定和各國產業投資指導目錄中,每個國家都對外資的行業準入有明確規定。
我國在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列舉了禁止外資企業進入的名單,因此,外資對我國關鍵部門的安全威脅是不存在的。
四、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可以認為,目前,外資對我國的經濟安全是有所影響但并未構成威脅。雖然,外資存在一定的負面效應,例如轉移價格、技術控制、濫用市場壟斷力量、降低環境保護標準等,雖然存在這些弊端,但這些問題與國家經濟安全本質不同,不能以國家經濟安全為理由,改變我國長期以來的外資政策和樹立起來的開放形象。因此,中長期內,積極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外資質量,仍應將作為我國外資政策的主要目標。
因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逐步取消對外資的種種優惠政策,對其實行國民待遇。
2.加強法制建設和政府監管?!斗磯艛喾ā返某雠_使得法律規范越來越完整,如何切實地落實下去,以法律手段規范外資對國內企業的并購行為,防止出現外資的市場壟斷;另一方面,完善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加強對外資并購中的國有資產評估與外資企業內部轉移價格制定的監督和管理。
3.加大外資的的引進的力度。一家外資企業控制了某一市場,那是壟斷,而眾多的大跨國公司進入同一行業,就形成了競爭。只有吸引更多的外資進入這一市場,在各個大跨國公司之間造成激烈的競爭,那么,最終受益的,就將是中國政府和中國消費者。
參考文獻:
[1]葛順奇:外資與我國經濟安全問題探析[J].《國際貿易》2004年第9期
[2]夏興園王瑛:國際投資自由化對我國產業安全的影響[J].國民經濟管理,2001,(06)
[3]李連成張玉波:FDI對我國產業安全的影響和對策探討[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2,(02)
- 上一篇:創業板市場作用分析論文
- 下一篇:國際營銷廣告翻譯論文